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未來會呈現什麼樣貌,是大人的責任。當每個大人願意開啟思考的可能,孩子就有機會擁有更寬廣的天空。拿出大人的勇氣,相信教育的力量,讓改變為我們帶來希望。
內容簡介:這本書不僅是我多年來做為一個母親、一個教師、一個教育改革推動者在教育現場內外的所見所聞,更包含了我對於這片土地永續的期盼。唯有我們願意相信自己能夠創造未來,願意改變生活方式與教育模式,永續的環境與生活才會到來。因為相信,我們改變了不可能,打開了生命的可能。如果你相信教育,教育就能夠為我們創造未來。――藍偉瑩
作者介紹:藍偉瑩 ,現任均一師資培育中心執行長、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是教師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推手,更是吸引數千名教師安心跟隨的社群引路人。著作《教學力:深化素養學習的關鍵》榮獲金石堂2019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國立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曾任台北市中教科課程督學、台北市麗山高中教務主任與化學教師、新北市金陵女中化學教師兼校長祕書。在超過24年的教學資歷中,遇過不同特質的學生、父母與家庭,也充分了解學校課程教學與學生學習樣貌,並深度參與課綱相關配套研擬及推動。離開教職後,全心擔任第一線學校與教師長期且深度的陪伴者,期許與老師、孩子並肩同行,成為更美好的自己。
近年來踏遍全台各縣市,奔走於國小、中學與大學,並參與許多政策的發展與推動,發現台灣教育的困境根源於人們對於自己、他人或政府的不信任,進而衍生許多對立與拉扯,當教育無法成為群體共同努力的事務時,孩子的發展與未來勢必阻礙重重。偉瑩老師透過本書分享自己的觀察、經驗與建議,期望喚醒大眾重新思考我們的教育。
搶先試閱:〈孩子不該是父母的複製品-你為孩子指引的明路也許反而是遠路〉
由於時代變遷快速,數位化、全球化讓世界變得難以預測,社會長期討論要如何培育下一代的競爭力,並且分析下一代需要具備何種競爭力,才能在國際舞台上有所發揮。
但我想問的是:大家聚焦的是﹁結果﹂─﹁競爭力﹂─是否產生,卻不在意﹁過程﹂─﹁學習﹂─是否發生,假如﹁學習﹂根本沒有發生,社會要如何期待競爭力?追根究柢,孩子的學習為何沒有發生?孩子為什麼不想學習?
● 四大原因,讓孩子不想學習
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是很多孩子不認為自己可以學習。許多孩子從小到大遇過的大人總嚴詞批評:﹁為什麼你連這個都不知道?﹂或是孩子一說什麼,大人就回應:﹁錯!﹂或是質疑他:﹁為什麼你會這樣想?﹂慢慢的,孩子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不OK,也愈來愈不願意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因為每次說出真實想法,迎來的都是否定和責罵。孩子得花很多時間思考:﹁你到底期望我說什麼?﹂
孩子不認為自己可以學,他會把自己隱藏起來,找各種理由告訴自己﹁做不到﹂。一輩子可以傷害孩子最深的大概就是父母或老師,因為我們是孩子的重要他人,在他成長過程中有很多時候只講一句話就傷害了他的心,因此我們在跟孩子對話的時候,要特別留意自己的表情與言語可能造成的影響。
第二個原因,孩子不認為學習對他有什麼意義。學習過程中,從不理解到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學習的過程除了父母與老師,還有同儕,當孩子發現自己的想法可以獲得同儕聆聽與肯定,他會不斷補充自己的想法,一同為了彼此的理解而付出努力。
每個孩子的獨特想法對於大家的學習都是有意義的,老師要如何引導他們
思考並讓他們說出來呢?我在教學現場很有感觸,往往,會啟發班上最多想法、最多點子的,通常是成績較差的孩子,因為他的想法跟大家最不一樣,他會想到許多﹁天外飛來一筆﹂的事情,而這常常是攸關理解的關鍵問題。這樣特別的孩子卻常在遇到大人時受挫,父母或老師會以否定的語氣質疑他:﹁你到底在想什麼?﹂
我的做法是持續發問,問其他同學怎麼想。真正學懂的孩子可以禁得起發問,不管什麼疑問都可以回答;如果回答不出來,那麼大家也可以學到,未來面對他們以為是胡亂提問的同學,其實不必急著否定。我會把握這樣的機會,讓同學分組討論,一起討論這個孩子的發問,最後會發現全班因為這個發問而更理解課程內容,我便會謝謝這個學生的發問。這樣的結果會讓多數孩子更想與這個發問的學生相處,因為他會啟發大家思考,而這個發問的學生也不會害怕發問。
我總是珍惜課堂中願意說出自己不會的孩子,當這些孩子屢屢在成人身邊受到挫折,又無法在同儕間獲得認同,他要如何肯定學習是有意義的?
