父母養我小,我顧父母老。防疫零鬆懈,照顧不懈怠。忙中有喘息,一起撐下去。台灣超高齡化的趨勢已不可逆,好好照顧家中爸媽,也好好關照自己,是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三明治世代最切身的課題。
內容簡介:如果我們不提早對於「老、病、死」這些事情多一點準備,恐怕很難安然度過一連串的挑戰。有些照護者,在照料長輩的過程中自己也精疲力盡,變得也出問題;然而有些照護者,從照護過程中獲得了自我啟發的體驗,也為自己的老去預先做好準備。老去,本身就是流動的,照護也是動態的情境,人、事、物都會改變。當成為一個照護者,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檢視我們與生命中重要人們的關係,這可能讓我們發現自己的脆弱,也會讓我們去檢視自己的日常行程與行為。如何因應改變,平順地走過這段過程,不錯過,也沒有遺憾,這是人生的修練。
作者介紹:米利安•阿蘭森(Miriam K. Aronson) ,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的創辦人,也是協會旗下的教育與公眾認知委員會(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Committee)創辦主席。做為一位社會老人學家,阿蘭森博士寫作不輟,也和其他學者共同執筆,於專業期刊發表諸多論文;她也是好幾本書的特約作者,並且編輯過三本書,包括贏得全美安養協會年度最佳好書(National Nursing Association Book)的《重新建構失智症照護:長期照護實務與政策》(Reshaping Dementia Care: Practice and Policy in Long-Term Care),並在兩百多場全國與國際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說。她和個人、家庭與老年照護機構大量合作,引領他們順利走過照護的過程。阿蘭森博士是愛因斯坦醫學院的臨床研究人員,也是美國老人學學會(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與美國精神矯正學會(American Ortho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研究員。
瑪賽拉•巴克•維納(Marcella Bakur Weiner) ,美國心理學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員,也是其媒體部門的活躍成員。維納博士常受邀上電視、廣播節目、與知名雜誌專訪,包括《紐約時報》、《紐約郵報》、《日報》(Daily News)等等。她也在自己的電台脫口秀節目中擔任共同主持人。她著有二十本書與七十五篇論文;第一本書是1979年出版的《和長者合作》(Working with the Aged),該書被認為是這個領域的先驅。身為美國老人學學會的研究員與執業心理治療師,她持續關注老人及其家屬的問題,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維納博士是瑪麗蒙特曼哈頓學院(Marymount Manhattan College)的副教授,教導學生如何和老人及其家屬合作。
搶先試閱:〈照護者的情緒問題〉
多數人相信自己知道情緒是什麼。我們把情緒想成是特別的感覺,然後貼上「快樂、悲傷、憤怒與訝異」等標籤。我們活在情緒裡,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和朋友、父母、情人、同事和孩子的關係當中,我們直接或微妙地表達了情緒。而對方也對我們展現了他們的情緒。
情緒
情緒是人類的本能。我們或許會去猜測動物的情緒是怎麼一回事,比方說,寵物在主人或照顧者過世時看起來好像很難過或很憂鬱的樣子,但是實際如何我們也只能猜測。牠們到底「感受」到什麼程度,我們並不知道。然而,我們很清楚自己。人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是毫無疑問的,我們也知道,每個人的情緒強烈程度也不相同。
如果你是很情緒化的人,你感受到的生氣可能就會變成暴怒。反之,如果你的情緒一向不太強烈,你的憤怒看起來可能只是氣惱或不高興。每個人都天生就有情緒,但要如何應用,則要看我們所處的情境而定。如果有人過世了,我們痛哭。如果有人攻擊我們,我們會覺得害怕,想要逃離。如果有人愛我們,我們感受到的是親密感、安全感和穩定感。所有情緒的共通之處,是它們的存在只為了一個理由:維繫個人的生存。即便是所謂的負面情緒,比方說憤怒與恐懼,它們也是在提醒我們要有所行動,讓我們能夠活下去。面對可能有危險的事物時卻無法感受到恐懼,就可能會讓你受到傷害。另一方面,當有個人向你表達愛意,這股溫柔惹得你心頭小鹿亂撞,則是正面的人性反應。
憤怒
珊曼莎坐在那裡,啜泣著。她一遍又一遍地揉著眼睛,哭泣當中伴著無聲的嘆息。她幾乎開不了口,喃喃地說:「我不知道被什麼附身了,我不是那樣的人。我甚至沒辦法談這件事,太、太可怕了。我怎麼會做出這種事?誰會相信呢?我不如去死算了,這樣還比較簡單一點。我甚至覺得連上帝都不會原諒我了。我一直都有向耶穌和聖母禱告,但我會得到寬恕嗎?我不知道。」冷靜下來之後,她繼續說:
我去我媽媽家看她。家裡有一位住家的家庭照護人員,把她照顧得很好。我今天在辦公室裡很不順利,於是我決定回家的路上繞去看媽媽。我們母女倆開始閒聊:她最近怎麼樣,有沒有人來看她,她中午吃了什麼。這些話說過幾百萬遍了,我連想都不用想。
然後事情就開始了:她問我身上這件上衣在哪裡買的,我說了。她點點頭。兩分鐘之後,她又問了我一次,這一次的語調有點激動。我說了。一分鐘之後,她又重複同樣的問題,我再也沒辦法好好跟她談話了。忽然間,我變成一頭野獸。我把椅子拉近她的輪椅,搧了她一耳光。還好我沒真的打傷她,感謝上帝!
