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為「獨者」寫下的40篇故事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6/18 第11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為「獨者」寫下的40篇故事
人類大疫考/變局風險概念下,個人應變學與集體終級學分
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
父母老了,我也老了/悉心看顧、適度喘息,關懷爸媽的全方位照護指南
味覺獵人/舌尖上的科學與美食癡迷症指南
閱讀筆記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不想做事的存有者

新書鮮讀
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為「獨者」寫下的40篇故事
圖/皇冠 提供
因為寂寞,我犯錯過。因為寂寞,我們錯過。 廢鬱詩人李豪第一本散文攝影全創作,孤獨宇宙集體迷航,失落失重完美漂浮,盛夏光年永不結束

內容簡介:原來最悲傷的孤獨,不是沒有愛的生活。而是曾被那麼深深愛過,卻在不經意時,轉身上樓。不甘虛度青春,不願辜負時光,李豪為「獨者」寫下了40篇故事。那些無法重來的愛、深深淺淺的傷、絕境逢生的靈光、偏離正軌的逃亡……在以孤獨為名的宇宙裡,如晨露閃電,如幻夢微光。青春是虛擲還是累積?痛苦是無病呻吟還是有它的意義?當剩下的盛夏依然喧鬧,盛夏的剩下還有一個自己。

作者介紹:李豪 ,起初是穿搭部落客,後來憤世嫉俗成為廢鬱青,曾任流行媒體主編、生活類雜誌主企劃。讀過幾年書,塵世中一個迷途小書僮。

  2010 大誌 The Big Shoot主題攝影獎。

  2018 詩集《自討苦吃的人》。

  2019 詩集《瘦骨嶙峋的愛》。

  2020 散文集《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

  Facebook:李豪,說故事的人。

  Instagram:@lh_storyteller

搶先試閱:〈願你在迷茫行列昂首脫隊〉

總是在等時間過去,然而時間卻從來不肯等你。

我們在學校都聽過你的名字。

你在這個小圈圈裡,可能是風雲人物,可能是學霸榜首,可能有雙主修再加上其他專長,是校隊系隊運動好手,或是社團中堅幹部,甚至某屆社長;獎盃、獎狀、佈告欄上充斥著你的名字,因為你早和業界有些接觸,也辦過不少活動;又或許在同儕之間口耳相傳,由於你長相出眾,做人也和善,是學長學姊學弟學妹的菜,於是你也談過不少戀愛,結識了不少朋友。

但你知道自己並不如謠傳的如此完美,有些標籤無中生有,壞的,當然傷害你,把你變成一個自己也不認識的人;好的,卻也並不讓你感到虛榮,反而使你認為自己是個騙子,甚至傷你更深。

你只是乖巧地跟著遊戲規則走,在這個體系裡得心應手,但是心裡卻有一絲的叛逆,如同砂礫中的種籽未能萌芽,矛盾與懷疑不能明說,你戴著精緻的假面優秀地表演,博得臺下觀眾的滿堂彩,偶爾會沉溺在掌聲之中,覺得這樣也很好,痛苦總有期限。

你發現自己總在等時間過去,然而時間卻從來不肯等你。

突然夏天就到了,還不清楚究竟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大人,你就被推著畢業。於是,你進入軍隊、出了社會,你跟著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了。

你求知若渴,杯子裡裝滿了學校為你澆灌的水,不斷飲用卻不斷地漏,發現無論多努力也無法在大人社會付諸效果。你的心荒了,捧著一杯滿滿的水卻持續乾涸,於是你更加害怕,看著過去的自己,以為手中的水要在學校裡才能發揮作用,學著他們躲回學校,繼續灌溉著那只杯子。

你的每一天又得到了更多的作業,待讀書單越來越長,生活又被填得滿滿,這是你擅長的事。只是這個階段已經沒有人和你競爭了,也只有教授會在意你的研究,所獲得的成就感開始無法抵消自己對生命的詰問。

某個非常深的夜晚,你才從研究室離開。你發動了摩托車,感覺到整座城市的安靜,彷彿只有自己一個人在吵鬧,長久以來的習慣讓你不得不順從著這種氣氛,於是小心翼翼地熄了火,決定走路回家。

一個人走了好久好久,半路上,你終於忍不住質疑起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在意他人?明明沒有人抗議,自己就先阻止了自己,就像明明早就對這些學問失去了熱情,卻又沒有辦法離開,別人會怎麼看自己,總覺得退出了就一無所有,但撐下去就是你的。

想到這裡,你驚覺自己又再一次地只是習慣等待某段時間過去,以為苦盡就會甘來,突然一個念頭,從來沒有抽菸習慣的你從超商買了一包菸和打火機,坐在一盞路燈下的長凳上,點起一根,思考自己的人生。

你看著誰的口試成功、論文發表,而你卻在當兵。

你看著誰工作賺了多少錢、去多少國家,而你在休學。

你看著誰成就了偉大的里程碑,擁有了令人生羨的家園,而你還只是做著一份不起眼的工作,或者尚在找尋。

其實重點一直都不是別人在做什麼,而是每個時期,你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終於你看清了,於是把杯子裡的水倒掉,你的心空空的。

