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閱讀和書寫找到自己的聲音 我在美國念教育研究所時,有一門看似很冷的課「民主、教育和社會變遷」。上這門課的老老師是湯姆•威爾森。他給我最深的印象有下列幾件事: - 他對於所謂民主的詮釋,他說所謂的民主應該是對你反對的事物有充分的了解之後再反對。這樣的觀點讓從台灣去到美國念研究所的我有了不一樣的思考空間。
- 這門課的上課方式──每周都有指定閱讀,讀完後要寫心得,然後在在課堂小組上分享討論。一開始,在台灣受教育、長期以來習慣老師教學生學的我總是覺得這樣老師都不教,怎麼學東西?然而,後來卻發現我一連上這位老師的兩門課,反而是我學到最多的。因為透過閱讀和書寫的過程,我們可以開始去尋找自己的聲音,你會發現你自己的想法,有時和書上的觀點一樣,有時則不同,但卻因為反覆閱讀和思維書寫的過程,將一些教育想法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 有一次,一位同學跟老師說,她不想把自己寫的東西念給其他人聽。老師當然是尊重她的選擇,但也希望她能想一想自己為什麼不想念給別人聽。(我想應該是說,我們可以不想念給別人聽,但是不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想念給別人聽…)
- 有同學問如果學校的政策和自身的教育理念相互違背,該怎麼做?老師說他會堅持真正對孩子好的事情,因為他服務的對象是孩子,不過他常常換學校。(可見這是古今中外皆然嗎?)
回到台灣從事幼教編輯的相關工作時,我常常都會想起上湯姆•威爾森老師的課所學到的。對於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孩子更重要的。 「有時候,我們幫孩子決定的事情會不會只是我們自己的想法?」我在FB上拋出了這個自問的問題?接著有人問我,那我們要怎樣才知道是還是不是呢?我沒有立即回答,因為這個答案很難。但是,我相信唯有透過大人的思考,不斷的反觀,在做任何一個決定時是出自於情緒,還是出自於理解,才能夠慢慢釐清究竟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孩子? 所謂客觀思考的運作,就是不主觀、不設定答案的嘗試理解(以我那位老老師的標準來說,應該是全面的理解),然後才做判斷,即便是對反對的事情亦然。然而,如果我們事先做判斷,再根據判斷來思考的話,就會失其客觀性。 而我們透過出版,想與孩子分享的是:客觀思考,然後理性判斷,接著勇於承擔。過去我們在教育上,極少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但願未來,我們能有有智慧的大人,協助孩子理性思維,找到自己的內在聲音,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個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