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

拜習月中會 將宣布恢復軍事交流


【Career職涯電子報】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等精彩內容。給您最完整、最活用的職場資訊! 【台灣光華電子報】讓你深入了解台灣社會,兼具國際觀與本土思維深度報導,為你呈現另一種閱讀台灣的方式。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3/11/10 第553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拜習月中會 將宣布恢復軍事交流
日本加薪法案惹議 首相等人增額部分將繳還國庫
別信「資金等進場」迷思 3招戳破華爾街話術
美商界晚宴與習近平同桌 代價130萬元
拜習如何談台灣 美專家不同調
營造拜習會氣氛 美中官員頻接觸
FT:以哈戰爭不致撕裂世界經濟 除非台灣有事或川普當選
美忙俄烏及以哈 盟友憂難顧印太
亞太明年加薪將稱冠全球 通膨影響較小為主因
美商辦貸款拖欠額攀高 達177億美元寫十年高點
APEC聚焦拜習會 岸田文雄、尹錫悅傳可能與習近平場邊會談?

焦點新聞
拜習月中會 將宣布恢復軍事交流
記者張文馨、賴錦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望十五日在舊金山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場邊舉行拜習會,美國新聞網站Axios八日報導,預計拜習將宣布恢復美中軍事溝通管道。

去年八月時任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北京隨後宣布切斷對美多項溝通管道,包含軍事領域;五角大廈一直希望能恢復對話,尤其是美國與盟國幾度控訴解放軍在南海對其採取危險的偵監和挑釁行動,憂心擦槍走火引爆衝突。

Axios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六月訪問北京時,未能達成恢復軍事對話的目標,但中共中央外事辦公室主任兼外交部長王毅上月底訪問華府磋商拜習會時,就已預告中方準備恢復這些管道,拜習將在會談時宣布恢復兩國軍事交流。

白宮發言人尚皮耶八日在例行記者會表示,未來幾天會有更多訊息,「但現在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確定」。

路透報導,美方官員對此事態度樂觀,但也深知真正恢復對話需要時間;分析家認為,中方會在對美軍事關係保持模糊態度,以限制美國在印太區域的挑釁。

美國國防部前政策次長卡爾六日在史丹褔大學的一場研討會表示,毋需期待拜習會會有任何有意義的成果,事實上有碰面就夠重要了,全世界都想要看到美中這兩個軍事大國開始針對相關事務建立對話架構。

中美高層官員近來持續互動,大陸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負責人何立峰,應美國財長葉倫邀請目前正在舊金山訪問,並將舉行為期兩天的雙邊論壇。

美國防部資深官員表示,五角大廈已要求與中國防長十一月中旬在雅加達會談。美國防長奧斯丁預定十一月十六日出席東協防長擴大會議,中國也可望派代表團。由於李尚福十月廿四日遭免職後中國目前沒有防長,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庫柏表示,奧斯丁可能想要跟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兩位副主席張又俠和何衛東其中一人舉行會談。軍委副主席在解放軍內位階高於防長。

華府與北京雖然尚未正式宣布拜習會,隨著氣氛不斷加溫,傳出中方已開始動員西岸學生前往舊金山歡迎習近平到訪,路透報導,屆時除了支持民眾上街,也可能會有抗議中國大陸侵犯人權的示威活動。

拜登和習近平去年十一月在印尼峇里島廿國集團(G20)峰會期間,舉行兩人擔任國家元首以來首次面對面會談,當時談了三小時;此外,習近平已六年多沒有到美國, 他上次訪美是二○一七年四月。

   
日本加薪法案惹議 首相等人增額部分將繳還國庫
東京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日本政府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今天說,有關正在國會審議包括首相及閣員等「特別職」公務員在內的加薪法案,待修法通過後,首相及閣員將把薪資增額部分全數繳還國庫。

日本政府提案修法幫包括首相及閣員在內的「特別職」國家公務員加薪,如獲國會審議通過,首相岸田文雄年薪將增加46萬日圓到4061萬日圓(約新台幣870萬元),引發在野黨批評。

日本共同社報導,松野今天在記者會上說,待這項修法通過後,首相跟「政務三役」(指各部會的大臣、副大臣及政務官)將把薪資增額部分繳還國庫。

松野說,為首相及閣員加薪受到民眾批評是事實,不能因此招致民眾不信任。

富士新聞網報導,因此,目前已在國會審議的加薪法案,日本政府目前沒有再行修正的打算。

日本政府之所以堅持要通過這項修法的理由,主要是這項修法不光是包括首相、大臣及副大臣等人加薪,也是決定會計檢查院院長、人事院總裁等其他官職薪資的法律,如果僅針對大臣、副大臣等維持不加薪進行修法,對整個公務員的薪資體系將有欠平衡。

