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今周刊1262期】贏得10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2/24第711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到底誰是老大?FB封殺澳媒引多國反撲
媒體被掐住脖子、如何抵擋科技巨狠勁?
 
   
封面故事
   
如何贏得10倍癌症存活率? 66歲病理科醫師罹癌後開刀治癒
3大保養心法這點最重要!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病理科醫師、元鼎診所院長曾嶔元,來自一個癌症病史豐富的家族,包括父母在內的多位親人,都因不同癌症過世。儘管他平時已透過飲食控制與規律作息降低罹病風險,卻還是很害怕「家族遺傳」的癌症悄悄找上門,「每個人得的癌症都不一樣,我連特別要擔心什麼癌都不知道。」

為找出自己是否帶有罹癌基因、以便精準防癌,曾嶔元2018年自費接受了全基因檢測,報告顯示他身上雖不存在可能導致大腸癌、肺癌等常見癌症的基因缺陷,卻有極少數人才會出現的SDHA基因突變;查詢醫學文獻後,他發現這項突變,「可能」與腦下垂體、腎上腺、腎臟的惡性腫瘤,或是位置不固定的神經內分泌瘤與胃腸基質瘤相關。

2019年例行健檢時,曾嶔元在胰臟附近發現一顆直徑7公分的腫瘤,醫師判讀影像後認為,腫瘤可能是惡性較強的胰臟癌,也可能是神經內分泌瘤,建議他立刻接受手術。做過基因檢測的曾嶔元心情卻很篤定,預期低度惡性的神經內分泌瘤機率較高,先從容地和太太到歐洲玩了一趟,隔了2個月才住院開刀。

手術結果,證實曾嶔元的判斷正確,生長在他腹腔內的是一顆神經內分泌瘤,其實癌細胞還不多,只是位置靠近大腸血管,獲得血液營養供給,才會在1年內長到7公分大。因為沒有向外擴散,切除腫瘤後,曾嶔元不必接受後續治療,只需定期抽血追蹤腫瘤標記,確認有無復發。

「雖然我有重大傷病卡,但完全沒有癌症病患的心態,因為我的手術很成功,未來只要按時追蹤、健檢,繼續維持遠離致癌風險的生活習慣,再因為基因得到癌症的機會太低了,在醫學上是可以ignore(忽略)的程度,完全不用怕。」今年66歲的曾嶔元,語氣依舊充滿活力。

精準防癌不一定要花大錢 善用既有工具 名醫有一套SOP

「台灣現在的癌症存活率已經好得多了,一方面是因為有許多新藥可以延長病患生命,但更重要的,還是早期發現的人變多了。」被譽為「台灣癌症醫療之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彭汪嘉康這麼觀察。

「癌症的可怕並不是癌症本身很難治療,而是在於太晚發現,只要早期發現,也就是第零期或第一期,治癒率都非常高,甚至可以接近百分之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邱仲�艉]提出同樣觀點。

過去幾年,癌症篩檢技術的進展速度絲毫不亞於治療,除了最廣為人知、能找到肺部小型腫瘤與癌前病變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過去令男性痛苦不堪、檢查結果卻有如「大海撈針」的攝護腺切片篩檢,近期也有精準定位病灶的新技術,明顯提升篩檢精準度;最古老的腸胃內視鏡,管線日益細軟,還能借助麻醉執行無痛檢查。

關於如何善用既有工具,曾嶔元基於醫學專業制定的策略,值得每一位重視健康的人借鏡學習。

「先知道自己最該擔心什麼癌症」,是曾嶔元面對癌症的最高指導原則。由於家族癌症病例異常複雜,他選擇徹底基因檢測。確定身上沒有常見的致癌基因突變後,才回頭檢視個人生活習慣。他長期維持天然低醣飲食,也沒抽菸、酗酒習慣,罹患肝、肺、腸胃等常見癌症的風險不會高於一般人,所以只需每年健檢,並依國健署指引定期接受癌症篩檢,不必花大錢做昂貴的檢查。