再一次聽見你的名字,是在某次同學會的缺席名單內。

從別人的口中聽說你沒有完成研究所的學業,也沒有如在校時他們所預期的成為社企菁英,現在好像一個人開著貨卡餐車,一個小鎮換過一個小鎮,賣賣咖啡、輕食之類的工作吧,他們說你就是放棄了自己,不知道為什麼。

但我是知道的。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或許你還在思考人生的意義。

因為你只過你的人生,別人的人生,安穩地領著公務員薪水,挺著肚子懷著幸福洋溢,成為了城市安穩的布爾喬亞,他們對這樣的人生慎重地作選擇,是一種意義。

而你選擇這樣波西米亞般的漂泊,從北方到南方,有今天沒明天,也是一種意義。

意義沒有優劣貴賤之分,意義只對個人重要,因為每個人都只能作個人的選擇,即使空白了這麼多時光,依然記得自己走過的路,這樣就好了。

至少,有我是這麼想的。

▶▶ 閱讀更多 李豪《剩下的盛夏只剩下了盛夏》

 
人類大疫考/變局風險概念下,個人應變學與集體終級學分
文、圖節錄自商周出版
圖/商周出版提供
2020地球人類集體大疫考已經開始:每一個國家、每一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考題如何分析全球人類大考的題型,然後聰明破題?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只能大家一起好的集體通關前提下,趕在大家快要麻木、快要遺忘、來不及反思之前,升維到地球上方看到終級學分的設計,就能瞬間把災難的「疫圖」蛻變成共好的天堂藍圖。

內容簡介:

重生晉級或是重蹈覆轍重修的關鍵,就在這本每個人必讀的人類應考題庫中2020全球超級大考,每個人都在地球考場上面對自己專屬的考題。我們不變,病毒就現;我們改變,病毒不見。疫情之下,地球學校,人心是題型,集體主修過關的解答是愛。

作者介紹:李欣頻 ,政大廣告系畢業,政大廣告研究所碩士,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曾任教於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擔任《廣告策劃與創意》課程講師,並曾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修習半年。有著作家詩人的孤僻性格+靈修者洞察深處的眼睛+旅行者停不下來的身體+廣告人的纖細敏感與美學癖+知識佈道家想要世界更好的狂熱+教育者捨我其誰的使命感。

搶先試閱:〈這次疫情,你多出了哪些開銷?如果疫情隔離狀況繼續下去,你的存款還可以撐多久?〉

檢視一下這次疫情,你多出了哪些開銷?你可以列出:就算財務緊縮時也無法免去、甚至是多出來的開銷,例如食物(外帶或外送)、醫療防護防疫用品(口罩、消毒水、酒精、滅菌濕紙巾)、泡麵存糧食物……等等,平時就應該幫自家準備好這些應變急用品(但不需要過度囤積),下次就不會慌張地排隊買這個或搶那個了。

除了要幫平時生活準備足夠的緊急備用品與備用金之外,另外也要檢查一下,如果疫情隔離狀況繼續下去,你的存款還可以撐多久?幾天?幾周?幾個月?幾年?或是一輩子都沒問題?盡早抓出金錢木馬程式,補好你的生命地基漏洞,風險變局之下要設安全保底線,夢想動力才能在太平盛世時無上限。

而你所擬的這些「財務緊縮時也無法免去、甚至是多出來的開銷」,也正是不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目前的工作是哪一類型?是否需要調整?我們可以從地、水、火、風、人五個面向來全面檢視與調整自己的謀生方式。

〈你是怎麼面對失控的生活與情緒?你是怎麼面對疫情過度期的苦悶?〉

外在環境順風順水時,其實看不大出來人的本性本質,只有在逆境風暴期才能看到人的差異。這次Covid-19像是電影《分歧者》(Divergent)鏡宮考場,每個人全方位無死角從裡到外揭露自己真正的本性,同時也透過社交媒體、新聞看到全球各種人性大揭密的全覽圖。

面對「疫」圖不軌、疫情詭局多變的狀態下,你是怎麼面對失控的情緒?因為無預期的變動多,所以很容易觸及到你過去的創傷創痛地雷,在這個時候,要特別注意突來的情緒海嘯會讓你口不擇言,別讓自己與身邊的人被你的情緒滅頂,傷人傷己,日後要修補就很難了。每一次的突來情緒,就是我們拆自己地雷的最好時機,隨時覺察並調整自己的頻率很重要,最好有自己穩定的心靈信仰,但要注意不要因空虛而迷信外在能給你力量,重點在於自己內在是否有穩定的生命地基。

此外,我們在疫情期間看到國與國、人與人的各種紛爭。面對兩方紛爭,你可以不必選邊站,也不必急於判斷誰對誰錯、誰贏誰輸、誰善誰惡,超越二元兩端的偏狹,你可以練習用上天視角來看全局,只要你不捲進敵對與爭端之中,不讓自己置於暴風圈、颱風眼之中,維持穩定與心情平和、保持中道與客觀,當然也包括自己別跟自己鬥爭,別跟自己鬧矛盾,把與人爭執、爭辯、爭論的時間,拿來閉關、自修、冥想、聽音樂、看書、畫畫、寫字、跳舞、運動……,所有的人際問題瞬間少了一半,這也是不生新業力功課的法則:不先預設立場、不帶偏見成見、不情緒化發言、己不欲不施人。沉穩的智慧會帶你趨吉避凶,而不會因失言而造成毀己毀人的風暴。

