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歐盟點頭英脫歐協議 「分手路」仍難


【倡議+ 電子報】傳遞人物故事,鎖定泛教育、社企…等領域,透過他們為社會付出故事,期待引起更多共鳴。 【北美智權報】探討專利與智慧財產權,涵蓋各國重要的侵權訴訟分析、法規解析,提供您需要的IP實務與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8/11/26 第431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歐盟點頭英脫歐協議 「分手路」仍難
梅伊籲國會支持脫歐協議 北愛友黨揚言反對
歐盟批准英國脫歐協議 保守黨醞釀B計畫
斯里蘭卡政爭再起 總統拒重新任命原總理
日政府考慮 新日皇即位前先公布年號
中情局指沙國王儲下令殺記者 王室成員斥不可信
移民壓境!川普:墨國與中美洲把不想要的人扔到美國
盼奪回主權 瑞士公投是否降低國際協議地位
放火癱瘓香榭大道 法「黃背心」示威變調
瑞士老農提案讓牛自然長角 交付公投遭否決
國際要聞 上電影院K歌 南韓新風潮
大馬首個生死特展 體驗活著進棺材
埃及發現古墓和石棺 出土女木乃伊保存良好
伊朗西部遭規模6.3強震襲擊 暫未傳災損傷亡
加州坎普野火 失蹤人數下修到249人
美競選廣告製作人 擅長說故事
反亞馬遜進長島市 網購星期一抗議
法國黃背心運動反漲燃油稅 政策不動如山
NASA探測器接近火星 降落作業進入倒數計時
利用網路釣魚 挪威男子被控性虐300多少年

焦點新聞
歐盟點頭英脫歐協議 「分手路」仍難
編譯陳韋廷/報導/聯合報

歐盟廿五日於布魯塞爾召開特別峰會,會中一致通過英國脫歐協議,歐盟廿七國領袖和英國首相梅伊隨即簽署。接下來協議須送交英國國會表決及獲得歐盟成員國國會同意,由於許多英國議員反對協議內容,協議前途仍不明朗。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關於英國退出歐盟及雙方未來關係的協議,在經過廿個月協商後獲得了歐盟領袖批准,廿七國領袖討論不到一小時,就批准厚六百頁的英國脫歐協議和廿六頁的宣言。歷經十七個月艱困協商誕生的協議,規範英國明年三月廿九日退出歐盟的條件,涵蓋財務、公民權利、北愛爾蘭和脫歐過渡期等事項,並說明英國和歐盟未來希望如何建立國安和貿易關係。

歐盟表示,這項協議為英國「有序退出」歐盟鋪平道路,希望雙方未來建立「最密切」的關係。歐盟廿七個成員國領袖先簽署這份脫歐協議,隨後英國首相梅伊再加入簽署。

英國國會下議院預計在十二月第二周表決這項協議,但朝野議員都有反對聲浪。反對脫歐的議員希望藉由杯葛協議,讓英國盡可能留在歐洲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或催生二次脫歐公投讓英國留在歐盟。強烈支持脫歐的議員則認為協議內容傷害英國主權,讓英國仍必須遵守歐盟許多法規卻沒有發言權,無法徹底和歐盟切割。

英相梅伊呼籲民眾支持,認為這是她能達成的最佳協議並尊重英國脫歐公投結果。

依照目前的態勢,協議要在下議院過關難度很高。若遭否決,英國可能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脫歐,也可能嘗試重新談判,甚至梅伊下台、英國重新大選。

英國外相杭特表示,下議院若否決梅伊提出的草案,包括政府垮台在內情況都無法排除。他告訴BBC說,英國想要的東西已得到「七成到八成」,且協議減輕了大部分負面的經濟衝擊。

此外,協議還將交由歐盟廿七個成員國議會同意,必須有至少廿國同意才可通過,之後則預計在明年初送交歐洲議會表決。

   
梅伊籲國會支持脫歐協議 北愛友黨揚言反對
布魯塞爾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今天呼籲國會議員支持脫離歐洲聯盟(EU)協議,表示這不僅是她所能達成的最好協議,也是唯一會提交國會考慮的協議。

梅伊在布魯塞爾出席歐盟高峰會,會後在記者會上表示,她現在會透過發表分析與和民眾對話,凸顯若拒絕脫歐協議,英國會面臨更多不安,試圖說服英國國會議員支持這份協議。

英國外交大臣韓特(Jeremy Hunt)表示,據估算,要取得國會批准脫歐協議所需的票數,看來「充滿挑戰」,但拒絕協議會導致英國面臨「非常大的風險」。

韓特今天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目前的估算看來充滿挑戰,但未來兩週內很多事情可能改變。不過我認為,我所有同事們會做的事,就是思考什麼才符合國家利益。」

支持梅伊政府的北愛爾蘭小黨民主聯盟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DUP)表示,將在國會投票反對梅伊的脫歐協議草案。

