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5日 星期三

股市高檔 國安基金不退場


【Career職場情報誌】提供職場趨勢脈動、成功人士專訪介紹、學習進修課程等內容,讓你提升職場競爭力!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0/07/16 第490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財經專題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股市高檔 國安基金不退場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安基金昨(15)日召開例行委員會議,考量國際疫情嚴峻、基本面未見樂觀,決議繼續授權護盤,股市高點國安基金還要護盤,也打破慣例;國安基金並公布第2季財報,只投入7.5億元護盤,4月後未再進場,帳上獲利1.8億元,投報率24%。

3月疫情引爆全球股災,國安基金在3月19日召開臨時委員會議啟動護盤至今,國安基金昨天召開例會,會中官方意見已整合成繼續護盤立場。會議一開始,依例由幕僚單位報告國內外經濟情勢,報告完後問大家意見時,率先發言的是官方委員,明確主張繼續護盤。

接著學者專家代表的外部委員陸續發言,有人認為,台股已漲到「萬二」,成長量二、三千億元,外資也匯入,已不符進場條件,應該退場。且依國安基金條例第8條規定,市場有失序之虞才能進場,第11條也規定,基金達成安定市場任務後須處理持股退場。

官方委員則表示,上次委員會議是說授權到疫情結束,因國際疫情仍嚴重,市場充滿變數,任務尚未達成。且現在股市榮景跟基本面是偏離的,不應急著退場。

外部委員有六位,昨天五位出席,也有部分外部委員認同官方意見。正、反兩派意見論辯一個多小時,兩輪發言後依舊「一中各表」。

以往官方委員較少發言,昨天共有四位官方委員發言,全部支持不退場,在人數優勢下,主席裁示繼續執行任務,並在10月例會時視疫情及國內外經濟情勢再檢討。

財政部次長兼國安基金執行秘書阮清華說,國際疫情嚴峻,封鎖隔離致人貨移動商務往來受限,影響經濟復甦;鑑於基本面未見樂觀,國安基金當初進場因素未消除,因此決議繼續護盤。

台股昨天一度大漲111點至12,320點,為1990年2月22日以來最高,但市場觀望國安基金下午委員會議動向,並擔憂台積電今日法說會可能利多出盡,拖累加權指數終場跌6點收12,202點。

昨天也通過最新財報,到第2季止,國安基金投入護盤子彈依舊是7億5,719萬元,跟第1季相同,顯示第2季開始國安基金就沒進場了。

隨台股上漲,到第2季止,國安基金持股帳上未實現利益,也從第1季的4,734萬元大增至1億8,270萬元。

對於第2季為何沒再進場?阮清華說,因股市都很好,都很穩定。那為何不退場?阮清華說:「我要強調的是,以前退場是進場因素消失,但這次進場因素(疫情)尚未消失,台灣很安全,但國外疫情嚴峻,人貨都卡住,不知影響有多大。」

 
財經專題
首日領買逾247萬份 超商、郵局3倍券之亂
記者邱瓊玉、賴于榛、黃有容、陳素聯合報

振興三倍券昨正式上路使用,郵局首度加入販賣紙本券行列,超商、超市則開始提供預購民眾領券,整日買券、領券二四七點三萬份。郵局首日賣了七十多萬份,遠超過預估,部分郵局出現排隊人龍、動線混亂情況,早上一度當機十三分鐘;超商也接連系統當機,不少民眾一排就是一個多小時。

民眾抱怨今年「排隊年」

有民眾忍不住抱怨今年根本「排隊年」,買口罩酒精要排隊、買三倍券要排隊,很浪費時間。

昨有民眾擔心大排長龍,凌晨四時多就到郵局排隊,但僅部分新北、中南部郵局因人手不足出現排隊人龍,大多在半小時內可完成購券。由於郵局採身分證字號尾數單雙號分流購券,部分民眾不清楚代領是以代領人身分證字號為準,工作人員不斷重複解釋,一度引發民眾口角。

超商「災情」頻傳,一早九時許系統就當機,有民眾連試卅次,機台畫面始終「系統維護中」,一待就是一個半小時,超商出現「塞車潮」,民眾抱怨「早知道就去郵局買」,超商店員也感嘆上班耐心都被磨光。