在「疫」聲載道的時刻,每個人都可以勇於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但請調頻到愛與智慧的頻率才說,這代表你有能力高度覺察自己,也代表你能與變疫/異的世界和平相處。

至於我們怎麼面對疫情過度期的苦悶?這次全球疫情逼許多人想辦法突破現況,違法突圍的有:扮成樹、龍、超人、外星人……,合法突圍的有:一個在陽台操控無人機的男子,與另一個在露台運動的女孩隔空戀愛,然後再把自己放進大泡泡圈中與她隔著塑膠膜見面……。各國被隔離的人們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發揮自我解嘲的黑色幽默:有人把瓜子殼排成藝術品,有人在家用水桶掃把棉被開始排戲,有人在陽台上隔空開起了社區音樂會、玩起了隔窗乒乓球賽、泡泡人足球賽,有人在家裡從客廳「旅遊」到臥房,有人把行李放在跑步機上面重溫行李被機場輸送帶送出來的感覺,有人把知名曲改編成防疫歌,有人拍起了搞笑的疫情短片,有人邀朋友視訊一起幫自己慶生還用吹風機吹熄蠟燭,有學校以成列機器人頭部視訊畫面來舉行畢業典禮,還有體育主播在自家院裡直播兩隻狗追跑的實況……這正是在極有限的環境下發揮最無限的創意。對照著有人情緒不佳與家人警察保全鄰居路人吵架打架甚至鬧出社會事件——你是怎麼面對失控的生活?你是怎麼面對疫情過度期的苦悶?這就是你靈魂是否真正自由與彈性的指標。

韓國導演金基德電影《空屋情人》,講述一個被困在極小空間裡的人,如何活出他最大想像力的自由;《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電影中,銀行家在禁閉的房間裡,以腦海裡的音樂讓他的心靈享受自由——自由不是外在身體的移動範圍,而是心靈的。過去與我一起出國的好朋友們,一開始覺得不能去旅行很苦悶,後來也慢慢找到了心靈自由的方法。我自己在平常的生活中,本來就會安排極動與極靜交替的雙重節奏,有時三周都在國外旅行,有時半個月都在閉關,我讓自己平常就練習:無論身體是在外驛馬星動,或是在不到三坪的全黑房間裡待上十天都沒問題;我在極受限的空間中更能專注在心靈上,反而會有更豐沛的創作靈感,所以我能在疫情期間以不急不徐、優雅緩慢的步調,把現狀過到最享受舒服的修行創造模式。

你是怎麼度過這段疫情假呢?你都把時間拿來做什麼?這次疫情有許多導演、音樂家、藝術家紛紛在家在線發表感想、音樂會、線上展覽會……,藝術是我們的慰藉也是力量,這些帶著深刻反思而完成的作品,有的是獻給醫護人員,有的是給被隔離就醫的患者們加油打氣,這就是以積極的創造取代消極的沮喪。

▶▶ 閱讀更多 李欣頻《人類大疫考——變局風險概念下,個人應變學與集體終級學分》

 
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
文、圖節錄自前衛出版
圖/前衛出版提供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媽祖是台灣最具人氣指數的第一女神!祂原是先民飄洋過海來到台灣時的海上守護神,又隨著人們從沿海漸往平原、內山拓墾,而逐漸發展出農業神的性格。當前,全台灣將近一千座媽祖廟所舉辦的各種活動,總能排滿一整年的行事曆,形成常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媽祖文化」。

內容簡介: 媽祖信仰蓬勃發展,數百年來,已在華人世界累積了難以計數的虔誠信徒與鼎盛香火。究竟,媽祖是何許神也?本書從媽祖婆的身世傳說入手,一一提供線索。媽祖是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女神,數百年來,流傳了各種版本救苦救難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在無形中發揮了宗教勸人向善的功能,也間接強化民眾對媽祖的信賴。或許,我們身處的社會,無論生活條件如何進步,依然有著需要神明搭救的自然或人為災難,而媽祖顯聖神蹟恰恰滿足了人們「善有善報」的心理期待。透過歷史文獻、民間傳說和田野調查等素材,爬梳媽祖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作者介紹:林美容 ,台灣南投縣人。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畢業。美國加州大學爾文(Irvine)校區社會科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兼任教授。

搶先試閱:〈從「娘媽」晉升「聖母」〉

黑臉、海神、具有靈力的女神,是台灣媽祖的顯著形象。研究媽祖信仰的學者對於祂是「女性神」或「母性神」曾有過爭論,而一般信徒多仰賴祂的慈悲護佑,因此往往以「慈」字命名媽祖廟,強調慈愛母性的特徵,例如:慈祐宮、慈裕宮、慈仙宮、慈后宮、慈雲宮等。