民主聯盟黨若以實際行動落實威脅,梅伊在650席的國會中可能無法取得有效多數支持:316名保守黨(Conservatives)議員將面對反對黨的313名議員和10名民主聯盟黨議員。

民主聯盟黨在國會擁有10席,黨魁佛斯特(Arlene Foster)已明確表示,會投票反對梅伊的脫歐協議。

佛斯特接受愛爾蘭電視台RTE訪問時表示:「若協議送交國會,我們會投票反對。」

英國最大反對黨工黨(Labour Party)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表示,工黨會在國會反對脫歐協議。他形容,歐盟所批准的協議是「是談判悲慘失敗的結果」。

柯賓發表聲明說:「這對英國來說是糟糕的協議,是談判悲慘失敗的結果,留給我們全世界最糟糕的東西,讓我們對自身前途的發言權縮水,讓工作機會和生活水準都面臨危險。因此工黨將在國會反對這項協議。」

他表示:「我們會和其他人合作,阻止出現沒有協議的結果,確保工黨爭取達成讓國家團結的合情合理協議替代計畫,並能被提出考慮。」

歐盟一名高階官員表示,除了目前規劃讓英國在沒有協議情況下脫歐的計畫,歐盟並無針對英國國會可能拒絕脫歐協議的因應方案。

在歐盟批准英國脫歐協議後,有媒體問到歐盟是否針對英歐可能進行新談判預作準備時,這名官員回答:「正在進行的唯一備案計畫,就是準備規劃。這工作會繼續進行。」

   
歐盟批准英國脫歐協議 保守黨醞釀B計畫
倫敦25日專電/中央社
歐洲聯盟成員國領袖今天正式同意英國脫歐協議,結束長達18個月的談判期。英國首相梅伊接下來將尋求英國國會支持,預料不會容易,保守黨內正在醞釀若不通過的B計畫。

歐盟領導人和梅伊(Theresa May)難得團結,口徑一致對英國下議院發出警告,表示今天通過的協議,就是談判桌上唯一的一份協議。

「金融時報」報導,梅伊在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民眾認為還有其他談判可以談,那就錯了。這就是唯一能達成的協議。」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榮科(Jean-Claude Juncker)和梅伊傳達相同訊息。他表示:「這是英國能得到的最好協議,這是歐洲能得到的最好協議,這是唯一能達成的協議。」

榮科和梅伊昨晚共同擬定這份發言內容,試圖打消英國國會的疑慮,讓脫歐協議在下個月能順利通過。不過,許多人認為,梅伊也該思考脫歐協議若無法通過的「B計畫」。

部分挺歐派閣員認為,梅伊需要一個「比較軟」的脫歐替代方案,像是和歐盟簽訂一項「挪威式」的單一市場協議;比較強硬的疑歐派閣員則認為,梅伊需要的是想想「無協議脫歐」要怎麼執行。

所謂的挪威式關係,就是和挪威一樣,雖然不是歐盟成員,但與歐盟保持友好關係,也享有部分參與歐盟機構的權利,不過並非歐盟的全權會員國。

和保守黨共同撐起梅伊少數政府的北愛小黨民主聯盟黨(DUP)由於憂心梅伊的脫歐協議會讓北愛爾蘭與英國分裂,已經表明絕對不會支持;不過,DUP領導人佛斯特(Arlene Foster)表示,如果是挪威式協議,DUP可能考慮支持。

佛斯特對於脫歐協議能在國會通過不抱信心。她今天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表示:「就我所見,下議院對於這份協議不是太有興趣。所以讓我們看看接下來的投票結果。就目前情況,我不認為投票結果會如梅伊的意。」

「星期泰晤士報」報導,保守黨內的5人小組正和DUP商討B計畫,包括財政大臣韓蒙德(Philip Hammond)、內閣辦公廳部長李登頓(David Lidington)、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魯德(Amber Rudd)、商務大臣克拉克(Greg Clark),以及司法大臣高克(David Gauke)已經同意,如果梅伊的脫歐協議無法在國會闖關,他們將說服梅伊採用比較軟的替代方案。

他們也計劃用辭職來威脅梅伊,不可以妥協於硬脫歐派的無協議脫歐。梅伊接下來2週將展開遊說,企圖讓脫歐協議在國會通過。「星期泰晤士報」報導,國會投票日可能訂在12月12日,但目前已有超過90名保守黨議員表示不會支持脫歐協議。

反對黨工黨黨魁柯賓(Jeremy Corbyn)也表示,梅伊和歐盟達成的協議,「是談判悲慘失敗的產物」,工黨不支持,不過工黨也會努力阻擋「無協議脫歐」發生。

國會若否決脫歐協議,未來進展可能包括英國和歐盟重啟談判、無協議脫歐,或是舉行大選等。

許多英國政治人物都呼籲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不過梅伊今天在布魯塞爾再度否決二次公投的可能性。她表示:「我們給過英國人民選擇,他們選擇脫歐。如果你去問英國人民,他們會希望國會投票通過脫歐協議。」

