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2日 星期四

2050淨零排放 環團要蔡總統明確宣示


想知道國內外財經重要議題及影響力人物的經營思維?快跟著【遠見電子報】一起掌握知識與延伸全球視野! 【人類智庫健康生活週報】提供中醫養生智慧,及最新、最實用的養生健康知識,和你一起呵護全家人的健康!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1/04/23 第742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2050淨零排放 環團要蔡總統明確宣示
記者徐偉真、蔡晉宇、吳姿賢/台北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在昨天世界地球日表示,多數國家已談到二○五○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開始評估及規畫台灣在二○五○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不過環團質疑,二○五○年是國際底線,執政黨應更明確宣示、甚至入法,也不能只是評估「可行性」,而是要反過來思考「如何才能達到二○五○淨零碳排」。

趙家緯:中央應該更積極宣布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蔡總統的說法雖然比先前明確,但都不是正式宣示,應該要承諾台灣未來氣候變遷政策將以二○五○年淨零碳排為目標,及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時將相關目標入法,這才是完整的氣候治理作為;目前已有新北市、台中市兩個地方政府宣示要達到淨零碳排,「中央也應該更積極宣布」。

綠委促「時程目標要納入法案」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劉世芳、蘇巧慧及陳亭妃昨天也指出,去年十二月他們共同推出要整併、取代「溫室氣體管理法」的「氣候變遷行動法」,政府應將二○五○年乾淨零排放的時程目標也納入法案當中。

蔡總統表示,今年是氣候變遷議題關鍵年,不久前,在民間環境會議中,各團體提出了共同的訴求,呼籲政府要因應氣候變遷,提出二○五○年淨零排放的期程;昨天美國也召開氣候高峰會,再加上十一月即將舉行的COP26,這些都意味著世界各國對減碳議題的路徑和目標,將形成更大的共識。

蔡稱「全球目標也是台灣目標」

蔡總統說,她要很堅定地告訴大家,二○五○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二○一六年她擔任總統後,就開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展綠、增氣、減煤、非核」就是政府具體的做法,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檢討策略。

但趙家緯表示,二○五○年淨零碳排就是「國際底線」,今天不是台灣政府評估可行性,看能否達到再去規畫就好,因為全世界都在評估二○五○年淨零碳排。現在已不是根據技術變化再來評估淨零碳排期程的時候,應該要反過來檢視整體政策,思考在什麼條件下才可以達到二○五○年淨零碳排的「底線」。

施信民:降低再生能源衝擊環境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辦人施信民表示,昨天各部會在總統府有提出相關報告,但還有很大改進空間,其中再生能源發展對於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及文化方面都可能產生衝擊,應該要盡量降低,並且提高人民接受及參與程度,台灣才可能轉型為無碳能源模式。

美國在台協會(AIT)、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等昨舉辦AIC年度創新論壇,AIT處長酈英傑說,創新論壇有好幾場活動,將藉此凸顯美國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以及美方尋找創新解決方案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這符合美國總統拜登的優先施政目標,也就是要將因應氣候變遷列為美國對外政策、外交及國安政策的核心。

 
TOP
專題
新聞幕後/減碳警鐘響 還在文青式回應…
本報記者邱瓊玉聯合報
昨天是世界地球日,蔡總統依慣例在總統府接見環保團體,還宣示二○五○年淨零碳排是台灣目標,但仔細看蔡英文落落長發言,不是持續溝通、對話,就是要求各部會端出對策,換句話說,對於零碳排毫無實質作為與進度,就猶如蔡英文對藻礁話題的回應一般空泛。

這也正是台灣這幾年環保減碳轉型現況,政策口號、目標滿天飛,實質進度落差卻很大,環團落得一次又一次的心碎。但減碳沒有人是局外人,當歐盟都考慮針對高碳產品開徵碳稅時,身為供應鏈之一的台灣還能再置身事外嗎?

昨天整天,朝野都有相關記者會或活動,加上環團,大大小小活動至少十多場,突然間,大家都變得「好環保」。

看似熱鬧的世界地球日,僅止於熱鬧,執政黨沒有減碳對策,在野黨的監督淪於政治口水,地球日淪為一個「節日」,不禁令人要問,地球日的「明天過後」呢?

減碳不力,一直是民怨之一,蔡英文昨宣示二○五○零碳排的目標,但蔡政府還有二○二五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是要達成再生能源兩成、天然氣五成,及燃煤三成的能源發電比,在非核家園的沈重包袱下,恐怕會以中火重啟、大量燃煤電廠來因應,也難怪遭外界諷刺是在「用肺發電」。

諷刺的是,非核家園是為保護環境,但蔡政府為了廢核,卻霸凌環境,蔡政府拍板興建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而不惜破壞藻礁就是一個例子。

環團昨為了藻礁,再度進到總統府內向蔡總統請命,反觀去年府方至少還有拋出溝通平台,今年卻只是一再重複過去講過的話,對於環團的失望,總統府發言人卻回應:「如果心胸開放,或許心情也就不那麼沉重了」。這種看似安慰,實則傲慢的言語,看不到謙卑,更沒有反省,只溝不通的下場,不僅僅是賠掉要給下一代的環境,面對國際減碳的經濟作為,跨國大廠推出綠色策略,台灣恐怕更會失去先機。

 
TOP
藻礁會談 3訴求零承諾 總統凝重
記者吳姿賢、蔡晉宇、鄭惠仁、劉宛聯合報
昨天世界地球日,十四名環團代表與蔡英文總統見面,多位代表會後表示沉重、失望,稱每次總統都說溝通,但後續無作為。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會中提三訴求,蔡總統均未承諾,潘忠政形容,總統如同「局外人」,若開發完成,「藻礁世紀殺手惡名將由總統一人概括承受」。

環團代表昨天下午和總統蔡英文會談,府方事前原本讓每人講五分鐘建言,後來改為每人三分鐘,獲得今年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的黃煥彰說,花在藻礁議題上較多,但未達成共識,經濟部表示至今找不到更好的方案,讓潘忠政無法接受。

