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日財經頭條 | | 財經專題 | | 國際財經要聞 | | 其他財經要聞 | | | | | | | 通膨吃掉薪資成長 去年前11月雙指標倒退嚕 | 記者陳素玲、葉卉軒/台北報導聯合報 |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天公布去年十一月受僱員工人數及薪資。去年一至十一月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五四五七元、年增百分之二點四五;總薪資五萬八五九八元、年增百分之一點四七。不過,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衰退百分之○點○二,為二○二一年以來連續三年負成長;實質總薪資衰退百分之○點九七,則是近七年首度負成長。兩項薪資指標都呈現負成長,可見高物價把薪資成長都吃掉了。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去年前十一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和實質總薪資雙雙負成長,主因出口疲弱、物價偏高,加上前年高基期因素影響,使得去年前十一月的薪資增幅不及前年。 近期不少企業紛紛喊加薪,今年實質薪資表現仍否有機會轉正?陳惠欣指出,除了物價因素,也要看薪資增幅,但廠商調薪會受許多因素影響,包含經濟環境、企業營運狀況、基本工資、軍公教調薪等因素,預計將於五月發布的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將可看出廠商上半年調薪情形。 主計總處統計,去年一至十一月受僱員工人數平均八一七點七萬人,較上年同期增加九千人。由於內需持續熱絡,住宿及餐飲業年增一點二萬人,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也增加八千人,但出口衰退影響製造業景氣,製造業受僱員工較去年同期減少二點九萬人。 | | | 台幣強升 科技業重傷 |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 去年第4季新台幣匯率大幅升值,拖累科技業業外匯損成財報未爆彈。大立光(3008)法說公布上季匯損吃掉逾兩個股本獲利,背光模組大廠瑞儀上季也認列12.94億元匯損,侵蝕每股純益2.78元,吃掉前三季約26%獲利。預料新台幣匯率走升,將是科技業上季財報毛利率及業外匯損殺手。 晶圓代工廠聯電指出,公司營收全數採美元計價,估計新台幣每升值1%,將壓縮毛利率0.3至0.4個百分點。半導體封裝龍頭日月光指出,若新台幣升值1%,對毛利率將下降0.27%,目前看來,匯率對營運的影響情況,去年第4季壓力相對較大。(記者李孟珊、李珣瑛、蕭君暉、林薏茹、鐘惠玲、劉芳妙) | | 大立光上季匯損吃掉兩股本 重創全年獲利表現 |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去年第4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升4.8%,讓大立光(3008)上季業外大吃匯損悶虧,單季匯兌損失高達28.5億元,是歷年最高,相當於一季吃掉逾兩個股本。 大立光對匯率一向採取自然避險措施,新台幣匯率消長直接影響大立光獲利表現。2022年第3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大貶6.8%,大立光單季匯兌收益進補達34.9億元,創單季新猷。 大立光股本僅13.34億元,依上季匯損金額估計,每股獲利(EPS)因匯損侵蝕21.36元,幾乎吃光前兩季匯兌收益。大立光去年第2、3季匯兌收益分別為11.7億元、19.51億元。 依大立光去年全年本業獲利表現,去年營業淨利178.1億元,年減13%,稅後純益179.08億元,年減21%,足見第4季匯損重傷大立光全年獲利。 