外交大臣韓特(Jeremy Hunt)受訪時則表示,要讓國會通過脫歐協議看來「非常具挑戰性」,若是梅伊輸掉這一戰,「一切可能性都無法排除」,包括重組政府。

   
斯里蘭卡政爭再起 總統拒重新任命原總理
可倫坡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斯里蘭卡總統席瑞塞納(Maithripala Sirisena)今天再度引爆已讓政府跛腳逾一個月的權利鬥爭,矢言絕不重新任命宿敵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為總理。

威克瑞米辛赫的聯合國家黨(UNP)在國會擁有多數優勢。席瑞塞納企圖讓前強人領袖賈帕克薩(Mahinda Rajapakse)回鍋擔任總理,結果失敗。

但席瑞塞納和多位外國特派記者見面時強忍淚水,指控上月26日被他罷黜的威克瑞米辛赫「嚴重貪汙」。

席瑞塞納說:「即使聯合國家黨擁有多數優勢,我告訴他們,在我面前不要提到威克瑞米辛赫,我不會讓他擔任總理。」

他接著表示:「在我有生之年都別想。」

席瑞塞納自2015年和威克瑞米辛赫共組聯合政府以來,兩人個性經常格格不入,多次爆發政治衝突後,席瑞塞納解除威克瑞米辛赫的總理職務,改任命賈帕克薩為新總理,並試圖解散國會,但遭最高法院和國會議員阻止。

   
日政府考慮 新日皇即位前先公布年號
東京25日專電/中央社

日本皇太子德仁預定明年5月1日即位為日皇,年號也將更改。日本政府考慮,在新日皇即位前先公布內定新年號,之後再由新日皇在政令上署名。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新日皇將於明年5月1日即位並改年號,日本政府正在研議明年4月召開專家學者會議,公布內定新年號。記載新年號的政令將在內閣會議中決定,再由新日皇署名。

執政黨自民黨的保守派人士認為,由當今日皇明仁在有關新年號政令上署名,會打破新日皇與新年號的「一體不可分割性」,反對先行公布。日本政府顧慮保守派意見,規劃出折衷案,先內定並公布新年號,再由新日皇署名。

新年號公布日期方案之一,在明年4月21日地方選舉之後與5月1日新日皇即位一週前之間。不過,內閣官房人士認為,只有一週或10天,資訊系統可能來不及修改。

保守派人士認為,新年號從內定到內閣會議通過的間隔太長,可能會引起民眾議論。

日本政府今年5月以官方和民間修改系統需要一個月為由,指示各部會準備,新年號公布日期會在更改年號的一個月前。

保守派人士擔心,平成時代就公布新年號,會兩年號並立,違反明治時代以來的「一皇一年號」慣例。

內定方案是政府與保守派意見的折衷。自民黨人士透露,前眾院議長伊吹文明已向首相安倍晉三提出,安倍回應「會考慮」。

保守派人士也認為,尊重傳統及減少影響民眾生活兩者並非對立,傾向接受方案。

日本上次更改年號在日皇裕仁1989年1月7日逝世後,政府隔天公布政令,年號由「昭和」改為「平成」。當時經專家學者懇談會、參眾議院正副議長意見及全體內閣會議同意後,由3個方案中選出「平成」,再由內閣會議決定政令。

這次新年號如要事先內定,上述步驟將於明年4月中展開,5月1日舉行內閣會議決定政令。

在首相官邸內部,首相輔佐官衛藤晟一代言保守派的聲音,內閣官房副長官杉田和博希望早日公布新年號。

   
中情局指沙國王儲下令殺記者 王室成員斥不可信
阿布達比2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據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調查指向沙烏地阿拉伯記者哈紹吉上月遭殺害出於王儲的命令,王室重要成員杜基提出質疑說,無法信任中情局能做出可信的結論。

沙烏地阿拉伯王子杜基(Turki al-Faysal)今天在阿布達比告訴記者:「CIA評估情勢時,未必代表真實或準確的最高標準,這樣的例子多的是。」

杜基曾任沙烏地情報頭子及駐美大使,他說,CIA曾斷定伊拉克擁有化學武器,導致美國2003年發動入侵,這顯示CIA可能不可靠。

他在貝魯特研究院(Beirut Institute)主辦的活動上說:「那是最明顯的不正確及錯誤評估,導致全面戰爭,造成數萬人遇害。」

「我不懂為何CIA在美國未受審判。對於他們評斷誰有罪、誰沒罪,以及誰在(沙國駐)伊斯坦堡領事館內做了什麼,這便是我的回應。」

消息人士上週告訴路透社,CIA斷定是沙烏地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下令殺害哈紹吉(Jamal Khashoggi),正如「華盛頓郵報」一開始所報導。