蔡總統在會中表示,重啟核四不可能,也不可行,希望環團可以跟政府攜手,為能源轉型的目標共同努力。蔡總統指出,三接和藻礁議題,是環保與環保的權衡,政府已加速評估、盤點可能方案,希望大家不要排斥任何方案的可能性,共同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尋求最大共識。

潘忠政邀蔡總統下周四晚上到大潭藻礁現場,蔡總統說她計畫親到大潭,但行程還要再安排。

潘忠政說,會議結束後「感覺非常沉重」,總統也看似凝重,他要求三接停工、開公聽會、提出符合公投主文的替代方案等,總統說還不是宣布停工的時候,三項訴求都沒有承諾。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能源轉型議題需要很多人努力和很多對話溝通,「如果心胸開放,或許心情也就不那麼沉重了」。

潘忠政表示,蔡總統昨天的說法,顯示完全不了解此次爭議,若完工將破壞三百公頃藻礁,「藻礁世紀殺手惡名將由總統一人概括承受」,總統對相關問題最後結論都是「繼續溝通」,令人失望。

政大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直言「很失望」,每次總統溝通都感覺很有誠意,但根本沒有後續作為,跟環團期待總有一段很大的落差。

徐世榮在會中提到,蔡英文是我國解嚴後徵收土地面積最多的總統,蔡回應「這一點有刺激到我」。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會後在總統府記者會上稱徐世榮所言誇張不實,徐世榮回擊,光是桃園航空城第一階段就徵收超過二五○○公頃,「他現在在欺騙台灣社會,他自己都知道」。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說,這幾年總統跟環團見面時,並不會實際回答任何承諾,都是說「盡量溝通」,後續則交由部會繼續追蹤。

環團昨共向總統提出五十一項建言,其中兩項最重要共同訴求為追求二○五○淨零碳排,以及召開暌違卅年的土地大會。總統府則稱,今年提出的四十九項個別議題,蔡總統比照往年做法,都已交辦部會列管。

國民黨智庫昨邀環團參加「氣候變遷應變及調適法草案」座談會,潘忠政與部分環團人士在進總統府前先前往參加,潘忠政指出,藻礁是「固碳英雄」,可以吸收掉很多碳排,政府說要減碳卻砍藻礁,這是不對的。

 
TOP
藍營批蔡:減碳吊車尾 別只會摸頭
記者劉宛琳、鍾維軒/台北報導聯合報
藍營昨砲轟蔡政府各項氣候指標、減碳成績敬陪末座,排碳量還比馬政府時期要高,能源政策失敗;前總統馬英九以當年放棄國光石化為例,強調台灣要永續發展,不能只看經濟面,環保生態才是永續的根基,兩者必須兼顧。

新北市長侯友宜昨受邀出席比爾蓋茲《如何避免氣候災難》新書發表會指出,「碳排量不歸零,人類就會歸零」,呼籲中央盡快通過碳交易、碳關稅相關法令。

侯友宜表示,氣候變遷帶來傷害,選市長時即要求中央不要蓋燃煤電廠,三年前擔任市長就規畫二○二二年前讓燃煤機組全數退場,二○二三年達成無煤城市。

國民黨根據「德國看守協會」發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台灣排名倒數第五,再生能源評比倒退;二○二○年氣候變遷報告顯示,台灣減碳成績在全球排名倒數第三。經濟部的「我國燃料燃燒二氧化碳排放統計」,二○一六年蔡總統執政後,排放量皆高於馬政府時期,二○一七年排放量更達二六九四六公噸最高峰。台電資料也顯示,火力發電占比,蔡政府執政後高於過往,顯示能源轉型徹底失敗,也沒有落實減碳目標。

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籲蔡英文不要迴避議題,只會找環保團體摸頭。

馬英九說,國光石化二○○六年被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列入「大投資、大溫暖」計畫的重大開發案,但因破壞濕地及高排碳引發爭議;他親自造訪並請相關部會評估後,宣布政府不支持國光石化開發案。

 
TOP
溫管法卡環署 徵碳費沒半撇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全球大國近期陸續喊出二○五○年淨零碳排目標,但台灣遲遲沒有宣示,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都還卡在環保署,碳關稅實施在即,我國至今未制定碳費徵收機制,要等到溫管法修法通過授與徵收碳費法源,才能進一步訂定碳費子法,整體進度都落後。

環保署昨表示,溫管法草案最快下會期送到立法院,副署長蔡鴻德說,二○五○年淨零碳排是否寫入溫管法,現階段還可以說不是重點,必須把二○五○年可以做到的部分先提出來,包括路徑規畫,是否入法,「這都是另外一件事情」,最重要是要有自己的目標。

溫管法二○一五年上路,環保署去年提出修正草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立法目的中雖加入「以淨零排放為努力願景」,但未制定具體時程,過去二○五○年較基準年二○○五年減碳百分之五十的目標也沒有改變。草案去年底提出後,至今也還卡在環保署,尚未送到行政院。

至於我國是否提出二○五○年淨零碳排,蔡鴻德說,零碳是永遠不變的目標,究竟何時可以達成,已由行政院組成團隊審慎評估當中,分成四組討論,會先將減碳路徑規畫出來,就可以知道必須面對哪些衝擊,以及要克服哪些挑戰,這是減碳路徑最重要的部分,之後就可以拍板定案,宣布二○五○年台灣可以做到的程度。

蔡鴻德昨表示,溫管法修正草案處於最後階段,正徵詢各方意見中,等到所有意見徵詢完畢後就可以開始跟社會對話,再來就送到行政院審議,預計最快下個會期送到立法院。

 
TOP
學者示警:短期減碳 達標都有危機
記者董俞佳/台北報導聯合報
蔡英文總統昨天宣示二○五○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要跟上全球趨勢。學者指出,我國還未端出具體減排方法,各部會分工摸不著邊際,光短期減排目標能不能達成都有危機,政府不能只喊出零碳排,卻沒作為,讓人覺得敷衍。台大大氣系退休教授徐光蓉更直言,歐盟正考慮加重高碳產品稅金,我國不慎重因應,未來恐錯失供應鏈商機。