   
別信「資金等進場」迷思 3招戳破華爾街話術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華爾街再度用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理論,試圖提振投資人對股市前景的信心。股市評論者提醒投資人,不要輕信所謂「龐大資金正在場邊等著進場、必將推升股價」的話術。

貝萊德全球客戶業務主管Mark Wiedman日前在香港出席國際金融領袖峰會時說:「現在約有4兆美元的游資,四處流竄,伺機而動。」景順總裁兼執行長Andrew Schlossberg說:「我認為,最大的問題是,現在有太多的現金在場邊等著,我們要做的正是讓那些錢重返市場。」

MarketWatch股市評論員阿倫茲指出,所謂「資金在場邊伺機而動」的理論,是華爾街一種老招數,常在股價下跌或欲振乏力時,比方說最近,用來鼓舞投資人士氣。

乍聽之下,這論點很有吸引力。畢竟,不計其數的人銀行戶頭裡有存款,大可提款出來買股,是吧?

美國聯準會(Fed)金融帳最新數據顯示,全美家庭和非營利機構停泊在支票存款帳戶和現金部位的資金總計有4.4兆美元,另有9.8兆美元放在定存單(CD)和儲蓄帳戶,3.5兆美元擺在貨幣市場帳戶裡。

這些資金加起來非常壯觀,只要一部分「流入股市」,資金行情就會助漲股價。是吧?

邏輯推論謬誤

阿倫茲指出,這種推論犯了基本邏輯錯誤:合成謬誤。簡單說,就是錯在以偏概全。

阿倫茲解釋:股票交易有人買,也要有人賣。假如某人銀行帳戶裡有1萬美元,因為看漲股價所以決定把那筆錢領出來投資股票,那麼他們必定得找到願意把股票賣給他們換得1萬美元的投資人,才能成交。錢轉手了,股票易主了,但也僅止於此。

所以,任何一個人都能投資買股「讓現金派上用場」,但集體而論這麼說就不對了。那種錯誤推論就好比認為,因為牌桌上任何人都可能贏牌,所以人人都能贏。

換個論點較有說服力

若華爾街人士真想提出看漲後市的論點,更有說服力的一種說法是:美股已進入一年當中,上漲機率通常大於下跌的六個月時期。

另一個有力論點是,整體而言,散戶投資人持續透過共同基金和ETF把錢撤離股市,而依照歷史經驗,只要與散戶對做、押反方向,通常就能賺錢。

三疑問戳穿話術

然而,華爾街人士也必須向投資人解釋下列三個疑問:

一、為什麼美股現在是魅力無法擋的投資,畢竟根據耶魯大學教授席勒(Robert Shiller)的數據,美股此刻估值比2007年或1929年還要高昂?

二、過去兩年來,投資零風險的美國公債殖利率已扶搖直上了,為什麼股票這種風險性資產的價格還能持續居高不下?

三、還有一個事實,可以馬上戳破「現金等著進場必推升股價」的謬論。根據Fed同一資料,2021年底,美國家庭停泊在銀行帳戶、現金部位和貨幣市場基金的資金,比現在還要多。那麼,既然有如此豐沛的資金,為什麼仍沒能阻止2022年美國股、債市同步重挫?

   
美商界晚宴與習近平同桌 代價130萬元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預料下周訪美參加APEC峰會,並會晤美國總統拜登。紐約時報披露,習近平將在一場美國商界晚宴發表演說,據傳晚宴門票一張要價二千美元(約台幣六點五萬元),但若要與習近平同桌,則須支付四萬美元(約台幣一百卅萬元)。

報導指出,這場晚宴將在拜習會後舉行,習近平將出席致詞。網路流傳的邀請函顯示,晚宴是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主辦,門票每張售價二千美元。紐時引述一名知情人士稱,企業還可花四萬美元包下一桌八個座位,再加上習近平那桌的一個座位。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研究主任白明表示,大陸官員與美國商界接觸發出的信號是:大陸仍是有吸引力的營商之地,「這些企業都急切地想與習近平會面和共進晚餐就證明這一點。」