癌症專家都遵守的老生常談 清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

相較於其他慢性病,癌症的另一項特色是無法百分之百預防。但即便如此,每一位癌症專家,還是努力維持遠離癌症的生活型態。

「我研究癌症一輩子,結論只有3項:清淡自然的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今年58歲的邱仲�蒍犖晹菑v維持健康的方法數十年不變,即使接任院長後,運動時間被壓縮,他還是堅持每天睡足七小時,並特地買了滑步機等健身器材擺在臥室,強迫自己運動。

「如果你今年65歲,一生就有3分之1的機會得癌症,在研究者發現造成癌症更多的原因之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用多吃蔬果、多運動這種『老生常談』的方式,盡量讓自己不要成為那3分之1。就算不幸成了那3分之1,如果有定期篩檢、早期發現,你也還有很高的機會活下來。」近90高齡的彭汪嘉康,一派輕鬆地剖析癌症這個機率問題。

認真看待可能的罹癌機率,並且在健康時善用身邊所有工具迴避風險、降低傷害,是這些窮盡畢生之力與癌症搏鬥的專家,給我們最誠摯的建議。

深入解析贏得10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 詳見第1262期《今周刊》。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262 期 謝謝!)

到底誰是老大?FB封殺澳媒引多國反撲
媒體被掐住脖子、如何抵擋科技巨狠勁?
今周刊•撰文:乾隆來

這場因「新聞有價」而起的反壟斷之戰,可說是攸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戰役,面對科技巨頭們拿走超過6成的廣告收入,媒體業能有什麼談判能力?

澳洲政府強迫臉書與谷歌付費給當地媒體,正式開啟了全球政府「反壟斷」的世界大戰。已經在去年啟動反壟斷公聽會,並對谷歌提出反壟斷訴訟的美國政府,聯邦眾議院也將在3月連續舉行公聽會,共和、民主兩黨議員聯手,宣稱要徹底收編科技巨頭壟斷的力量。同時歐盟、英國、加拿大、印度等政府也加入戰局,聯手抑制科技巨頭無限制的擴張。

2021年是網路反壟斷戰爭起始的指標元年,這場「政府vs.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戰爭,是百年來僅見、攸關人類發展的重大戰役,規模更將超越130年前美國政府對洛克斐勒家族旗下「標準石油」的反壟斷戰爭。

不過,美國當年的反壟斷戰爭,從1890年通過《反壟斷法》,一直到1911年5月最高法院裁定標準石油違法壟斷,正式要求分拆,前後打了21年。今天的科技巨頭,更是擁有超越國家的力量,可以顛覆政府、隨時創造數10億人關注的焦點議題,而且早就像空氣一般、成為庶民不可或缺的生存要素,更重要的是,科技巨頭們每天增長的用戶數,仍然遠遠超越絕大多數國家擁有最高政治權力的總統選舉得票數。

政府對戰科技巨頭,猶如小人國拿細繩試圖捆綁巨人格列佛,如果各國不能團結、沒有致命奇招,頂多只是製造一些阻力,政治領袖想要徹底收服科技怪獸,勝算不大。

對於還不了解臉書、谷歌與澳洲政府對決事件的讀者,我們先簡單做個背景報告。臉書在2月中旬突然「封鎖」絕大部分的澳洲網頁,從臉書看不到澳洲相關訊息,澳洲人甚至無法透過臉書得知天氣資訊。對臉書全世界30億用戶來說,「澳大利亞」這個國家,瞬間變成空氣。

谷歌協議付費 臉書以戰求和

網路最核心的價值,就是讓不分貴賤、所有人民共享資訊的普世價值,在這個基礎上打造出的臉書,成為全球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平台,卻爆發藉由全面封鎖訊息來與澳洲政府對決的戰火,正是政府與科技巨頭對決白熱化的最好例證。