徐光蓉表示,光看我國的短期目標二○二五的計畫,就讓人憂心,規畫再生能源目標百分之廿,但去年底卻才不到百分之五,除非太陽能以及離岸風電急起直追,否則目標達成率相當危險。且零碳排,節電也很重要,目前看不出來有任何節電的誘因跟機制,去年用電量不減反增,還比前年多百分之二。

徐光蓉說,中國大陸提出二○六○排碳為零的目標,因沒有具體計畫,被認為是喊假的;同樣的,蔡政府喊出的目標也沒有具體措施,簡而言之是一個不實際的目標,不只部會間缺乏整合,感覺是敷衍。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中舜表示,二○五○零碳排的目標是歐盟經過嚴密計算而來,反觀我國並沒有經過縝密的評估就跟著喊,按照台電的規畫,二○五○天然氣能源占比為三到四成,天然氣也是石化燃料,排出的尾氣要經捕捉封存到地底,才是零排碳能源。但問題是要封存在哪裡,這都面臨跟核廢料沒地方存放同樣的問題。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表示,淨零碳排等於二○五○要全面使用再生能源,是很辛苦的目標,台灣目前仍有高耗能、高汙染比率的鋼鐵石化業,若要達成淨零碳排,不只能源,產業也要轉型。

 
TOP
話題
首例!打AZ疫苗顏面神經麻痺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顏伶如/綜合聯合報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國內首例接種AZ疫苗後顏面神經麻痺個案,這名三十多歲男子接種隔日右側臉部麻痺至急診就醫,目前門診追蹤中。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根據過去健保資料,十八至四十九歲顏面神經麻痺背景值為一年每十萬人有五十五點三一人,未接種疫苗也可能因病毒感染或不明原因引起。英國分析個案也發現,不論接種AZ或BNT疫苗,發生顏面神經麻痺個案數和背景值差不多。

AZ疫苗至今施打三萬六七三一劑,累積通報接種後不良事件二一九件,疑似疫苗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廿件。而AZ疫苗接種出現「公費冷、自費熱」奇特現象,昨天為自費開打首日,施打一七三二劑,但公費只打七八三劑,疾管署正研議疫苗假及請假方式,希望增加疫苗接種人數。

另外,昨新增四例境外移入確診病例(案一○八四至案一○八七),包括首例哈薩克籍個案、兩名菲籍移工、一名印尼籍船員。哈薩克籍個案於檢疫期間確診,同班機七名乘客列居家隔離,其餘三人都是檢疫期滿後確診,未與他人接觸,無匡列接觸者。

有關兩例國籍航空貨機機師感染源調查,莊人祥表示已採檢一六二人,一五五人陰性,七人檢驗中,仍無法確定感染源是否在境內。但據了解,兩人染疫前十四天曾出入公共場所,尚無法完全排除社區感染疑慮。

 
TOP
英國逐步解禁 專家:夏天恐再爆確診潮
倫敦22日專電中央社
英國政府專家表示,由於許多成人尚未接種疫苗,加上封城措施逐步解禁,出遊人口增加,英國今年夏天恐怕會迎來一次「夏日疫情潮」。

英國連續多日的病故人數都保持在兩位數,許多人期待生活恢復正常。然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政府專家警告,今年夏天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恐捲土重來。

英國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ointCommittee On Vaccination And Immunisation, JCVI)教授芬恩(Adam Finn)表示,由於許多成人尚未免疫,模型顯示確診案例將會上升。

他也表示,英國目前仍舊相當「脆弱」,政府預定的解禁時間表或許需要調整。

英國目前有超過1070萬人接種完成2劑疫苗,代表約有1/5人口完全免疫。

英格蘭地區的非必要的零售商店已在12日起恢復營業。不過,不同家庭仍禁止在室內聚會。接下來預計在5月17日,開放戶外碰面的上限6人將擴大為30人,2個家庭將能在室內聚會,電影院、旅館恢復營業,體育賽事也將恢復舉辦。

最後階段是6月21日,希望可以解除保持社交距離的限制,讓所有營業場所恢復營運。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曾表示,目前沒有數據顯示下階段解禁時間表無法按計畫進行。不過,他也坦承,多數科學家「都很堅信」今年的某個時間點將會爆發第3波疫情。

芬恩表示,強生說過英國會有下一波疫情的說法完全正確。

他說:「JCVI的模型清楚顯示,隨著逐步解禁,但許多成年人尚未免疫,夏天會有一波疫情發生。」

芬恩指出,至於下一波疫情的規模會有多大,「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還必須看疫苗接種計畫進行的速度,民眾施打疫苗的意願,以及民眾在解禁後的行動。

他說:「如果民眾出遊人數太多、太快,事情就會更快發生。」

政府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以來,英國在20日首次確診住院人數不到2000人,但在昨天又攀升到2004人。

 
TOP
單日31萬例 印度疫情如海嘯反撲
編譯張君堯/綜合報導聯合報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惡化,官方廿二日通報單日新增卅一萬四千六百多個病例,是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國單日新增病例最高紀錄。

印度斯坦時報廿二日報導,過去七天印度平均每天新增病例超過廿六萬例,比美國疫情最高峰一月十一日當周平均每天新增病例廿五萬多例還高。

印度本月六日每天新增病例突破十萬例,十五日起每天突破廿萬例,廿二日單日突破卅萬例,當地醫護人員稱「這是一場從未見過的新冠疫情海嘯」。

印度這波疫情激烈程度,統計曲線幾呈垂直激增,許多都是全家確診,直接壓垮醫院的醫療量能。美國密西根大學生物統計專家穆克吉表示,若情況未見改善,印度可能一個月內就會惡化為單日新增五十萬例。

