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 星期四

男性建構的世界/我們的雄性本位文化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8/20 第114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男性建構的世界/我們的雄性本位文化
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兒童人權之父最後的回憶錄與隨筆
蚊子、病毒與全球化/疫病與人類的百年戰鬥帶給我們的啟示
教育,我相信你/相信教育的力量,讓改變為我們帶來希望
告別等於死去一點點/無所動心 抒情mix懸疑 混血文集
閱讀筆記 【書評•散文】林妏霜/尋找化形的元神

新書鮮讀
男性建構的世界/我們的雄性本位文化
文、圖節錄自暖暖書屋
圖/暖暖書屋提供
女性主義先鋒作家,思考雄性優勢局面的負面效應,單一性別獨攬大權,對人類進程實為不利,人類生命應有全新的視野與層次。雄性本位下,每一層社會關係都由男性主宰、為男性便利而生。無論道德、法律、戰爭、宗教、教育……每個面向都是滿滿的雄性痕跡。

內容簡介:在雄性本位文化中,男人無條件受到認可,整個世界都是他的世界,人類的標準建立在男性特質上;而女人的全世界就僅限於家庭,她擁有的是嚴格限定女性職責與興趣的預設場域。而其他部分卻都是男人的生活場域,此一性別獨占了人類集體的活動,並用男人獨有的姿態管理這些活動。今日人類的發展已到了某個程度,男女皆有能力看透並跨越性別差異,通力打造更進步的世界。為了兩性的利益著想,很值得點出單一性別過於強勢的負面效應,會對人類進程大為有害,因為一個思考、感受、行為都以爭鬥為基礎的性別,很難溫和地將人類關係趨向和諧。

作者介紹:夏洛特.柏金斯.吉爾曼(Charlotte Perkins Gilman,1860-1935) ,美國知名作家、女性主義先鋒,及社會運動改革家。

  父親在她嬰兒時期就棄家離去,家境貧寒。母親為保護她,禁止她與別人有過多交往和閱讀小說,童年時期很孤單,上過七所不同的公立學校。後來與父親取得連繫,得到資助,十八歲進入羅德島設計學院。

  1884年與藝術家查理斯.沃爾特.斯泰森(Charles Walter Stetson)結婚。第二年女兒出生後就變得抑鬱,接受「休息療法」,醫生禁止她下床、閱讀、寫作、縫補、說話、自己吃飯。出院後仍遵照醫生建議,盡可能居家不出,孩子不離左右,每天只有兩小時的智力活動,但後來抑鬱症仍然加重,開始出現自殺行為。她的半自傳式短篇小說《黃壁紙》即來自此段經歷。

  1894年正式離婚,與女兒搬到了加州,開始活躍於一些女權和改革組織中,並將女兒送回父親那裡。1900年,與表兄霍頓.吉爾曼(Houghton Gilman)結婚。1909年創辦《先行者》(The Forerunner)雜誌。1932年發現罹患乳腺癌,1934年第二任丈夫腦溢血過世。由於她提倡臨終安樂死,1935年服用過量氯仿自殺,在自傳和遺言中都提到寧可選擇氯仿,也不選擇癌症。

  作品繁多,包含小說、詩集、婦女和勞工等社會議題。小說《她鄉》和《黃壁紙》成為美國女權運動的重要作品,其他著作有詩集《我們這個世界》、非小說《婦女與經濟》、《他與她的宗教》、《關於兒童》、《家庭:其工作與影響》等。

搶先試閱:〈第一章 鑑於人性〉

陽剛好鬥即是雄性專有的特質,任一或全體的雄性,不分物種皆然;柔順慈愛即是雌性專有的特質,任一或全體的雌性,不分物種皆然。而羊性、牛性、貓性、犬性、馬性或驢性,都是專屬於該物種的特質,不分性別一體適用。

然而在我們人類身上,一切都變了。我們太過執著於男性化與女性化的現象,反而疏於關注共通的人性。我們顯然很清楚自己身為人類並且深感自豪,卻鮮少深思我們為何具備身為人的資格?只是一味在兩性差異上大做文章,卻沒有思考男人與女人是否皆未臻人性完美、或者逾越了界線?不斷強調做某事「很爺們」、做某事「很娘們」,卻很少思考身為人類該如何舉措。

只有在極端的狀況下,生死存亡關頭時,我們才會認知到所謂的「共通人性」。在這種時候,不分男女,一言一行都要有身為人類一員該有的樣子。就本質而言,正因為人性層面該有的情操與行為舉止遠比性別層面該有的更加廣泛,才會顯得我們一開始對於共通人性的認識過於薄弱。

簡單分類能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具備某些與非生物相同的特性,例如:有重量、不透明、有彈性,但這些顯然不是人類專屬的。我們也具備某些與所有生物都共通的特性,比方說,以細胞的構造而言,細胞分裂的方式、細胞需要營養等,但這些仍然不是人類專屬的。我們有許許多多與其他高階哺乳類動物相似但並非人類獨有的習性,因此也不能算是人類專屬的。那麼究竟什麼才是人類獨特的性格呢?人類究竟因何而與萬物不同?

人性特質主要在三個方面最能夠被看清:器具使用方面、生理方面、以及社交方面。我們製作與操作器具的能力是人類最鮮明的特徵;唯有人類擁有自己身體之外的工具。我們不但有牙齒,還製造出刀、劍、剪刀,以及除草機;我們不但有雙手,還製造出鏟子、耙子、犁、鑽頭,以及挖泥機。我們是懂得變通的生物,透過五花八門、不斷精進的武器體現了強大的腦力。善用工具是人類最主要而且賴以生存的特色之一。專家們只能靠追蹤遺骸、殘殼來辨認遠古動物,卻可以從不同的建築形式、工具以及器皿來辨識遠古時代的人種。

賦予人類心智的腦力開發程度,是人類物種明確的標記。可以數到一百的野蠻人就比只能數到十的野蠻人更具備人類智慧。

比上述這些更明顯的特性就是人類的社會性。我們絕對不是世上僅有的群體動物,像是亙古以來皆勤勞的螞蟻,甚至是服務至死方休的蜜蜂,都屬於社會性的生物。但是跟他們同屬昆蟲綱的其他昆蟲種類皆為獨居,人類卻一直都不是獨居動物。人性萌芽於低階的社會關係,隨著社會關係越加複雜而逐漸提升。

所有形式的人類生命皆是仰仗著俄國的克魯泡特金(Kropotkin)提出的《互助論》(Mutual Aid)而存在的,而人類文明則是隨著社會上專業技術與勞務的交換,一步一腳印的穩步發展。像螞蟻一般逐食物而居的遊牧民族所展現的人類特質,相較於靠著智慧在土地上耕耘作物的農民,就稍顯薄弱了些。而商業與貿易的延伸,從農村市場逐步蓬勃發展成今日的全球化交易,更是強化了人類特徵。