超商中午前系統「卡卡」

行政院解釋,郵局、超商當機係因系統後台觀察出現大量交易湧入,且有部分交易開始有逾時未能交易成功現象,因而啟動類似國道交流道的「匝道儀控」機制,先暫停服務進行查檢,並同步進行流量導流作業,期間陸續恢復服務,十點半以後全面恢復服務。

政院人士說,預購量較大的超商,業者也自主視門市領取狀況,啟動流量管制,等同有兩層流量管控。不過,部分超商至中午前都還是系統「卡卡」。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說,系統修復後運作正常,整體領券效率不錯,將不斷改進,希望更順利。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說,郵局有離線替代方案,整體情況還算可以,且原預估每件處理要二點五分鐘,但昨天民眾購券平均花不到一分鐘,今天會加派人手、加開快速處理窗口,即時存量地圖也將改版。

收不收、找不找零混亂

昨天有人領券後立即消費,但同一個商圈、同一個夜市、同一條街,都出現商家收與不收、找不找零的混亂現象,讓民眾抱怨不已。

嘉義有民眾聲稱在某連鎖大賣場工作的親人碰上消費者持疑似偽造券消費事件,因親人沒看過三倍券而難以辨認,幸好主管眼尖識破。不過,轄區派出所表示未接獲報案,女店長接獲記者查證時說「不要問我,我什麼都不知道,請去問總公司發言人,我沒有資格發言。」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雨田表示,十年前消費券效應金額是八百億元,乘數約達一千億元,效果一點三倍,按此標準計算,客觀判斷今年三倍券約貢獻零點二至零點三個百分點的GDP。

 
三倍券收不收?找不找零?一街之隔交易混亂
記者張裕珍、游明煌/連線報導聯合報
振興三倍券昨開始使用,商家收與不收、找不找零,一條街出現混亂的消費形態,民眾也頭大。

桃園市府園區商圈是否開放使用三倍券,各店家規定不一。一家便當店一早貼出「sorry,暫時不收三倍券,敬請見諒」告示,業者說,小店家現金流不多,若需要等候一段時間才能兌現,對店家來說是負擔。

一家蛤仔拉麵則在店門高掛「本店歡迎使用振興三倍券,面額二百元可找零、面額五百元恕不找零」布條。

市府園區的「冷熱冰」也收三倍券,老闆劉俊民說,主要是配合政府政策,也給民眾方便,但找零部分比較困擾,若民眾拿五百元三倍券買四十五元冰品,就得一口氣找四百五十五元現金,因此初期決定先不找零。

基隆廟口夜市的兩個管委會作法不同,仁三路夜市不收三倍券,愛四路夜市則歡迎。仁三路廟口飲食攤販管委會說,三倍券有定額,不知如何找零,如果統一收取更擔心破損、遺失恐有責任問題。愛四路攤販管理委員會表示,消費人潮增加,有助買氣。

 
藍批4大亂象 馬英九:不認同三倍券但會領取
採訪中心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振興三倍券上路第一天引發領券亂象,國民黨批評發生系統當機、存量地圖不即時、郵局未設愛心櫃台、未利用超商廿四小時營業的優勢等四大亂象。另外,衍生鉅額作業費遠超出原先預估,行政院還宣布要追加紓困預算兩千億元來幫錯誤政策「擦屁股」,要求行政院長蘇貞昌出面說清楚。

國民黨立委林思銘說,紙本振興三倍券製作、包裝加上兌付手續費,衍生費用已達十一億三千萬元,還不包括運輸、保全、郵局超商處理費、人員加班及事後監理、十年保管、銷毀等費用,要求行政院清楚說明,應在現有兩千一百億元紓困預算中處理完畢,不要全民埋單。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表示,三倍券政策不完善也不便民,顯見政府缺乏完整配套與計畫,民眾響應政府振興經濟措施卻反過來受到懲罰。

逢甲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陳金發也說,光印製紙本券就要花掉九億元,還要在大熱天排隊領券,而且政府要人民花一千買三千,全國二千三百萬民眾還沒花到錢,二百三十億就已先交給政府。政府不該與民爭利,應用信用卡概念,民眾先花錢,一個月後再繳一千元給政府。

