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4日 星期日

民間參與公建 衝向最高點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9/05 第543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民間參與公建 衝向最高點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招商持續熱絡,得益於大案挹注、地方推動都更及促參案源多元化等三大原因,財政部統計至8月底,廣義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簽約金額已達2,220億元,年增1.7倍,預估全年將突破2,500億元,寫下歷史新高。

去年全年廣義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投資金額共1,888億元,創下佳績,今年招商成績再突破,截至8月底,已超越去年一整年,投資額達到2,220億元,總簽約件數也有77件。

觀察地方政府招商成績,高雄市由於特貿三都更案大案挹注,投資金額高達三、四百億元,穩坐招商王寶座,截至8月,高雄簽約金額達643.8億元,共四件簽約。

而台北市則以北投士林科學園區設定地上權案最具代表性,今年累計簽約金額310.9億元,位居亞軍;新北市的新店寶高智慧產業園區也為招商寫下佳績,簽約196.6億元,暫居第三名。

中央政府方面,則以交通部、經濟部、教育部簽約金額最高,是中央招商前三名。

促參司長李建賢分析,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吸引大案挹注,是招商成績亮眼的原因之一,此外近期地方也力推都更、地上權等題材,單一案件簽約金額都不低;另外以促參法辦理案件,有別於過去常以交通、文教設施為多,現在包括長照、環保、物流、水再生利用等案件也具商機,促參案源更趨多元。

以長照案件而言,在高齡化社會下,近年長照促參案已有20件,其中有三件已簽約,包含新北市瑞芳區醫療長照設施大樓、衛福部新營醫院北門分院轉型多元長照資源中心、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等,另外基隆、桃園也有案件正公告招商。

此外近年受疫情影響,物流需求大幅提升,經濟部也推出數案物流中心招商案,成為促參新亮點。

李建賢指出,今年前八月促參法辦理案件共簽約45件,金額46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四倍以上。

為優化民間投資公共建設環境,財政部提出促參法修法,已送出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將力拚本會期三讀通過,李建賢表示,明年中央政府公共建設預算近6,000億元,創下新高,加上促參法修法,擴大案源、新增招商方式、建立爭議處理機制等,未來可望延續招商亮眼成績。

延伸閱讀》

拚內需 公建下年度預算增32%

 
拚內需 公建下年度預算增32%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明年經濟成長變數多,為帶動內需,促進經濟穩定成長,行政院112年度編列公建預算達5,972億元,年增32%。其中,以經濟建設2,678億多,包括台電穩定供電建設方案、科學園區擴建、三接等計畫。

國發會管考今年整體公共建設計畫執行情況。儘管遭逢營建工程物價飆漲、以及缺工窘境,截至今年7月底止,執行金額達2,485億元,創近15年同期新高,達成率為45.3%,較去年同期增加2.8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多執行75億元。國發會並督促各部會對於執行完成應付的工程款項,以活絡民間廠商資金運用。

工程會主委吳澤成表示,因應近期營建物價上漲,政府已積極採取作為,例如針對預拌混凝土,已增加河砂供應量,同時減免水泥進口貨物稅,都是希望從源頭穩定價格。但像鋼筋價格則是受到國際鋼價影響,非我政府能控制,只能反映在工程款。合約中若訂有物價條款,當營建物價上漲時,最後還是要覈實給付給業者。

明年執行公建規模將進一步擴大至6,000億元,行政院強調,主要是為持續推升經濟發展動能,確保台灣在疫情過後繼續向前邁進。

112年度總預算編列公共建設計畫經費1,725億元,較今年度增加25%;加計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四期特別預算832億元、以及連同營業與非營業特種基金3,415億元,合計5,972億元,較今年度同一基礎相較,增加1,457億元,成長32.3%。

明年度公建預算,以經濟建設編列2,678億元最多,而且多投注在能源相關建設。

 
台幣波動震幅 逼近25年最大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鷹派升息,帶動國際美元飆上20年新高,新台幣匯率今年也寫下了三項紀錄,恐改寫外匯交易員的經驗法則。

首先,新台幣匯率今年走勢先強後弱,年初最高來到27.607元,創下近25年新高;到上周五,匯價跌至30.588元,為近三年新低;全年高低價差擴大至2.981元,為2010年以來、13年最大。

資深匯銀主管指出,自中央銀行前總裁彭淮南1998年上任、現任總裁楊金龍2018接任至今的25年來,新台幣匯率每年的高低價差,一般都會落在3元以內,只在2008、2009這兩年,因爆發國際金融海嘯、國際匯市波動劇烈,高低價差擴大至3.54元與3.144元,其中2008年的高低價差3.54元,是25年來最大,其餘的23年,央行都將全年匯率高低價差控制在3元以下。