首都新德里十九日宣布封城六天,但在印度其他地方,宗教集會與選舉造勢卻照常舉行。新德里市長克里瓦爾坦承新德里的衛生體系已達臨界點、疫情非常嚴峻,若現在不封城,就會看到更大災難,但數以萬計的移工為躲封城而流動,讓外界憂心恐把疫情擴散至鄉下。

今年三月初,印度衛生部長瓦爾丹曾宣布印度處於新冠疫情的「最後階段」,當時的樂觀態度是基於感染率急劇下降,且去年第一波疫情時印度實施的全國性封城堪稱舉世最嚴格之一,雖然對經濟帶來損害,但封城防疫看似奏效,讓感染率下降且維持很低的死亡率,使得官員與大眾放鬆警戒。

印度的政治人物仍對前次全國封城心有餘悸,大多避免再次祭出重大限制措施。專家認為,印度這波疫情來自新型變種病毒,民眾疏於預防及疫苗接種的進展過於緩慢,都助長疫情再起。

日再實施緊急宣言

另一方面,日本NHK報導,日本政府決定自廿五日至下月十一日於東京都、大阪府、京都府及兵庫縣實施緊急宣言,這是日本政府自疫情以來第三度實施緊急宣言,前兩次分別為去年四月及今年一月。

東京都廿二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為八六一例,是第二次宣言解除以來最高。大阪疫情近十天來惡化嚴重,除了四月十九日外,每日新增病例均破千人。

 
TOP
旅遊泡泡擬補貼 學者:檢疫才是重點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帛旅遊泡泡銷售情形慘淡,前天的團甚至僅兩人參加,交通部長王國材表示,不排除祭出補貼;不過觀光學者直言,觀光發展基金已見底,基金用途是發展國內觀光,拿錢補助出境旅遊並非最好方式。

立法院交委會昨邀交通部針對「振興疫後旅遊暨發展國內觀光—就推動旅遊泡泡、台灣小鎮漫遊及主題旅遊年執行之現況與後續規畫」專題報告,對台帛旅遊泡泡買氣不佳,王國材說,價格接受度、景點吸引力會檢討,泡泡旅遊會繼續進行,未來若越南、新加坡願意,會強化措施,甚至不排除政府補貼。

靜宜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黃正聰說,泡泡團買氣不佳,補助不是好的策略,首要解決應該是檢疫問題,因帛琉零確診,應可再放寬。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也說,旅遊泡泡回國後須自主健康管理十四天,防疫成本產生旅遊障礙,補貼或許會提高民眾參與意願,但無法解決防疫成本所帶來的不便利性。

 
TOP
要聞
台鐵改革 王國材:3年內企業化
記者曹悅華/台北報導聯合報
太魯閣號事故後,台鐵改革聲浪再起。台鐵局準局長杜微昨天在立院表示,希望凍漲廿五年票價合理調整,但遭新任交通部長王國材打臉「這並非改革優先選項」。王國材說,台鐵將分三個階段改革,先是運工機電地區整合,二是解決財務,最後企業化,目標三年內走向企業化,改革沒成功會自己離開。

台鐵企業工會理事長張世杰也認為調票價非首要項目。關於企業化,他盼交通部先協助台鐵提高競爭力,像同意北高列車對開,且在保障全體員工權益不受影響下,才有可能進行,但「三年難度有點高」。

對於王國材立下「三年內走向企業化目標」的軍令狀,鐵道學會認為,工會怕痛、怕改變、怕影響自身權益,交通部必須意識到最壞狀況就是台鐵工會可能用罷工當威脅,屆時要怎麼解決必須仔細考量。

鐵道學會說,三年是把蔡總統任期算進去,但愈接近選舉,問題就更易扭曲,企業化還牽涉修法,交通部最好加速推動,免得變數太多。

台鐵自一九九五年以來就沒有調漲過票價,時任交通部長賀陳旦曾在二○一七年要求台鐵局重新檢討票價,最後因金融風暴沒有進行。

杜微說,台鐵票價管制廿五年沒調整,票價合理性會仔細評估,這是維持正常營運重要因素。之前每兩年都有提報,這次會依照程序,預計今年底提報到交通部,目前尚未有詳細規畫,但王國材直言調整票價不會是優先選項。

王國材說,台鐵改革有階段性,過去廿多個小站因應服務開設造成虧損會先補貼,退撫盈餘考慮由行政院吸收,鐵路法也會修正,調整台鐵體質,包含增加資產活化收入等,全盤考慮財務狀況,第三階段走向企業化。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表示,調整票價應先思考服務品質跟安全須做到全民有感,達成就可在適當時機調整票價。

另外,立委陳明文質疑王國材為何不用和前部長林佳龍一樣負政治責任,且職務安排為何一定要趕在十九日發布,可以代理三個月後再真除,畢竟太魯閣號事故有人傷亡,至少要百日後,對社會更有交代。王國材說,部長提辭呈時,次長也提,有一起送上去;對他來說這不是升官,他心中只有改革。

 
TOP
「龍家班」被削權 伍勝園接鐵道局長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王國材升任交通部長後,鐵道局長胡湘麟升任交通部政次,鐵道局長將由副局長伍勝園升任;據了解,考量前瞻計畫將進入建設期,伍的工程背景成為出線關鍵,讓呼聲高的另名副局長楊正君未能中選。

林佳龍請辭部長後,他兩年多來安排在交通部的台中市府前團隊、「龍家班」成員都暫時留任原職,包括任交通部主秘的台中前勞工局長黃荷婷、任觀光局副局長的台中前水利局長周廷彰、任台鐵局副局長的台中交通局前副局長馮輝昇。

其中黃荷婷原兼任科技顧問室主任,掌智慧運輸系統發展計畫每年六億元預算,王國材接任交長後確定不再兼任,由交通部參事、科顧室前主任王穆衡回鍋。另外,林佳龍任台中市長期間的副市長林依瑩、經發局長呂曜志、勞工局長黃荷婷於前年六月出任中華郵政董事,除黃轉任中華電信董事,林、呂仍任中華郵政董事。