陳金發說,疫情發生以來,買口罩、酒精與振興券都要排隊,表面是國民守秩序美德,實際是政府以「小確幸」用最笨方法振興經濟,也讓全民忙排隊而忘記政府的不對。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三倍券使用時間長達五個半月,民眾大概只會去買日常用品,不會去多買東西,會有民眾凌晨四點去郵局排隊,反映台灣數位基礎建設太差;新北市長侯友宜說,準備第二波發放再去領,也建議民眾不必急於一時。

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表示,馬雖不認同三倍券的規畫方式,但會領取並消費,與民眾一起提振經濟。

 
超商當機列印超卡 有 人試了六次白跑
記者趙宥寧、鄭國樑、修瑞瑩、吳淑聯合報
超商昨天開放領取振興三倍券,繼預購時機台當機,昨當機情形再度出現,越到中午頻率越高,民眾氣怨說,預購碰到當機、領取又碰到當機,運氣真差;有民眾試了六次還是不成功,只能悻悻離去,苦笑說「改天再來試手氣」。

上午十時廿三分,桃園市一家便利商店告訴現場等候民眾,公司通知因塞機太嚴重,要先關閉伺服器,請民眾「最好吃完午餐再來」,大家聽了直搖頭。中午前就這樣,一下順暢一下又塞機,時好時壞,有民眾塞機後重新操作,竟出現已經領取字樣,連幫忙操作的服務人員也傻眼,一小時不到十人完成領取。

「又當了!」台南市各超商擠滿領券人潮,不少人列印領券證明時機台就卡住,有人一列就列好幾份,後來出現當機,快一小時還沒有恢復,民眾抱怨「政府可以用好一點的電腦嗎?」也有民眾後悔說「早知道還要再列印一次,去郵局還比較快。」

台南新化一家超商一個小時只成交一筆,ibon大當機,不斷出現「流量管制中,請稍候重試」,十多名排隊者不耐久候,抱怨太離譜,氣得離開。也有民代接獲民眾反映,印出領券證明後十五分鐘要到櫃台辦理,超過十五分鐘又得重來,相當不便。

超商店員表示,第一天上路,有預期網路會塞車,但沒想到會這麼嚴重,可能和四大超商和郵局等資料全部湧入官網有關。

超商業者表示,雖然事前評估領券人潮不如買口罩,但因機台流量問題,部分門市還是出現排隊人潮。

 
國際財經要聞
看好印度 Google取得Jio 7.7%股權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印度信實工業證實,Google已同意在信實數位部門Jio平台投資45億美元,加入臉書等其他12家國際企業的投資行列。

信實董事長安巴尼15日宣布,Google將投資3,374億盧比(約45億美元)入股Jio平台,取得7.7%的股權。

信實2016年推出Jio平台,以低廉的4G數據方案吸引行動電信用戶、擴大市占,如今已成印度最大電信網路,擁有3.88億用戶,並經營寬頻、電子商務等線上服務,計劃五年內掛牌上市。

Google主管表示,旗下Android系統用於大多數智慧手機,可助Jio打造一款平價、入門級的行動裝置。

自從4月臉書投資57億美元取得約10%Jio平台股權後,信實進一步釋股給其他投資人,包括半導體巨人英特爾的投資部門、高通、銀湖、KKR、沙烏地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PIF)在內。

過去四個月來,Jio平台總計已釋出約33%股權,向13個投資人募集到206億美元資金。Google和臉書在中國市場都遭封鎖,不得其門而入下,Jio平台被視為進入印度市場的跳板。

信實核心事業是煉油和石化,安巴尼希望倚重Jio平台,轉型成堪與阿里媲美的科技巨人。Google的加持,有助Jio平台進攻線上零售、內容串流、數位支付、教育和醫療照護等領域。

 
蘋果補稅愛爾蘭案 翻盤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歐盟普通法院(GCEU)15日做出有利於蘋果的判決,推翻了歐盟要求蘋果須向愛爾蘭補稅130億歐元(150億美元)決定 ,對歐盟取締某些偏袒特定企業稅務安排的努力 ,無異是一大打擊,預料歐盟執委會將會提起上訴。

判決中說,蘋果不需繳交歐盟執委會要求的130億歐元稅金。歐盟執委會在本案中主張,蘋果與愛爾蘭當局達成一項非法且偏袒蘋果的稅務協議。蘋果股價15日早盤漲約2%至396美元。