   
移民壓境!川普:墨國與中美洲把不想要的人扔到美國
記者陳韋廷╱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5日批評墨西哥與中美洲未能在移民抵達美墨邊境前予以阻止,並指責他們試圖把不想要的人扔到美國來。

川普在推文中寫道:「若墨西哥早在他們到達我們南部邊境就阻止他們,或如果他們的原籍國不讓他們形成(這是他們把某些人趕出他們的國家並把他們扔到美國的一種方式),那將非常明智。民主黨造成了這個問題。禁止穿越。」

目前有超過1萬移民集結在美墨邊境,尋求經濟庇護。

   
盼奪回主權 瑞士公投是否降低國際協議地位
蘇黎世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瑞士今天舉行公民投票,題目是讓國內法律明確凌駕國際法。支持者表示,這麼做將強化國家主權;批評者則說,這將深深傷害瑞士和全球其他國家的關係。

路透社報導,這項公投提案名稱是「要瑞士法,不要外國法官」,內容要求憲法增訂條文,讓瑞士憲法的法律地位明確優於國際協議。

這項公投提案又稱「自決倡議」(Self Determination Initiative),內容主張當國際條約和瑞士憲法相牴觸時,應調整協議內容以符合憲法;若無法成功,瑞士便退出協議。

贊成者表示,瑞士在環境保護、警察合作、航空和貿易等領域參與國際協議,造成中立的瑞士具歷史重要性的自主權被削弱。

發起這項公投案的是瑞士右翼政黨瑞士人民黨(SVP)的政治人物。他們說,目前情況危害瑞士直接民主的長期傳統,也就是瑞士人民透過公投享有政治決策最終決定權。

近年來針對瑞士主權是否遭侵蝕的討論加劇,因瑞士難以釐清和歐洲聯盟(EU)的關係,這層關係目前受到各項雜亂的雙邊協定規範。

身為瑞士國會最大黨的瑞士人民黨表示,這份倡議將賦予人民更大權力,免於受到歐盟等國際組織干預。

瑞士政府、企業團體和其他政黨則反對這項提案。他們認為,一旦公投通過,將迫使瑞士取消現有條約、降低人權保護,並將傷害瑞士經濟。此外,瑞士將面臨必須重新協商數以千計已簽署的條約,這將損害瑞士高度依賴全球貿易的開放經濟基礎。

民調顯示,這項公投案很可能不會通過。根據Tamedia的問卷調查,58%的回覆者反對這項提案;另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FS Bern替瑞士廣播電視台(SRF)所做的調查,反對者比例達到61%。

   
放火癱瘓香榭大道 法「黃背心」示威變調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法國民眾廿四日在巴黎和全國各地抗議政府調漲燃油稅,但巴黎的集會變調,香榭麗舍大道陷入一片混亂,紅綠燈被推倒,露天咖啡座遭破壞,還有人焚燒路障。法國總統馬克宏斥責在巴黎街頭攻擊警察的示威者「可恥」,表示「法蘭西共和國不容暴力」。

法國政府規劃於明年元旦起調漲汽油稅及柴油稅,增加國庫收入的一部分將用於挹注發展再生能源等能源過渡措施。許多民眾反對政府調高稅率,在全國發起串聯抗議和封路行動,他們穿上螢光黃背心作為識別,因此稱為「黃背心」運動。

中央社報導,這波群眾運動的特殊之處在於不是由工會或政治團體發起,只是一群對政策抱有相同憤怒的人聚在一起,這意味「黃背心」運動有民心當靠山,但也考驗領導團隊的組織及控管能力。

「黃背心」於十七日在全國發起的抗議行動有廿八萬人參與,且媒體民調顯示,七成七受訪者認為抗議有理,因此「黃背心」再度號召群眾廿四日在巴黎會師。內政部許可集會在艾菲爾鐵塔前的戰神廣場進行,但許多示威者不願被限制,自發轉往香榭大道。

號稱「全球最美大道」的香榭大道兩側,近日才為耶誕節點起路樹裝飾燈,但部分抗議群眾激憤失控,有人破壞露天咖啡座的桌椅,撬起路面石板,推倒紅綠燈柱,焚燒警方豎起的路障,並和警方發生肢體衝突。

法國內政部表示,估計全法國廿四日有十萬六千人參與抗議,在巴黎約有八千人。雖然絕大多數示威都和平收場,但在巴黎,警方動用催淚瓦斯、水柱驅散群眾;南部城市貝西亞有記者遭毆;「共和前進」黨籍國會議員霍貝爾報警指稱,約四十名蒙面「黃背心」成員入侵她在南部奧德省的葡萄園,縱火逃逸。

在臉書上,已有人號召於十二月一日在巴黎進行第三波抗議行動,特別註明這次「要規規矩矩」,不能出現破壞行為。

法國近年的大型街頭集會活動,無論訴求為何、由哪個組織發起,經常有暴力分子混入,有的投擲爆裂物、挑釁警方或憲兵,有的破壞商店櫥窗和街邊汽車,經常導致活動訴求失焦。

   
瑞士老農提案讓牛自然長角 交付公投遭否決
日內瓦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瑞士廣播電視台(SRF)報導,瑞士選民今天公投多項提案,其中備受矚目的一項提案建議,補助讓牛羊自然長角而不為牠們除角的農民,但初步結果顯示選民否決了這項提案。