假設當年的匯率高點落於28元,低點一般不會低於31元,「新台幣每年最高價與最低價以3元為限、絕不會超過4元」,外匯交易員普遍將此列為經驗法則。

不過,此一經驗法則,恐在今年被改寫。新台幣匯率今年「先強後弱」,最高點為今年1月17日的27.607元,之後受美國猛烈升息影響,走勢每況愈下;新台幣匯率上周五貶值5.7分,收在30.588元,為近三年新低,總成交量13.095億美元。

截至上周五,今年全年匯率的高低價差已達2.981元,創2010年以來的13年新高,若新台幣匯率持續下探,不排除今年全年高低價差將打破3元慣例,甚至進一步挑戰國際金融海嘯時期創下的3.54元、成為25年來匯率最波動的一年。

今年新台幣匯率波動加劇,大型國銀交易室主管分析,這有兩項意義,一是聯準會歷經史上最大規模寬鬆後、展開40年來最激烈的升息步伐,對新台幣等亞幣的衝擊同樣是史無前例的巨大;二是楊金龍2018年2月上任至今逾四年半來,對新台幣匯率的控管明顯鬆綁、並放手讓匯率的波動幅度更富彈性。

匯銀主管說,「彭(淮南)總裁時期,因為十分注重穩定,除非國際金融風暴,否則新台幣匯率每年3元的波動幅度幾乎是鐵則,不過到了楊總裁,央行的操作變得不一樣了,2021年全年的高低點價差還不到1元、幾乎沒什麼動,到了2022年就『海波浪』了,今年才9月初全年波動幅度就快3元,以前的經驗法則就快不適用了。」

延伸閱讀》

楊金龍連任之路 三挑戰

外資連兩個月落跑 7月淨匯出逾1500億元

 
楊金龍連任之路 三挑戰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總裁任期一任五年,現任總裁楊金龍2018年2月上任,至明(2023)年2月屆滿。對於明年央行總裁大位,是由楊金龍續任,或由央行現任副總裁陳南光接任,成為金融圈的矚目焦點。

金融圈主管分析,楊金龍總裁的連任之路,面臨三大挑戰,首先是全球通膨嚴峻、台灣難以置身事外,其次是美國聯準會(Fed)狂升息加縮表,使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最後則是強勢美元時代,恐釀成新興市場債務危機。

楊金龍於2018年年2月接任總裁,迄今已滿四年半。身為「老央行人」的他,曾在央行最重要的外匯局、業務局歷練,也曾任央行駐倫敦代表辦事處主任;儘管師承央行前總裁彭淮南的穩定風格,楊金龍卻也努力實踐他對加強央行貨幣政策透明度的承諾,像是在公開記者會上有問必答、直球對決,對央行未來將採取的貨幣政策與房市信用管制方向,也會提前對市場示警,有如注入預防針般、避免市場過度波動。

相較楊金龍的謹慎穩定風格,央行現任副總裁陳南光,與央行理事陳旭昇、李怡庭,被業界視為央行內的「鷹派」份子,陳南光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同時也是央行前副總裁陳師孟的得意門生,專長為總經、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上任以來不改學者本色,持續對央行貨幣政策進行建言。

央行現任理事陳旭昇、李怡庭與前理事吳聰敏等曾合著名為《致富的特權》一書,抨擊央行的貨幣政策,陳南光也為此書寫序。央行理事出書抨擊央行貨幣政策,一度引發央行茶壺風暴,並展現目前的央行理事會裡,有鷹派也有鴿派,貨幣政策更能在理性辯論下達成決議。

 
重大交建授信 不受限額控管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重大交通建設授信案,可望排除《銀行法》第72-2天條之外,也就是不受限額控管。金管會近期再精細調控銀行法第72條之2限額控款,日前針對銀行提問發函解釋,如果按照《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31條規定,金融機構對民間機構提供用於重大交通建設的授信,配合政府政策並報請金管會核准者,授信額度可以不受到第72條之2限制。

金管會近期出函解釋,內容包括,一、如果是興建電廠,依據促參法承作電廠放款,其主要資金用途會在於機械設備或設施購置,該部分本非屬72條之2控管範圍,銀行於承作這類放款應回歸借款戶實際資金用途,但若屬興建建物部分,則必須納入72條之2的限額控管。

第二、如果是興建政府單位停車場等,若停車場屬於重大交通建設範圍,依促參法第31條規定,金融機構對民間機構提供用於重大交通建設授信,配合政府政策,並報經金管會核准者,其授信額度不受72條之2限制。