法院指出,愛爾蘭與蘋果的稅務安排並非違法的國家補助,歐盟執委會宣稱蘋果銷售國際公司( ASI)和蘋果歐洲運營公司(AOE)獲選擇性經濟優勢並被衍伸為國家補助,這是錯誤的說法。法院指出,歐盟執委員會未能以「必要的法律標準」證明蘋果享受了相當於非法國家補助的優惠待遇。

蘋果對這項判決表示歡迎,表示本案「非關我們要繳多少稅,而是關於我們需在哪裡納稅」。該公司並指出,「過去十年來已在世界各地繳交超過1,000億美元的企業所得稅,還有數百億美元的其他稅」。

這樁訴訟是歐盟競爭執行委員薇絲塔格幾年來消除所謂不公平稅務協議的指標性案件,她認為有些歐盟國稅務安排偏袒包括亞馬遜在內的跨國公司。蘋果對歐盟2016年的補稅令感到憤怒。

愛爾蘭財政部發表聲明說,歡迎歐盟普通法院的這項判決,「愛爾蘭已清楚說明,並未向蘋果旗下兩家公司ASI和AOE提供特殊待遇。 愛爾蘭的收稅金額正確...符合正常的愛爾蘭稅法規定。」歐盟將有兩個月時間決定是否要上訴至歐盟最高法院的歐洲法院(ECJ)。

歐盟執委會在2016年8月認定愛爾蘭政府向蘋果提供了非法的稅收優惠,下令都柏林當局要追回130億歐元應繳稅金。歐盟執委會當時表示,愛爾蘭讓蘋果公司「多年來繳納的稅金遠低於其他企業」。

 
高盛報喜 上季獲利逆勢增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美經濟活動之際,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第2季獲利意外不減反增,表現優於同業,主要得力於交易營收大放異彩,而這要拜聯準會(Fed)大舉挹注流動性、帶動交易活動熱絡之賜。

高盛15日表示,上季股票和債券交易營收激增93%,比分析師共識預測值高出約25億美元。這也與摩根大通和花旗集團的類似表現相呼應。

此外,高盛上季股票和債券承銷營收增加逾一倍至20.5億美元,創新高紀錄,也遠超過分析師平均估計的13億美元,反映新冠肺炎疫情推升企業籌資需求。但對企業提供交易諮詢服務的收入萎縮11%,減為6.86億美元。

Fed挹注大量流動性,把市場從封鎖抗疫和居家避疫令造成商業活動急凍的衝擊拯救出來。決策當局推出緊急融資措施,企業競相利用這些籌資管道,而美股出現逾20年來最大季漲幅,也助長交易服務需求。

高盛固定收益交易營收增加一倍多,達到42.4億美元,是九年來最高;股票交易營收則為11年來最佳。交易營收大增把第2季淨利推升到24.2億美元,或每股6.26美元,大幅超越分析師估計的每股3.95美元,且意外比去年同期小幅成長。

第2季總營收達133億美元,創史上第二高紀錄,顯示高盛比競爭對手更從容度過這波疫情風暴。受財報利多鼓舞,高盛股價紐約15日早盤躍漲5.3%。

美國大型銀行第2季遭遇逾十年來最大考驗。高盛上季提列16億美元的呆帳損失準備金,以防消費者和企業貸款違約情況發生。根據日前公布的財報,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富國銀行上季合計提列280億美元呆帳備抵準備金。

 
疫苗研發有進展高盛獲利強勁 美股收紅
紐約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由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一支潛在疫苗的初步試驗結果良好,加上高盛(Goldman Sachs)公布強勁的季度獲利,美股3大指數今天收紅。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27.51點或0.85%,以26870.10點作收。

標準普爾指數漲29.04點或0.91%,收3226.56點。

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上揚61.92點或0.59%,收10550.49點。

 
要聞
今年經濟成長率 中研院大砍逾半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聯合報
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昨發布經濟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的經濟成長率(GDP)由百分之二點五八下修為百分之一點一五。至於今年經濟走勢是W型或V型?中研院表示,只能說最糟的谷底已過,但如果疫情持續上上下下,什麼型都有可能,今年是史上最難預測的一次。