因此,我們認為人性既不是一次到位被創造出來的,更不是一成不變的。按照H.G.威爾斯的描述,人性特質是「正在被塑造中」。他認為我們的人性特質並不是存在於個體上,而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他甚至認為每個人的獨特個性是人際關係交互作用的產物。人性不是取決於我們是誰,而是取決於我們做什麼事情、如何做事情。哲學上有些人傾向稱頌人的「存在」勝過稱頌人的「作為」。這些人提出的問題是:「你能講出任何形式的生命是僅僅存在而什麼都不作為的嗎?」

若是單獨的來看、從生理上來看,我們屬於動物界,生物分類是人屬;但若是從社會角度和精神層面來看,儘管程度有所不同,我們都是人類。真正的人類歷史是隨著人性特質的進步而發生的。

人類歷史並不算長,真正被書寫下來的歷史,最早也只能追溯至幾千年前埃及的古老石刻而已。從有文字以降的這幾千年間,人類所擁有的,幾乎沒有例外的,都是「雄性本位文化」。歷史,正如同它本身,是由男性所為、由男性所記錄。

心靈上、器具使用上、社會發展上,幾乎都是男人的天下。人類至今為止的生老病死,都發生在男人建構的世界中。這個狀態是如此的普遍又顛撲不破,哪怕只是提起這個現象,大家頂多只會說自然法則就是如此。我們對此是如此的習以為常,從人類文明萌芽伊始,「人類」(mankind)的字義就是「男人那一類」(men-kind),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

女性壁壘分明的被界定出來,女人代表的是一個「性別」。在騎士們的敬酒致詞中,這個「性別」是被單獨區隔出來,作為跟女人柔順特質高度相關的特殊服務。一八八八年曾有一位英國科學家如此說:「女人不是個人種,連半個人種都稱不上,她們就是該被怒斥的次等物種,只有繁衍的功能。」

此種看待女性的心態被馬力奧特─華生(H. B. Marriott-Watson)闡釋得更加明確。他在一九○四年六月份的《十九世紀》月刊中的文章〈美國女性〉中寫道:「她天生的煩躁不安使她放棄了唯一能合理化她存在的功能。」在雄性本位文化中,這段話算是對於女性定位相當罕見地愉悅且扼要的說法了。做為一個人種,男人是無條件被認可的,沒有人持反對意見;然而女人,一個奇怪、異樣的生物,在整個人類認知體系中顯得格格不入的群體,她的性別只有在女性功能上能夠被合理化。

女性存在的理由和解釋佔去了不少篇幅,很顯然,她受的虐待與斥責也有大量書寫。任何一個圖書館的目錄中都找得到各式各樣的女性主題:女性的生理構造、女性的多愁善感、婦女戒律,以及女性的宗教信仰——各種關於女人但不同類別的書籍。即便今日,我們在馬爾霍姆(Marholm)、英年早逝的魏寧格(Weininger)、莫比烏斯(Moebius)或是其他學者的作品中,也不難找到同樣關於女性真正意義上歷久不衰的探討。

本書在意義上是本關於男性的書,它將人類本性與性別本性加以區分,但並不打算貿然為男性存在而合理化他們的陽剛粗率特質。然而,本書確實會指出男性與人類整體在本質上的差異,也會針對單一性別的強勢掌控對人類生活造成的影響有所著墨。

▶▶ 閱讀更多 夏洛特.吉爾曼《男性建構的世界:我們的雄性本位文化》

 
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兒童人權之父最後的回憶錄與隨筆
文、圖節錄自大塊文化
圖/大塊文化提供
「我在。我有重量。我有意義。我可以。我會。」「我活著的目的不是讓別人愛我、讚嘆我,而是為了行動、為了去愛。」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畢生關注兒童人權與教育,是當代兒童教育先鋒,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即依其理念制定。他是醫師、作家、教育家、社會運動者,也是猶太孤兒院院長。二戰期間,他婉拒外界救援,與收容的孩童在華沙猶太隔離區相伴,最終一同被押運往滅絕營而喪生。他和孩子們遠去的身影,是世人對其最強烈、深刻的印象。然而,除了前衛的教育論述、英雄式的悲劇結局,我們還認識柯札克的什麼?

內容簡介:「我有義務照顧這個世界。」年逾六十的柯札克書寫當下艱困的日常,也回溯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壯年歲月。我們看見一位傳奇人物立定志向的起點、為信念戰鬥的一生,讀出貧困、飢餓、病痛、死亡在黑暗裡徘徊,看到記憶中慈愛善良的他,經受挫敗時也流露出尖酸惡毒與絕望迷茫——我們凝望他支離破碎的一面,也見識與所有人一樣不完美的他,在動盪不安中怎麼去愛、去感受,如何為孩子、為實踐理念,不斷思考,持續行動。1942年八月,押解猶太人的德軍走向孤兒院大門。柯札克暫且擱下筆,日記再也沒有寫完。未完的文字鋪往死亡的幽暗路,而他踩踏苦痛前行的腳印裡,留存著向光明的掙扎、堅持與想望。

作者介紹:雅努什・柯札克 Janusz Korczak ,本名亨利・哥德施密特(Henryk Goldszmit),1878(或1879)年出生於波蘭華沙環境優渥的猶太家庭,是知名兒科醫生、作家、教育家、社會運動者,為兒童人權與教育奉獻畢生,被譽為波蘭兒童人權之父。

  幼時所見貧民窟兒童困境,使柯札克很早便關注兒童權益;少年因家道中落,他以家教工作養家,此時期也開始發表教育類文章;自華沙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即被徵召到日俄戰爭前線爲軍醫,令他體會戰亂給孩童帶來的痛苦。1912年,柯札克就任猶太孤兒院「孤兒之家」(Dom Sierot)院長,經營孤兒院期間,他推行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還開設「同伴法庭」讓孩子學習自治。二戰時,他婉拒外界救援,於1942年陪同收容的猶太兒童前往集中營,和孩子一起遇難。

  柯札克之教育觀點被視為當代兒童教育潮流先鋒。1979年適逢其百歲冥誕,聯合國將該年定為「國際兒童年」。1989年通過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有逾兩百個國家簽署,其精神即源於柯札克的理念。柯札克年少便投入寫作,著作甚豐,本書以外的代表作品有《如何愛孩子》、《麥提國王執政記》、《當我再次是個孩子》等。

搶先試閱:〈戰後我要怎麼活 〔一九四○—一九四二?〕〉

差不多有十五個人在寫日記。我知道,其他人也想寫。我知道,這會對他們有好處,日子也會比較容易過。我還知道,他們覺得不好意思,不知道怎麼開始。

不過,幾乎所有寫日記的人,一開始都不知道怎麼寫,都會經歷一段尋找的過程。 一個人從他今天做了什麼寫起,然後他問,可不可以寫自己在想什麼。另一個人從戰前的回憶,或華沙圍城的記憶開始寫。還有人寫了很多關於孩子、朋友、整個家的事,但是關於自己則寫得很少,或是隻字不提。