法人認為,大立光上季毛利率驚豔市場,除了產品組合佳、良率提升外,主要仍得利於價格策略執行力強,法人追問大立光前一次法說會提及手機鏡頭價格已落底,外傳上季已對安卓陣營手機品牌漲價,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昨天對此不予評論。 去年蘋果i15旗艦機種首度採用潛望式鏡頭,由大立光獨家供應關鍵的長焦鏡頭,據了解,iPhone的潛望式鏡頭,蘋果稱為四重反射稜鏡,華為新機Mate 60 Pro也採用潛望式鏡頭設計。 昨天法說會上,法人問及大立光去年第4季產能是否處於緊張狀態,林恩平回應,部分環節確實比較緊張,沒有接到的大多會轉掉,某些部分也增加設備,讓製程走得比較順,目前已開始添購機台,儘量把該解的先解掉,預期今年中瓶頸有望紓解。 新廠產能已於去年底開出,林恩平表示,整體產能利用率仍視客戶需求而定,因為製程變動,正好因應各部門擴大,與新廠產能適時調整。 | | | 股價上漲!微軟超車蘋果 奪回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寶座 |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 微軟股價在美股11日早盤上漲,帶動市值一度達到2.888兆美元,超車蘋果的2.887兆美元,奪回「全球市值王」的寶座,是2021年首次超越蘋果。 在需求疑慮下,這家iPhone製造商股價在今年開局並不理想。蘋果今年來跌3.3%,微軟今年漲1.8%。 蘋果公司近期股價走跌,原因包括投資人擔心iPhone需求疲軟。這也使得蘋果的「全球市值王」寶座很可能拱手讓給微軟(Microsoft)。 蘋果股價去年大漲48%,但市場對智慧手機需求的新疑慮,拖累蘋果公司股價今年來下跌超過3%;微軟股價在2023年飆升57%後,今年迄今上漲近2%。 蘋果市值在12月14日曾達到3.081兆美元的峰值,而微軟市值在11月28日攀高至2.844兆美元。 蘋果公司的Vision Pro混合實境(MR)頭戴裝置2月2日將開始在美國銷售,這是蘋果公司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來的最大規模產品上市。不過,瑞銀周一的報告中估計,Vision Pro的銷量對蘋果2024年每股盈餘來說「相對不那麼重要」。 自2018年以來,微軟曾數度短暫超越蘋果成為市值最高的公司,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當時與疫情相關的供應鏈短缺疑慮打擊了蘋果股價。 | | 商務部長通話 陸關切美晶片限令 | 記者陳政錄、廖士鋒/綜合報導聯合報 | 近期中美高層互動頻繁,據中國大陸商務部公布,大陸商務部長王文濤昨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通話。王文濤就美國限制第三方對陸出口曝光機、成熟製程晶片供應鏈調查及制裁打壓中國企業等表達嚴正關切。 除了中美商務部長通話,中共中聯部長劉建超正在美國訪問,並在華盛頓與白宮副國安顧問費納會晤。中美日前還在五角大廈舉行國防政策協調會談。 據大陸商務部公布,王文濤與雷蒙多通話時,雙方聚焦落實兩國元首舊金山會晤重要共識,就各自關心的經貿問題進行深入、務實溝通,雙方還就中美經貿領域「國家安全邊界」問題,進行討論。 王文濤表示,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為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指明方向,雙方應發揮兩國商務部溝通交流機制的積極作用,為企業合作創造良好條件。「王文濤重點就美國限制第三方對陸出口光刻機(曝光機)、成熟製程晶片供應鏈調查、制裁打壓中國企業等表達嚴正關切。」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同日表示,中方高度關注美方直接介入、干擾荷蘭企業對陸出口曝光機問題。美方將出口管制問題工具化、武器化,甚至對其他國家企業間的正常貿易橫加干涉,中方堅決反對。 