黃荷婷深受林佳龍倚重,太魯閣事故後,觀光、旅館、運輸等多個公(工)會及商業團體力挺林佳龍留任,就被點名是黃在背後「串連護主」。據了解,黃荷婷與工會關係良好,確實有工會成員詢問黃是否可發聲明留林佳龍,但黃僅表達尊重個別意願。但也被解讀為林佳龍戀棧、是負面操作。

 
TOP
過失致死情節重大 政院修法最重判10年
記者陳熙文、王聖藜/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鐵太魯閣號事故造成嚴重死傷,涉過失致死的包商最重僅能判刑五年被認為過輕。行政院會昨天通過刑法相關條文修正案,未來過失致死情節重大且致三人以上死亡最重可處刑十年。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法律是社會規範準繩,也是公平正義防線,必須與時俱進;殺人罪是死刑、無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十年是地板,過失致死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五年是天花板,中間的差距有彌合銜接必要。此案會銜司法院並送立法院審議,請法務部積極與司法院、立法院朝野黨團溝通協調,早日完成修法。

法務部說,近年發生多起重大公眾運輸及公共安全事故,一個行為造成多人死亡,過失致死最重處刑五年不符罪刑相當原則,並與人民法律感情不合,為免「情重法輕」而研議修法。

法務部表示,修正案對過失致死罪規定應分級處罰,除保留一般情形、最重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就犯罪情節及侵害法益程度增訂加重處罰規定,過失致人於死情節重大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重大且致三人以上於死,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公共危險罪章增訂對故意傾覆或破壞公眾運輸交通工具致死傷者的加重處罰規定,未致死傷的過失行為「情節重大」最重處五年徒刑。

 
TOP
焦點新聞
高中職學代8%保障 首度入法
記者趙宥寧/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上周初審通過修正「高級中等教育法」,首度將高中校務會議學生代表席次比率最低保障入法,規定不得少於成員總數百分之八,未來各校校務會議學生代表人數,將從現在一至三名,平均提升到約十名。不過台灣青年民主協會指出,曾有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上出席、發言權受干預,呼籲教育部應有配套,避免修法美意被打折。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正研議高中學生代表參與校務會議之學校應行注意事項,引導各校提供友善的會議環境。若學生代表認為在校務會議中有任何不合理對待,也可即時向學校或主管機關反映。

過去許多高中校務會議人數高達一百多人,學生卻僅一到三人,權力極其不對等,學生難充分表達意見。國教署去年七月曾建議各校自主修法提升學生代表在校務會議中的席次,目前已有部分學校、學生會主動提案修正,其中桃園楊梅高中,校務會議代表已增至十一席;彰化高中更大幅增至十席,占比達一成。

楊梅高中校長鄒岳廷表示,校方重視學生表意權,也希望學校的決議是「共識決」,增加校務會議學生代表,對學校來說只是多聽取學生意見,從善如流。

不過青民協副理事長何蔚慈質疑,高中法規定,參與校務會議的學生代表必須是「經選舉產生」,但目前多數學校經全校選舉產生的職位是「學生會正副會長」兩人,若提升學生代表比率,要如何讓這些學生代表都能「經學生選舉產生」,將是下個課題。

也有高中教師反映,部分學生代表常未經充分思考就提案,遭否決後卻反稱學校黑箱,建議學生提案前可先與相關處室溝通,了解各自需求再討論。

 
TOP
6都流浪動物收容 北市台南超收
記者鍾維軒、江婉儀、陳俊智、余采聯合報
六都都面臨流浪動物收容問題。北市內只有一處動物之家,可收容數量為600隻,但這2年一直維持在1千隻動物上下,收容數量爆滿。台南市有兩處動物之家,收容量合計700隻,但都超收到近千隻。高雄有壽山、燕巢兩處流浪動物收容所,前者可容留250隻貓犬,後者650隻,幾乎都「逼近臨界值」。

北市動保處統計,2020年收容動物數量2538隻、領養數2206隻,至4月20日前,收容數為967隻,犬占667隻、貓有300隻。

北市動保處動物救援隊代理隊長林庭君表示,除常見的犬貓外,有時還會收容像是鼠類、一缸魚,或是少見的獒犬和雪貂,都是動物之家的稀客,經公告後,就會開放民眾認養。這些非犬貓的物種通常不會待太久,幾天內就會被人領養。

台南市有兩處動物之家,收容量合計700隻,但都超收到近千隻。動保處表示,收容以犬貓居多,會盡量透過活動讓民眾認養,但也有不少送養困難,像園區有隻遭捕獸夾夾斷掌的小黃,就先留下當「公關犬」,盼能為牠找到主人。

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副處長段奇漢表示,為避免收容壓力,動保處只抓會追咬人的狗容留,其餘則結紮,也鼓勵民間收容所認養。除貓犬,曾撿到雞、豬、鴿子及鵝等動物,數量不多。動保處表示,結紮才能控制數量,否則蓋再多的收容中心也不夠。

新北總計有8個動物之家,總收容數1995隻,目前收容數7成3。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曾收容過豬鼻龜、輻射龜、栗翅鷹、黃金鼠、玉米蛇、鸚鵡、擬鱷龜、浣熊、寵物貂、倉鴞、網紋蟒、綠水龍、王者蜥等,如果原生種狀況良好,就挑選適合場地野放,外來種則由學術機構協助收容。

桃園市動物保護教育園區以收容犬貓為主,最大收容量為犬貓850隻,目前配合TNR和領養措施,犬貓每天收容量分別在625隻和115隻,頂多接近臨界點、沒有超收。

台中市有兩處動物之家,各可收容500隻犬貓,南屯園區去年底進行設施整修並調整空間動線,限縮收容量,目前僅收容233隻犬貓,另收容1隻水鹿。后里園區改建後,本月初啟用,目前收容66隻犬貓。

中市動保處表示,南屯園區整修影響收容量,非攻擊性或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犬隻暫緩收容,或先送民間動物中途之家協助收容。

