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心有樂,如影不離形
虛空能包容一切,所以廣大無邊、圓融自在;大地能承載一切,所以生機勃勃、氣象萬千。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要隨隨便便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即便是自己的親人,也不要萌生強求心,要能隨緣自在,效法天地。
永遠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幫助別人,如果一個人的心胸能夠像虛空一樣包容萬物,這個人就一定不會活在痛苦中。
孟子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只要視野拉大了,我們就會發現,之前斤斤計較的那些看似嚴重的大事,與廣闊的天地相比,都只是芝麻綠豆般的小事。我們不應該以自己褊狹的經驗,來斷定世間的種種。
從前,有位聰明的小和尚,每次跟學識較淺薄的師兄弟交談時,總是會生氣地罵對方:「你怎麼還是不懂?你的腦袋裡裝豆腐啊!」任憑師父怎麼提點他,還是改不了。
有一天,小和尚到山上打柴時,遇到一隻小猴子。小和尚比手畫腳的教小猴子幫他拿汗巾,費了一番工夫,總算教會了,讓他覺得十分有趣。回到寺院後,小和尚便告訴師父這件事。
師父便問:「為什麼師兄弟聽不懂你說的話,你就發脾氣。小猴子聽不懂,你反而覺得有趣呢?」
小和尚:「小猴子聽不懂是正常的,但師兄弟是人,應該聽得懂我說的道理。」
師父反問:「為什麼『應該』呢?每個人天生的悟性不同,後天所處的環境也不一樣,悟性好不是誰的功勞,悟性差也不是誰的過錯,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有很大的差異,怎麼能說誰『應該』怎麼樣?」
一種米養百種人,我們也許不習慣他人的所作所為,卻不表示他們一定是錯的。我們的視角有限,看待每件事情就如同盲人摸象,若只從摸到的地方來描述大象的模樣,雖不是全然錯誤,卻也不完全正確。所以我們要虛心接納他人的異見與舉動,試著去理解其中的原由,藉此拓展自己的視野。
要是他人的所作所為真的冒犯了我們,則應該要展現以柔克剛的包容心。
明朝官員楊翥剛搬到京城時,附近鄰居家的雞被偷了,便在鄰里間大聲叫罵:「我家的雞之前都不曾被偷過,一定是被剛搬來的外地人偷去了。」楊翥的家人忿忿不平,想要前去理論,楊翥卻淡淡地說:「這裡新搬入的又不只我們一家,何必隨之起舞呢?就隨他罵吧。」
另有一位相鄰的鄰居,每到下雨天,就會把自家院子裡的水排到楊家,讓楊家的積水情況更加嚴重。家人為此感到氣憤不已,但楊翥卻勸家人:「這日子晴天總是比雨天多。」
當別人暴烈、失序時,我們可以轉身巧妙閃過,或是像棉花、海綿那般柔軟有彈性,就能保全雙方都不受傷害。否則遇到不合理或愚昧失智慧的人、事,因此氣憤或也起了抱怨心,甚或指責的行為,那是栽種不懂得迴避不理智的錯因惡果。所以這種兩敗俱傷,損人不利己的事,萬萬不可做啊。
古人造字極有智慧,人與人之間的扶持,成就了「人」這個字。當然人未成佛,自不免有情緒波動起伏的時候,盡量以善心待人,盡量處世圓融。怎麼做呢?關鍵就在於「寬容」這個善的態度。以善化解衝突,自然能起歡喜心,進而結下善緣、栽植善因。
★禮之用,和為貴
生活中,我們常常有許多因為人際關係而起的煩惱,如果我們先試著改變自己,對方可能就會跟著改變,那麼一切就都會不一樣。
願意先從自己改變起,你的心境就會不一樣,心境不同,說話就會跟著不同,說話改變了,態度自然就改變,態度一改變,習慣就會改變,習慣一改變了,人際互動的能量也就跟著改變。簡單地說,這也就是孔孟「禮之用,和為貴」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智慧。
想要改善人際關係,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保持和善的態度。常聽到「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在心理機轉上是很有根據的。當有人對我們微笑時,我們通常也會回以微笑;當有人瞪我們一眼時,我們就算不回以白眼,也會保持冷漠拉開距離。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曾說:「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對抗由笑所引發的攻擊,儘管如此,人類卻總是高揚著笑之外的武器,震天價響地鬥爭著。」
有個年輕人去買碗。他一進到店裡,就順手拿起一個碗,然後逐一跟其他的碗輕輕碰擊,再仔細聆聽碰擊發出來的聲音。
每次聽到的都是沉悶、混濁的聲音,讓他不斷搖頭。
老闆不解地詢問:「你為什麼要用手中的碗去碰擊其他的碗呢?」
年輕人回答:「有人教我,當碗和碗碰擊時,如果發出的是清脆悅耳的聲音,就是好碗。」
老闆恍然大悟,便拿另一個碗給他,「你拿這個碗去試,一定可以挑到好碗。」
年輕人半信半疑地試試看,結果每次碰擊時發出的都是清脆、悅耳的聲音。他驚訝地問老闆:「為什麼會這樣?」
老闆笑道:「你剛才拿來試的碗,是店裡用來展示,作為對照比較的次級碗,所以碰擊出來的聲音一定是混濁的。如果你想要挑到好碗,就要先確保你手上拿的是好碗。」
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唯有你和善待人,他人才有可能與你為善。不過,所謂的「和善」,並不是要一味地迎合他人,而是做到「我好,你也好」。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提出的人際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Analysis, TA)概念,獲得十分廣泛的認同,現在普遍用於心理諮商、人際課程等。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分別是父母(P a r e n t s)狀態、兒童(Children)狀態和成人(Adults)狀態。
父母自我狀態,是源自於父母所給予的教養經驗,像是絕對不能這樣、一定要怎樣之類的教導或訓誡。
兒童自我狀態,是源自從小所見、所聞、所感、所理解的各種經驗,通常是情緒反應,包括愉快的和挫敗的。
成人自我狀態,則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出來的理性思考。
這三種自我狀態是同時並存在我們身上的,當面對不同的人和情境時,常見到的爭執,就是人們以情緒化的兒童自我狀態,或是較強硬的父母自我狀態與他人互動的結果,也因此造成人際關係緊張的不愉悅狀態。
此外,艾瑞克•伯恩也提出腳本分析理論,認為早年的生活經驗,會讓人們自然而然地設定出自己的「生活腳本」(Life Script),進而形成四種人際互動狀態:一、「我不好,你好」,覺得自己比不上他人;二、「我不好,你不好」,認為生活沒有意義;三、「我好,你不好」,認為自己的不幸都是他人造成的;四、「我好,你也好」,對自己和他人都有信心,能有效解決問題。
前三種人際互動,都是藏有危機的不健康狀態,我們應朝第四種「我好,你也好」努力,就像是佛家說利益眾生的道理,基礎就是好好發展「成人自我狀態」,時時觀照自心是否陷在父母自我或兒童自我中;當溝通發生問題時,就要隨時調整以成人自我來應對,才能讓雙方以和為貴地保持以理和禮互動,也就能互重、互信、互諒,達成有效溝通。
~以上資料摘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活出美好人生》加措仁波切◎著
人類智庫【人類文化】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