由農民卡波爾(Armin Capaul)領頭的這項提案主張保存「牲畜的尊嚴」。他9年前「聆聽」所養的牛吐露的心聲後展開宣傳,引發有關動物權益的全國辯論。

瑞士廣播電視台報導,投票所關閉後初步計票結果顯示,53%反對,47%贊成。

瑞士乳牛是國家象徵,吸引許多觀光客。全國有3/4乳牛遭除去牛角,或基因改造成無角牛。農民以熾熱的鐵為小牛除角,過程產生煙及燒灼味,批評人士說,這會造成疼痛。

70多歲的卡波爾在朱拉山(Jura)中的培瑞菲提鎮(Perrefitte)家中對記者說:「重要的是牛,不是我本人。我經常在牛舍裡對牛說話,牠們問我是否能為牠們做些什麼,是否能幫忙留住牠們的角。」

本月稍早民調顯示,這項公投案結果難料。環境與動物權利倡議團體最後也加入卡波爾的行列,但是政府則表示反對,認為應讓農民以他們視為合適的方式,自由管理牲畜。

   
國際要聞
上電影院K歌 南韓新風潮
編譯 陳律安/經濟日報
全球掀「韓流」風潮,那韓國瘋什麼?英國傳奇搖滾樂團皇后合唱團傳記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最近在南韓大受歡迎,獲得罕見成功,票房超過1.7億美元,也讓電影院延長上檔時間。

可以讓觀眾一起隨著電影歌唱、一同手舞足蹈,甚至放聲大喊的電影院,對票房大賣功不可沒。「跟著唱」這種實驗性質的放映方式,讓觀眾能與影片互動,不再只是被動收看。

兩度參與《波希米亞狂想曲》跟著唱放映的大學畢業生金正花說:「觀眾歌唱、拍手、跺腳就像在看演場會一樣。跟著唱與一般放映最大的不同在於底下上的是英文歌詞而不是韓文字幕,讓我們更好跟著唱。」

與兩位好友一起看電影、30歲出頭的朴承燁,在走出樂天電影世界塔時說:「我們在這預訂《波希米亞狂想曲》的票,因為可以跟著電影裡皇后合唱團的歌一起唱,感覺就像在演唱會場。做為粉絲,如果我們有選擇一定會選看跟著唱的版本。」

《波希米亞狂想曲》描述皇后合唱團的起落,以及主唱佛萊迪墨裘瑞失控的私生活,到最後又在為衣索比亞賑災的拯救生命演唱會前成功聚首,成就了搖滾樂史上最傳奇的演出。

全韓國三大電影院營運商,包括CJ GGV、Megabox、樂天影院,都在進行自身再造,以在競爭激烈的市況中增進影迷的觀影經驗,並提供更多觀影選項。

這並不是南韓第一次在電影放映中,提供實驗性的「跟著唱」場次。2014年迪士尼全球大賣的電影《冰雪奇緣》,在南韓也有一起唱的版本來滿足大眾的需求,觀眾可以跟著電影中的熱門歌曲如《Let It Go(放手吧)》及《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你想做個雪人嗎?)》一起歌唱。

當時電影院比較像在唱卡啦OK,但新型態的放映鼓勵人們再次觀賞同一部電影。影評朴善皓表示:「這(跟著唱)給了觀眾全新的觀點,賦予他們移情工具真實地與電影互動。南韓跟著唱的文化,成了推動《波希米亞狂想曲》熱度的主因。」

一些海外評論家大力批評這種新的放映形式,破壞了純粹的觀影經驗,但朴善皓指出這只是一種觀影選項,且會帶給觀眾嶄新的體驗,並振奮現在了無生氣的電影產業。(綜合外電)

   
大馬首個生死特展 體驗活著進棺材
吉隆坡25日專電/中央社
馬來西亞於24、25日首次舉行以生死教育為主題的特展,民眾參加活動可體驗拍攝遺照和「活著進棺材」等死亡儀式過程,希望社會能正面看待生死,不再當成忌諱。

兩天的特展有許多關於生命教育與死亡課題的演講及活動,「香港死亡節」創辦人梁梓敦與聽眾分享經驗,也說明成人與兒童安寧療護,讓重症照顧者能夠獲得支援。

活動也邀請佛教、道教與基督教代表主講各宗教的生前規畫,人們可探索不同宗教殯葬儀式的差異與意義,瞭解殯喪的內涵。

除了多場演講,活動也設置「最珍貴的東西」遺物展與「最後的容顏」遺照拍攝體驗,透過留下遺物,讓人們了解亡者與遺物的情感關係,遺照拍攝可讓人揣摩身處另一個世界的回顧心情。