在民間,廣東地區稱呼媽祖為「天妃」或「天妃娘娘」,福建莆田一帶則稱之「娘媽」,但台灣幾乎沒有使用這樣的稱謂。根據台灣文獻史料上的記載,媽祖廟曾有天妃廟的稱謂,但現今已經不存在了,而且信徒也沒有稱「天妃」的習慣。台灣人在正式祭祀時尊稱媽祖為「天上聖母」,日常中則通稱為「媽祖婆」。

從稱呼上,我們可以看到媽祖的形象如何從「少女」轉為「聖母」。林默,生前稱為「默娘」,未婚而逝,死後成神被稱為「娘媽」,又娘又媽,隨著成神後的年齒增長,漸漸被稱為「媽祖」,又媽又祖。「媽」是對已婚女子的稱謂,台灣對女性成神也稱「媽」,如「觀音媽」;而閩人對於死後的先人,男性稱「公」、女性稱「媽」,所以有「祖公」、「祖媽」或「公媽」之稱。相較於註生娘娘或觀音媽,媽祖的神格從「媽」升「祖」,似乎更高一些,後來又稱之為「媽祖婆」,表示又更老一級。

台灣媽祖經過地方化之後,其稱呼往往冠以地方或庄社的名字,例如:北港媽、大甲媽、彰化媽、南屯媽等等;也有十八個庄共同奉祀的「十八庄媽」,或是六個房頭的族親奉祀的「六房媽」。無論如何,「媽」都是台灣人對媽祖最普遍的稱呼。

換句話說,台灣媽祖已跳脫了年少、粉嫩的少女,蛻變為成熟穩健的婦人形象,從「娘」到「媽」,從「媽」到「祖」,從「祖」到「婆」到「聖母」等,親屬般的稱謂賦予了祂慈愛的神格,發展出母性神的特徵。

從「未婚」到「已婚」的轉化

台灣有一類女神稱為「夫人媽」,或被稱為「某某夫人」,多數是生前已婚的女神,附屬在主祀男神的廟壇內受奉祀。此外,也有許多姑娘廟奉祀未婚無嗣的女子死靈。林默娘生前終究是未婚而亡,就這一點來說,與其他姑娘廟裡的陰神,恰有相似之處。

然而,媽祖生前就有功於世人,也立下孝慈的典範,且身懷救助海難的法力。因此後人是以「崇功報德」的感恩之心加以祭祀,而非起於懼鬼為祟的心理。況且我們也找不到媽祖以「姑娘」的身分被奉祀的相關事蹟。

未婚女性成神, 特別是成為「正神」, 造成了文化上的一大困局(paradox)。以媽祖為例,信徒稱媽祖進香為「返外家」,意指回娘家。但是,既然媽祖未婚,何來「外家」或娘家可言?

猶如神龕上的公媽牌,在漢人文化中,女子只有已婚為人婦、為人母,死後成為祖媽,才可以在夫家享有祭祀。這是女子享祀的原型,無論是成祖或成神皆然。因此,從「娘」到「媽」,從「媽」到「祖」,從「祖」到「婆」,從「婆」到「聖母」的稱謂,除了說明媽祖慈愛的形象之外,還具有從「未婚」轉化為「已婚」身分的語意。「返外家」不僅是言詞上的作用而已,更化為實際具體的儀式活動,媽祖堂而皇之出遊進香。未婚女子對漢文化所造成的緊張,恐怕只有媽祖這樣的女神所彰顯的神力,才能夠得到消解。

女神流動如女子婚嫁

台灣傳統社會以父系為中心,首重父權,傳宗接代靠男性,拜祖先也是依據父系原則;在這樣的社會中,女神信仰卻相對發達,尤以媽祖信仰為明證。

許多與媽祖相關的儀式、活動,都是請媽祖離開自己的轄境,到外地去,包括:進香、謁祖、過爐、請媽祖(迓媽祖)等,有村庄性的、聯庄性的、區域性的,都是將大家集合在媽祖麾下,從事村內或村際活動,因而形塑出媽祖流動的形象。而且,信徒常解釋媽祖「進香」是「返外家」,就像出嫁的女兒回娘家「作客」一樣。其實也反映出,媽祖與漢人女子具有相似的社會屬性。

媽祖在祭祀圈與信仰圈裡的流動,隱喻著女人的流動。女人從娘家嫁到夫家,從這庄嫁到那庄,而媽祖也一庄過一庄,構成了村庄聯盟(villagealliance)。無論是六庄、九庄、十八庄、二十四庄、三十六庄、五十三庄、七十二庄,或像是我所研究的彰化媽祖信仰圈有三百五十幾庄,這些村庄聯盟共同擁有勢力扎實的媽祖信仰。

雖然在父系社會中,是由男性繼承正統地位,但女性生子卻有絕對的重要性;因此,媽祖除象徵漢人社會裡女性的流動,另一個重要意涵是祂代表了女性的生殖力、生產力,以及父系社會對女性重要性的承認。