束玨婷並稱,中方敦促荷方尊重契約精神,支持企業開展合規貿易,維護自由、開放、公正、非歧視的國際貿易環境。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動向和影響,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此外,大陸公安部長王小洪與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馬約卡斯十日舉行視訊會議,雙方討論關鍵執法議題合作的重要性,包括打擊芬太尼(類鴉片止痛劑)及相關合成藥物的非法流通,方式包括增加資訊分享並加強化學出口標準。 馬約卡斯和王小洪還提到中國大陸對「天使觀察」(Angel Watch)的支持,這是兩國持續打擊兒童性虐待和性剝削努力的一部分。雙方還討論了販運野生動植物問題。 | | 美CPI意外反彈 降息機率減 |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 美國勞工部11日公布,2023年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升3.4%,年升幅高於預估的3.2%,及11月時的3.1%,核心指數升幅也高於預估,且居住成本對CPI升幅的貢獻度達到一半,醫療、機票也大幅上漲,顯示美國通膨依然黏著,至少並未如市場預期般快速下降,使聯準會(Fed)於今年3月降息的機率稍降。美國公債殖利率與美元匯率11日早盤應聲上升,美股震盪走低。 隸屬於勞工部的勞工統計局(BLS)資料顯示,去年12月整體CPI月增0.3%,比11月的0.1%及市場預估的0.2%升幅都高;比去年同期上升3.4%,高於預估的3.2%,及11月時的3.1%增幅。 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月增0.3%,符合預估,增幅也與11月相同;比去年同期上升3.9%,高於預估的3.8%,但比11月的4%升幅略降。 12月居住、電力及汽車保險成本上升,中古車價格也連續第二個月上漲;其中居住成本月升0.5%,年增6.2%,是推升CPI的主要因素,外宿成本也單月上升0.4%;醫療服務月增0.7%,是2022年9月以來最大升幅;機票上漲1%,是去年8月來最大升幅。另一方面,核心產品價格連續下降數月後,12月並無變動,也使通膨升幅略高。 至於實質時薪年增0.8%,略低於11月時的0.9%(修正數);實質周薪增加0.5%,略低於11月時的0.6%(修正數)。 另外,美國勞工部同日公布,上周(元月6日止)首次申領失業給付的人數比前周略減1,000人,為20.2萬人,低於預估21萬人;之前一周(12月30日止)連續申領失業給付數減少3.4萬人,為183.4萬人。 經濟學者表示,儘管12月CPI升幅略高,但預料Fed在元月30-31日會議上仍將維持利率不變,但報告顯示通膨依然頑強,並未持續快速下降,凸顯出通膨之役的「最後一哩」相當難打,而Fed提前於3月就開始降息的機率也下降。 華爾街日報報導,若以2023整年來看,整體通膨年增率已從2022年底時的6.5%減掉將近一半,核心物價同樣快速降溫,提高各界對美國經濟能軟著陸的希望,也就是通膨被馴服,但失業並未激增,經濟未陷入衰退。 | | | 美暴力升息衝擊 壽險新契約保費跌破7,000億 |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美國聯準會2022年3月起啟動暴力升息,衝擊國內壽險業保費收入;根據各家業者公布數據,六大壽險2023年全年新契約保費(FYP)合計約4,290.8億元,推估全體壽險業,2023年合計FYP將跌破7,000億元大關,為2007年以來的17年新低水準。 2022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跌破兆元大關、僅7,730億元,沒想到2023年保費收入仍持續低迷、恐失守7,000億元,跌至2007年以來、17年最低。