只有一次,他寫了:戰爭結束後我要做什麼。 我感覺,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戰爭會結束。年輕人甚至不太記得戰前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他們也不是很相信,自己會長大,會變得真的很大、很成熟,就像盧佳小姐或菲列克先生一樣。 這真奇怪:菲列克先生也曾經是個小男孩,會玩耍,上三年級,去上課,有人會給他理髮,幫他洗頭。

但是有時候想想未來的事,而不只是過去的事,不是也很好嗎? 在談話中,常常聽到,這個人想要賺大錢,另一個人想當鎖匠或電工。 想的人一定更多,只是他們不好意思說。 以前我常常會問孩子,你很高興你被生下來嗎?等你結婚,你想要有幾個孩子?你想要給他們取什麼名字?你想要當有錢人,還是有名的學者? 我覺得,從這個主題開始寫日記,會是很令人愉快的。

戰爭過後我要做什麼?我要住在波蘭嗎?還是出國?要去哪裡?我要住在鄉下還是都市?小城還是大城?我想要一天賺多少錢?我的公寓、房子、院子、花園要長什麼樣? 我會在工廠工作還是自己當老闆?我要在商店裡還是作坊工作?在城裡還是家裡? 我未來的家人是什麼樣?我想要一個人住還是和妻子一起住,和兄弟姊妹住,還是和朋友一起住?

我會結婚嗎?我要等很久才會找到老婆嗎?她應該要是什麼樣?和我同年,比我大還是比我小?我想要有錢,還是非常有錢?我會一夕致富,還是得一分錢一分錢慢慢累積?我要先買什麼、後買什麼?還是全部一起買? 我會吃什麼?穿什麼衣服?我想要有多少衣服,又是什麼樣的衣服?我會讀什麼書?我工作閒暇要有什麼休閒娛樂? 我週五晚上會做什麼?週六我會做什麼? 我希望我的兄弟姊妹(如果有的話)還有我的媽媽及阿姨(如果還活著)過得怎麼樣? 我希望我的願望一下子就實現,還是我寧可耐心等待,讓它們一年一年地逐步實現? 我和我的家人夏天要如何度假?我會回去探望「孤兒之家」嗎?我會寫信給遠方的朋友嗎? 我人生最好的時光會是什麼時候?是我二十歲的時候,還是三十歲、四十歲? 人生中,我會和什麼樣的困難纏鬥?我想要有冒險嗎?還是平淡度日,不換公寓、鄰居,也不改變生活方式?

這樣思索未來的時候,有人會把他的想法當成計畫,有人會當成夢想。 夢想比較有趣,但計畫是一定會實現的事。 因為我會長大,我會終於成為一個成人,我會工作、賺錢,我一定得買些東西,找地方住,有衣服穿。

在基輔的幼稚園,有個老師給孩子出過這樣的作業:「當我長大,我要當什麼?」 有一個男孩寫:「我想當巫師。」 其他的孩子開始笑,但那孩子很有智慧地回答:「我知道,我不會當巫師。但是老師叫我寫,我想要當什麼。」

▶▶ 閱讀更多 雅努什・柯札克 《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兒童人權之父最後的回憶錄與隨筆》

 
蚊子、病毒與全球化/疫病與人類的百年戰鬥帶給我們的啟示
文、圖節錄自馬可孛羅
圖/馬可孛羅提供
比爾.蓋茲:戰爭可能導致1000萬人死亡,但流行病可能會害死更多人!2020年流行全球的新冠肺炎,截至當年7月共造成40萬人死亡,但人們可能不知道,蚊子才是最可怕的殺人機器,牠們所帶來的傳染疾病,每年威脅25億人生活、造成75萬人死亡!

內容簡介:當代最重要的法文作家、法蘭西院士艾瑞克.歐森纳話題之作,深入淺出暢談當「蚊人相侵」已成全球化下的現狀,人類該如何面對傳染病橫行的未來對人類來說,蚊子不只是夜裡擾人清夢的小惡魔,同時也是登革熱、瘧疾、黃熱病、茲卡病毒、日本腦炎等疾病的傳播者,據統計每年有七十五萬人死於蚊子傳染的疾病,威脅到二十五億人的生活!但蚊子真的是十惡不赦的壞蛋,勢必要撲殺殆盡的害蟲嗎?還是因為二十世紀以來人類全球化的腳步加快,造成人類與自然的關係改變,侵奪了地球上原屬其他生物的領域,「疾病傳播」只是「蚊人相侵」之後的結果呢?

作者介紹:艾瑞克.歐森纳Erik Orsenna ,本名艾瑞克.阿爾努(Erik Arnoult),法國知名政治家、經濟學家暨暢銷作家。於巴黎高等政治學院主修哲學、政治畢業後,至倫敦政經學院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曾擔任研究員,專長為國際財經和發展經濟,亦曾於巴黎第一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等處任教。一九八○至九○年代活躍於政壇,曾是密特朗總統的文化顧問。二○○○年擔任席哈克總統的國策顧問。二○一七年法國總統大選時公開表態支持馬克宏。

在此同時,他出版了多部著作,並於一九七八年以《洛桑生活》贏得羅傑尼米耶獎,一九八八年一舉以《殖民博覽會》獲龔固爾文學獎。一九九八年獲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二○○六年,《棉花國度之旅:全球化簡史》同時獲得尤里西斯報導文學獎和經濟學類叢書獎;二○一○年出版的《哥倫布行動》,則是他以最愛的海洋為題所創作的歷史小說。本書是歐森納「全球化簡史」書系的第四本著作(主題分別為棉花、水、紙、蚊子)。

這位法蘭西院士身為多產作家,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佳評如潮,掌聲不斷,可說是當代最重要的法文作家之一。

歐森納在台灣已出版作品:《神奇神奇語言國》(圓神,二○○五年)、《棉花國度之旅:全球化簡史》(繁星多媒體,二○一○年)、《水的未來》(繁星多媒體,二○一一年)、《哥倫布行動》(野人,二○一一年)、《紙之路:一個老書蟲的紙文明溯源行旅》(野人,二○一四年)。

伊莎貝爾.德.聖歐班Dr. Isabelle de Saint Aubin ,資深法文譯者,譯有小說、繪本、科普、人文哲史等各類書籍近五十冊。近年的人文類譯作有《米榭.塞荷的泛托邦》,阿蘭《論哲學》、《論教育》等書。