我認為台灣媽祖是具有靈力的女神(magic deity),反映漢人社會對女人力量(power of women)的認知,也代表民俗宗教對有力女人(powerful lady)的塑造,因此媽祖是一種隱喻(metaphor)。漢人社會的女人,或是媽祖作為女神的流動,都可說是一種擴張,而擴張造就勢力。女性的力量因之不可忽視。

▶▶ 閱讀更多 林美容《媽祖婆靈聖:從傳說、名詞與重要媽祖廟認識台灣第一女神》

 
父母老了,我也老了/悉心看顧、適度喘息,關懷爸媽的全方位照護指南
文、圖節錄自經濟新潮社
圖/經濟新潮社 提供
父母養我小,我顧父母老。防疫零鬆懈,照顧不懈怠。忙中有喘息,一起撐下去。台灣超高齡化的趨勢已不可逆,好好照顧家中爸媽,也好好關照自己,是上有父母、下有兒女的三明治世代最切身的課題。

內容簡介:如果我們不提早對於「老、病、死」這些事情多一點準備,恐怕很難安然度過一連串的挑戰。有些照護者,在照料長輩的過程中自己也精疲力盡,變得也出問題;然而有些照護者,從照護過程中獲得了自我啟發的體驗,也為自己的老去預先做好準備。老去,本身就是流動的,照護也是動態的情境,人、事、物都會改變。當成為一個照護者,我們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檢視我們與生命中重要人們的關係,這可能讓我們發現自己的脆弱,也會讓我們去檢視自己的日常行程與行為。如何因應改變,平順地走過這段過程,不錯過,也沒有遺憾,這是人生的修練。

作者介紹:米利安•阿蘭森(Miriam K. Aronson) ,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的創辦人,也是協會旗下的教育與公眾認知委員會(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Committee)創辦主席。做為一位社會老人學家,阿蘭森博士寫作不輟,也和其他學者共同執筆,於專業期刊發表諸多論文;她也是好幾本書的特約作者,並且編輯過三本書,包括贏得全美安養協會年度最佳好書(National Nursing Association Book)的《重新建構失智症照護:長期照護實務與政策》(Reshaping Dementia Care: Practice and Policy in Long-Term Care),並在兩百多場全國與國際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說。她和個人、家庭與老年照護機構大量合作,引領他們順利走過照護的過程。阿蘭森博士是愛因斯坦醫學院的臨床研究人員,也是美國老人學學會(Geront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與美國精神矯正學會(American Ortho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研究員。

瑪賽拉•巴克•維納(Marcella Bakur Weiner) ,美國心理學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員,也是其媒體部門的活躍成員。維納博士常受邀上電視、廣播節目、與知名雜誌專訪,包括《紐約時報》、《紐約郵報》、《日報》(Daily News)等等。她也在自己的電台脫口秀節目中擔任共同主持人。她著有二十本書與七十五篇論文;第一本書是1979年出版的《和長者合作》(Working with the Aged),該書被認為是這個領域的先驅。身為美國老人學學會的研究員與執業心理治療師,她持續關注老人及其家屬的問題,是這個領域的專家。維納博士是瑪麗蒙特曼哈頓學院(Marymount Manhattan College)的副教授,教導學生如何和老人及其家屬合作。

搶先試閱:〈照護者的情緒問題〉

多數人相信自己知道情緒是什麼。我們把情緒想成是特別的感覺,然後貼上「快樂、悲傷、憤怒與訝異」等標籤。我們活在情緒裡,這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和朋友、父母、情人、同事和孩子的關係當中,我們直接或微妙地表達了情緒。而對方也對我們展現了他們的情緒。

情緒

情緒是人類的本能。我們或許會去猜測動物的情緒是怎麼一回事,比方說,寵物在主人或照顧者過世時看起來好像很難過或很憂鬱的樣子,但是實際如何我們也只能猜測。牠們到底「感受」到什麼程度,我們並不知道。然而,我們很清楚自己。人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是毫無疑問的,我們也知道,每個人的情緒強烈程度也不相同。

如果你是很情緒化的人,你感受到的生氣可能就會變成暴怒。反之,如果你的情緒一向不太強烈,你的憤怒看起來可能只是氣惱或不高興。每個人都天生就有情緒,但要如何應用,則要看我們所處的情境而定。如果有人過世了,我們痛哭。如果有人攻擊我們,我們會覺得害怕,想要逃離。如果有人愛我們,我們感受到的是親密感、安全感和穩定感。所有情緒的共通之處,是它們的存在只為了一個理由:維繫個人的生存。即便是所謂的負面情緒,比方說憤怒與恐懼,它們也是在提醒我們要有所行動,讓我們能夠活下去。面對可能有危險的事物時卻無法感受到恐懼,就可能會讓你受到傷害。另一方面,當有個人向你表達愛意,這股溫柔惹得你心頭小鹿亂撞,則是正面的人性反應。

憤怒

珊曼莎坐在那裡,啜泣著。她一遍又一遍地揉著眼睛,哭泣當中伴著無聲的嘆息。她幾乎開不了口,喃喃地說:「我不知道被什麼附身了,我不是那樣的人。我甚至沒辦法談這件事,太、太可怕了。我怎麼會做出這種事?誰會相信呢?我不如去死算了,這樣還比較簡單一點。我甚至覺得連上帝都不會原諒我了。我一直都有向耶穌和聖母禱告,但我會得到寬恕嗎?我不知道。」冷靜下來之後,她繼續說:

