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突破4,200萬例,隨著秋冬來臨,許多國家更爆發第二波疫情。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指出,目前全球疫情非常不樂觀。中國若貿然開放邊境管制,前面所有的防疫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吳尊友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表示,目前全球疫情形勢很不樂觀,從1月以來,疫情就一路直線上揚。從3月下旬每天新增5萬例確診,到5月下旬的10萬例,7月初的20萬例,9月多個單日報告突破30萬例,10月多日突破35萬例,超出許多專家的預期。
他指出,目前歐洲疫情反彈情況更是十分嚴重,多個國家都超過了春季那波疫情。除了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外,現在還沒有特別有效的控制手段,全球疫情短時間內要想緩解十分困難。
因此,對於有些專家呼籲邊境放開,吳尊友說,對歐美國家來說,呼籲放開可以理解,因為他們疫情很嚴重,放開不放開影響不大。但對中國就不一樣了,一旦放開,前面所有努力就都前功盡棄。
吳尊友表示,根據推算,若放開邊境管制,中國將會有700萬人感染,20萬人死亡,這個代價沒辦法接受。他強調,只要中國堅持圍堵策略,秋冬季出現大疫情的可能性就不高。
吳尊友預期,今年秋冬,大陸可能會有零星病例或聚集性疫情出現,但再出現早前北京「新發地市場」那樣的疫情規模可能性不大。
他指出,新發地疫情讓大陸第一次意識到,汙染的海產品有可能作為疫情傳播的源頭。自此,大陸就汲取教訓,對這類疫情開始採取防範措施。
吳尊友認為,目前大陸民眾生活的環境是安全的、沒有病毒的。未來疫情可能產生有四個潛在的風險點:從境外到中國的旅客;境外人員集聚的醫院或隔離點;研究、檢測的實驗室;進口的冷凍海產品或肉食品。
吳尊友指出,未來由海產品引起疫情的風險可能比入境人員帶進來病毒的風險更大,因此這方面防範的要求和舉措應更嚴格。
他表示,除做好第一關海關檢查,之後從運輸到儲存到銷售,產業鏈涉及的各個環節,所有環境都應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產品外包裝、內包裝和物品本身也要進行抽檢。
另一方面,從業人員也要定期檢查,核酸檢測不得少於一周一次。因為從業人員長期反覆接觸進口海產品,感染的風險比普通民眾要高得多。
針對新冠肺炎疫苗,吳尊友指出,對大陸一般民眾而言,由於在中國境內感染的風險很低,因此現在暫時無需急著去施打疫苗,可以等到三期臨床試驗結果出來後,再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注射疫苗。
對於這波疫情何時能緩解,吳尊友說,如果疫情緩解的定義是我們的基本生活能維持正常水準,他估計,即便有了疫苗,疫情要想在未來兩年內緩解,仍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