這個經驗來自我的求學歷程。我不是一個喜歡重複讀書的人,讀過一次後就很難再讀第二遍,我的方法就是去找一個還沒學會的同學,對他說:﹁我來教你。﹂當他問我問題,假如我的回答卡卡的,不甚流暢,我就知道自己還不夠了解,沒有學得通透。就這樣,我透過教同學的過程來重複練習。雖然我的求學過程一直很順利,學習成績也很好,但我有很多頓悟都是因為跟同學討論才發生的,讓我更相信所有人都在彼此學習過程中是重要的存在。
第三個原因,孩子不知道為何要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他們的困擾通常不是書讀得好不好,而是他不知道為何要做這些事情。這其實也是我從小最困擾的事情,我花很多時間思考:﹁人為什麼要活著?﹂大約八歲就開始想這件事情,甚至直到現在都還在思考。這些孩子想的不是事情怎麼做不好,不是數學不會解題、英文單字背不起來這類學科問題,相較而言,這些學校的學習對他來說太容易了,他們想的是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為什麼人要學習,這類哲學性的反思。
最後一個原因,還有一種孩子的不想學習,來自於無感。孩子從小被大人安排好了,對世界上的事情沒有欲望也沒有需求,你叫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我覺得這才是最可怕的,因為他的生命動能已經不見,連頂嘴都不會。這個原因最不容易被發現,卻又普遍存在且危險。
● 現在的競爭力,不是未來的競爭力
父母可以回想自己求學的時候,當年不太使用﹁競爭力﹂這個詞,上一代只會要你去當醫生、當律師,或是上大學。我人生最迷惘的時刻就是考上台大的時候,我當時想:﹁我已經考上台大了,已經做到大家期待的事情了,接下來我還要做什麼?﹂
如果當年的競爭力是考上大學,那跟現在的競爭力有什麼差異?
再進一步思考,現在流行寫程式,你送孩子去補習班學習寫程式,那麼十年後的競爭力還是寫程式嗎?我相信到時候可能會出現﹁寫程式APP﹂,你想寫什麼程式,AI就自動幫你寫好了,甚至可以做出晶片。那麼你現在送孩子去學習寫程式,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你是否認真思考過你的目的?如果讓孩子學習這些事情不是﹁永久的方針﹂,為何要看得比孩子重要?