搶先試閱:〈蚊子、病毒與全球化:疫病與人類的百年戰鬥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九五四年,菲律賓的小兒科醫生們遇見另一類登革熱,比以前那種可怕,因為它伴隨出血症狀。同一時期,泰國也發現類似的病例。很快地,出血性登革熱蔓延全亞洲,在好幾個國家躍升成為幼兒死亡的主因。根據我們的友人馮特尼爾所提出的「法則」,只有通過一道雙重過濾關卡的疾病才會發生:遭遇和相容兩道過濾程序。   哪裡有比學校條件更豐厚的交會中心?學生聚集人數眾多,而且,剛好,就在斑蚊活躍的時間。然後,糟糕的是,這種蚊子與病毒相容,也就是說,牠願意帶有登革熱病毒。學期行事曆簡直根據斑蚊來決定:「你們非要在早上八、九點的時候集合孩子們不可嗎?一天之中,那是我第一回想叮咬點什麼的時間。還有,千萬別在下午四、五點以前放學,那時候我很愛吃頓點心。」   因此,當權政府決定展開一場防疫作戰:一隻蚊子也沒有的無蚊校園!企圖摧毀建築物裡裡外外所有可能潛藏的蚊子窩。   我們走過一間又一間的教室。村長把蚊子當成敵人來介紹。哄堂大笑!鼓掌喝采!去死吧!蚊子!村長把握我們的來訪,趁機說教:別忘了用功!抱歉,先生,不過,難道蚊子比較不會去叮好學生嗎?對!因為好學生會幫忙清空孑孓長大的沼澤!因為好學生絕對不會忘記拉緊蚊帳。因為好學生知道必須維持身體健康,才能參與柬埔寨的國家發展。蚊子只叮貧窮國家!讓我們盡快脫離貧窮!   我望向迪迪耶.馮特尼爾。像他這樣嚴謹的科學人,應當不會欣賞身兼KPK(Kanapkak Pracheachon Kampuchéa),也就是柬埔寨人民黨代表的村長如此斷章取義。   不過,學生們開心的模樣終究把他緊皺的眉頭轉為笑臉。謝啦,蚊子!多虧了牠們,我們大家都變成好學生。   又是一望無際、空曠而乾旱的三角洲。再一次,衛星導航又出了點小差錯。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後,同樣地,向人類求援,誰教現代科技再次投降?一位很老的婦人踩著腳踏車,與其口說解釋,她寧願親自替我們開路。要不是這雙飛輪腿,也許我們還一直在這座堤壩迷宮中鬼打牆呢?那我們就永遠不會在鄰近的健康中心裡,參觀到這座……養魚場。   地方醫療所的診間對我來說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只注意到這裡極度整潔。負責人很快就帶我朝一排大水缸走去。   「在巴黎,你們有沒有水族館?」   我被弄迷糊了,回答他沒有。   「可惜,要不然您就會知道孔雀魚(guppy)。」   他移開一個鐵絲網蓋,我看見暗綠色的水裡有一群彩色的小魚兒游來游去。   「我們邀請村民來這裡拿取:免費,代運。事實上,這些迷你小魚(身長不到兩公分)有兩項優點。首先,牠們繁殖快速:只要放進一點水中,數量很快就倍增。而且除了美觀漂亮,以及賞心悅目的求偶追逐之外,對牠們來說,再也沒有比……用蚊子的幼蟲填飽肚子更高興的事了。將孔雀魚放入水塘或任何儲水容器,牠們立刻就會清得乾乾淨淨。」   負責人很高興能讓我學到這個小知識。   「當然,這些獵食者的義氣相挺並不足以替我們徹底解決斑蚊所帶來的麻煩。不過,牠們也加入了作戰的行列。為了對抗蚊子,不惜動用所有武器。稍有鬆懈,牠們便死灰復燃。」   我不知天高地厚地詢問:這些神奇的孔雀魚是不是沒有天敵?   負責人滿臉無奈。   「可憐的魚兒!您無法想像壁虎有多麼凶猛。只要有一隻成功鑽進這些水缸邊緣,那……您該看看牠那條又長又軟的舌頭動作多麼靈活!」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每年統計出的登革熱感染有五千萬例,其中五十萬例屬於「出血性」,導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死亡率。   登革熱之可怕在於它有四種不同的型態。就算得過一種,並不保證不會再得到其他三種。更慘的是,登革熱的第二次攻擊通常比第一次更猛烈……   為了到金邊來研究這種少見的疾病特性,婷內克.康塔爾特(Tineke Cantaert),這位年輕傑出的比利時女研究員,放棄了拿到耶魯大學博士之後所有收入豐厚許多的工作。   如何解釋登革熱患者這樣的反常免疫反應?一般而言,疫苗所根據的原理正是人體在受到第二次入侵時,已學會防禦,知道動員武器加以對抗。唯一的解釋是,產生抗體的B細胞(Cellules B)失常。應該是有種什麼尚待發現的機制,在登革熱患者身上抑制了抗體的產生。   為求更進一步釐清這神祕之謎,婷內克與傳染病學家在巴斯德研究中心共事。因為登革熱還呈現另一種特性:大部分時候,被傳染的人並沒有任何症狀。所以,在這些人身上,免疫系統完全發揮功用。   一旦接獲嚴重病例通報,巴斯德的研究員立刻前往病患家裡。只要患者同意,便對他們進行抽血採樣。像這樣,逐漸建立起一個資料庫,得以比較患有同樣疾病的人們,在體內所出現的各種不同反應。   婷內克的選擇可以理解。登革熱的研究或許能讓她在免疫學上發現新的邏輯?十年、二十年後,預約一座諾貝爾獎?   如果她真的得了獎,一定不會忘記這些同事。沒有他們的協助,她永遠無法釐清這個謎團。傳染病學者、病毒學者、免疫學者,這三樣武器必須同心協力,才有打贏這場戰爭的機會。   登革熱所引發的另一個問題:公共衛生。   無論如何,這種病迫使人類去思考。   目前唯一的疫苗(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對九歲以下的孩童不適用。   既然大部分疫情,而且是最重症的案例,集中發生於四歲以上的幼兒,為什麼對策仍如此落後?

▶▶ 閱讀更多 艾瑞克.歐森纳, 伊莎貝爾.德.聖歐班 《蚊子、病毒與全球化:疫病與人類的百年戰鬥帶給我們的啟示》

 
教育,我相信你/相信教育的力量,讓改變為我們帶來希望
文、圖節錄自天下文化
圖/天下文化提供
孩子的未來會呈現什麼樣貌,是大人的責任。當每個大人願意開啟思考的可能,孩子就有機會擁有更寬廣的天空。拿出大人的勇氣,相信教育的力量,讓改變為我們帶來希望。

內容簡介:這本書不僅是我多年來做為一個母親、一個教師、一個教育改革推動者在教育現場內外的所見所聞,更包含了我對於這片土地永續的期盼。唯有我們願意相信自己能夠創造未來,願意改變生活方式與教育模式,永續的環境與生活才會到來。因為相信,我們改變了不可能,打開了生命的可能。如果你相信教育,教育就能夠為我們創造未來。――藍偉瑩

作者介紹:藍偉瑩 ,現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著作《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榮獲金石堂2019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教師、新北市金陵女中化學教師兼校長祕書。在超過24年的教學資歷中,遇過不同特質的學生、父母與家庭,也充分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並深度參與課綱相關配套研擬及推動。離開教職後,全心擔任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期許與老師、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近年來踏遍全台各縣市,奔走於國小、中學與大學,並參與許多政策的發展與推動,發現台灣教育的困境根源於人們對於自己、他人或政府的不信任,進而衍生許多對立與拉扯,當教育無法成為群體共同努力的事務時,孩子的發展與未來勢必阻礙重重。偉瑩老師透過本書分享自己的觀察、經驗與建議,期望喚醒大眾重新思考我們的教育。

搶先試閱:〈孩子不該是父母的複製品-你為孩子指引的明路也許反而是遠路〉

 由於時代變遷快速,數位化、全球化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測,社會長期討論要如何培育下一代的競爭力,並且分析下一代需要具備何種競爭力,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有所發揮。

  但我想問的是:大家聚焦的是﹁結果﹂─﹁競爭力﹂─是否產生,卻不在意﹁過程﹂─﹁學習﹂─是否發生,假如﹁學習﹂根本沒有發生,社會要如何期待競爭力?追根究柢,孩子的學習為何沒有發生?孩子為什麼不想學習?