主辦單位除設有各種死亡假設的留言板,也有手作坊,透過鉤針捕夢網和紙紮藝術教學,讓人學習從容面對死亡挑戰。

活動現場還設有「活著進棺材」的環節,參加者可躺入棺材,體驗如何告別人生與思考生前規畫,在死亡時減少遺憾,由「練習死亡」過程中,給自己重整生命價值的機會。

馬來西亞民眾對死亡仍有刻板印象與恐懼情緒,生死特展集合各地生命教育及死亡教育專業人士,正確推廣生死教育。

活動主辦人朱兆祥指出,希望展覽讓馬來西亞人更正面看待死亡,不再當成忌諱,也希望能協助亡者家屬盡快走出悲傷。

   
埃及發現古墓和石棺 出土女木乃伊保存良好
埃及勒克索2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埃及今天宣布,在南部城市勒克索新發現一座古墓、石棺以及千件陪葬物品,地點在古代底比斯王朝的阿薩西夫貴族墓區;考古學家還發現石棺中有具女性木乃伊保存良好。

古物部長安納尼(Khaled al-Anani)在哈特謝普蘇特女王廟(Queen Hatshepsut)前舉行的儀式宣布,法國和埃及考古學家發現了「一座新的古墓,......有著非常美的繪畫」。

阿薩西夫(Al-Assasif)墓區位於國王谷與王后谷之間,這裡是古代貴族與法老王親信大臣的埋葬處。

新發現的這座古墓裡有石棺、雕像,以及約1000件巫沙布提俑(Ushabtis),這是以木料、彩陶和黏土製成的小型陪葬人俑。古墓的年代可回溯到第11王朝和第12王朝的「中王國時期」(Middle Kingdom)。

安納尼在記者會中表示,法國東方考古學會(IFAO)和史特拉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Strasbourg)考古學家也發現兩具石棺,可回溯到第18王朝。

根據古物部聲明,其中一座石棺中的女性木乃伊「保存良好」,名叫蘇雅(Thuya)。

不過,古物部發言人阿瑞夫(Nevine Aref)稍後告訴媒體記者,這具木乃伊的確切身分仍在查證中。

儘管埃及常被批評不重視古物,且缺乏科學嚴謹研究,但當局仍不時高調宣布考古新發現。埃及的考古遺址對外國觀光客是一大吸引力,特別是勒克索(Luxor)的遺址。

   
伊朗西部遭規模6.3強震襲擊 暫未傳災損傷亡
倫敦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表示,伊朗西部今天發生規模6.3強震,震源深度65公里。截至目前沒有傳出災損或人員傷亡。

USGS指出,震央位於伊拉姆(Ilam)市西北方114公里,接近伊朗與伊拉克邊界。

   
加州坎普野火 失蹤人數下修到249人
洛杉磯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加州標特郡警長辦公室指出,北加州野火將山城天堂鎮(Paradise)滅村後,失蹤人數今天下修到249人。

官員說,由於在庇護所、旅館找到原先據信失蹤的民眾,還有些人是寄宿朋友處,失蹤人數自475人下修到249人。許多人根本不知道他們在失蹤名單上。

根據標特郡(Butte)警長辦公室,死亡人數昨晚增加一人,來到85人。

坎普大火(Camp Fire)11月8日起延燒,在舊金山東北方約280公里的天堂鎮及周圍地區造成至少85人罹難,摧毀近1萬4000棟房舍。當局今天清晨繼續在灰燼和廢墟中搜索罹難者。

   
美競選廣告製作人 擅長說故事
編譯 葉亭均/經濟日報

在美國激烈的期中選舉造勢期間,創造出多支最具傳染力競選影片的幕後推手當屬普特南(Mark Putnam)。他去年7月耗費四天時間動用戰鬥機,拍了支兩分鐘的影片,將默默無名、退役的海軍戰鬥機女飛官麥格拉斯(Amy McGrath)介紹給選民,結果引發轟動,在YouTube獲得收視逾180萬人次。

這支名為「Told Me」的影片讓麥格拉斯短時間內知名度大開,籌得逾100萬美元競選資金,並在5月獲民主黨提名參選肯塔基州眾議員。影片內容是讓麥格拉斯身穿飛行夾克,講述如何爭取參與作戰,以及青少年時期寫信向國會議員陳情的往事。儘管她最後仍不敵連任的共和黨肯塔基州眾議員巴爾(Andy Barr),但普特南打造的影片讓她得以素人之姿強勢竄起。

普特南精通創造具戲劇性的政治廣告,在華盛頓的30年經驗已讓他躍居民主黨新星與老將不可或缺的廣告製作人。這是如何辦到的?他說,一則成功的政治廣告不能看起來像政治商業廣告,而是必須具吸引力,在眾聲喧嘩中脫穎而出,讓選民覺得這位候選人極為獨特。