我認為,沒有永久保持不變的競爭力。那教育到底要做什麼?教育應該做的是﹁回應孩子當下的問題﹂。不需要重複父母過去的成功道路,複製上一代的經驗,不能保證下一代的安穩成功。
我認識一個女孩,她從小喜歡畫畫,喜歡做一些跟藝術設計相關的事情。但她的父母是公務員,認為軍公教人員的生活比較穩定,由於她大學讀英文相關科系,出國讀書也跟英文有關,因此回國後,父母希望她從事相關工作,這時候她才坦白:﹁我不喜歡教書,因為我沒把握可以站在小孩面前講課,也不想到外商公司上班。﹂她跟父母溝通,說自己最想做的是能跟人合作、與設計相關的工作。
我找她來幫我工作,下班後她就去學畫畫,後來只要是需要美術設計的工作,我都交給她去做,讓她在工作裡頭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因為只要是她有興趣的事情,她做出來的成果會比你訂的標準還高。有時候想想,這個孩子一直走父母幫她決定的道路,壓抑著從小到大的興趣,結果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無法放棄自己的喜好,那麼等於過去許多選擇與學習都有點白費了。父母一直幫孩子篩選最安全、最穩當的道路,但會不會反而讓孩子繞了遠路?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都是獨特的孩子,他們面對的環境與時代也不一樣。就算父母走過的路很安穩順利,也不代表孩子要複製父母的人生地圖。
我大概能理解父母的心情相當複雜,有一種情況是父母覺得自己走的這條路很順遂,希望孩子也可以這麼做,複製自己成功的人生。另一種情況是當年自己也不敢反抗父母,因此心中總有遺憾,認為另一條路更好,希望孩子可以走他理想中的另一條路,也就是把自己當年的遺憾強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夠完成他當年的夢想。
● 陪伴或干涉,一線之隔
常遇見父母來問我,要不要送孩子去才藝班?要不要學鋼琴或其他樂器?父母要釐清:是希望孩子學琴,還是自己想學琴?學鋼琴是不是自己從小想學而不能得,現在逼著孩子去做?家長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希望孩子做某些事情時,要先釐清背後的理由。
我們對孩子的投資,跟投資其他東西是不同的,無法用金錢來計量,孩子的人生因為做了這些事情而產生多少價值,這才是重點。
我可以分享我家裡的情況。大女兒︵姊姊︶從小學鋼琴,她學了十年,學費算下來也不少,她也學長笛,後來又提到想學作曲。我曾經問她:﹁既然這麼喜歡音樂,要不要從事這一行,去考音樂班?﹂她認真思考,也跟兩個音樂老師聊了一下可能的職場生活樣貌,最後她發現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方式,於是決定把音樂當興趣而不是志向。妹妹則是從小學畫畫,對美術很有興趣,我也曾經試探著問她:﹁要不要把興趣當成職業?﹂她竟然回我:﹁別想要安排我的人生好嗎?﹂
其實我只是試探問問,但馬上被她打槍,很堅定的不要我插手她的人生。大概也有些父母跟我一樣,有時候會猶豫:﹁我到底要不要多嘴?﹂、﹁我是在幫助孩子試探興趣,還是在干涉他的人生?﹂
很多情況有時候是一線之隔,我覺得父母只要回到關懷孩子的初衷去進行溝通即可。比如:發現孩子對音樂特別敏銳,可以讓孩子試試看學音樂,讓他摸索看看是不是他的興趣,而不是一下子就期待孩子成為音樂家般的嚴格訓練。很多時候,回溯起心動念便能得知父母是在﹁安排孩子的人生﹂,還是盡父母的責任﹁充分試探孩子的潛能﹂。尤其這個時代,凡事變化很大,孩子在學校學的,進入職場不一定適用,很多能力都是進入職場後才學習。所以,探索與學習,不一定如父母所想像的進程:現在學什麼,以後就能成為該領域專家。時代已經不是這樣運轉了。
我教過一個學生,有一次他突然打電話給我,說因為自己的成績表現不好,媽媽很難過,關在房間裡哭。他問我該怎麼辦?我跟他說:﹁你不能怎麼辦,媽媽必須自己走出來,你只要跟媽媽說:我會在外面陪你,有什麼事可以跟我說。﹂
這類孩子的辛苦就在這裡,父母對孩子的依戀很深,幾乎把自己的人生跟孩子綁在一起。很多父母沒有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們從小到大也沒想過自己的人生是什麼,求學階段只知道讀書,進入職場後就拚命往上爬,等到有孩子了,就把生活重心轉移到孩子身上。然而,當父母把孩子視為人生中的一切時,反而對孩子是很殘忍的事情,孩子不只要過自己的人生,還要背負父母的人生,孩子的一舉一動,變成影響父母快不快樂的源頭。可想而知,這類孩子的壓力會有多大。
我曾試圖跟這位母親溝通,希望她能理解孩子的心情。但這位母親聽完只跟我強調:﹁老師,你不用跟我說這些,我什麼都知道,因為我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聽完這番話,我大概可以理解這個母親心裡的脆弱,她不停跟大家證明,她可以掌握這個孩子的一切,透過這個孩子對她的完全順從,獲得掌控者的安全感。
相信這類父母為數不少,因為我遇到很多九○後的孩子,這群年輕人大多不喜歡父母的教養方式,他們總是按耐著自己心中的想法,默默接受父母的安排,而一旦等到他們能夠獨立,就會選擇自己想過的人生,然後一心想證明給父母看,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 親子面對面,演說還是傾聽?