儘管今年GDP增幅走緩,但台股卻一路走高,站上一萬兩千點關卡,甚至有人認為可能會泡沫化。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雨田說,股市原本是經濟的領先指標,卻是非常不準確的領先指標,這次更是完全背離經濟表現,這種現象不會持續太久,應該會有調整,只是他無法確定何時調整。

周雨田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因疫情爆發備受衝擊,消費與投資動能下降,生產製造與貿易活動急速降溫,我國也因海外需求降溫,國內消費疲軟;下半年全球經濟因疫情反覆復甦緩慢,抑制我國外貿動能,但在科技產業支撐和政府紓困與前瞻計畫帶動下,經濟可望逐步回溫,預測今年實質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一點一五。

對於台股持續走高,周雨田指出,股市熱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各國央行寬鬆政策持續,對市場提供大量流動性,造成資金行情;第二是這次經濟衰退在某些資通訊及遠距商機大爆發,但傳統產業卻衰退,兩者表現不太對稱,但股市是跟著高科技擴張,台灣也很明顯,因此台積電股價一路漲。

彭信坤則說,疫情嚴峻,但各國股市仍然拚命漲,可見經濟預測複雜程度是過去了解以來困難度最高。此外,各國都在印鈔票,大家卻不敢消費,例如美國儲蓄率竟然增加,錢愈印愈多,大家在家裡無法消費,這與過去QE一定會通貨膨脹不一樣,他請大家「不要苛責今年的預測,真的很難」。

 
國發會:台灣投資動能強勁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FDI(外人直接投資)估將創下十五年來新低,但國發會昨表示,台灣FDI今年一至五月逆勢成長百分之十二。整體來看,今年投資率可望達到百分之廿三點四四,創下十年來新高,顯示台灣投資動能強勁。

根據UNCTAD最新預估,今年全球FDI將衰退四成至一兆美元,創下十五年來新低。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表示,投資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今年全球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國家封鎖,經濟活動中斷,導致全球經濟銳減,但台灣卻不相同,投資動能逆勢上揚。

鄭貞茂指出,今年前五月政府核准的僑外投資金額(不含陸資)達三十四點二億美元,逆勢成長百分之十二,主要是離岸風電與半導體國際大廠來台投資,與亞馬遜、微軟、Google、Facebook在台設立研發創新中心。

國內投資率部分,鄭貞茂也表示,今年投資率可望達百分之廿三點四四,將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

盤點今年至二○二四年國內的投資動能,總將落實六兆投資,包含台商回台與境外資金回台逾一兆,半導體大廠及AI、5G建設約二點六兆,綠能部分太陽能約一兆、離岸風電約五四○億,前瞻二期共四千兩百億元。

 
今年國內投資 十年來最熱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發會昨(15)日指出,全球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全球外人直接投資(FDI)預估將衰退40%;惟台灣投資逆勢成長,預估今年國內投資毛額約4.6兆元,投資率將攀升至23.4%,創十年新高。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昨天分析疫情後投資台灣趨勢。他表示,在全球外人直接投資一片銳減下,台灣卻是投資動能充沛,這也是台灣未來四年經濟成長率可達2.6%至3.4%的主因。

他表示,今年國際趨勢有兩大主軸,一是美中貿易戰升溫,二是疫情衝擊。過去台商投資基地集中在中國大陸,美中貿易戰讓台商體認到生產基地不能集中,開始撤出大陸;而疫情肆虐,台商除要分散生產基地,還要將生產基地放在安全地方,台灣就雀屏中選。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分析,疫情衝擊全球FDI,根據聯合國預估,今年全球FDI將由去年1.5兆美元下滑至1兆美元,減幅四成;但今年台灣FDI則穩定成長,她引述投審會今年前五月核准僑外投資金額(不含陸資)達34.2億美元,年增12%。

她指出,未來四年可望落實6兆元投資的包括:台商回流及境外資金回台,目前承諾已破兆元;半導體大廠及IoT、AI及5G建設,合計約有逾2.6兆元投資;綠能方面包括太陽光電有逾兆元投資、離岸風電逾5,400億元投資;另外,前瞻基礎建設二期約有4,200億元等。

吳明蕙說,經濟部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去年落實金額為2,504億元,今年預計落實逾3,500億元,年增超過40%。