白明指出,北京願意這樣做是出於「戰略原因」,「在更廣泛的層面,我認為他們並不期待或認為兩國關係有重塑或調整可能。」

外企尤其擔心的是大陸明令禁止它們向政府或某些市場銷售產品,還有管轄範圍更廣的反間諜法可能導致敏感行業的企業高管和研究人員入獄。與此同時,美國正在加強對向大陸投資和出售先進技術的限制,稱此類生意往來可能會帶來國家安全隱患。

   
拜習如何談台灣 美專家不同調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官員說,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五日將在舊金山會面。美國智庫專家張彥預期,台灣將是兩人會談的重點,史丹福大學學者祁凱立則認為,雙方都必須就台灣問題發表一些看法,但他認為這次美中將盡可能少談台灣。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資深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撰文認為,台灣、打擊易成癮止痛劑芬太尼、以哈戰爭、因應氣候變遷是「拜習會」四大焦點議題。他認為,台灣是最重要議題。

張彥認為,這次美中元首會晤很難有重大突破,拜習時隔一年再次會面各有內部理由。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民眾對收入、物價及房價高漲等民生議題深感憂慮。海內外普遍認為,習近平揚棄「改革開放」政策,中國逐漸內縮。習近平與拜登會面可展現他能處理好中美關係,緩和內部對中國逐漸走向戰爭的憂慮。

至於拜登,張彥說,拜登自詡為外交專家,但美軍撤出阿富汗、俄烏戰爭、以哈開戰都讓他面臨考驗。拜登要避免大選年面對新衝突,包括防止美中因台灣擦槍走火。

不過,美國之音報導,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學者祁凱立(Kharis Templeman)認為,拜習將試圖消弭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互不信任,但會限制在這項議題上所花費的時間。

祁凱立說,雙方都必須就台灣問題發表一些看法,但將盡可能少談台灣。他說,台灣明年一月將舉行大選,可能因此改變局勢,雙方都沒有動力偏離過去幾年美中台三邊關係所走的道路。

   
營造拜習會氣氛 美中官員頻接觸
記者陳政錄、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拜習會」預計十五日在舊金山APEC峰會期間登場,中美兩國正為此展開多方接觸,大陸外長王毅、副總理何立峰接連訪美,舉行海事、軍控、氣候變遷、查找戰俘遺骸等多領域的雙邊會議會談。其中,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將何立峰八到十二日的訪美行程,定義為「新一輪中美經貿對話開啟」,中方要求美方必須重視中方關切,是這次交流的前提。

外媒報導引述美官員透露,美國總統拜登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十五日將在舊金山舉行雙邊會談,而近期中美頻繁在各領域溝通,營造氣氛。

本月三日,中美首輪海洋事務磋商在北京舉行,據中方通報,雙方同意加強對話管控局勢,避免誤解誤判。接著中美於當地時間六日,在華府舉行軍控與防擴散磋商,雙方強調應保持溝通。

九日,大陸國防部發布,中美兩軍舉行查找美軍戰俘與失蹤人員遺骸視訊會議。日經亞洲引述美國防官員透露,美國防部長奧斯丁正尋求下周到印尼出席安全論壇時,與中方對口官員場邊會談。

與此同時,何立峰正以中美經貿中方負責人身分訪美,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於九至十日舉行為期兩天的雙邊會談,也為即將舉行的拜習會鋪墊。「玉淵譚天」發表評論文章,列出中方此行對美方的六大關切,包含:美國對中經濟政策;供應鏈;半導體政策;大陸在美投資企業享受公平待遇等。

另,八日中美氣候特使及團隊在加州會談,央視報導稱,中美氣候變遷加州會談達成正面成果。

   
FT:以哈戰爭不致撕裂世界經濟 除非台灣有事或川普當選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以色列與哈瑪斯交戰,是否會加劇全球地緣政治分裂,進而撕裂世界經濟?