對此,壽險業高層認為,預估聯準會2024年下半年開始降息,將有助壽險業保費收入回升。 國泰人壽2023年全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穩居業界第一,2023年12月新契約保費74.4億元,受惠於理財型商品銷售動能提升,月增33%,其中美元傳統理財型商品保費收入月增85%,新台幣計價的利變型商品保費較前一個月成長44%,投資型商品年增17%;2023年全年新契約保費收入達1,328.6億元。 富邦人壽2023年新契約保費944.6億元,排名第二;2023年12月新契約保費66.92億元,年增11.6%,成長動能主要來自傳統型商品。 富邦人壽積極推動商品轉型,持續提高分期繳占比,另著眼未來超高齡化社會,持續推動目標客群所需的保障與退休規劃商品,其中個人健康及傷害險商品累計全年新契約保費年成長15.8%。 南山人壽2023年12月新契約保費為58.8億元,較去年同期新契約保費水準衰退24%。若不含南山產險,新契約保費為51億元、全年新契約保費為617.8億元。至於凱基人壽、台灣人壽與新光人壽,2023年全年新契約保費分別來到523.1、488.1與388.6億元。 壽險業者分析,壽險業保費收入低迷,主要原因是,傳統型年金險的新契約保費收入衰退,整體來看,因公司宣告利率調整幅度相對保守,與客戶對於美國升息後宣告利率調漲的期待仍有差距,使客戶保持觀望或轉作其他資金用途,致傳統型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較去年同期減少。 | | AI激勵台股!2023年證交稅1,973億元、創歷年次高 | 記者翁至威/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 由於AI題材大熱,2023年全年證交稅收入1,973億元,創歷年次高,且至2023年12月已連續八個月雙位數正成長。此外,財政部編列2024年證交稅預算數達2,086億元,顯示股市動能備受看好。 財政部表示,在產業旺季加持、AI商機發酵下,台股交易熱絡,12月上市櫃股票日均成交值3,622億元,是近四個月來高點,反映在12月證交稅入帳197億元,年增38.6%;全年實徵1,973億元,僅次於2021年的2,754億元。 財政部也樂觀看待2024年證交稅收入,2023年編列預算時,是以日均成交值3,563億元作為編列基礎,估算2024年證交稅預算為2,086億元,創歷年新高,年增34%、大增500餘億元,若市場無太大意外,將可望為國庫進補。 另外2023年車市寫下大驚奇,業者統計掛牌數年增逾一成,創18年新高,反映在稅收上,2023年車輛類貨物稅成長16.7%,以進口車稅額成長較多;另外由於豪車市場旺,奢侈稅全年共54億元,創歷史次高。 房市稅收表現略顯分歧,但整體而言因購屋信心回溫,新青安貸款支撐剛性需求,相關稅收有持穩趨勢。契稅在新建案交屋挹注下,2023年收入158億元,年增2.1%,又以新竹、桃園、台南增加較多。 土增稅全年實徵745億元,年減19.9%或185億元,減幅、減量都是2017年以來最大。 房地合一稅全年收入593億元,創新高,年增7.1%,又以台北、桃園、台中增加較多。 | | 去年刷新紀錄 信用卡簽帳額估逾4兆 | 記者楊筱筠、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金管會昨(11)日公布2023年11月最新信用卡簽帳金額數字,單月刷出3,667億元,寫歷年同期新高,挹注前11月簽帳金額衝高至3兆8,403億元,創歷年新高紀錄。金管會指出,樂觀期待2023年全年簽帳金額突破4兆元。 累計2023年至11月為止,簽帳金額動能最高仍為6月的5,281億元,第二高為去年10月的3,714億元,第三高則為去年11月刷3,667億元。金管會解釋,年底通常活動多、刷卡動能強勁,相較往年百貨周年慶時間,去年10月提前起跑,促使10月簽帳動能高於11月。但整體而言,繳稅季節貢獻的簽帳動能還是最高。 根據金管會統計,去年11月簽帳金額較前一年同月份成長12.56%,累計前11月簽帳金額年增率則達21.66%。