她哭得越來越厲害:「那時就好像有魔鬼附在我心裡。我不是人,因此那不是我。我哪有資格被原諒?說我覺得很內疚,算是非常非常客氣的說法了。我跟你說這件事,但我永遠不會再對任何人說起。」
珊曼莎「過頭」了,她不是故意的,但她真的打了她媽媽。雖然沒有明顯的瘀傷,也沒有人看到她的舉動,但打人就是打人。這件事永遠不會過去,永遠不會得到原諒。珊曼莎運氣好,這件事發生在強制報告老人受虐規定之前。現在在美國,虐待老人是要承擔法律後果的罪行。
憤怒和侵犯有關
珊曼莎一開始感受到的憤怒,通常會和侵犯有關。侵犯被視為人類最古老的衝動,憤怒本身最直接的目的,不是讓我們逃離蘊藏威脅的情境,而是去摧毀或是轉移威脅。憤怒是一種自發性的反應,無論年輕年長的人都有,唯一的差別只是小細節上的不同;他人只要表現敵對,都會觸動憤怒。憤怒是自主反射動作,就像打呼或咳嗽一樣。每一個人的憤怒反應強度不同,但用意相同:憤怒是為了求生。雖然如此,我們在珊曼莎一案中看到的憤怒表現方式,是施虐的、危險的、毀滅性的,甚至可能要人命。在聽著珊曼莎和她母親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的心也因為痛苦而糾結在一起。
應付憤怒
從前,最常用來應付憤怒的手段,是懲罰。但大家很快就發現,懲罰會帶來讓人不樂見的結果,沒有用。另一種做法是隔離發怒的人,再另一種做法則是獎勵「良好」的行為。
珊曼莎要如何先控制住憤怒,而不要讓憤怒控制她?若處於類似的處境,你又會怎麼做?要以有建設性的方式來善用情緒,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她也可以宣洩,比方說:「我覺得很挫折、很憤怒。我已經怒氣沖天了。」當憤怒不再囓咬著她的內心時,珊曼莎就可以拿回控制權了。認知自己的情緒是每個人天生就擁有的強大工具,在這種情境下以及其他時候都用得上。如果珊曼莎當時有用到情緒認知,她也可以再補充說明:「媽,我現在真的很難過,我沒辦法跟妳講下去,妳都沒在聽。」效果是,她可以認知到自己的經驗,並在受控制的範圍內表現出來。
同理與同情
珊曼莎也可以跨一大步,用同理心來相待。同理心是你好像變成了和對方一樣。同理和同情並不相同,同情比較像是「你陪伴在對方的身邊,憐憫他」,同理則是「感同身受」。你和他們一樣,他們的經驗就是你的經驗。你是不是真的有過和對方一模一樣的經驗,並不重要。比方說,珊曼莎本來可以這麼說:
媽媽,妳一次又一次重複問同樣的問題,不知道如何消化答案也不瞭解我在講什麼,我知道妳一定很痛苦,我也感覺到了。妳要思考這些字詞,想要瞭解它們的意思卻又無法弄懂,而且,在妳心裡,妳知道這跟過去的妳完全不一樣,妳一定感到非常挫折。這真的很讓人惱火。任何人都會覺得很難受。我很同情妳,我也會盡力幫助妳。妳知道,我說的話都是真心的。
這樣一來,珊曼莎就展現了富有同理心的理解,並付出了配合、關心與愛。
如果珊曼莎能從善如流遵循上述建議,那她做出了三大重要改變:改變注意力的焦點,把注意力從內心的暴力挪開;她重新詮釋了她認為自己面對的情境;現在的她更修正了回應的方式,而這樣的回應未來可以擴大到其他類似的情境。
▶▶ 閱讀更多 米利安•阿蘭森(Miriam K. Aronson), 瑪賽拉•巴克•維納(Marcella Bakur Weiner) 《父母老了,我也老了:悉心看顧、適度喘息,關懷爸媽的全方位照護指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