對普特南來說,麥格拉斯的「病毒式旋風」並非單一現象。當德州民主黨眾議員候選人赫加爾(MJ Hegar)在共和黨鐵票倉陷入苦戰時,他的公司今夏為賀加爾製作長篇影片Doors,以讓人回想起電影《鳥人》的連續風格手法拍攝,在YouTube上獲得逾260萬觀看次數,更被專家譽為「任何人迄今所見的最佳政治廣告」。

雖然普特南在布朗大學主修分子生物學,但他在阿拉斯加州的孩提時代就對政治廣告展開一輩子的興趣,當時他看到一支令人難忘的可笑廣告,內容是一名候選人發氣球給孩子們。

在華盛頓,普特南在知名民主黨媒體顧問史奎爾(Bob Squier)的帶領下開始投入這領域。史奎爾曾協助樹立說故事風格的價值,並把候選人的人格特質帶入政治廣告。

對普特南來說,要製作廣告的一開始須讓自己融入候選人的生活,與他們的家人與朋友見面並盡可能深入瞭解。在2016年與民主黨人坎德爾(Jason Kander)駕車穿越密蘇里州時,普特南獲知坎德爾的軍事背景,因此靈光乍現想出廣告點子來界定這場競賽,內容是讓被矇住眼睛的坎德爾拆解結合步槍。

這並非普特南對候選人客戶提出的最奇怪要求。他曾在2010年科羅拉多州長選舉時讓希肯盧珀全身穿著衣物沐浴,熱水還在拍攝過程中耗盡。當理查森(Bill Richardson)競選總統時,普特南說服他打扮成古老西部影片中的警長。普特南也傾向「大場面」,無論是動用戰鬥機,或是在歐巴馬於2008年競選總統時製作的30分鐘廣告以造勢晚會的盛大場面做為結尾。

這類低製作成本、但擴散效果有如病毒的競選影片在這一回的美國選舉中為許多民主黨人帶來突破。有別於多數共和黨候選人投入昂貴的30秒鐘電視競選廣告,民主黨候選人利用紀錄片風格敘事,且可長達數分鐘的低成本網路影片向數百萬網友訴說個人故事或理念。這種影片的主要目的有如廣告,但也能用於籌措競選資金。只需耗費一些成本,這些影片就能以易於分享的方式傳達候選人的故事,並激發選民捐款。(綜合外電)

   
反亞馬遜進長島市 網購星期一抗議
記者賴蕙榆╱紐約報導/世界日報

亞馬遜(Amazon)日前宣布在皇后區長島市設立第二總部,引發部分民選官員和長島市居民發聲反對,社區組織Make the Road New York和New York Communities for Change也將於26日的網購星期一(Cyber Monday)當日舉行集會抗議。

社區組織表示,「亞馬遜進駐並不是為提供社區更多工作機會,而是將取代現有居民,衝擊小商家利益」,並呼籲民眾在網購星期一取消亞馬遜會員(Prime)購物帳號。

Make the Road New York和New York Communities for Change等組織表示,亞馬遜第二總部進駐長島市,不僅將導致當地租金和房價上漲,使民眾無力負擔原本就昂貴的住所,也將衝擊當地小商家,「我們不需要、也不想要亞馬遜落戶長島市」。

他們也表示,集會將在網購星期一(26日)於法院廣場公園(Court Square Park)舉行,反對亞馬遜在當地設立第二總部,並譴責亞馬遜和政府私下達成協議獲得高額補貼。

各組織並鼓勵民眾參與集會、一同藉網購星期一抵制亞馬遜,取消亞馬遜會員帳戶。

參與集會組織之一的Queens Anti-Gentrification Project也表示,他們對於亞馬遜第二總部宣稱將提供2萬5000個平均薪資為15萬元的工作機會,以及近30億元的稅收優惠等說法抱持質疑態度;「他們(亞馬遜)作為科技巨頭(tech giants),本就擅長利用偽假日行銷手段吸引消費者,怎會為顧及當地民眾和小商家利益?」

   
法國黃背心運動反漲燃油稅 政策不動如山
巴黎25日專電/中央社

法國「黃背心」運動激烈反對政府調漲燃油稅,媒體預料總統馬克宏將於27日親自回應,但政策不會轉彎。

法國政府規劃明年元旦起調漲汽油稅及柴油稅,部分道路使用者反對在未顯著提升購買力的情況下調高稅率,在全國發起串聯抗議和封路行動。他們穿上螢光黃背心作為識別,因此稱為「黃背心」運動。

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將於27日發表一項攸關能源的多年計畫(PPE),一般預料,他將在會中談及近期的燃油稅爭議,親自回應「黃背心」的訴求,但仍會堅持調漲燃油稅。

「黃背心」於17日首度在全國走上街頭,約28萬人參與,民意多數認為訴求正當;第2波運動於24日進行,全國約10萬6000人參與,在巴黎有暴力份子混入抗議群眾,在香榭麗舍大道沿途破壞公物及縱火。