● 四大原因,讓孩子不想學習  

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很多孩子不認為自己可以學習。許多孩子從小到大遇過的大人總嚴詞批評:﹁為什麼你連這個都不知道?﹂或是孩子一說什麼,大人就回應:﹁錯!﹂或是質疑他:﹁為什麼你會這樣想?﹂慢慢的,孩子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不OK,也愈來愈不願意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因為每次說出真實想法,迎來的都是否定和責罵。孩子得花很多時間思考:﹁你到底期望我說什麼?﹂

  孩子不認為自己可以學,他會把自己隱藏起來,找各種理由告訴自己﹁做不到﹂。一輩子可以傷害孩子最深的大概就是父母或老師,因為我們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在他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時候只講一句話就傷害了他的心,因此我們在跟孩子對話的時候,要特別留意自己的表情與言語可能造成的影響。

  第二個原因,孩子不認為學習對他有什麼意義。學習過程中,從不理解到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學習的過程除了父母與老師,還有同儕,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想法可以獲得同儕聆聽與肯定,他會不斷補充自己的想法,一同為了彼此的理解而付出努力。

  每個孩子的獨特想法對於大家的學習都是有意義的,老師要如何引導他們

思考並讓他們說出來呢?我在教學現場很有感觸,往往,會啟發班上最多想法、最多點子的,通常是成績較差的孩子,因為他的想法跟大家最不一樣,他會想到許多﹁天外飛來一筆﹂的事情,而這常常是攸關理解的關鍵問題。這樣特別的孩子卻常在遇到大人時受挫,父母或老師會以否定的語氣質疑他:﹁你到底在想什麼?﹂

  我的做法是持續發問,問其他同學怎麼想。真正學懂的孩子可以禁得起發問,不管什麼疑問都可以回答;如果回答不出來,那麼大家也可以學到,未來面對他們以為是胡亂提問的同學,其實不必急著否定。我會把握這樣的機會,讓同學分組討論,一起討論這個孩子的發問,最後會發現全班因為這個發問而更理解課程內容,我便會謝謝這個學生的發問。這樣的結果會讓多數孩子更想與這個發問的學生相處,因為他會啟發大家思考,而這個發問的學生也不會害怕發問。

  我總是珍惜課堂中願意說出自己不會的孩子,當這些孩子屢屢在成人身邊受到挫折,又無法在同儕間獲得認同,他要如何肯定學習是有意義的?

  這個經驗來自我的求學歷程。我不是一個喜歡重複讀書的人,讀過一次後就很難再讀第二遍,我的方法就是去找一個還沒學會的同學,對他說:﹁我來教你。﹂當他問我問題,假如我的回答卡卡的,不甚流暢,我就知道自己還不夠了解,沒有學得通透。就這樣,我透過教同學的過程來重複練習。雖然我的求學過程一直很順利,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我有很多頓悟都是因為跟同學討論才發生的,讓我更相信所有人都在彼此學習過程中是重要的存在。

  第三個原因,孩子不知道為何要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他們的困擾通常不是書讀得好不好,而是他不知道為何要做這些事情。這其實也是我從小最困擾的事情,我花很多時間思考:﹁人為什麼要活著?﹂大約八歲就開始想這件事情,甚至直到現在都還在思考。這些孩子想的不是事情怎麼做不好,不是數學不會解題、英文單字背不起來這類學科問題,相較而言,這些學校的學習對他來說太容易了,他們想的是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為什麼人要學習,這類哲學性的反思。

  最後一個原因,還有一種孩子的不想學習,來自於無感。孩子從小被大人安排好了,對世界上的事情沒有欲望也沒有需求,你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我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他的生命動能已經不見,連頂嘴都不會。這個原因最不容易被發現,卻又普遍存在且危險。

● 現在的競爭力,不是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可以回想自己求學的時候,當年不太使用﹁競爭力﹂這個詞,上一代只會要你去當醫生、當律師,或是上大學。我人生最迷惘的時刻就是考上台大的時候,我當時想:﹁我已經考上台大了,已經做到大家期待的事情了,接下來我還要做什麼?﹂

  如果當年的競爭力是考上大學,那跟現在的競爭力有什麼差異?

  再進一步思考,現在流行寫程式,你送孩子去補習班學習寫程式,那麼十年後的競爭力還是寫程式嗎?我相信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寫程式APP﹂,你想寫什麼程式,AI就自動幫你寫好了,甚至可以做出晶片。那麼你現在送孩子去學習寫程式,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你是否認真思考過你的目的?如果讓孩子學習這些事情不是﹁永久的方針﹂,為何要看得比孩子重要?

  我認為,沒有永久保持不變的競爭力。那教育到底要做什麼?教育應該做的是﹁回應孩子當下的問題﹂。不需要重複父母過去的成功道路,複製上一代的經驗,不能保證下一代的安穩成功。

  我認識一個女孩,她從小喜歡畫畫,喜歡做一些跟藝術設計相關的事情。但她的父母是公務員,認為軍公教人員的生活比較穩定,由於她大學讀英文相關科系,出國讀書也跟英文有關,因此回國後,父母希望她從事相關工作,這時候她才坦白:﹁我不喜歡教書,因為我沒把握可以站在小孩面前講課,也不想到外商公司上班。﹂她跟父母溝通,說自己最想做的是能跟人合作、與設計相關的工作。

  我找她來幫我工作,下班後她就去學畫畫,後來只要是需要美術設計的工作,我都交給她去做,讓她在工作裡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因為只要是她有興趣的事情,她做出來的成果會比你訂的標準還高。有時候想想,這個孩子一直走父母幫她決定的道路,壓抑著從小到大的興趣,結果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無法放棄自己的喜好,那麼等於過去許多選擇與學習都有點白費了。父母一直幫孩子篩選最安全、最穩當的道路,但會不會反而讓孩子繞了遠路?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都是獨特的孩子,他們面對的環境與時代也不一樣。就算父母走過的路很安穩順利,也不代表孩子要複製父母的人生地圖。

我大概能理解父母的心情相當複雜,有一種情況是父母覺得自己走的這條路很順遂,希望孩子也可以這麼做,複製自己成功的人生。另一種情況是當年自己也不敢反抗父母,因此心中總有遺憾,認為另一條路更好,希望孩子可以走他理想中的另一條路,也就是把自己當年的遺憾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完成他當年的夢想。