 
股債走空 8金控明年恐無法配息
記者廖珮君、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十五家金控半年報顯示,各金控金融資產評價因股債市走空導致崩跌,攸關配息的「其他權益」科目由正轉負,上半年虧損八六八五億元,若下半年虧損數未能縮減、獲利僅維持上半年動能估算,八家金控明年恐無法配息或配息縮水,預估全年配息額剩一千二百億元,下探近九年新低。

法人說,若台美下半年持續升息,各金控手上握有龐大債券部位恐難逃虧損窘境,即便有升息利差、交換交易(SWAP)機會財及台幣貶值的匯兌利益拉升獲利,恐仍很難彌補龐大的金融資產評價減損,大幅壓縮配息能力。

據十五家金控半年報,上半年淨值蒸發一點二兆元,只剩三點五四兆元。金控主管說,其他權益轉負數,就須提列同金額的特別盈餘公積,直到其他權益轉為正數才能沖回,避免亂發股息。

今年上半年除了第一金、日盛金的「其他權益」維持正數外,其餘十三家金控全盤皆墨,其中又以壽險金控最慘。國泰金上半年的其他權益虧損三五九一億元、富邦金虧一八五三億元、開發金虧九二六億元、中信金虧八八五億元、新光金則虧了六六五億元,都是因子壽險金融資產評價虧損。

法人以假設十五家金控下半年獲利暫維持上半年動能、及到年底時「其他權益」虧損仍維持上半年底數字來推估,有八家金控因其他權益為負數或獲利偏低,導致明年無法配息,僅剩第一、兆豐、中信、富邦、元大、永豐和日盛等七家金控有能力配息,估計配息總額約一千二百億元。

金控股配息面臨縮水,投資人要如何布局?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說,其實應反向思考,股價會提前反應市場變化,股息則是最後才會反應,近期在金融股股價拉回下,對長線布局的存股族而言反而是買點,建議用分散角度,以定期定額策略慢慢買進,但短線投資就不宜選金融股。

 
國際財經要聞
德國政府推出第三輪為人民減負計劃
德國之聲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聯邦政府的第三次減負計劃共耗資650億歐元,加上前兩次,總共支出950億歐元。經過數周馬拉松式的談判與討價還價,執政各黨終於在周日凌晨(9月4日)達成協議,稍後,肖爾茨總理對第三次減負內容在柏林對外界做了介紹。

他說,「我們國家正處在一個困難時期」,毫無疑問,為人民和企業減負將耗費巨資,但這些支出是必須的,「它關係到,怎樣帶領這個國家平穩地度過危機」。他表示,許多人都陷入深深的憂慮,而「我們非常非常重視這些憂慮」。

第三次減負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對退休人士進行一次性補貼。12月1日前,所有退休人員將得到一次性300歐元的能源補貼,這筆錢將同退休金一道支付。在前兩次減負計劃裡,退休人員沒有被考慮進去。

提高兒童金和兒童補貼。從明年1月1日起,對第一和第二個孩子每月提高18歐元的兒童金(Kindergeld)。對低收入家庭的兒童補貼(Kinderzuschlag)從明年1月1日起增加到每月250歐元。

大學生和大專生得到一次性200歐元資助。

第三次減負計劃尤其面對低收入階層。措施包括,擴大接收住房補貼人群,該群體將擴大到200萬人。他們還將從今年9月至12月得到一次性取暖補貼:一口之家得到415歐元,二口之家得到540歐元,接下來每增加一個家庭成員便增加100歐元的取暖補貼。

開啟「公民金」制度:公民金是一種福利救濟金,它將從2023年1月1日起取代現有的「哈爾茨4」救濟金,公民金的金額也大大高出前者:公民金大約是每月500歐,「哈爾茨4」救濟金只有449歐元。

減稅。從現在開始至2024年3月,原本19%的天然氣經營額稅率降到7%。另外,所有賦稅者從明年開始可以將退休金保險金額作為「特別支出」報稅,該計劃原本在兩年後才實施,現在提前落實。

此外,一些現有的臨時規定取消了期限:為疫情期間涉及的在家工作每日減稅5歐元、每年最多600歐元的規定,將繼續執行。

9歐元月票跑遍德國,3個月過後,這麼優惠的月票是否取消?對此,聯邦政府尚未宣布最終決策,但框架已露雛形:月票價格將在49歐元至69歐元之間。聯邦政府將年度撥款15億歐元支持該項目,前提是,各州至少也拿出同等金額的資金。

今年以來,德國聯邦政府推出三次減負政策共耗資近1000億歐元,儘管如此,聯邦財政部長、自民黨主席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表示不需要新的借貸,他說,2023年的聯邦預算將像計劃的那樣,遵守「為負債剎車」的憲法規定;而今年也不需要追加財政預算