我去我媽媽家看她。家裡有一位住家的家庭照護人員,把她照顧得很好。我今天在辦公室裡很不順利,於是我決定回家的路上繞去看媽媽。我們母女倆開始閒聊:她最近怎麼樣,有沒有人來看她,她中午吃了什麼。這些話說過幾百萬遍了,我連想都不用想。

然後事情就開始了:她問我身上這件上衣在哪裡買的,我說了。她點點頭。兩分鐘之後,她又問了我一次,這一次的語調有點激動。我說了。一分鐘之後,她又重複同樣的問題,我再也沒辦法好好跟她談話了。忽然間,我變成一頭野獸。我把椅子拉近她的輪椅,搧了她一耳光。還好我沒真的打傷她,感謝上帝!

她哭得越來越厲害:「那時就好像有魔鬼附在我心裡。我不是人,因此那不是我。我哪有資格被原諒?說我覺得很內疚,算是非常非常客氣的說法了。我跟你說這件事,但我永遠不會再對任何人說起。」

珊曼莎「過頭」了,她不是故意的,但她真的打了她媽媽。雖然沒有明顯的瘀傷,也沒有人看到她的舉動,但打人就是打人。這件事永遠不會過去,永遠不會得到原諒。珊曼莎運氣好,這件事發生在強制報告老人受虐規定之前。現在在美國,虐待老人是要承擔法律後果的罪行。

憤怒和侵犯有關

珊曼莎一開始感受到的憤怒,通常會和侵犯有關。侵犯被視為人類最古老的衝動,憤怒本身最直接的目的,不是讓我們逃離蘊藏威脅的情境,而是去摧毀或是轉移威脅。憤怒是一種自發性的反應,無論年輕年長的人都有,唯一的差別只是小細節上的不同;他人只要表現敵對,都會觸動憤怒。憤怒是自主反射動作,就像打呼或咳嗽一樣。每一個人的憤怒反應強度不同,但用意相同:憤怒是為了求生。雖然如此,我們在珊曼莎一案中看到的憤怒表現方式,是施虐的、危險的、毀滅性的,甚至可能要人命。在聽著珊曼莎和她母親互動的過程中,我們的心也因為痛苦而糾結在一起。

應付憤怒

從前,最常用來應付憤怒的手段,是懲罰。但大家很快就發現,懲罰會帶來讓人不樂見的結果,沒有用。另一種做法是隔離發怒的人,再另一種做法則是獎勵「良好」的行為。

珊曼莎要如何先控制住憤怒,而不要讓憤怒控制她?若處於類似的處境,你又會怎麼做?要以有建設性的方式來善用情緒,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她也可以宣洩,比方說:「我覺得很挫折、很憤怒。我已經怒氣沖天了。」當憤怒不再囓咬著她的內心時,珊曼莎就可以拿回控制權了。認知自己的情緒是每個人天生就擁有的強大工具,在這種情境下以及其他時候都用得上。如果珊曼莎當時有用到情緒認知,她也可以再補充說明:「媽,我現在真的很難過,我沒辦法跟妳講下去,妳都沒在聽。」效果是,她可以認知到自己的經驗,並在受控制的範圍內表現出來。

同理與同情

珊曼莎也可以跨一大步,用同理心來相待。同理心是你好像變成了和對方一樣。同理和同情並不相同,同情比較像是「你陪伴在對方的身邊,憐憫他」,同理則是「感同身受」。你和他們一樣,他們的經驗就是你的經驗。你是不是真的有過和對方一模一樣的經驗,並不重要。比方說,珊曼莎本來可以這麼說:

媽媽,妳一次又一次重複問同樣的問題,不知道如何消化答案也不瞭解我在講什麼,我知道妳一定很痛苦,我也感覺到了。妳要思考這些字詞,想要瞭解它們的意思卻又無法弄懂,而且,在妳心裡,妳知道這跟過去的妳完全不一樣,妳一定感到非常挫折。這真的很讓人惱火。任何人都會覺得很難受。我很同情妳,我也會盡力幫助妳。妳知道,我說的話都是真心的。

這樣一來,珊曼莎就展現了富有同理心的理解,並付出了配合、關心與愛。

如果珊曼莎能從善如流遵循上述建議,那她做出了三大重要改變:改變注意力的焦點,把注意力從內心的暴力挪開;她重新詮釋了她認為自己面對的情境;現在的她更修正了回應的方式,而這樣的回應未來可以擴大到其他類似的情境。

▶▶ 閱讀更多 米利安•阿蘭森(Miriam K. Aronson), 瑪賽拉•巴克•維納(Marcella Bakur Weiner) 《父母老了,我也老了:悉心看顧、適度喘息,關懷爸媽的全方位照護指南》