● 陪伴或干涉,一線之隔

  常遇見父母來問我,要不要送孩子去才藝班?要不要學鋼琴或其他樂器?父母要釐清:是希望孩子學琴,還是自己想學琴?學鋼琴是不是自己從小想學而不能得,現在逼著孩子去做?家長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希望孩子做某些事情時,要先釐清背後的理由。

  我們對孩子的投資,跟投資其他東西是不同的,無法用金錢來計量,孩子的人生因為做了這些事情而產生多少價值,這才是重點。

  我可以分享我家裡的情況。大女兒︵姊姊︶從小學鋼琴,她學了十年,學費算下來也不少,她也學長笛,後來又提到想學作曲。我曾經問她:﹁既然這麼喜歡音樂,要不要從事這一行,去考音樂班?﹂她認真思考,也跟兩個音樂老師聊了一下可能的職場生活樣貌,最後她發現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方式,於是決定把音樂當興趣而不是志向。妹妹則是從小學畫畫,對美術很有興趣,我也曾經試探著問她:﹁要不要把興趣當成職業?﹂她竟然回我:﹁別想要安排我的人生好嗎?﹂

  其實我只是試探問問,但馬上被她打槍,很堅定的不要我插手她的人生。大概也有些父母跟我一樣,有時候會猶豫:﹁我到底要不要多嘴?﹂、﹁我是在幫助孩子試探興趣,還是在干涉他的人生?﹂

  很多情況有時候是一線之隔,我覺得父母只要回到關懷孩子的初衷去進行溝通即可。比如:發現孩子對音樂特別敏銳,可以讓孩子試試看學音樂,讓他摸索看看是不是他的興趣,而不是一下子就期待孩子成為音樂家般的嚴格訓練。很多時候,回溯起心動念便能得知父母是在﹁安排孩子的人生﹂,還是盡父母的責任﹁充分試探孩子的潛能﹂。尤其這個時代,凡事變化很大,孩子在學校學的,進入職場不一定適用,很多能力都是進入職場後才學習。所以,探索與學習,不一定如父母所想像的進程:現在學什麼,以後就能成為該領域專家。時代已經不是這樣運轉了。

  我教過一個學生,有一次他突然打電話給我,說因為自己的成績表現不好,媽媽很難過,關在房間裡哭。他問我該怎麼辦?我跟他說:﹁你不能怎麼辦,媽媽必須自己走出來,你只要跟媽媽說:我會在外面陪你,有什麼事可以跟我說。﹂

  這類孩子的辛苦就在這裡,父母對孩子的依戀很深,幾乎把自己的人生跟孩子綁在一起。很多父母沒有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從小到大也沒想過自己的人生是什麼,求學階段只知道讀書,進入職場後就拚命往上爬,等到有孩子了,就把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然而,當父母把孩子視為人生中的一切時,反而對孩子是很殘忍的事情,孩子不只要過自己的人生,還要背負父母的人生,孩子的一舉一動,變成影響父母快不快樂的源頭。可想而知,這類孩子的壓力會有多大。

  我曾試圖跟這位母親溝通,希望她能理解孩子的心情。但這位母親聽完只跟我強調:﹁老師,你不用跟我說這些,我什麼都知道,因為我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聽完這番話,我大概可以理解這個母親心裡的脆弱,她不停跟大家證明,她可以掌握這個孩子的一切,透過這個孩子對她的完全順從,獲得掌控者的安全感。

  相信這類父母為數不少,因為我遇到很多九○後的孩子,這群年輕人大多不喜歡父母的教養方式,他們總是按耐著自己心中的想法,默默接受父母的安排,而一旦等到他們能夠獨立,就會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然後一心想證明給父母看,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 親子面對面,演說還是傾聽?

  過去都說孩子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但現在的父母想當孩子的朋友,親子關係是﹁面對面﹂,不再是孩子仰望父母的背影。然而父母可能要思考,和孩子面對面溝通對話時,是否花時間傾聽孩子講話,還是單方面對著孩子演講自己的生命經驗?親子面對面時,最重要的是傾聽,從孩子的感受去想像他的遭遇與心情,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對話。現在的父母很多時候都在講道理,對著孩子發表演說,然後還以為自己有跟孩子溝通互動。

  親子互動不在乎時間長短,重要的是互動過程中的品質。只要每一次的互動品質都是好的,孩子就會渴望一直跟父母互動;但是如果每次互動都不愉快,即使互動頻率很高,也無助於親子關係,孩子只會更避免與父母互動。我曾在某次演講時說:﹁孩子可以跟父母回嘴。﹂有父母很擔憂孩子因此受到鼓舞,處處回嘴、不聽指導。

 我的想法是,當孩子跟父母回嘴,表示他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的意見壓下去,而是要去傾聽他想講什麼,然後跟他討論。這個方式可以協助孩子釐清他提出來的論點正不正確,讓他自己決定要不要堅持這樣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壓制孩子,不讓他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我說﹁孩子可以跟父母回嘴﹂,不表示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可以不注意禮貌。我的女兒情緒一來,對我頂嘴時,我會提醒她:﹁你可以回嘴,但要注意說話的口氣,我有用這種口氣跟你說話嗎?﹂我也會跟孩子說:﹁假如是要發洩情緒,我會聽你發洩,但我不一定會回應。假如回嘴是為了討論,就要注意自己說話的口氣,我會跟你討論。﹂

  反之,父母也不可能完美、毫無負面情緒,有時候跟孩子回話也難免充滿煩躁,就像如果我的工作很忙、很累,或是情緒很糟的時候,我回到家會先跟孩子表明:﹁我今天的情況不好,暫時無法回應你們任何問題,如果有事情要跟我討論,請先讓我休息一小時。﹂然後我真的會回到自己的房間﹁關機﹂一小時,等休息過、收拾好情緒後,再走出房門面對孩子。

  父母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有情緒的,更要讓孩子知道:﹁別人沒有義務承受你的情緒。﹂要相互提醒這些事情。有時候我跟孩子開玩笑,結果孩子聽了不舒服,她們會坦白跟我表達,我也會道歉,表示之後不會開這類玩笑。

  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很多狀態彼此不理解,因此要懂得表達溝通,並且尊重彼此感受。親子之間怎麼互動,孩子出社會面對別人,就會是這種互動方式。我們不能讓孩子複製我們的不成熟,那就必須在與孩子互動時就讓他真實體會與他人互動時該有的語言、同理、尊重等,切不可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就對於他們不適宜的互動方式過度包容,也不可將他們視為小孩而看輕他們的想法,或是壓抑他們而使其無法適切的表達與溝通。

