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商品在這兩年慢慢夯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低利率,非投資型(俗稱傳統型)保單的預定利率隨市場利率走低,保費變貴了;另一方面,壽險公司收取的保費,卻難以在低利率環境之下創造出高報酬,這些現象都讓投資型保單有成長的空間。
投資型商品因為有「投資」二字,不少人誤以為,這種保單就是專門做投資用的,其實投資型保單也有身故保障,而且,根據我們公司試算,年紀愈輕的人透過投資型壽險來建構保障,同樣一塊錢所能買到的身故給付金額愈高。
投資型壽險不像傳統型壽險用預定利率計算保費,而是壽險公司從保費中扣取一部分金額做為危險成本(又稱COI),危險成本的多寡與年齡、性別有關;年輕人因為死亡發生率低,危險成本少,相對而言,連帶使得「投資型做為保障型使用」的想法具體可行。
以25歲女性為例,保單有效期間內,每月扣個2,000元,即可買到700多萬元的身故給付保障。
30歲不到的年輕人,每個月薪水可能只有3萬多元,每月拿個一、兩千元出來,利用投資型壽險的高槓桿倍數(保額除以保費)特性,強化在保障層面,讓自己獲得三、五百萬元的身故保障,這是可以做得到的。
投資型壽險的保費扣掉用於購買保障並支付費用後,剩下的可用於投資,年輕人可按自身風險屬性進行資產配置,例如,積極型的就多持有一點股票;保守型的就債券多一點。
可能有人擔心,投資型商品採分離帳戶,投資盈虧由保戶自行承擔,我認為要保人可以自己作主,這是很好的事情,而就算自己沒有時間看盤,也能透過投資型保單的委外代操機制,也就是類全委保單來實踐懶人投資的概念。
據我了解,歐美先進國家的年輕人,一般在踏入社會拿到第一份薪水,會去買投資型商品,每個月固定把錢投進去,存自己撲滿的概念。當公司發獎金了,再把錢追加上去;譬如說要買房子的時候,就從保單的投資帳戶裡把投資部分解約提領出來,去滿足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
投資型商品分成兩種:投資型壽險、投資型年金。投保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日後想要每個月固定有錢可領,或是為了退休做準備,可以選投資型年金,另外,被保險人如果不想做身體檢查,亦可以選擇投資型年金。
如果是年輕人,我建議先考慮投資型壽險,趁年輕時買好高槓桿倍數的身故給付,先以保障為主,剩下的錢再拿去做投資,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本文由安達人壽總經理李崇言口述,記者陳怡慈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