去年11月單月與累計前11月的簽帳金額,都創歷年同期新高。 金管會分析認為,去年11月刷卡動能強勁,主要受到國人習慣使用信用卡,非現金支付比例增加,加上百貨公司周年慶,以及雙十一等電商特別活動,拉高2023年11月的簽帳金額。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解釋,觀察民眾近五年消費動能,過去每月刷卡簽帳動能多落在2000多億元,但進入到2023年,單月簽帳金額開始站穩3000億元以上。 | | 儲備幹部MA搶手 年薪百萬成標配 | 記者戴玉翔、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金控徵才各出奇招,儲備幹部(MA)更是兵家必爭之地,凡過關斬將被錄用並通過考核者,首年皆享年薪百萬已成標配,且不少金控還喊出提供兩年兩次升遷機會,希望能讓更多人加入。 富邦金(2881)推出「富邦MA計畫」,今年規劃招募組別高達28組、擇優錄取60位儲備幹部,為業界最多元。富邦將依據產業及職務特性,規劃全方位培訓藍圖,並提供銀行、證券、保險等跨領域整合性資源,藉由跨部門輪調、專案參與及重要任務指派,讓MA快速成長。該計畫提供兩年兩次升遷機會,首年即挑戰百萬年薪,計畫迄今已邁入第20年。 中信金「儲備幹部招募計畫」今年開放10個組別,新增「投資專案」、「投資經管」組別,預計招募逾60位海內外跨界菁英,首年即有百萬年薪,為金融業唯一兩年升任經理的培育計畫。 國泰金旗下則有三大儲備幹部計畫,今年總計祭出45名職缺招募海內外優秀人才,首年享年薪百萬,包含有國泰金控GMA,培育跨領域金融通才,以集團視角整合跨公司資源,有潛力但無工作經驗者亦有機會錄取。國泰世華銀CMA,鎖定具跨域學習及跨國移動能力之潛力人才,另外,為在亞太佈局多元人才,號召具東南亞國籍/僑外身份、熟悉東南亞語系,並對金融業充滿熱情的菁英加入;國泰人壽CIM,將幫助奠定最精實的投資專業能力。 台新金今年儲備幹部預計招募70人,面試活動持續進行中,台新將依職務提供具市場競爭力的薪資條件,以新鮮人而言,儲備菁英年薪超過百萬。 華南銀有經驗行員起薪4萬3,000元,無經驗3萬7,500元,MA較高約4萬6,000元,華南銀正評估2024年再往上調薪3%,至少起薪5萬元與市場同業拉平。薪資待遇最高的,除MA外,華南銀也給如數位、財管等專業人才起薪七萬元的高水準,甚至可以個案面議。 | | 大陸擬中止機械業ECFA關稅減讓 機械公會:衝擊百億元出口 |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 大陸商務部預告,擬中止機械業適用ECFA關稅減讓措施,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指出;大陸一旦取消關稅優惠,初估第一年影響該產業出口額至少一成,金額恐逾百億元。 根據台灣機械公會最新統計,去年ECFA清單中,台灣機械出口中國大陸金額達28.32億美元(約新台幣880億元),占台灣機械整體出口金額的9.6%,具有指標地位。業界認為,一旦ECFA優惠遭取消,將衝擊產業。 目前已知,ECFA對台灣機械產品關稅減讓一旦取消,衝擊最大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關鍵零組件,包括動力傳動件、控制器、檢測儀器、閥類、真空泵及刀具等;工具機則以數控車床、鑽床、平面磨床、臥式車床及塑橡膠射出機為主。 機械公會調查統計,2022年台灣機械出口總值347.79億美元,其中,ECFA清單出口大陸金額為38.13億美元,占比約10.9%;2023年機械出口總值294.68億美元,ECFA清單出口大陸金額為28.32億美元,占比仍有9.6%。 魏燦文表示,全球區域經濟加速整合,建請政府儘速爭取加入區域經濟組織如CPTPP,並與美國、歐盟及東協等各國簽署FTA,同時合理調控匯率,以加強台灣機械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魏燦文坦言,中國大陸經濟近幾年不好,加上美中貿易戰等地緣政治衝擊,台灣機械出口中國大陸,占比從以往40%的高峰已降到25%左右,建議廠商還是要盡力拓展美國、墨西哥、中東等其他新市場,並加強數位行銷、智慧製造,才是長久之計。 