▶▶ 閱讀更多 藍偉瑩 《教育,我相信你》

 
告別等於死去一點點/無所動心 抒情mix懸疑 混血文集
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
圖/時報出版提供
「日復一日,死亡一個接一個,有時候是大規模的死亡,但我們仍然一下子就低下頭――像在做擅長的事――做一個精巧的陷阱,捕捉越來越小的自己。冷硬派推理大師瑞蒙.錢德勒曾在其名作《漫長的告別》引用十九世紀法國詩人Edmond Haraucourt的句子:「道別等於死去一點點。」(Partir, c'est mourir un peu.)對於告別,對於死亡,都有其獨特執念與美學的王天寬,認為這個句子也正是這本文集最好的註腳。

內容簡介: 以首部詩集《開房間》一鳴驚人的王天寬,被稱作具備多元血統的寫者。現代詩、散文、劇本、小說四種文類皆各有擅場。這當然不是一本「純種」散文,正如作者自述道:「我不知道散文所指什麼。⋯⋯當它不是詩不是小說也不是劇本,我們說它是散文,帶有遲疑的肯定。但同時,散文又帶有所有它不是的是,然後小說向散文借用了它的行文方式,詩向散文借用了它的反面⋯⋯。」或許可以說,這是一冊多種文類的混血(或雜交),和他的詩一樣,即使描寫著情色或猥褻,卻仍然用字乾淨甚至唯美,不同的是,還帶來了更多的殘酷的愛,與死亡。

作者介紹:王天寬 ,有家,坐北朝南。

  有三十六,還會再有別的數字。

  有寫劇本、散文、小說和詩。

  有詩集《開房間》:2019台灣文學金典獎。

  現在有了文集:小說和散文的混血、變種。

  有諸多告別的經驗──和所有人一樣。

搶先試閱:〈裸命〉

1

這次一切從簡,甚至沒有那個魔術手勢。也不可能會有,兩個星期前便決定不插管不電擊,只在危急時刻用藥打針。沒有那個人為命定時刻,也沒有回不回家的問題,有的只是不變的對奇蹟的期望。病房外,阿姨正跟住院醫師說我們要打完所有的針。既然只用針,那就打完吧。

但為時已晚。

我走回病房,外面的人沒有跟我一起,他們仍在討論、說服,分成兩邊。病房內很安靜,沒有人說話,除了禱告聲。禱告是靠聲音製造安靜的意願。後來我知道有兩種禱告,除了佛號以外另一個孤寂篤定的聲音在外公耳邊。我不認為他需要在兩者之間選擇,正如他再不需要在死亡和裸命之間選擇。心電圖顯示心跳越來越慢,但他的表情或身體沒有變化,或許幾個小時以來都沒有變化。死亡是過程而非一個時刻,他持續同意。

所以病房外的人並沒有錯過什麼,他們只是暫時離開,試著稍稍違反已死之人的意願,去改變完成之物。我認為這種離席很動人。病房內外兩群人用不同的方式陪伴外公、佇立在選擇旁邊;而外公已起身,身後無人。我不知道何時阿姨和姊姊說完話,進來加入我們去面對那個時刻——生者才擁有的時刻。我很清楚她們暫時離開我們——而不是外公——並沒有關係。

我們仍然慶幸,或許鬆了一口氣,在心電圖靜止之前,所有人都到場了。我又想起那句法國諺語:「道別,等於死去一點點。」我們趕在時限將至聚在一起,陪伴彼此特定時刻所生成的小小死者,醫師看著儀器面板宣告——那將是——凌晨十二點整。

有人糾正:零點零分。

2

衣服送到了,但身分證沒有。外公的身體需要衣服,來變成更像一個生命、一個過去;我們需要將身分證交給院方,來書寫死亡證明,完成未來第一步。

他們開車回家,可能停留了一陣子,搭配出一套衣服,告知並安慰房內之人——我想她在房間內而不是客廳,我想她沒有睡著——接著匆匆離去。上車後才又接到電話。所以我們派另一個人,騎機車回去找身分證,我想他沒有對她多說什麼,只是簡單完成所託。男孫總是比較羞怯,不知如何應對甚至給出一個簡單的擁抱,雖然他是心胸開闊之人,機車和汽車都駕駛得很好。

他還在路上。

我幫忙穿了一隻襪子,那是外公走後我第一次觸碰他。兩個星期前病危通知下來,我在病房裡接替姊姊的位置,左手拿著氧氣罩——讓鼻子休息不被持續壓迫——右手握著外公的手。我以為會有不適感,像面對老人斑時想別開臉,但我看著他對他說一些沒事了之類的話,可能還唱了一首英文歌,歌詞比較像唱給情人聽的但這時又何妨。他的肌膚鬆弛但光滑,我用大拇指輕輕撫摸,有時候情人這樣溫柔對我並不特別舒服,但你不能打斷人之常情。我不知道外公真實的感受,但安妮告訴我外公嘴巴動著。

我想起他兒子說他嘴巴蠕動像在吃飯,更精確地說:外公以為他在吃飯。他超過一年沒有自己咀嚼食物了。舅舅說這對他很有好處,因為口水會混合隱形的飯一起嚥下,但太頻繁讓嘴唇破皮,多了別種痛苦。

安妮告訴我外公在回應我——我的手或我的歌——我微笑以對,沒有抬頭繼續側身坐在外公旁,繼續動作和繼續不動,不知道外公是在說話還是吃飯。姊姊從廁所出來,問我會不會累,我說不會。

安妮本來不叫安妮。她是外公帕金森以來第四個看護。我最熟悉第一個印尼籍的看護,我會叫她的名字,安妮再見。後來上了大學讀了研究所,更少回家,聽說安妮會偷錢,最後和男朋友一起消失。在台灣某處變成非法勞工,為生活和愛情額外勞動,賺更少的錢。對第一個安妮,我只能寥寥幾句,刻板地想像。但第二個、第三個女孩,甚至沒了名字。方便起見,全都成了安妮。

我不再叫她們的名字。我說:再見。

她趴在另一個阿姨身上,頭靠著肩,哭得比女兒還多。這一個月是她天天守在病房,偶爾下樓吃飯,偶爾下樓洗澡。我們會買一些零食給她,我買了一包多啦A夢雞蛋糕。父親輕碰她的肩,叫她的名字安慰她。我很確定不是安妮,但不確定是什麼。一個真名。勒瑰恩的奇幻小說《地海》裡的巫師通曉真名,才得以施加力量在人在物。他叫她的真名,才得以安慰。

所有的女孩,都來自印尼。我記得她們在雇主家休息的樣子——找一張沒人坐的椅子聽耳機裡的音樂——我記得她在醫院我們面前帶起耳機,用自己的語言和遠方通話,讓智慧型手機帶她離開台灣,從病床撿起一隻洩了氣的乳膠外科手套,重新吹氣、打結,放在外公側躺而疊在一起的兩腳之間做為支撐。我記得這一切,不記得她的名字。 

她哭完以後,進廁所端來一盆清水。藍色洗臉盆。兒子說安妮等會你擦一半,剩下一半讓我們來。女兒說全部我們自己擦吧。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人手一塊毛巾,浸到清水裡,拿起來扭乾。從手開始,然後解開上衣鈕扣,擦拭外公的上半身。還不能翻身,還沒處裡尿管尿袋。