 
TOP
牛結節疹 18萬劑疫苗抵台
記者彭宣雅聯合報
台灣上周爆發牛結節疹疫情,我國向疫苗銀行簽約採購十八萬劑牛結節疹疫苗,昨晚抵台,全台十六萬頭牛隻將全面施打。
 
TOP
社會新聞
黑衣人衝警局叫囂 爆吃案疑雲
記者蔡翼謙、鄭□/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北市松山警分局教官楊忠蒞本月十六日凌晨酒後,涉嫌在分局附近辱罵徐姓男子等七人三字經而爆衝突,楊跑回分局,七黑衣人追進分局一樓的中崙派出所叫囂,還砸毀電腦,最後被員警驅離;事隔六天全案曝光,警方將楊記過調職、通知兩名男子到案依毀損罪嫌究辦。

全案引發吃案爭議,針對派出所電腦遭闖入者毀損,分局僅公布員警密錄器畫面,聲稱當天凌晨三點到六點剛好停電,監視器沒有畫面,但曾待過中崙所的警員說,松山警分局有不斷電系統,根本不會停電,質疑長官「不敢誠實面對」。

內政部長徐國勇、警政署長陳家欽昨天赴立法院針對治安狀況備詢。徐說,看到新聞嚇一跳,會調查清楚,「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陳說,已懲處涉案員警,不容暴力挑戰公權力,要求北市警察局重新調查,內部處理是否有瑕疵、民眾有無違法,不能縱放。

松山警分局長林志誠在分局親自說明,表示楊在外與民眾起衝突,他絕不會包庇,對於脫序行為感到抱歉,語畢鞠躬。

分局上午表示,楊是凌晨兩點多與同事飲酒後,徒步經南京東、北寧路口,見七男大聲喧嘩而要求「小聲」,七男沒有打爛電腦,而是徐姓男子不慎碰倒電腦螢幕,當下致歉寫悔過書,表達願賠償,因此未法辦,讓人離開;傍晚改口,指楊先罵三字經,且徐姓、□姓男子打爛電腦,通知到案調查後,依毀損罪嫌函送。

事件曝光是因員警在臉書社團「靠北警察」貼文爆料,不滿教官闖禍卻要基層擔責任。案發時中崙所長許書桓休假,副所長壓制情緒失控的徐男,見對方冷靜後放人。

林志誠自稱前晚才得知此事,開會決議將楊記過一次調警備隊,不再任職教官;許書桓未即時上報此事申誡一支。

楊忠蒞是一線三星警員,熟悉跆拳、柔道、射擊,擔任技術教官,平常熱愛健身,但已多次在分局附近醉倒,某次還醉倒在分局一樓電梯,酒醉行徑在分局內無人不知。

 
TOP
新聞眼/執法鬆、警紀壞 悔過書就想瞞
本報記者蔡翼謙、李奕昕聯合報
一群「黑衣人」衝進台北市松山警分局毀壞電腦,視公權力如無物,挑起事端的還是分局體技教官;台北市警方未記取去年雲林斗六分局某派出所前群眾公然鬥毆案引發的非議,在事件曝光前未對滋事者強勢執法,也沒處分自己人,輕率至此,坐視公權力被蠶食鯨吞。

象徵公權力的警分局遭民眾侵門踏戶叫囂、毀壞電腦,刑法毀損、毀損公物、妨害公務、侮辱公署等罪或社會秩序維護法都可追究責任,警方沒逮人究辦已是不妥,竟還聲稱當事人當場致歉寫悔過書後讓其離去,難道闖入警局挑戰公權力的行為,寫寫悔過書就能不必面對法律而大搖大擺離開?

松山警分局體技教官身為警察,無視警紀酒後挑釁民眾,分局未在第一時間處置,不是包庇就是管理鬆散、毫無紀律。難道發生這麼大的事,休假的派出所所長不知情?難道知情後沒循線上報到副分局長、分局長?最講通報紀律的警察,應該不至於犯下這種通報疏漏的錯誤。

民眾「太歲頭上動土」,折損的是執法威信,警政高層不能輕視。

去年四月,雲林縣斗六警分局公正派出所前發生群眾公然鬥毆事件,當時員警對空鳴槍都無法制止,社會譁然,警政署最後將分局長拔官調新竹市警局警務參,重點就在維繫執法威信。這一次,民眾也想看看,警政署、台北市警方如何處理失職的中高階警務人員。

這次要不是員警不服氣分局處理方式而上網貼文,全案恐怕只是寫寫悔過書而不了了之,如果警紀與公權力就這樣被默默犧牲,最終還是全民受害。

 
TOP
經濟新聞
Q1新增房貸 十年同期新高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政府聯手打炒房,但房市交易熱度不減。中央銀行昨(22)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第1季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金額為1,526.72億元,創下十年同期新高,年增率10.4%,為三年高點。

自去(2020)年12月以來,央行已兩度加碼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但從房貸增量續增觀察,政策成效目前並未彰顯:對此,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解釋,房貸自住比重高達86%,而央行採取的房貸管制措施為同一名下三戶以上房貸,「受限戶」的占比不高,且央行政策實施後需一段時間觀察成效,「也許下個月的數據會比較明朗」。

央行昨日公布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3月新增購屋貸款為568.83億元,月增191.65億元,蔡惠美解釋,主要原因為3月工作天數較2月增加六天,以及部分地區出現交屋潮,有些銀行整批分戶貸款較過去增加。

另外,五大銀行3月新增房貸利率為1.357%,月減0.01個百分點,主要是銀行整批分戶貸款增加,而分戶貸款利率較低,使整體購屋貸款利率下滑,另外,少數銀行考量房貸市占率,略為調降房貸利率,也是主因。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上任後,在去年12月、今年3月下旬兩度加碼房市管制措施,銀行新增房貸仍持續增加,對此,蔡惠美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去年第1季有新冠肺炎疫情、房市交易轉淡,導致比較基期偏低。

另外,政府推出打炒房措施,效果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慢慢彰顯,近兩年來,房市景氣確實往上走,由於其他財經部會措施將陸續上路,政府打炒房措施效果,還須再觀察幾個月。