上銀(2049)集團總裁卓永財表示,上銀在大陸蘇州設廠,應可降低衝擊。他重申,ECFA對兩岸合作與經濟發展都有助益,尤其中國大陸是台灣機械的最大出口市場,他衷心期盼,大陸不要將機械業列入取消ECFA關稅減讓的名單。 機械公會指出,ECFA對機械產品早收清單共有107項,2013年起早收產品開始享受零關稅的紅利,未來ECFA若是終止,機械類早收產品平均關稅,將由0%提高到9%,個別產品多數為5%至15%。 值得注意的是,對未在大陸設有組裝廠的台灣中小型工具機廠或零組件廠而言,少了ECFA早收清單的降稅優惠,在大陸市場上較難與韓國品牌或大陸本土工具機產品進行價格上的競爭,恐有市占流失的危機。 | | 比特幣現貨ETF美核准上市 金管會:國內無法發行 | 編譯葉亭均、記者陳儷方、朱漢崙/聯合報 | 美國證管會(SEC)主席詹斯勒宣布,十日已核准十一檔直接投資比特幣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在美國上市,十一日開始交易。這對規模約一點七兆美元的數位資產產業具有里程碑意義,讓投資機構和散戶投資人能在不直接持有比特幣的情況下,也能投資比特幣。 儘管美國證管會對比特幣現貨ETF開綠燈,但國內民眾想投資台版的比特幣ETF,恐怕還得等一等。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昨天說,依規定ETF追蹤指數的成分股必須是股票、債券等其他經核准的有價證券,比特幣並非有價證券,投信業者無法發行。若有國外業者來台賣比特幣ETF或基金 ,也視同違法。 至於國內投信業者的基金追蹤美國掛牌上市的比特幣ETF是否可行?黃厚銘說,單一連結也不行;若採取共同基金(Fund of Fund),因仍是連結有價證券,法規上允許,但需採個案審理,主要包括投資人保護等面向。 在美國核准發行比特幣ETF後,黃厚銘表示,未來台灣是否修法規跟進,還需要研究、收集各國資料才能做評估。 在美券商開戶 可直接投資若民眾想投資在美國交易所上市的比特幣現貨ETF,專家表示,只要在美國券商開戶,交易種類涵蓋美股、ETF、選擇權、期貨、債券、外匯、共同基金、加密貨幣等。至於能否透過證券商複委託方式投資,官員說,複委託與在國內招徠銷售的情況不同,金管會正在研究是否放行,近期會有結果。 不過,比特幣投資涉及很多專業問題,包括交易及保管都是很大風險,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說,比特幣名聲很大,真正有比特幣交易經驗的人卻很少,因交易存在不便性,保管也有很多問題,若有投資機構、ETF發行商願意幫投資人處理這些投資門檻,應該會很受歡迎,但比特幣ETF無法避免虛擬貨幣暴漲暴跌的特性。 乙太幣ETF 美5月審核根據SEC網站的公告,包括貝萊德、景順、富達、方舟投資等公司申請的十一檔比特幣ETF獲准通過。而SEC的決定也帶動比特幣走揚,台北時間昨晚十一時許,比特幣漲幅逾百分之四,價位逾四萬八千美元;至於乙太幣上漲幅度超過百分之八,站上二千六百美元。外媒報導,SEC預計五月決定是否批准乙太幣現貨ETF上市。 一些分析師指出,市場可能早已預期SEC將核准比特幣現貨ETF,比特幣價位早已反映,近幾個月來比特幣已上漲超過百分之七十,本周稍早攀抵二○二二年三月來最高水準。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總經理龐德則說:「這次ETF的核准將進一步讓比特幣合法化。」 針對SEC宣布核准比特幣ETF的發行,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昨天表示,加密資產方興未艾,當務之急,還是趕緊確定數位資產(包括NFT)的主管機關,並健全其法制,如依現狀,行政院僅用鋸箭+補鍋法指定主管部會,卻未提供任何法律基礎,又寄望業者自組公會,訂定自律規範,沒有他律的自律,終將會是場災難。 | | 去年稅收超徵3,910億元 史上第三高 |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財政部昨(11)日公布2023年總稅收逾3.4兆元,再創新高,超過預算數(簡稱超徵)達3,617億元,若加計遞延入帳稅收,超徵規模上看3,910億元,是史上第三高。 財政部統計處專委梁冠璇表示,2023年包括關稅、營所稅、綜所稅、營業稅、房屋稅、牌照稅、印花稅等七稅目稅收皆創新高,遺產稅則是歷年次高。 但同時土增稅、菸酒稅表現黯淡,兩稅目皆未達預算目標。 2023年總稅收3兆4,319億元,連續兩年突破3兆元大關,年增5.7%,初步統計超徵規模達3,617億元,其中包含中央稅收2,796億元、地方稅收450億元、中央特種基金371億元。 梁冠璇表示,部分稅收會遞延入帳,若以往年狀況推估,2023年稅收超過預算數規模將上修為3,800億元至3,910億元,為史上第三高,不過最終結果下個月才會出爐。 梁冠璇分析,稅收表現超乎預期主要來自四大稅目挹注。首先是綜所稅,因為薪資、股利所得增加,加上連續升息使利息扣繳所得成長,綜所稅高出預算數1,635億元。 其次為營業稅,由於民間消費動能勁揚,休閒娛樂、零售餐飲等消費熱潮,帶動稅收成長,再加上升息擴大金融業利差,也推升營業稅,全年高出預算數940億元。另外金融業營業稅中,2023年共370億元撥入國庫,356億元撥入金融業特別準備金。 第三是證交稅,台股受到AI題材激勵,衝出量能,全年超過預算數422億元;第四是營所稅,由於2022年企業獲利優於預期,全年超徵287億元。 梁冠璇表示,像是升息、AI帶動台股等因素是在編列預算數時難以預估的變數;賦稅署表示,去年編列今年預算時,已嘗試導入AI,希望讓預算編列更貼近實際收入。 近年稅收超徵高點為2022年超徵5,237億元,主因上市櫃獲利亮眼;次高則是2021年的4,327億元,受惠於暫繳營所稅回補、證交稅成長等利多;2023年將是史上第三高。 | | 全球PC出貨終結連八季衰退 顧能:市場已觸底 | 編譯簡國帆/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表示,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去年第4季回升,終結連八季衰退頹勢,象徵市場已觸底,聯想、惠普、蘋果及宏□(2353)上季市占率均較一年前擴增,戴爾、華碩(2357)和其他業者則略為萎縮。 顧能10日發布報告表示,上季全球PC出貨量年增0.3%到6,337.1萬台,為連八季下滑後首見成長。去年全年PC出貨量則衰減14.8%至2億4,189.1萬台,是2006年來首次低於2.5億台。 顧能首席分析師北川美佳子指出,「PC市場在大幅調整後,已觸及頹勢底部」、「庫存在2023年第4季回歸常態」,上季出貨量的小幅成長暗示供需終於平衡,然而這種情勢仍可能改變,因為2024年零組件價格預料調漲、以及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 上季全球六大PC製造商變動不大,以聯想、惠普和戴爾為前三名,表現各有千秋。聯想出貨量年增3.2%到1,621.3萬台,是2021年第3季以來首見成長,市占率擴增0.7個百分點到25.6%;惠普成長5.6%,為連兩季成長,市占率提高1.1個百分點到20.9%。 戴爾上季PC出貨量則下滑8.3%,連七季下滑,市占率萎縮1.4個百分點至15.8%;排名第四的蘋果出貨量增長7.2%,市占率擴張0.6個百分點,攀抵10.0%。 華碩出貨量年減9.4%,減幅為全球六大PC業者最大,市占減少0.7個百分點到7%,宏□出貨量年增率為六大PC業者最大的11.1%,市占率提高0.6個百分點到6.3%。 以地區來看,美國市場上季出貨量年增1.8%,為2021年第2季以來首度年比成長,顧能指出,美國PC市場成長反映消費者信心在當季回穩,穩健的美國經濟幫助中小企業支出,大企業則對支出維持審慎,延後PC換機到2024年。 歐洲,中東及非洲(EMEA)地區PC市場上季成長8.7%,為各地最高,也是2021年第4季以來首次年比增長。 