「黃背心」運動如火如荼,但星期日報(JDD)引述總統府艾里賽宮(Elysee)官員說法,政府確定會於2019年元旦起調漲燃油稅,不會延期,政策也不會轉彎。

抗議群眾也沒有屈服之意,「黃背心」領導團隊號召於12月1日第3度走上香榭大道,同時要馬克宏辭職。

此外,馬克宏將於27日宣布成立由專家組成的氣候高等委員會,參與人士包括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代表法國談判的杜比安納(Laurence Tubiana)、法國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主席坎芬(Pascal Canfin)及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專家。

報導指出,氣候高等委員會將由總理管轄,可參與所有相關公共政策,當中部分功能是希望減緩能源政策和課徵相關稅收時引起的激烈反應。

   
NASA探測器接近火星 降落作業進入倒數計時
洛杉磯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第一具設計用來研究火星深層內部的機器人探測器「洞察號」,經過6個月的太空旅行後,正快速接近火星,明天可能會按照計畫降落在這顆紅色星球上。

洞察號(InSight)5月從加州發射升空,航行5億4800萬公里後,預定格林威治標準時間26日晚間8時(台北時間27日凌晨4時)抵達目的地,降落在火星布滿塵土的岩石地表上。

若一切依照計畫進行,洞察號將以每小時1萬9310公里的速度衝入火星大氣層。在降落地表的約124公里旅程中,大氣層摩擦力、巨大降落傘和反推火箭會讓洞察號減慢速度。6.5分鐘後,當它降落火星地表時,速度會降到每小時僅8公里。

這具靜態探測器接下來會暫停16分鐘,等降落地點週遭的塵埃確實落定後,碟狀太陽能電池陣列就會展開,以提供太陽能。

位於洛杉磯附近的航太總署(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PL)任務操控小組希望,能從迷你人造衛星收到洞察號安全降落的實時電子確認訊號。這些衛星跟著洞察號一起發射升空,將會飛越火星。

噴射推進實驗室操控人員也期望,當洞察號降落在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上時,能收到週遭環境的照片。平滑的埃律西昂平原鄰近火星赤道。

洞察號的降落地點,和2012年火星探測器「好奇號」(Curiosity)的降落點相距約600公里。好奇號和汽車一樣大,是NASA送往火星的前一部太空載具。

洞察號重約360公斤,尺寸比好奇號小。洞察號的英文名稱InSight其實是「地震調查、測地學和熱傳遞內部探索」(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的簡稱。

若把1960年代「水手號」(Mariner)掠過火星的太空任務也算進去,洞察號是美國的第21次火星探測任務。另外還有約20次的其他火星探測任務,是由其他國家發射進行。

   
利用網路釣魚 挪威男子被控性虐300多少年
倫敦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挪威一名26歲男子假冒少女身分,在網路談天室結識少年和年輕男子,要求對方寄裸照,還與其中一些網友會面並性侵他們。他遭控性虐待300多名少年,是挪威歷來最重大此類案件。

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檢察官說,這名男子以珊卓(Sandra)或亨麗葉(Henriette)等女子名,認識挪威、瑞典和丹麥等地男孩,並要求他們寄裸照和影片給他。

對方一旦順從,他就威脅他們如不再繼續寄,便要將這些影片上傳YouTube。官員說,他還說服了一些人會面,然後性侵其中若干人。

這名挪威男子經查是個足球裁判,他本月稍早被控自2011年起,透過網路性虐待挪威、瑞典和丹麥三國超過300名男孩。當局在嫌犯電腦發現1萬6000多支影片。

這起「網路釣魚」性虐案的規模龐大,受害人律師形容「在挪威法律史上,沒有其他案例可比」。

檢察官韓遜布爾(Guro Hansson Bull)說,這是「挪威至今最重大性虐待案件」。警方對挪威媒體說,受害人年齡自9歲到21歲,僅一人敢對父母開口說發生了什麼事。

根據挪威刑法,網路性虐與身體性虐的法律責任相同。當局指出,越來越多年輕人使用智慧手機及上網,導致網路性犯罪的數量上升。

挪威統計局指出,2004年到2017年間,警方獲報16歲以下孩童遭遇性犯罪行為案件,自227起上升達833起。

   
谷歌、GE都搶插旗!貿易戰唯一受惠者
採訪團隊飛越上萬公里,深入衣索比亞、莫三比克、肯亞三國關鍵現場,第一手直擊非洲真實樣貌;也看見了這個神祕的黑暗大陸,何以成為台商眼中的新天堂,世界經濟的新解答。

從《可可夜總會》談─不進音樂教室以後
教琴一陣子總遇到學生抉擇不學,我從不說服學生,但一定會告訴孩子什麼是「離開教室」─這個我們一生中必須面對數次的過程。我翻出《可可夜總會》,片中一句話竟也為學習的意義帶來深刻省思。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