過去都說孩子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但現在的父母想當孩子的朋友,親子關係是﹁面對面﹂,不再是孩子仰望父母的背影。然而父母可能要思考,和孩子面對面溝通對話時,是否花時間傾聽孩子講話,還是單方面對著孩子演講自己的生命經驗?親子面對面時,最重要的是傾聽,從孩子的感受去想像他的遭遇與心情,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對話。現在的父母很多時候都在講道理,對著孩子發表演說,然後還以為自己有跟孩子溝通互動。
親子互動不在乎時間長短,重要的是互動過程中的品質。只要每一次的互動品質都是好的,孩子就會渴望一直跟父母互動;但是如果每次互動都不愉快,即使互動頻率很高,也無助於親子關係,孩子只會更避免與父母互動。我曾在某次演講時說:﹁孩子可以跟父母回嘴。﹂有父母很擔憂孩子因此受到鼓舞,處處回嘴、不聽指導。
我的想法是,當孩子跟父母回嘴,表示他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的意見壓下去,而是要去傾聽他想講什麼,然後跟他討論。這個方式可以協助孩子釐清他提出來的論點正不正確,讓他自己決定要不要堅持這樣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壓制孩子,不讓他有自己的想法。
當然,我說﹁孩子可以跟父母回嘴﹂,不表示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時可以不注意禮貌。我的女兒情緒一來,對我頂嘴時,我會提醒她:﹁你可以回嘴,但要注意說話的口氣,我有用這種口氣跟你說話嗎?﹂我也會跟孩子說:﹁假如是要發洩情緒,我會聽你發洩,但我不一定會回應。假如回嘴是為了討論,就要注意自己說話的口氣,我會跟你討論。﹂
反之,父母也不可能完美、毫無負面情緒,有時候跟孩子回話也難免充滿煩躁,就像如果我的工作很忙、很累,或是情緒很糟的時候,我回到家會先跟孩子表明:﹁我今天的情況不好,暫時無法回應你們任何問題,如果有事情要跟我討論,請先讓我休息一小時。﹂然後我真的會回到自己的房間﹁關機﹂一小時,等休息過、收拾好情緒後,再走出房門面對孩子。
父母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有情緒的,更要讓孩子知道:﹁別人沒有義務承受你的情緒。﹂要相互提醒這些事情。有時候我跟孩子開玩笑,結果孩子聽了不舒服,她們會坦白跟我表達,我也會道歉,表示之後不會開這類玩笑。
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很多狀態彼此不理解,因此要懂得表達溝通,並且尊重彼此感受。親子之間怎麼互動,孩子出社會面對別人,就會是這種互動方式。我們不能讓孩子複製我們的不成熟,那就必須在與孩子互動時就讓他真實體會與他人互動時該有的語言、同理、尊重等,切不可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就對於他們不適宜的互動方式過度包容,也不可將他們視為小孩而看輕他們的想法,或是壓抑他們而使其無法適切的表達與溝通。
▶▶ 閱讀更多 藍偉瑩 《教育,我相信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