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材料的口罩有什麼不一樣的用途? 口罩種類大致上可區分為棉布/ 紗布口罩、紙口罩、活性碳口罩、醫用口罩(外科口罩)及N95 口罩。棉布/ 紗布口罩及紙口罩只能阻擋較大顆粒,適合平常清掃時使用;活性碳口罩可吸附有機氣體、惡臭分子及毒性粉塵,適合騎車、噴漆、噴灑農藥時使用;外科口罩可阻擋90%以上的5微米顆粒,建議有呼吸道症狀、前往醫院等密閉場所、到流感流行區或執行實驗室或禽畜場等相關業務時使用。至於N95口罩可阻擋95%以上次微米的非油性懸浮顆粒,但呼吸阻抗較大,通常是有高規防護需求的醫護人員使用,不適合一般人長期佩戴。
何謂N95口罩?
通過美國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認證合格之九種防塵口罩中最基本的等級,N代表not resistant to oil(不能阻止油性粉塵),其材質僅適用於過濾非油性粉塵,95代表其過濾效率至少達到95%。
口罩如何配戴才正確?
配戴任何種類口罩時均要注意與臉部的密合度,若發現眼鏡起霧代表密合度不夠,可用兩手食指將口罩的金屬壓片貼緊鼻子,並確認其它部分也貼緊臉頰。外科口罩,外層有阻塵、阻水作用,中層有過濾作用,可擋住大部分細小微粒,近口鼻的一層為皮膚接觸層,一般來說較為柔軟,使用上應注意有色面朝外,白色面朝內。
當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超標時,應選戴哪一種口罩比較好?
空氣污染指標(PSI) 是指監測空氣中懸浮微粒(PM10,粒徑10微米以下之細微粒)、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及臭氧(O3)濃度等數值,以其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程度,分為良好、普通、不良、非常不良及有害等五個等級。(即時空氣品質訊息可上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查看http://taqm.epa.gov.tw/)。
細懸浮微粒(PM2.5)是指空氣中直徑小於2.5微米的粒子,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有鑑於近年台灣地區受大陸霾害影響日益嚴重,環保署亦提供即時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品質指標資訊,分成1∼10級。第4級(36μg/m3)起,敏感性族群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及身體情況,而一般健康民眾則於第7級(54μg/m3)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的強度。
國內外至2016年止,尚無專門用於防範PM2.5(細懸浮微粒)口罩的國家標準。由於N95效果佳(95%)但經常配戴呼吸不順暢,可用歐規的FFP1口罩,過濾效果稍低(80%)但呼吸起來較舒服;醫用口罩防護力最高可達70%;活性碳口罩只有約30%。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