亞太市場上季PC出貨量下滑8%,為連續第七季減少,筆電和桌機出貨量都減退,桌機頹勢又甚於筆電,受到中國大陸需求不振的拖累。大中華區出貨量減幅為二位數百分比,成熟亞太市場微幅下滑,新興亞太成長成長個位數百分比。 | | 力積電看旺三大應用 AI PC、電動車和AI將出現「跳躍式成長」 |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昨(11)日指出,庫存問題已慢慢改善,2024年會逐漸轉好,看好AI PC、電動車和AI應用在下半年將出現「跳躍式成長」。 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昨天舉辦會員大會,TADA與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中華智慧運輸協會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共同搶進全球車用半導體市場。 黃崇仁身兼TADA理事長,他並釋出最新展望,其中AI應用的相關需求會愈來愈多。黃崇仁直言,以AI硬體來說,技術能力最強的就是台灣,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親自到訪台灣,就是以行動宣告台灣就是重鎮。 黃崇仁說,看好3D封裝技術興起,進而影響AI技術,從產業面來說這是比較新的現象;汽車電子今年也會好轉。 | 品牌業者預估庫存去化告終 廣達、緯創、英業達迎春燕 | 記者林薏茹/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 PC市場歷經過去兩年衰退,品牌業者預估,庫存去化在2023年第4季告終,加上AI PC刺激市場換機需求,代工廠看好PC市場正式迎來春燕,廣達(2382)預估今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緯創(3231)、英業達(2356)則看好會有個位數成長。 廣達去年11月法說會時預期,今年整體筆電出貨量將與2022年持平,由於需求能見度仍偏低,後續出貨量還是得觀察今年整體總體經濟狀況。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看好,隨著AI算力需求飛速成長,將催出新一波應用成長動能,對相關需求市況樂觀看待。他先前表示,即便消費性電子產品表現看來平淡,AI依舊不錯,特別看好AI PC、AI伺服器、AI車電等三大產品後市。 林百里並認為,目前AI PC市場才剛起步,是很好的投入時機,各家業者都還在嘗試,不確定產能需要多少,但應該是很好的機會。 緯創指出,第1季為傳統淡季,筆電出貨量將較第4季雙位數下滑,但預期今年全年會有個位數成長。 仁寶方面,第1季適逢傳統淡季,預估PC出貨量將下滑超過10%。仁寶預期,隨著AI PC市場需求逐步增溫,加上Windows 12上市迎來換機潮,PC市場正式迎來春燕。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認為,景氣不明朗之際,有AI這類新應用刺激需求是好事,對AI PC將帶動PC市場換機潮,抱持正面看法。 英業達因去年第4季基期較低,今年第1季筆電出貨淡季不淡,全年筆電出貨量可望有個位數成長。 | | | •CES複製COMPUTEX 聚焦指標股 跨入新年度首先面臨的最大題材就是美國年度的消費性電子展(CES),很多投資人把它拿與2023 年台灣6月COMPUTEX展做比較複製,然盤面也確實出現類似的情形,理周投研部從善如流,從輝達(NVIDIA)與英特爾(Intel)股價變化找端倪,聚焦台廠供應鏈指標股做為短線操作的依據。
•鬧區台北遇見小九份 躲進河畔日式宅啜飲午後時光 不想跑太遠、也不想被市區塞車困住,那就租台機車兩輪乘風快意旅行。到台北城南的小巷子裡,發現老眷村展現新活力,再去台北近郊一訪仙氣飄飄社群打卡熱點,最後在新店河畔下午茶度過假日時光。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