那是最難的部分,人死後會繼續排泄。

4

他生前和死後,排泄的方式其實沒有差別,至少越來越沒有差別。從安妮到導尿管,中間是恆長的時間。

外公總是那個帕金森氏症的外公,我記憶中他總是僵硬、緩慢、沒有話,有時候,幾乎會聯想到心硬,不論內在如何變化,他越來越沒有辦法改變身體表象了。小時候,大人在電話旁的柱子上裝了一個小齒輪,將一條塑膠跳繩嵌進軸內,一個簡單的復建器材,兩手握著左右跳繩把手,一上一下拉動,手臂和器材互相帶動,但其中一個不斷老化生鏽的齒輪般頓挫下去。綠色的跳繩沒換過,一進門就看到它掛在那裡,有時候我會去拉一拉,不知道是跳繩在動還是手臂在動。長大後就不去拉了。

或許我隱約覺得這個行為內藏惡意,當我越拉越快,惡意就越順利運行。或許它在很久以前就被移除。助行器也被移除,用輪椅替換,大人們在一二樓之間的扶手旁裝上軌道,將一把特別訂製的小椅子嵌進軌道內,完成一個不知簡單還是複雜的電梯。外公坐在椅子上,開始漫長的下樓旅程。

名字只是表象、身體只是表象,表象囚禁不了人,你可以乘著床,去到很遠的地方。但要你下床喝杯水卻很困難。將濾水瓶的水倒進馬克杯再倒進嘴裡。有的人連吞水都很困難,水在他口腔內像死水。表象就是空間的差異製造者,你用指頭關節做了一連串無意義的動作,這對空間很有意義。但有些人只能躺著,有些人要靠人扶才能站,他們對身處的空間失去主動改變的能力。

裸命就是我在空間中佔一個位置。

你可以叫任何名字,做一樣的事——所有安妮都在照顧外公。那個讓我們學會CPR技巧的假人也叫安妮,我們每個人都試著讓她胸腔充滿氣體。醫學院的安妮更高級,利用電腦設定,可以讓她生三十幾種病。安妮不再只會窒息或照顧外公。

我開始懷疑這真是安妮的本名嗎?第一個印尼來的女孩,她的男朋友怎麼叫她?《地海》裡的世界,即便是夫妻也有可能終生不知道對方的真名,對奇幻小說而言,世界觀的設定永遠是一個隱喻。

對安妮們或所有外籍看護甚至外籍新娘,名字是否重要到需要對愛人隱藏,或者正好相反,她換了一個需要她的人——從外公到男朋友——她便換一個名字。一個真名。名字這個表象,會注滿內涵,最終消除掉自身差異,永恆的勞動從勞動中獲得真名。不是被巫師而是雇主給予。

裸命就是名字成為存在。

▶▶ 閱讀更多 王天寬 《告別等於死去一點點》

 
閱讀筆記
【書評•散文】林妏霜/尋找化形的元神
林妏霜聯合報
《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書影。(圖/悅知文化提供)
推薦書:蔣亞妮《我跟你說你不要跟別人說》(悅知出版)

若模仿著書名,同樣調動一種文字遊戲,蔣亞妮的第三本散文集,寫出了一些「她知道了你不知道她知道的事」。或許是她自承因工作曾大量參閱心理學的關係,這些「凝視」與「被凝視」的相互作用,「他人誤識我」或「我誤識他人」的相互認知,總不意在閱讀過程中被引導出來。令人想探看:當「裸」的面目不在,因總是帶妝遮掩,作者又會選擇什麼樣的語言去表述?

那些你以為接近無限透明的心事,繫於剛好的輕質、厚重,其實都經過作者長期棄彼保此的技藝訓練。知覺世界的途徑在於身體,她壓抑了心裡有時冒出的那「暴力的小東西」。大抵也是因為非常明白那些度量衡、修辭法、相對句。那些針對自己的貶義修辭她記得很牢;隨卡片交送「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指認她的也是亮晃晃的惡意。她寫那些人事與關係裡如何鑲上了黑邊的災厄;寫那些瞥見卻難以證實的。彷彿劫難之後找出黑盒子,才能一一解清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如她在〈散生•散人〉裡幾乎為本書定槌一句:「從自己寫到他人,從苦痛生出光,從淡薄透出深刻。」

同名篇章描繪了某次被他人所凝視與解讀的經歷,最後那份哭泣,不僅是因為無從辯駁,或傳遞與接收的失效;更是她以為親近的友人,卻將她的情感語言刻意誤讀後轉譯成另一種醜陋的模樣。她梳理個人體驗,也贖回自己的詮釋權,對讀者說:我不是那樣而是這樣。這些修辭讓我們得知她「一夜長大」「模式重組」的緣由:因某個「奇點」之後的創傷。而這樣的回望與書寫,關於「公平」與「權力」的議題一直都有。她也直白回應那些倫理預設,「散文」所恪守的承諾、承擔的邏輯。

她在後記裡寫,自己的手機螢幕長期是杉本博司的《海景》(Seascapes)系列,並引了其名句,我截斷於此——「越接近透明,黑色就越黑,直到變成漆黑。」透明與極黑是對比。調節色彩,孰濃孰淡她已有定見。如筆尖用力地壓擠出水來,卻輕輕地在紙面畫上一筆;也如她寫作時運用的相對句——譬若她寫「童年總是鮮豔得令現在灰暗」;寫那些「永生豔麗」或「即將失彩」的記憶;寫「真愛」的定義必先拿掉「真」,因為「與它相對的不是假,而是『虛』」;寫包包「相對地重,遲遲或早早都要提醒你,再不甘都要接受自己的樣子」。或以「雙生花」形構自我,報復心與柔軟心兼具;當她把自身放進外在世界,那些類比與區別便同時參與了她的定位系統。

蔣亞妮刻意打破「次元壁」,將俗氣直行與傲氣相連。寫「生存線以上,審美線以下」屬於「同一質地」種種物事;抑或(即將)消失的物質與記憶、精神與身體,一併吞化成文字。執著於重新踏尋父母曾經遊歷之地,或許並非為了恢復原狀。一如杉本博司的哲學式「追尋」,她以書寫尋找那些已是「不同化形的相同元神」,其實最終都指向她一生所見的那「最亮的發光體」。

 
工作遇雷人 葉丙成:收爛攤磨練能力
我在職場上遇到的強人們,他們給我的答案通常都是,他們以前也是這樣,遇到不負責任的人。他們一天到晚在處理這些有的沒的問題,結果長久下來,變成他們的能力遠超過其他人,特別是那些廢人。

營養師教你挑雞蛋 擔心膽固醇靠這招
雞蛋,幾乎已經是每天人人必吃的食物之一,且大量應用在許多食品當中,包括麵包、蛋糕、布丁…等等,但市面上的蛋種類多元,你知道怎麼挑好蛋嗎?紅蛋一定比白蛋營養?還有哪些蛋的迷思,讓養師一次傳授給你。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