(綜合報導)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諾貝爾得主示警:Fed激進升息 將加劇通膨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再次警告,美國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可能反而會讓通膨惡化,並提出三個原因說明。

史提格里茲2日在義大利一場論壇表示,美國的利率自2008年以來,都維持在零或接近零的水準,確實須加以調整,但Fed激進升息卻反而可能加劇通膨壓力,理由有三。

史提格里茲分析,首先,通膨壓力的主要來源,是供應面混亂導致原油和糧食價格高漲,「升息會帶來更多的石油從而降低油價、更多的糧食從而降低糧價嗎?顯然不會。事實上,真正的風險是這會是情勢惡化,因為我們要做的是進行緩解資一些供應面瓶頸的投資」,「升息將提高(投資的)難度」。

第二個理由是,大企業的利潤已隨著成本高漲而增加。史提格里茲指出,大型企業不僅已在轉嫁成本,漲價程度甚至超過成本增幅,因此在非競爭的市場下升息,可能進一步推升通膨。

史提格里茲說,最後一個理由是,升息也可能推升通膨一大重要組成的成本:房租。

他說,Fed的研究已顯示,利率升高時,成本就會反映在房租上。

 
泰越協議 提高出口米價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泰國與越南政府3日宣布達成協議,將合力提高外銷全球市場的稻米價格,以助農民轉嫁激增的成本。

曼谷郵報報導,泰國農業及合作部長查朗猜(Chalermchai Sri-on)表示,這是泰國與越南敲定的第一項此類協議,兩國將立即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各自在國內推動,「這項協議是泰越合作第一步,以協助稻農利用這項全球市場的定價機制獲得更公平的出口價格」。

查朗猜說,他的顧問阿隆功(音譯)已被任命為泰國談判小組的負責人,而農業及合作部負責與農民協會、碾米業者、出口商及其他相關團體會談。

他表示,之後的會議將討論協議細節,使各方都知道下一步會採取哪些行動、從而提高出口稻米的價格,以反映不斷上漲的成本。越南和泰國各是世界第二大及第三大稻米出口國,雙方還將建立政府談判機制,說服更多稻米出口國加入。

查朗猜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種植稻米的成本大增,但米價漲幅遠小於成本。

 
影音串流平台 激戰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亞馬遜(Amazon)宣布,影集魔戒前傳「魔戒:力量之戒」2日在Prime Video影音串流平台首播,吸引全球逾2,500萬人觀看,締造該平台首播的新紀錄。HBO Max同日則把「權力遊戲」前傳「龍之家族」第一集放上YouTube免費播映,試圖分散各界對亞馬遜新節目的討論熱度,凸顯串流平台的內容大戰持續升溫。

「魔戒:力量之戒」前兩集於8月31日已在美國戲院上映,2日在2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Prime Video平台上線,這天也是「魔戒」小說作者托爾金(J.R.R. Tolkien)逝世滿49年。這部影集是奇幻史詩鉅片「魔戒」的前傳,預計拍攝五季共50小時。亞馬遜製作這部影集的總預算約7.15億美元,為史上製作費最高昂的電視影集。

亞馬遜3日公布的「魔戒:力量之戒」首播收視人數,是亞馬遜首次公布旗下影音內容的收視數據,但未透露收視率排名。亞馬遜製片廠負責人薩爾克說,這部影集及首映的熱烈回響,令該公司驕傲,「觀賞首映的數千萬粉絲,是我們定義成功的真正標準,他們顯然和我們一樣,對這部影集充滿熱情」。

與此同時,對手HBO Max不甘示弱,在「魔戒:力量之戒」平台首播的同一天,於Youtube免費放上熱門新劇「龍之家族」第一集。根據尼爾森(Nielsen)和HBO的數據,「龍之家族」8月21日首播時在美國吸引近1,000萬人觀看,也打破HBO首播觀看記錄,上映首周的觀看人數則達2,000萬人。

HBO在Youtube播放「龍之家族」,也顯示該公司深知一些奇幻作品粉絲沒有時間追兩部影集,可能只能二擇一觀賞。

適合兒童觀賞的節目擁有更廣泛的觀眾群,觀看數及營收往往比成人觀眾取向的內容更高。「龍之家族」被評為不適合年齡低於17歲者觀看的TV-MA限制級影集,而「魔戒:力量之戒」被列為14歲以下兒童需父母陪同觀看的V-14節目,這可能成為決定訂戶數多寡的因素之一。

