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提名監察院院長引爆立法院風暴,飽受在野黨批評的她,在威權時代卻是讓當權者痛恨的黨外人士。由資深媒體人黃清龍撰寫的「蔣經國日記揭密:全球獨家透視強人內心世界與台灣關鍵命運」,書中寫到蔣經國在日記中記載的陳菊,形容她是「讓蔣痛恨的陳菊」,蔣經國還因美國力保陳菊,多次在日記中痛罵美國。今昔對照,令人唏噓。
蔣經國日記2月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公開,黃清龍第一時間前往查閱,完成此書。1970年代黨外運動崛起,黃清龍閱讀蔣經國日記,特別注意當時他對黨外人士的批評。他發現,在黨外人士之中,陳菊名字出現最為頻繁。
1978年6月28日,蔣經國在日記記下:「處理陳菊案」。7月9日又記:「美國問我政府有關陳菊案所採取的蠻橫態度,令人痛恨,無可忍矣!美國人的做法既惡毒又愚蠢。」7月10日再記:「陳菊案為一高度政治性之案件,處之以輕則將使國內反動分子益趨狂妄,處之以重則將引起美國之政治干涉,不論是輕是重,皆應以國家之利益為先,內奸外賊皆足以害我國也。」
7月14日記:「為陳菊案,美國對我加以壓力和恐嚇,其行為之卑鄙下流令人痛恨,益增余深愛我中國之情操。國與國之間只有利益關係,不可稍存任何之幻想也。」
8月21日記:「美國大使竟在其使館接見我國之罪犯,行為之卑鄙可悲。美國私通國內反動分子並予支持行之多年,美國所做之事無不害人害己,不知我將忍至何時,嗚呼痛哉!」
陳菊19歲五專畢業後,成為宜蘭省議員郭雨新的秘書。此後多年,一直幫郭聯絡全台灣的反國民黨人士。陳菊活動力很強,不只將老、中、青三代串連一起,當時黨外和海外人權團體的聯絡,雙方資訊的流通也是透過她。她同時是許多禁書的重要來源,等於是流動地下圖書館。即使郭雨新離開台灣流亡到美國後,陳菊仍然積極到處活動。
1978年6月中旬,警備總部搜索陳菊的住處,一週後在彰化天主教堂逮捕陳菊。這是自「自由中國」事件之後,台灣新一波民主運動中的第一個逮捕事件。根據當時警備總部的紀錄,警總搜索她住處是因為接獲密告,陳菊在自宅中排印「選舉萬歲」,同時收藏有雷震的反政府文件。陳菊被逮捕後數日,美國大使館向台灣政府查詢案情,7月6日陳菊被釋放。
對照日記的記載,黃清龍認為,如果不是美國的介入,陳菊不可能被釋放。而美國的介入包括大使出面過問、在大使館約見陳菊等,讓蔣經國深感痛惡,日記中甚至以「蠻橫」、「惡毒」、「愚蠢」、「卑鄙」、「下流」等不堪的字眼形容美國的做法。
然而當時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談判即將完成,台灣與美國的邦交岌岌可危,使得「陳菊案成為一高度政治性之案件」,對蔣經國來說十分棘手,「處之以輕則將使國內反動分子益趨狂妄」,「處之以重則將引起美國之政治干涉。」輕重之間該如何拿捏?難怪小蔣總統會氣得在日記大罵老美以洩憤。
黃清龍在書中附記寫道,這篇文章在媒體節錄刊出後,陳菊隔天於臉書回應:「當時我只是黨外的小妹,蔣經國筆下又痛恨又恐懼的不是我個人,而是黨外所追求的民主自由。威權統治者打壓我們,說我們是反動分子,跟外國勢力勾結,現在聽起來很好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