戰火的起因,源自澳洲國會擬具《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草案,要求谷歌、臉書等平台刊登澳洲新聞內容,須付費給澳洲本地的新聞媒體,這個法令更授權政府設立機制,介入媒體與科技巨頭的商業談判。

澳洲政府與國會議員的共同態度是,澳洲人獲取新聞的途徑,有32%透過谷歌,18%透過臉書,加起來占一半,而且仍然逐年上揚,澳洲所有媒體的網站與App加總也只有44%。這個數字是「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ACCC)2018年的統計,估計臉書與谷歌的影響力,到了今天只會更高。

谷歌與臉書2家公司也拿走超過6成的全國廣告收入,也就是說,澳洲新聞媒體產業全部免費替谷歌與臉書打工。為了遏止2大巨頭的壟斷力量,避免員工人數眾多的本地媒體遭到壓榨、最終衰敗,政府決定動用公權力,收繳谷歌與臉書壟斷的力量。

澳洲政府知道,自己的力量難以和科技巨頭對決,因此澳洲總理莫里森積極奔走,遊說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法國總統馬克宏、印度總理莫迪、英國首相強生,還有西班牙與巴西等國家領導人集體行動,用跨國力量迫使臉書與谷歌屈服,從付費給本地媒體做起,阻斷科技巨頭的壟斷力量。

臉書與谷歌的因應策略不同,後者很快給出正面回應,與澳洲媒體巨擘梅鐸掌控的新聞集團(News Corp)簽了3年付費協議(收費內容未公布),谷歌的「新聞彙總」(Google News Showcase)服務付費給新聞集團,優先採用新聞集團提供的訊息,同時谷歌也啟動與其他澳洲媒體集團的談判,接受付費轉載的模式。

但臉書則不願屈服。臉書主張其商業模式不同,所有訊息都來自臉友轉載或是新聞媒體開設的粉絲頁面,公司不可能因為第3者的貼文而付費,臉書因此採取「以戰求和」的戰術,劇烈的封鎖政策後,再與澳洲政府代表、財政部長展開談判。至截稿為止,臉書執行長祖克柏與澳洲財長已經進行2次視訊會議,以主帥對主帥的模式開啟談判。

但2次主帥談判,雙方立場都沒有動搖。澳洲財長在臉書封鎖事件當天說:「今天發生的事件已向全澳洲人民證明,這些社群巨獸操控市場的壟斷影響力極為駭人……。」直至台北時間2月23日,談判才初見共識,臉書封鎖澳媒怪象將暫告化解。

各國政府對於澳洲的「起義」,大多站在同情立場,率先力挺澳洲政府的是加拿大,在元月就由加拿大媒體發起同樣的訴求,爆發臉書封鎖澳洲事件當天,加拿大文化資產部長譴責臉書,宣稱「加拿大站在此次戰役的前線,我們確實是世界上首批這樣做的國家。

加拿大媒體業者呼籲政府採取行動,認為澳洲的新法令將協助本地新聞媒體每年獲得超過6億加拿大幣(約134.8億元新台幣)的收入。加拿大新聞媒體公會提出示警,如果政府不採取行動,加拿大總計3100個本地平面新聞媒體,將流失超過700個工作機會。

印度的媒體也對科技巨頭展開攻擊。印度曾經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因此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例子來喚起民眾,套用東印度公司藉由併購、戰爭、使用行政力量消滅競爭者的歷史,來展開對科技巨頭擴張的限縮。

主戰場美國 白宮態度是關鍵

「政府vs.科技巨頭」戰役的最終決戰,當然還是在科技巨頭總部所在的美國本土。

美國前總統川普先前認為,科技巨頭是美國國家力量的延伸,因此在歐洲政府發起對科技巨頭課徵「數位稅」(Digital Tax)的議題上,川普不置可否;但是總統拜登高舉與歐洲政府聯盟的旗幟,新任財政部長葉倫接聽德國財政部長第一通祝賀電話,雙方就討論全球政府聯手對科技巨頭課徵「數位稅」的議題,讓德國政界歡聲雷動。