影音串流市場競爭已日益激烈,亞馬遜、Netflix等影音串流先驅,正面臨Disney+、HBO Max、Paramount+及Peacock等後起之秀的挑戰,促使串流巨頭紛紛押注有望吸引並留住訂戶的新節目。

 
印太經濟架構談判 動起來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印太經濟架構(IPEF)14個成員國本周將在美國洛杉磯舉行部長級會議,預料將宣布正式展開談判,聯合聲明草案也顯示,IPEF成員國將同意加強分享供應鏈資訊,並成立專門的應對小組,以防半導體等重要原料供應短缺和中斷,各國也將強化數據移轉的透明度、推動海關程序數位化。

IPEF部長級會議8∼9日在洛杉磯登場,是IPEF首場面對面的部長級會議,將由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和商務部長雷蒙多共同主持,日方將由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出席。IPEF的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南韓、澳洲、印度、印尼和新加坡等14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總額約占全球的40%。

共同社報導,各國將宣布正式啟動協商。相較於傳統貿易協議,IPEF的談判並未涉及降低關稅和貿易自由化等美國認為較敏感議題,而是專注於為數位經濟等新領域、和半導體等重要戰略原料供應鏈,設定高標準。

IPEF由四大支柱組成:公平貿易、供應鏈韌性、結合去碳化和基建的乾淨能源,以及稅制和反貪腐,成員國預料將各自決定要參與哪幾項支柱的協商。日本政府官員透露,結果將在會後聯合聲明公布,而美國和日本預計四大支柱都會參加。

日經新聞取得的聯合聲明草案顯示,IPEF成員國將同意強化資訊共享,並且設立一套體系,能在供應受擾時,透過專門處理這個議題的小組,調度供應鏈來源。各國將攜手合作,以快速恢復因衝突或傳染病而中斷的供應鏈,還要藉由分散製造基地與加強交換庫存資訊,強化供應鏈。

能源安全部分,聲明草案也包含幫助其他國家轉型改用再生能源的倡議,例如使用較多化石燃料的東南亞國協(ASEAN)。貿易方面,IPEF成員國將提高數據移轉的透明度、推動海關程序的數位化。在稅制和反貪腐,聲明草案要求各國遵守租稅協定,以避免對跨國企業二次課稅。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拜登將在28~29日在華府接待12個太平洋島國領袖,包括吉里巴斯、密克羅尼西亞、斐濟等國,以強化連結,並且抑制中國大陸的影響力。

 
特拉斯出任英相 投資人不安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博彩賠率和民調均顯示,英國現任外交大臣特拉斯可望在5日成為新任首相,但在通膨已達兩位數之際,她主張透過「大撒幣」以「加速推動」經濟的計畫,已令經濟學家與投資人憂心忡忡。

英國保守黨新任黨魁將在5日揭曉,預料將由特拉斯接任,她也將獲國會推舉為新任首相,但她上任後將面臨非常嚴峻的經濟情勢。高盛指出,英國的通膨率攀抵10.1%,且可能升破20%,經濟預料今年底將陷入衰退,企業正準備因應冬季停電困境,勞工團體也在討論自1926年以來的首次全國罷工。

面對這些逆境,特拉斯的藥方是透過減稅和鬆綁法令釋放國家的生產潛力,希望把英國平均成長率提高到2.5%,從而使公共部門「更有效率」並且控制住公共財政。

特拉斯的具體政策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藉由支持家庭和企業來解決當前的生活成本危機、祭出300億英鎊的個人和企業減稅以啟動經濟成長、透過供給面改革提升經濟的生產潛力。在央行升息並縮減資產負債表之際,她也曾表示上將檢討央行的職責。

但經濟學家、在野黨甚至執政保守黨的人士都擔心,她的減稅措施會導致通膨惡化,而且過度放鬆財政限制,將使市場下跌演變成為一場危機。 安聯全球投資公司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人里多爾說:「我認為英國和英國公債市場陷入某種程度的危險。」市場已對特拉斯接任首相感到憂慮 ,債券交易員擔心市場上大量公債多到可能難以吸收,導致償債成本增加。10年期英國公債殖利率上升逾90個基點,英鎊兌美元重貶4.5%,今年迄今已貶15%。

 
全球股市 秋季行情蕭瑟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金融市場進入「正常化」流程,實質利率急升,正在全球金融市場引發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跨資產賣壓,且隨著時序進入秋季,未來幾個月的股市前景也將「蕭瑟」。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訪問的八位華爾街投資策略師大多建議買進能源、金融、醫療保健及消費必需品等價值股。

美國實質公債殖利率已再度轉正,5年及10年期殖利率同步上升,短期實質利率上周也急升到2020年3月來高點。實質利率上升對所有基金經理人都是重大利空,特別是對利率較敏感、價位偏高的科技股與長期公司債;同時房貸利率上升,加上企業經營成本升高,也衝擊經濟。