她表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方面,下半年將釋出1,300億元公共建設投資商機,包括高速鐵路台中車站地區事業發展用地開發經營案147億元、台中港觀光商業區興建營運投資案120億元、高雄市蓮潭設定地上權開發案120億元、基隆港旅運複合商業大樓招商案109.5億元、台中市立復健醫院及老人醫院BOT案84億元、台中市巨蛋體育館OT及BOT約80億元等商機。

 
華碩揪伴 攻AI製造商機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看好物聯網裝置應用市場,華碩(2357)AIoT團隊攜手工業電腦廠艾訊、沖鍛設備廠金豐機器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智慧沖壓瑕疵檢測解決方案。

華碩近年持續強攻人工智慧(AI),運用AI視覺檢測系統,整合艾訊的高階模組化Intel Xeon強固型無風扇工業級可擴充式準系統,為金豐機器打造具自動化光學辨識系統功能「智慧沖壓瑕疵檢測」解決方案,改善過往仰賴人工目視進行瑕疵檢測方式,帶動產業數位升級,為工業4.0智慧製造開創新局。

一般的沖壓製品,以往採用人工目視方式做瑕疵檢測,因耗時、耗工,以及光線反射與檢視人員疲累等,造成檢測品質不穩等問題;為解決產業痛點,華碩AIoT團隊研發AI視覺檢測系統,搭配金豐機器的沖鍛設備,並整合艾訊產品,為用戶打造自動光學辨識系統的「智慧沖壓瑕疵檢測方案」,藉由高效能AI邊緣運算搭配工業物聯網系統,即時收集關鍵生產與設備資訊,將生產品質納入追蹤流程,最後透過大數據分析、優化機械參數,進而改善作業流程、提高設備使用率,有助沖壓製造業邁向AI製造新時代。

艾訊總經理黃瑞南表示,首次與華碩智慧物聯網事業群及金豐機器合作,透過智慧學習模式,強化全面品質系統,量身打造智慧沖壓瑕疵檢測解決方案。

華碩表示,工業4.0智慧製造是產業數位升級的最佳機會,華碩AIoT團隊能提供製程最佳化、削減成本、改善流程品質與效率,更有機會讓企業提高營收,並創造全新商業模式;華碩瞄準物聯網裝置應用市場,未來將大量運用AI加速處理龐大數據,為客戶提供各種智慧解決方案,推動產業升級、提升供應鏈體質與站穩國際市場。

華碩6月集團營收達394億元,年增28%、月增30%,是兩年半以來新高。第2季集團營收923億元,年增24%、季增30%,也為近三年同期高點。

 
PS 5緊急追單 台系鏈受惠
本報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新冠肺炎疫情遲未消退,帶動對電玩遊戲需求。業界傳出,索尼在新一代遊戲主機PlayStation 5上市前夕,嗅到新機將熱銷的氣息,近期緊急追單供應鏈,將今年產量增加近一倍至1,000萬台,引爆新一波宅經濟商機,鴻海、和碩等協力廠將受惠。

索尼規劃,PS 5將在今年底上市。對於索尼在PS 5上市前大量追單,相關供應鏈都未對此置評。

法人指出,PS 5供應鏈包含主要組裝廠鴻海、和碩;電源供應器則有台達電、光寶科、群電;鏡頭供應商為今國光。

另外,PS 5首度導入數位型麥克風,IC設計商鈺太今年首度加入零組件供應行列;散熱模組廠超眾也可望再迎一波拉貨潮。

今年索尼、微軟都預計在年底發布新世代家用主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其中,PS 5因具備多款獨家遊戲,加上在亞洲銷售量特別高,市場預估,新款PS 5上市後,將吸引1,500萬至2,500萬戶PS 4用戶升級購買PS 5,看好這波拉貨潮將從下半年起一直延續到年底旺季。

據悉,索尼先前已知會供應商,到明年3月前,對應PS 5的新款DualSense手把需求量將達1,000萬支。索尼這次除了追加PS 5訂單,也同步提高新款手把產量。

日本經濟新聞稍早也報導,索尼計劃增加預定今秋上市的PS 5產量。日經新聞還引述消息人士指出,臉書的Oculus也看好其最新款虛擬實境(VR)頭戴式裝置將較一年前成長至少50%,準備將產量拉高到200萬台。