央行提供資料顯示,今年前三月,六都合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增16.5%,同樣是受到去年同期有疫情因素、比較基期較低影響。

央行提供資料顯示,3月代表中古屋行情的信義房價指數,大台北地區月增1.3%、連三月上漲,年增7.4%,連十月上漲,顯示房市價量齊漲。

對此,蔡惠美解釋,房價受到供需影響,供給面因素包含土地供給量、建照成本、地域性、重劃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以及不動產賦稅等,在需求面部分,經濟成長、所得、民眾的資產選擇、不動產貸款是否容易取得等,也會影響房價。

 
TOP
台灣缺水缺電移產? 台積電794億擴建南京廠
記者簡永祥、黃有容/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昨天舉行臨時董事會,通過斥資二十八點八七億美元(約新台幣七百九十四億元),擴充南京廠產能,並切入七年來未曾擴建的二十八奈米製程,規畫新增四萬片產能,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二○二三年中達到四萬片全產目標。

此外,台積董事會也決議為吸引及留任公司高階主管,並強化高階主管對創造長期股東價值的責任,實現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成果,核准發行不超過二百六十萬股的限制員工權利新股案,此為台積電首次發行限制員工權利並連結ESG的新股。

外傳台積電因台灣易缺水缺電,要移動產能至南京廠。經濟部昨天表示,經與台積電查證其在台投資腳步「沒有放緩、只有加快」,且都是最先進的製程。台積電在大陸南京廠的投資則是在政府同意下進行,是落後目前先進製程的舊世代技術;台積電現行投資與未來規畫,都是對台灣投資環境具體的信任投票。

台積電表示,南京廠擴產並投二十八奈米成熟製程,主要因應目前全球從車用晶片擴及其他包括遠距應用所需的晶片短缺,所進行的擴充需求。

台積電南京廠擴建案,證實本報去年底揭露台積電會區域平衡布局,除赴美國設廠外,南京廠也計畫擴建,並決定捨棄製程推進至七奈米的計畫,轉進美中貿易戰中較不敏感的二十八奈米製程。

台積電供應鏈透露,台積電南京廠所需的二十八奈米設備,多數由台灣搬移到大陸,台積電此次一口氣通過在南京建置四萬片二十八奈米產能,也呼應不少晶片設計公司表達希望擴充二十八奈米產能的強烈要求。

台積電二十八奈米已獨霸長達七年之久,多年來未曾再擴建,即使台積電宣布三年將投入一千億美元資本支出,也多數投入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此次一口氣再砸近八百億元,於南京廠擴建,對大陸市場目前需求最迫切的成熟製程,伸出援手。

台積電強調,南京廠擴建所需的資金,由南京廠獲利去支應,並非台灣增資奧援。至於首次發行限制型股票,台積電表示,除能與ESG有更好的連結,也能符合全球投資人對公司高階主管薪酬、公司長期經營績效及股東權益有更強連結的期待,因此將公司高階主管部分的變動薪酬,轉換為以股票型式發放的長期獎酬。

 
TOP
兩岸新聞
採訪判罪 港新聞界「黑暗一日」
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聯合報
香港電台電視部時事節目鏗鏘集編導蔡玉玲,節目採訪中查閱車牌照資料,被判兩項「虛假陳述」罪名成立。香港七個新聞團體昨天聯合發表聲明,指這天成為香港新聞界黑暗的一天。

香港電台節目「鏗鏘集7.21誰主真相」,內容是追尋反送中運動中著名的七月二十一日元朗無差別襲擊市民事件。編導蔡玉玲為此採訪港府運輸署車牌資料,求證什麼人出現在現場。其後被香港警察高調到家中拘捕,然後指控她作出兩項「虛假陳述」罪名。廿二日法官裁定其兩項罪名成立,共被判罰款六千港元。

西九龍裁判法院主任裁判官徐綺薇稱,辯方指出涉案車輛曾運送襲擊者、懷疑犯罪武器,因此申請用途選擇「其他交通及運輸有關事宜」。她認為論據不成立,因為明顯針對申請證明書有何用途,並非涉案車輛曾用作什麼用途。被告是否有良好動機取得資料並不重要。

香港記者協會、香港電台製作人員工會等七個團體發聯合聲明,形容這是新聞界黑暗的一日,嚴重衝擊第四權。香港記協主席楊健興代表七個傳媒工會及團體宣讀聲明,指警方拘捕是錯誤決定,律政司正式檢控是一錯再錯,而法庭裁定她罪成是錯上加錯,強調查冊無罪,判決令正常採訪違法,摧毀香港僅有新聞自由,令人痛心疾首。聲明指出,香港記者因為履行職能,讓涉及公眾利益資料曝光,要負上刑責,是新聞界黑暗一日。

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趙善恩說,第四權並非特權,而是協助大眾監察權貴的權力,新聞從業人員無法想像要面臨目前的處境,蔡玉玲高舉她所相信的新聞價值,他代表工會與認同新聞自由的朋友向蔡玉玲致謝。

蔡玉玲離開法庭時獲聲援者鼓掌支持,她感觸落淚,說裁決令人難受和傷心,裁決不是針對她一個人,而是針對整個行業,會對業界帶來非常壞的影響,是不合理及限制了新聞自由,同時亦是裁定行之有效、查找真相的工具有罪。

 
TOP
陸高價囤貨 進口半導體創紀錄
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大陸三月進口價值三百五十九億美元的半導體,金額創單月新高。這顯示在大陸半導體行業內,已經開始出現恐慌性備貨。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大陸積體電路進口總量達一五五六億個,年增百分之卅三點六,價值九百三十六億美元。相比之下,二○二○年和二○一九年第一季晶片進口總量分別為一一六一億個單位(價值七百二十一億美元)和八百七十六億個單位(價值六百五十二億美元)。