 
味覺獵人/舌尖上的科學與美食癡迷症指南
文、圖節錄自漫遊者文化
圖/漫遊者文化提供
味道、香氣、質地、外觀、聲音——全面啟動你的五種感官,體會食物可以賦予靈魂的滿足本書作者熟諳味覺的科學、味道的祕密,她將教導我們「品嘗」背後的基本科學原理,帶領大家探索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錯過的滋味小宇宙,用我們的味覺、嗅覺、觸覺、視覺、聽覺,找回飲食可以帶給我們的滿足與樂趣。

內容簡介: 你知道自己錯過多少美味的細節與樂趣嗎?為什麼品嘗同樣的食物,有人就是能比你辨識出更多的口味、特色、質地和香氣?如果你不喜歡一道菜,你能說得出來是因為缺了什麼風味跟味道嗎?其實,這些能力都能透過不斷的練習,讓你的品味越來越銳利,樂趣也越來越多。

作者介紹:芭柏.史塔基(Barb Stuckey) ,芭柏.史塔基是食品開發專家,在北美最大的新食品飲料獨立開發企業麥特森公司擔任主管,負責行銷、食品趨勢追蹤、消費者研究等項目,她已經在該公司服務十五年。她和未婚夫住在舊金山和加州索諾瑪酒鄉城市希爾茲堡。

搶先試閱:〈味道的魔法—風味的行業和化學〉

「並不是所有的化學物質都不好,比如若沒有氫和氧這樣的化學物, 這世界就沒辦法製造水,而水是啤酒不可或缺的要素。」 —幽默作家戴夫.貝瑞(Dave Barry)

所有的食物都是化學物

所有的食物都是化學物。不論你吃的是有機番茄或是Twinkie 奶油海綿小蛋糕,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分解成化學成分。新鮮番茄含有己醛,以及其他聽起來很化學的氣味,而Twinkie 則含有糖及其他天然成分。這些個別的元素讓食物有其獨特的風味。

我們對構成食物風味的個別分子有很深的了解,有一整個產業專門製造和混合調配這些分子。香料公司(也稱為香精公司)出售各種添加至不同食物的食品香料,但你對此可能一無所知。

不過你對食品的味道、氣味,和質地組合起來的天然風味倒略有所知。比如桃子的天然風味是甜、酸、果香、花香、新鮮和多汁,不過這只是風味的第一種定義。風味的第二種定義就是你看到寫在飲料、冷凍食品, 或餅乾上成分表所列出的「天然香料」或者「人工香料」。

有些食物以天然香料取代真正的食物成分,比如市面上有根本不含桃子、桃子原汁或加糖果汁的桃子飲料,這種飲料的蜜桃味完全來自於天然桃子香料。有些產品以天然香料取代食品在高溫處理過程中逸散的揮發氣味,比如你把蜜桃原汁加熱消毒,就會喪失新鮮的桃子味,因為它們的分子量低,很容易揮發,結果只剩下甜和酸味,和煮得濃濃的桃香,使它的味道變得像桃子派,而不像新鮮的蜜桃。為了要讓蜜桃原汁嘗起來味道更好,我們就要把在處理過程中喪失的果香、花香、新鮮而多汁的蜜桃味加回去,而這就是天然香料的作用: 它們是香氣,沒有味道,但只要和果汁或糖或酸(或鹽、鮮味或苦味)混合,它們就成了一種風味。它們應該正名為「氣味」,因為它們並沒有味道,可是它必須按照管理食品商標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分類。

在食品裡添加桃子香味就像在乳液裡添加桃子香精一樣。我曾請教兼製食品和美容產品香氣的貝爾香料香精公司(Bell Flavors & Fragrances):香料和香精有何不同?答案是,基本上,香料是用鼻子和口腔嗅覺體驗; 而香精則只用鼻子的嗅覺。它們兩者都是香氣,差別只在於FDA准不准這些化合物下肚。我以為可以攝食的香料分子安全標準應該比擦在皮膚上的香精分子高得多,可是恰恰相反,美容保養品的香精分子接觸你皮膚的時間,遠比你吃下去食品的分子更長。比如你把有香味的乳液擦在手臂上,它可能會在你手上停留數小時,

相較之下,水果味的飲料很快就灌進你那冒著泡泡汩汩作響的消化道,馬上被胃酸和酵素分解。美容產品所含的香水用量也比食物中添加的香料多得多。比如古龍水、香水,或者身體噴霧所含的蜜桃香精可能達一○%的濃度,但蜜桃原汁可能只需要一%的香料(通常還更少)即可,足足少了十倍。

走進麥特森公司,你就會發現我們的食品實驗室裡到處都是小小的樣本香料瓶。我們用蜜桃和草莓香料,也用鑊氣和炒蛋香料。而我的最愛是一種海鮮味香料,我們的技術副總參孫.夏稱之為「碼頭味」,就好像你把船停泊在碼頭上一樣。參孫帶了一瓶回家,為他烹製的蛤蜊巧達湯更有魚鮮的感覺。只要你想到任何一種食物或飲料中的氣味,我們都可以買到有那種氣味的香料產品。