目前華爾街普遍認為聯準會(Fed)決心緊縮金融情勢,以對抗通膨,意味著各類資產投資人都將面臨新一波市場動盪。高盛指出,未來幾個月股市將高度震盪,且如果實質利率持續上升,且經濟成長減速,股市將有進一步下跌的風險。

野村控股指出,實質殖利率可能升到多年高點,從而使美股再度探底。實質殖利率上升,也拉高投資人的機會成本,將使科技股、黃金及加密貨幣等低殖利率及無利息收入的資產吸引力降低。

面對入秋後的股市動盪展望,策略師大多建議持有能源和醫療保健類股。雖然油價難再衝高,但仍可能居高不下,有利能源業者獲利與擴大配息,醫療保健業者則日益注重科技,價位也不高。摩根士丹利投資長威爾森建議減碼非消費必需品類股、以及科技的景氣循環領域,包括半導體和硬體業者。美銀證券美股與亮畫策略部門蘇巴拉曼尼安和貝萊德美洲iShares投資策略主管喬德里都認為應提高投資組合的價值組成。

 
要聞
和泰車:明年漲價恐成定局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龍頭大廠和泰車(2207)近期透露,在原物料大漲之下,車價已到了「不得不漲的地步」。業內傳出,近期,豐田原廠與和泰車多次溝通,雖然和泰「希望不要漲」,但日本人態度比以往更堅決,明年車市漲價恐成定局。

業內人士指出,全球原物料大漲的問題,遲早會反映到車價,總代理希望不漲價,不過原廠有全球定價的問題,面臨全球共同的通膨壓力,漲價恐怕難免。業內指出,只要和泰車漲價,將導致國產車迎來新一波漲價潮。

據了解,和泰車上周法說會上,就釋出漲價的訊息,也透露應該在下個月就會明朗,一旦真正落實漲價,將是疫情以來的第二波新車漲價行動。

和泰車內部透露,「與日本夥伴的協商,仍在進行中」,漲價或許難免,但仍希望對台灣少漲一點,以維持競爭力,也讓消費者多一點選擇。

上周,和泰車法說會時透露,目前正與日本原廠就新車漲價問題,進行協商。由於原物料大漲,造成新車成本大增, 和泰車向原廠爭取不要漲價,或者,盡可能降低漲價幅度,目前在協商中,預期下個月會有結果。

 
中租124億元聯貸案 拍板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租控股(5871)旗下中租迪和與合迪,於1日完成新台幣124億元聯合授信案,由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與統籌主辦土地銀行總經理何英明代表銀行團簽訂合約,寫下中租-KY兩家子公司同時辦理聯貸的首例。

中租迪和為建置太陽能電廠所需資金,以及合迪為償還金融機構借款暨充實中期周轉金,委由土地銀行分別籌組新台幣50億元及新台幣60億元聯合授信案,並由第一銀行、東亞銀行、合作金庫等14家金融同業共同參與,因參貸踴躍,最終超額募集分別以54億元及70億元結案,各參貸行對於中租控股長期務實經營均予認同與肯定。

中租控股為台灣租賃業龍頭,業務涵蓋金融周邊領域,除原有租賃業務外,更擴展業務領域至小額消費分期及太陽能電廠等,截至今年8月,旗下已擁有2,973座太陽能電廠,發電總容量逾1GW,共計1,004MW(百萬瓦),為全台擁有最多太陽能電廠數,以及綠能發電量最高的企業,並跨入售電領域,與產業攜手邁向淨零碳排。目前更積極於海內外地區拓展企業版圖,強化成長動能。

中租控股已連續兩年入選「道瓊永續世界指數」、「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且於2021年拿下綜合金融類全球排名第四名之成績,顯見中租在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各面向已獲國際肯定。

 
車市爆新一波銷售大戰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迎漲價前最強買氣,車市大戰將開打。民俗月結束、各品牌拚推新車款,包括裕日車(2227)明(6)日INFINITI的新車發表展開序曲,另外,福特六和、中華車與和泰車都將陸續推新車搶市,業界預期,車市將爆出新一波銷售大戰。

業內指出,近期原物料上漲、新車漲價壓力破表,明年元月起車市幾乎確定有一波漲勢,換言之,今年第4季是換車族的最後機會,因此,被民俗月鎖住的買氣將被刺激出籠,粗估觀望買氣規模至少百億元之譜,車廠勢必祭出各類奇招搶客,車市大戰一觸即發。