第一財經引述三星電機的一名前負責人表示,大陸部分企業在全球市場上,正在以最高二十倍的價差收購晶片,這是現在真實的環境。

以一些特殊的MCU(微控制器)價格為例,去年為每個八美元,但目前狂飆至五十美元,是去年六倍以上。業界人士認為,由於安全庫存已經探底,所以目前採購就算不管價格、持續下單,也無法確保所需數量。

晶片行業人士馬凱表示,相較之下,五十美元特殊MCU還是比較少,但通用MCU從幾毛錢漲到幾塊錢的比較多,現在的行情普遍是漲價八到十倍,大家壓力都比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對中小晶片廠商而言,由於沒有議價能力,直接被境外代工廠砍單,其中尤以設計公司為主。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指出,最近一家大陸設計公司,長期支持境外的一代工廠也被砍單,不得已以之前超高的價格爭取到三百片。此外,境外有的代工廠採用拍賣的形式來出售產能,其實是對外的,逼著大陸設計公司高價拿產能,但對其他設計公司卻並不這樣。

馬凱也認為,原來的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恐慌性備貨不僅發生在晶片的上游,目前在下游終端產品上,一些廠商也開始大規模囤貨。

手機企業realme中國區總裁徐起坦言,之前手機供應鏈備貨一般大概夠七、八個月使用,但今年是提前備了一年的量。臨時加是一定加不上來的,因為晶片有它自己的周期。

IDC分析師王希表示,因為熱門旗艦晶片的供應波動,確實明顯影響目前手機廠商的產品和採購計畫,由於市場需求存在空缺,導致很多機型發布節奏提前,讓整年看起來新機數量可能會略有提升。

 
TOP
國際新聞
氣候峰會 拜登習近平同框
華盛頓記者張文馨、北京記者呂佳蓉聯合報
美國主辦的氣候變遷全球領導人線上峰會廿二日登場,拜登在會中宣布美國將在十年內,溫室氣體減排百分之五十到五十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為受邀的國家領導人中第一個發言者,他重申,中方力爭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中方期待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共同為推進全球環境治理而努力。

四十國領導人在線上齊聚一堂,首個登場的議程就是「全球暖化控制在攝氏一點五度之內」,各國領導人分別闡述挑戰、努力與目標。

拜登與副總統賀錦麗開場,拜登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為勞工帶來更多工作機會的綠色經濟是他的執政重心;美國不僅要創造繁榮經濟,還必須是一個更健康、公平和潔淨的地球。

拜登重申在二○五○年前,達到淨零碳排;美國將在十年內,溫室氣體減排達百分之五十至五十二。

習近平指出,面對全球環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難,國際社會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勇於擔當,□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習近平並未提出新的減碳目標,而是重申力爭二○三○年前實現碳達峰、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首度與習近平同場對談。不過,習近平本人的談話內容與官媒新華社發布的全文有出入。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表示,「要攜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責;要持之以恆,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諾,不要言而無信」,以及「中方歡迎美方重返多邊氣候治理進程」。上述這兩段話,習近平在發表談話時並沒有提及。

日本首相菅義偉也宣布,二○三○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比二○一三年削減百分之四十六,比原本百分之廿六目標大為提高。他還說,「將朝著進一步(減少)百分之五十的高度繼續挑戰」。

此外,教宗方濟各、力倡應對氣候變遷的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也將與會發表演說。這場峰會廿二日與廿三日舉行,除各國領導人提出做法和目標外,還將就金融、經濟契機等分組討論。

 
TOP
日排核廢水 謝曉星:2年前就預料
記者吳姿賢、鄭□、劉宛琳、徐偉真聯合報
日本擬將福島核廢水排入海洋,外界質疑原能會未超前部署,原能會主委謝曉星不僅槓上媒體,甚至駁斥駐日代表謝長廷、議員王世堅說法。謝曉星昨說,他兩年多前就預料日本將排放核廢水,但避免彈性疲乏,在日本正式排放前,原能會不必特別召開記者會,且日本現在是「測風向」,核廢水是否入海可能有變化。

謝長廷日前發文,「台灣三座核能發電廠的廢水也曾排放入海」,引發議論。謝曉星前天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謝長廷「不是核能專家才說這種話」;國民黨立委也檢舉謝長廷涉及散布假訊息,要求警政署偵辦。謝長廷昨透過臉書隔海反嗆,他的確說過台灣核能廠的含氚廢水也是排入海洋,「若核能廠沒有排放含氚廢水,我願意承擔法律責任」。

媒體前天詢問,日方宣稱核廢水處理過後就可以飲用?謝曉星一度激動說,「不要拿日本說法來問我,當你知道這是核廢水、是髒水,你會飲用嗎?」他還反問「現在排放了嗎?誰知道兩年後的事情會有什麼變化?」

謝曉星的回應,引發各界撻伐,王世堅也批評,謝曉星態度傲慢,原能會並未超前部署。謝曉星昨天舉行臨時記者會滅火說,外界報導他「嗆」媒體,這說法對他非常沉重,但他虛心接受外界批評。

謝曉星特別指出,「未超前部署」的說法會打擊大家,原能會早在四年前就要求輻射監測中心對台灣近海做背景輻射調查,兩年多前原能會「包括他本人」就預料到日本若要排放核廢水,百分之九十九會選海洋放流。

外界質疑原能會不願舉辦記者會說明,謝曉星說,原因是不希望產生疲態,怕大家習慣、心情放鬆,這是一種管理方式,若真正排放後,將仿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每周、甚至每天都開記者會說明。

日本排放核廢水是否會有變化?謝曉星說,不是不可能,一是首相若換人,二是若日本針對地下水隔絕技術到位,到明年不會累積至一三七萬公噸核廢水,「因此是有可能的」。

謝曉星表示,日本提前兩年做決定,是因為國際原子能總署幫忙背書、又有美國支持,不過美國後來改口中立,南韓第一時間反對,現在態度也軟化,「日本是在測風向」,但我國還是要堅決反對排放,讓日本不得不想一想,若可以將地下水完全或大部分隔離,「坦白說相關問題就解決了」。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