一般認為,美國為首的「西方」富國力挺以色列,中低所得新興市場國家則站在巴勒斯坦那一邊,可能使加薩衝突成為「全球南方」自我宣示地緣經濟實力的時刻。

但金融時報(FT)專欄作家貝堤指出,所謂「西方」vs.「全球南方」,只是鬆散的歸類,事實上,俄烏戰爭的例子顯示,儘管富有民主國家組成相當紮實的地緣政治集團共同抗俄,但開發中國家大致上就貿易和經濟而言,仍決定採取務實主義,以本國利益為優先,避免選邊站,有時甚至明白強調不結盟立場,同時與美國和中國大陸保持經貿關係,利用美中矛盾獲取最大利益。

貝堤說,倘若加薩衝突嚴重打擊美國總統拜登的國內威信,導致前美國總統川普在明年11月總統大選中再度勝選,或刺激中共放擔侵略台灣,那將會重創全球經濟;否則,儘管國際貿易比20年前更政治化,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不至於讓遠在天邊的衝突,影響本國追求經濟利益。

加薩衝突對美國確保中東和平的努力或許是個轉捩點,尤其因為國內對拜登力挺以色列立場的反彈給他帶來壓力。但因以哈衝突未迅速升級,也未觸動對美國和中國大陸的連鎖效應,因此目前為止,尚未引爆地緣經濟關係大規模重新合縱連橫。「全球南方」與「西方」並非一成不變的集團,之前是如此,以哈戰爭爆發後亦然。

   
美忙俄烏及以哈 盟友憂難顧印太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紐約時報九日報導,美國自前總統歐巴馬時即已承諾的「重返亞洲」政策獲得進展,和菲律賓及印度達成新的安全協議並擴大軍演,還計畫與盟友合作在科技上領先中國大陸。但美國的印太盟友都在質疑,美國如今同時支持俄烏及以哈兩場戰爭,還有餘力應對北京嗎?

報導形容,中東如同一個漩渦,已將美國吸回。加薩走廊突然吸引美方目光,美國增派部隊趕赴中東、增加對以軍援,以及國務卿布林肯等高層在中東進行穿梭外交,許多印太夥伴國家已擔心美國抗中動作不夠快,在一些最關鍵挑戰上進展恐落後。

日本自民黨眾議員、曾負責外交安保的首相輔佐官長島昭久上周在澳洲雪梨戰略論壇坦言,「我們最擔憂的是,美軍資源從東亞轉移至歐洲、中東」,希望這波以巴衝突很快結束。

美軍高層已喊話,十月以哈開戰以來沒有任何軍備從印太抽走;國防部長奧斯丁和布林肯本周將分別訪問美國的亞洲盟友印度、日本、南韓與印尼,帶來華府對它們的安全提供再保證的訊息。

印度等前述四國均不約而同質疑,美國如何在捲入俄烏戰爭及以哈戰爭下,權衡其印太盟友的安全需求?諸多盟友懷疑,美國對外備多力分,內部又政治分裂,對許多國家許下的許多安全承諾能兌現多少?

武器是這些盟友的共同擔憂之一。美國國防產業至今苦於供應烏以的軍火短缺,包括一五五公厘砲彈;導向砲彈及更複雜的美國武器系統亦正挹注這兩場戰爭,這使美方已簽約和承諾提供日本、台灣與澳洲的軍備,恐面臨延遲交貨。台灣前防長楊念祖說,不只硬體,「你還得教導訓練人員操作那些系統」;擔憂美國將沒有更有效及充足的能力嚇阻中國。

目前中國大陸似乎偏好持續採邊緣策略。在以哈開戰後兩周,中菲船艦在南海仁愛礁附近擦撞;沒多久美中軍機在南海上空差點擦撞,距離不到三公尺。美國印太司令阿基里諾指,中國目標是將美國逐出該地區。五角大廈官員則對此強調,這將不會成真。

然而,對懷疑美國承諾的人來說,這在歷史上有跡可循,例如越戰時美國拋棄南越,更近的例子是美國前總統布希二○○○年曾宣示,只要他當總統,將展現美國的力量和對亞洲盟邦的承諾。但在翌年九一一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布希就去中國見江澤民,避談他說過中國是美國戰略競爭對手的話。

對日本與其他美國的亞洲夥伴而言,以哈戰爭恐打亂石油供給及強化安全上的進展,這場戰爭愈快落幕,美國就能愈快回來嚇阻中國並與其競爭。

   
亞太明年加薪將稱冠全球 通膨影響較小為主因
編譯簡國帆、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ECA國際公司的數據顯示,亞太勞工明年的實質薪資增幅預估將稱霸全球,以印度的5.1%增幅最大,台灣看增2.5%。