比如,假設我們想要製作一種有紐西蘭蘇維翁白酒風味的食品,可能會想要加一點這酒獨特像貓尿一樣的氣味。如果我們在製作咖啡飲料,也可能想要加上某些咖啡所帶有的泥炭苔味。或者,如果我們在開發給兒童吃的比薩口味零食,說不定就會想在調味料裡加一點義大利臘腸的味道—這也是讓素食嘗起來有肉味的絕招。

小瓶的香料液體聽來教人心驚,但你的食物櫃裡恐怕就有一瓶:香草精就是一種天然香料,香草豆的香氣分子被提煉成液體,讓你製作蛋糕、餅乾、派,和冰淇淋時添加風味。天然的香料也都類似這樣的功用。

你之所以創造不出和可口可樂一模一樣的飲料,問題就在於香料。雖然我沒有內幕線索,但可口可樂所用的天然香料恐怕是只為該公司調配的祕方。你買不到可口可樂牌的可樂糖漿來調製你自己的可樂,只能買到類似的香料,但沒有人能賣和真品一模一樣的香料給你,因為可口可樂公司很可能請幾家不同的供應商製作多種香料,送到可口可樂工廠,再由他們按照祕密配方調製。許多傳說都提到舉世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可口可樂完

整的配方,這倒不足為奇,因為食品這一行經常會用到多個香料供應商,因此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知道其他家產品的完整配方。

▶▶ 閱讀更多 芭柏.史塔基 《味覺獵人:舌尖上的科學與美食癡迷症指南》

 
閱讀筆記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不想做事的存有者
林妏霜聯合報
《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書影。 (圖/立緒提供)
推薦書:喬許.柯亨/著,邱振訓/譯《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立緒出版)

因為對疫病的流行擔憂之故,在入口網站與書籍搜尋的熱門關鍵字上出現了一陣子「唐鳳愛用的『番茄鐘工作法』」,這種看似更有效率的時間管理方式得到了人們極大的關心。這本《不工作:為什麼我們該停手》雖不是處理這種非常時期的過渡性風景,但放在「宅家防疫」的思維,在當前這個溢出日常邊界的歷史時刻、為因應病毒而不斷更動的社會節奏中,或許也能讓人重新量度自己「該停止什麼?為什麼停止?什麼時候應該停止?」,重新帶來自我、他者、群體與人類生存意義的思考。

既是研究學者,現為執業心理分析師的喬許•柯亨(Josh Cohen),書寫了這些「不工作」或身心在「非工作狀態」的存有者,其生命模態與慾望、其心理分析模型與藝術文學的互相參照。他的目的與其說要人最大程度的「放飛自我」、 反抗做事霸權(tyranny of doing)——此「霸權」意味將「做事」視為人生(最高)目標;毋寧說,他想要繼續追問:如果活著有那麼多結構的限制,在這個機械化的做事節奏之下,我們「真正」想要活著的意義,與「純粹活著」的體驗究竟為何?

在這個生產製造的工具化世界,人作為工具性生物,已然被化約,而「行動與目標」及其背後牽涉的意義與價值判斷,亦有了「不言自明」的優先排序、絕對地位。於是,他談論人們受制於恆定與慣性狀態,接納重力法則,生命彷彿有了兩股拉力。而藝術即是「反重力」。因為藝術的「沒有目的」、藝術與「不作為」的關係,正好與資本主義社會所形塑的日常風格與傾向功利背道而馳,因此也帶來某種轉化的可能性。

他藉由書寫這些從事創意的工作者,重新梳理其「停手」狀態,而這些問題又如何成為「徵狀」。一方面引導我們看見從行動的羈絆與桎梏裡解脫的存有;一方面因著這些詮釋、分析(藝術家、小說家的生命經歷)與例證(私人的體驗、改編過的臨床案例)不斷在文中循環,試圖指出這些人們的心理與生理結構、各自不同的心理內容與生活方式,既探索了精神分析學與藝術之間複雜的內在關係,其可見的、起伏多舛的命運亦成為一種跡證。

有基礎者,或許可以沿著心理分析作為文藝批評的路徑之一,再挖掘那些共同符碼,及其在不同文本上實踐的樂趣。對普通讀者如我,藉由不同視角觀察這些被掛在「重力」(「過勞的人」、「懶散的人」)與「反重力」(「作白日夢的人」、「遊手好閒的人」)的性格類型,他們如何消除情感、拒絕責任、不斷幻想、產生矛盾、自我解消,去明白慾望與做事的結合。更重要的,這些例證至少帶來另一種安慰——理解人類的開放性、可能性與複數性:原就並非平整的個體,大可不必活在單一的衡量尺度裡。至少知道自己有這樣的自由。

 
年輕人不用太急功近利
年輕人不用老想著以後會怎樣,甚至常常說「做這個會有前途嗎?」根據我的經驗,你現在做什麼,與未來的前途不見得會有關聯,但你現在做事情的「態度」肯定會跟未來前途有絕對關連 。

北投人的大廚房 市場小吃好味道
歷史悠久的北投市場,是北投人的大廚房,一樓攤家眾多、臥虎藏龍,「唯美包子」堅持傳統手工製作包子、饅頭,口味特殊的剝皮辣椒肉包、經典黑糖桂圓卷,深受老饕推崇。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