依據龍頭車廠和泰車的推估,今年9月總市場預估約35,000輛,雖國際政經局勢及汽車供應鏈仍充滿不確定性,但隨著疫情趨緩、國旅用車需求持續暢旺,以及車廠持續提供優惠促銷方案等利多因素下,預期國內市場買氣將可望維持強勁。

業內分析指出,近期和泰車再釋出新車售價可能調漲的訊息,市場聞風而動,和泰的新車即將漲價的消息,觸動市場敏感神經,預期,國內中平價車款明年元月將迎漲價潮,即使明年才要購車的消費者,計畫也可能因此提前。

今年的農曆7月並不淡,市場規模仍達3.44萬輛,不過,不少民眾在民俗月均觀望,尤其,中平價車款消費者向來更重視民俗傳統,因此,民俗月期間車市的買氣多受到壓抑。

為了迎接換車族的新一波買氣,裕日車旗下INFINITI QX50即將發表、全新上市,在裕日車的INFINITI之後,福特的旅行家也跟著發表,中華車的新品牌MG新車款也將在近期公布售價,並隨即開始交車。

除此之外,裕日車的熱門國產休旅車KICKS改款發表在即、和泰車的國產商用車TOWNACE廂型車即將加入市場,國產品牌積極搶攻市場。

業者指出,雖然上個月(8月)幾家進口車品牌因為抵台的新車輛數增加,挹注車市規模,但實際上進口車的供應仍然緊縮,嚴重不足。釋出更大的空間給國產品牌,這也促使國產品牌的新車上市更被看好。

除了進口車供應仍然不足,新車售價可能上漲,更加快了消費者購車的腳步。去年下半年,和泰車釋出原物料上漲,新車漲價壓力大的訊息之後,最後在去年年底新舊年式更換時,果然開始調漲售價。

因此,此番和泰車再釋出新車可能漲價的消息後,消費者更加重視。

延伸閱讀》

和泰車:明年漲價恐成定局

 
出售未上市櫃股 三個注意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修法自2021年起,個人出售未上市櫃股票所得,屬於個人基本所得課稅(俗稱最低稅負制)範圍,中區國稅局提醒納稅人三大注意事項,包含所得計算方式、交易損失扣除方式、新創排除條款適用等。

立法院在2020年底三讀《所得基本稅額條例》修法,將個人交易未上市櫃股票恢復納入最低稅負制計稅,以遏止透過股權交易等方式避稅,同時降低炒房誘因,並自2021年起適用。

國稅局提醒,計算個人交易未上市櫃股票所得時,是以交易時成交價格,減除原始取得成本及必要費用,像證交稅、手續費等,計算所得額,並檢附收付款紀錄、證交稅繳款書、買賣契約等證明文件,供國稅局認定。

若無法證明原始取得成本,依規定則以實際成交價格的20%計算所得額;無法提供實際成交價格者,則按交割日前一年內,最近一期經會計師查核簽證的財務報告每股淨值計算收入,再按收入75%計算所得,若一年內無會計師查核簽證財報,則以交割日公司資產每股淨值計算後,再以75%為所得。

不過若國稅局查到實際所得比前述計算方式還要高,則要以查得資料來核計,提醒納稅人若因故意、過失短漏報實際所得,導致短漏稅額,仍應依法處罰。

其次,交易若有損失,可自當年度交易所得扣除,但以該交易損失及交易所得均以核實計算損益者為限。若當年度無交易所得可扣或扣除不足,可在損失發生次年起三年內,檢附稽徵機關核發的損失證明,從交易所得中扣除。

每年度可扣除金額限額,不得超過當年以實際成交價格及原始取得成本計算的交易所得。

第三,當時修法為避免衝擊新創,也設計排除條款,若交易成立五年內的高風險新創未上市櫃股票,可免納入計稅,國稅局提醒,雖免計入,但仍應在個人最低稅負申報表中揭露,並檢附核定函或櫃買公告等資料。

國稅局也提醒,「高風險新創」分為須向經濟部申請核定,或登錄創櫃板、符合產創條例天使投資人條款規定等簡化認定方式,納稅人應留意相關規定。

 
外資申請上限稅率 可免檢附扣繳憑單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國際財政司表示,外國機構投資人(FINI)事後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上限稅率時,原應檢附扣繳憑單,但響應稅政電子化,近期已鬆綁規定,只要國稅局對這類申請可從系統查詢、更正者,FINI在申請時可免檢附扣繳憑單。

國財司表示,他方締約國居住者已依所得稅法扣繳所得,在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減免時,可由所得人或扣繳義務人依規定期限,檢附證明文件及扣繳憑單,向原受理扣繳申報國稅局辦理。不過隨著稅政電子化,2017年起,各區國稅局對非居住者各類憑單開放網路申報。