CNBC報導,ECA國際公司的薪資趨勢報告預測,亞太勞工明年實質薪資將增加2.2%,是全球平均增幅1%的兩倍多。實質薪資是把名目薪資減去通膨率。

報告指出,今年12個亞太地區中,有九個地區的實質薪資增幅在全球名列前茅,而明年上升趨勢仍將持續,其中又以印度實質薪資的5.1%預估增幅最大,印尼以4.3%居次,中國大陸將上漲4.1%,「亞太地區多數訪調地點2024年的薪資成長率可能維持、或超越2023年水準,只有斯里蘭卡和紐西蘭例外」。

台灣明年實質薪資預料將成長2.5%,成長幅度在亞太排名第六,高於澳門、馬來西亞及菲律賓的2.3%,也高於柬埔寨和南韓的2.2%。越南實質薪資預估將攀增3.6%,泰國為3.4%,新加坡則可能只會成長0.5%。

香港勞工的名目薪資今年增加4%,明年估將維持相同的成長率,實質薪資則將增加1.7%,優於今年的下滑0.1%。

ECA國際公司總經理哈利森說,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大中華區多數地點具有通膨較低的優勢,因此這些地點在2024年的實質薪資漲幅都擠進全球前十,除了香港以外。 □

ECA酬勞與政策調查經理布朗說:「相形下,亞洲國家較不受通膨影響,特別是大陸的低通膨對亞洲其他國家產生直接影響。」他表示,有鑒於此,儘管亞洲的名目薪資增幅不如其他地區,但扣除通膨的薪情更佳。

以各地來看,北美和南美地區的實質薪資預估將成長2%,非洲和中東預料將增加0.8%,英國將增長1.3%,歐洲則將落後多數地區,當地勞工實質薪資可能只會增加0.9%。

布朗指出,由於通膨仍居高不下,英國為員工加薪的幅度始終跟不上物價。他說,儘管英國通膨下降,明年名目薪資漲幅預估將高於往常,顯示一些企業可能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高的薪資增幅。

   
美商辦貸款拖欠額攀高 達177億美元寫十年高點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銀行業第3季商用不動產貸款拖欠金額攀抵十年來新高,達177億美元,比第2季激增40億美元,增幅達30%,比去年同期更激增100億美元,主因利率升高,經濟情勢不確定,以及遠距工作情況仍相當普遍,對辦公大樓屋主構成壓力。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截至目前,銀行業商用不動產貸款的情況仍相當良好,拖欠率僅1.5%;但業界觀察家表示,承受壓力的商用不動產數量持續增加,尤其是辦公大樓類。

BankRegData公司負責人莫蘭德指出,商用地產貸款「正快速惡化」;艾靈頓管理集團商用地產主管胡安表示,「這並非打嗝,也不像新冠肺炎一樣很快就會痊癒。不動產價格正在下跌,貸款拖欠額將持續增加」。最近共享辦公室業者WeWork聲請破產保護案,相關數據還未納入第3季的統計中。

報導指出,富國銀行的商用不動產貸餘額超過700億美元,是美國承作這類貸款的最大銀行,蒙受虧損的風險因而也最高。該行第3季貸款拖欠額激增逾50%,達3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僅有4億美元。

不過拖欠額雖增加,但各大銀行並不急於宣告貸款者違約,而且銀行財報並未因為貸款拖欠額增加,就增列虧損。富國第3季僅認列9,100萬美元的商用地產貸款損失。

穆迪機構商用地產分析師法甘表示,他預料拖欠率將至少持續上升12個月之久;他表示,「痛苦必然即將來臨」。

分析師指出,銀行如果認為資產能夠保全,將會延長貸款償還期限;但如果銀行將商用地產沒入,價值可能只有貸款額的一半。

   
APEC聚焦拜習會 岸田文雄、尹錫悅傳可能與習近平場邊會談?
聯合報數位版/聯合報數位版
   
「套房」英文怎麼說?租屋必備常見英文用語
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過找房、看房、簽約的經驗,相信「租屋」也應該是所有海外遊子的一門必修課。租屋是開啟新生活第一步,雖然重重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如果妳人在海外,用英文進行租賃交易可能會讓你感到有點難度,但租屋交易不應該讓語言成為障礙,帶你認識幾個租屋必備英文實用句。

不以孩子為生活重心,從出生就要這樣做!
你的世界繞著孩子轉嗎?家有新生兒,特別在寶寶剛出生的階段,新手父母通常很習慣以寶寶為生活重心,任何事情都以他為主要考量。臨床心理師提醒父母,看到需求時,孩子跟我們都需要等待一下下。把這個時間拉長一下,不要那麼快去做需要的判斷。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