歐盟正試圖以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為平台完成多國談判,一起對科技巨頭課徵數位稅,受到激勵的歐盟官員甚至認為,今年夏天就要完成對科技巨頭的數位稅。

美國兩黨的政治利益複雜,最極端的就是民主黨左派、以麻州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為代表,華倫在民主黨總統初選時與拜登一路打到最後一局,之後轉為支持拜登的重要力量,而華倫在競選期間最重要的政見之一,就是分拆科技巨頭。

仰賴民主黨左派力量勝選的拜登,當然不能忽視華倫等人的主張,但是他與加州出身的副總統賀錦麗能夠勝選,靠的也是矽谷網路公司的力挺,推特、臉書在競選白熱化的最後階段,封鎖川普的言論,對拜登來說是勝選的臨門一腳。高喊團結與協調的拜登,面對民主黨內2個極端的主張要如何「團結與協調」,是一個高難度課題。

不過,限縮科技巨頭的力量,已經是共和與民主兩黨議員的共識,美國眾議院兩個委員會將同步召集反壟斷公聽會,其中能源與商務委員會訂在3月25日舉行公聽會,傳喚臉書的祖克柏、谷歌的皮查伊,以及推特的多西(Jack Dorsey)3位執行長。主導聽證會的民主黨議員表示,這幾家社群媒體「放任錯誤訊息傳播……,造成了今年1月國會群眾暴力事件。」

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也在主席納德勒(Jerrold Nadler)以及多位議員主導下,加速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審查。納德勒等議員在公開聲明中表態:「幾家掌握網路進出門戶的公司,長期以來已經阻斷市場競爭、抑制創新、弱化創業精神。」在去年10月促成聯邦司法部聯合各州檢察總長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後,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議員們再出重手,誓言要修改聯邦法令,遏止科技巨頭壟斷的力量。

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反壟斷小組亦已擬定法案,加入澳洲政府陣營,幫助美國小型新聞機構發起對科技巨頭的集體談判,藉由收費、公平露出,用政府的力量幫助原創新聞媒體與科技巨頭取得談判的籌碼。

台灣情況與澳洲、加拿大類似,谷歌與臉書等科技巨頭拿走超過6成廣告收入,幾家媒體面對科技巨頭毫無談判能力;但台灣政府一直將谷歌、微軟等對台灣的投資視為重大政績,能否跟隨各國的腳步展開對科技巨頭的戰爭,則是蔡英文政府高難度的挑戰。

深入解析贏得10倍存活率的癌症真相 詳見第1262期《今周刊》。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262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打一劑AZ疫苗保護力76%? 醫看完原始論文數據 驚:新聞只講樂觀正面部分..

  減肥完全不碰澱粉?他執行3個月瘦10幾公斤 營養師:身體引發一連串的不適反應!

  鼎泰豐每年進帳達100億元 為何大股東釋股3年談不攏? 原來楊老闆超堅持這點

  台股一萬七聰明買!想追高不套牢 先注意大盤「這區間」不讓買點變「埋點」

  別只盯台積電! 半導體價格全面喊漲 這17檔概念股再旺兩年

偵探故事讓人閱讀上癮
根據美國書市調查,美國小孩讀的第一本文學作品往往是偵探小說,在法國約有三成的讀者是偵探小說迷;此外,不論是《柯南》或《福爾摩斯》也擁有廣大的書迷……難怪偵探小說會被視為最暢銷且最迷人的文學表現。

白爛笑料《通靈駕訓班》荒誕故事 創意輕鬆喜劇小品
通靈不算新題材,不過《通靈駕訓班》加上了怪咖女跟喪妻弱男的愛情故事,增加了很多趣味,且這樣的愛情故事反而不像傳統帥哥美女湊一起的附加愛情故事感覺那麼的…附加,在喜劇片中添加這種好玩的愛情故事對我來說還接受度更高。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