考量電子化作業已改變文件核發形式,FINI依規定申請適用所得稅協定上限稅率時,未能檢附扣繳憑單,若受理申請國稅局系統已可查詢及更正申請年度扣繳資料者,可免檢附扣繳憑單,適度簡化申請程序。

 
解決碳問題 學者籲產學合作
記者余采瀅/台中報導聯合報
近年全球極端氣候議題越來越受到重視,減碳成為全球共識。歐盟率先將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台灣最快二○二四年也將開徵碳費,對產業未來勢必發生重大影響。減碳浪潮來襲,學者呼籲產學合作研發技術,逐步解決碳問題。

台中精機的產品以外銷歐洲為主,針對歐盟將課徵碳關稅,面臨極大壓力。台中精機廠總管理處經理謝容說,公司先全面啟動碳盤查,盤查內部耗能、溫室氣體及產品碳足跡,並與上下游廠商一起節能減碳,打造綠色供應鏈。

謝容說,如果減碳仍不足,再啟動「綠電轉供」,在廠房裝設太陽能板,綠電除了是公司推動碳中和的利器,也可以跟光電廠合作;公司也致力研發,提供客戶低碳節能產品。

國內電動機車龍頭Gogoro上路七年來,全台超過五十萬名用戶,總行駛里程累積五十七億公里,減少使用二億四四○○萬公升汽油,減碳四億七六○○萬公斤,成效頗豐,並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副總經理郭錦程說,Gogoro不只是電動機車公司,也是能源服務公司。

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講座教授蔡春進表示,減碳是國際趨勢,國內減碳技術卻遇到很多瓶頸。碳捕捉是收集與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其中碳封存技術極為重要, 過去科技部委託成功大學在苗栗頭份永和山做「二氧化碳地下封存」可行性評估,遭地方抗議,建置碳封存場址有所阻礙。

蔡春進說,另一條路「碳再利用」,將二氧化碳資源化,轉化為固碳化學品,不過減量微乎其微,減碳之路極具挑戰,呼籲產學合作共同研發技術,逐步解決碳排問題。

 
貨櫃輪歐洲線合約價暴跌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歐洲線合約價暴跌,貨櫃輪有壓。大陸封控、天然氣危機加上通膨未解,導致各大廠貨量急縮,貨攬業者傳出,貨櫃輪遠東-歐洲線年底合約價大砍四成仍乏人問津,每FEU(40呎標準櫃)砍至6,000美元以下,市場預估,運價續跌機率大。

大陸限電、封控情況升溫,歐美需求持續走軟,加上近期歐洲遭遇極端氣候衝擊,萊茵河難以航行船舶,且俄國關閉北溪1號天然氣供應,雖後改口由烏克蘭管線補其缺口,但對歐洲製造業而言,仍面臨極大挑戰。法人指出,凡此,均導致遠東到歐洲或歐洲發往各地的貨量急降,對連跌不休的貨櫃運價,無異雪上加霜。

航運業者指出,歐洲合約價是貨櫃航運的先行指標,協商時間落在前一年度的第4季,通常12月間陸續簽署。去年此時,因貨櫃運價暴升至高點,因此不少貨主提前議約,由於當時是賣方市場,因此傳有航商堅持須簽三年的長約,合約價區間落在每FEU 7,000-10,000美元之間。

不過,近期貨櫃輪市況丕變,運價也急速翻轉向下,上周五(2日)公告的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單周跌點擴大到306.64點,指數跌破3,000點關卡,來到2,847.62點,跌幅9.7%,近一個月來跌幅逾26%。其中,遠東-歐洲線現貨價格為4,252美元。

近期,遠東-歐洲合約價又進入議約階段,貨攬業界傳出,已有業者喊出低於6,000美元(FEU)的合約價格,若對照去年高點的1萬美元,等於大砍了四成。據悉,業界對此報價意興闌珊,顯示貨主還在等「更好的價格」。

最新的運價現貨報價方面,遠東-美西線近一周跌掉1,175美元,每40呎櫃來到3,959美元,跌幅為22%,近一個月跌幅高達40.86%;亞洲到美東每40呎櫃8,318美元,周跌483美元,下跌5.49%,月跌幅為11.02%,為四大主要航線中跌幅相對較小。

遠東-歐洲線續跌,每TEU(20呎櫃)來到4,252美元,續跌189美元,跌幅擴大為4.26%、月跌幅為21.49%;地中海航線每TEU運價來到4,774美元,周跌幅為5.8%、月跌幅20.05%。

延伸閱讀》

□美西現貨運價 驚見3字頭

長榮減資 明起停牌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