這兩大科技公司的樂觀看法,對娛樂產業的眾多供應商是一個強有力的訊號,許多科技業者都還在想方設法為智慧手機市場出貨的下滑尋找補救之道。

(編譯季晶晶、陳律安、記者陳昱翔、謝艾莉、尹慧中、劉芳妙)

 
群聯入股SONY子公司 過關
記者程士華/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供應大廠群聯上個月宣布將入股日本SONY儲存部門(SSMS)及子公司Nextorage,打入高階影像儲存產品市場,昨(15)日正式獲得公平會同意,不禁止雙方結合行為。

公平會表示,群聯主要產製NAND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快閃記憶體模組,並代工生產快閃記憶體產品;而擬投資對象方面,SSMS從事設計及產製Sony品牌的快閃記憶體產品,以及光碟與磁帶等儲存裝置;至於Nextorage則是SSMS的全資子公司,SSMS已於去年10月將將快閃記憶體產品業務移轉給Nextorage負責。

公平會認為,群聯與SSMS產製產品之間,明顯具有上下游垂直供應關係,不過SSMS的市占率並不高,仍要和市場上眾多對手競爭;另一方面,其採購量占群聯銷售總量的比例很低,因此不具有顯著限制競爭疑慮。

 
6G卡位戰 聯發科超前部署
記者鐘惠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第五代行動通訊(5G)才剛陸續商轉之際,下世代6G卡位戰同步開打。南韓科技巨擘三星搶先揭露6G白皮書,預估6G普及化商業服務將在2030年上路,全力衝刺準備當中。台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也已就「戰鬥位置」,在芬蘭重兵規劃投入6G研發,搶進領先群。

聯發科已在5G時代順利躋身領先行列,近期基本面出色,6月合併營收以252.79億元,改寫近45個月來新高,帶動第2季業績超越財測高標、達676.03億元,為近四年來單季高點;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284.66億元,年增12.4%。

業界認為,聯發科超前部署6G,未來可望洞燭機先,為公司長期發展增添動能。

聯發科投入5G研發約有六年時間,其研發重鎮在台灣,並在芬蘭設有研發中心,在當地進行 5G、LTE-A、IMS、3GPP等最新無線通訊技術研發,及支援歐洲電信客戶測試,合作對象包括芬蘭官方、研發、學術單位,以及諾基亞等知名通訊大廠。

芬蘭是全球無線通訊技術強國,當地政府與學術單位已展開6G技術研發,預計2030年可商轉。聯發科芬蘭團隊一直與在地單位有深厚的合作關係,藉地利之便,可望成未來終端晶片研發的關鍵要角。

三星在6G白皮書揭露其對6G通訊系統的願景。三星提到,6G最高傳輸速率應當可達1,000Gps,是5G服務的50倍;延遲時間應低於100微秒,只有5G的十分之一。

三星強調,雖然5G才剛起步,但開始為6G預作準備永遠不會嫌太早,因為新世代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從投入研究到正式商用化,大約都需要十年時間。奠基於過往歷代,包括5G的無線通訊技術開發經驗累積,已可開始投入6G的技術研究,並尋求與產官界的不同夥伴合作,引領6G技術標準發展。

三星指出,3G從開始規畫到正式上路,大約花了15年時間,4G則花了12年,5G只花了八年,估計6G也大約需要八年時間,預期國際電信聯盟無線通訊部門(ITU-R)將會於2021年開始著手擘畫6G的未來遠景,6G技術標準大致定案及最早商業化的時間點,可能落在2028年,而商業化普及服務可能會於2030年上路。

白皮書中提到,預估2030年,全球可能有5,000億個連網裝置,這數量是到時候全球85億人口的近59倍之多,行動裝置屆時可能會有非常多不同的樣態,例如AR眼鏡、VR頭盔,或全像投影裝置等,而且有越來越多的裝置需要連網,包括汽車、機器人、無人機、智慧家庭應用裝置、工廠設備或各種基礎建設中的智慧感測器等。

 
央行尾盤作價 台幣小升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外資與出口商雙雙拋匯,新台幣匯率昨(15)日持續升值,盤中最高升抵29.43元,最多升值1.65角;終場在中央銀行尾盤作價下,升值金額縮至1.3分,收在29.582元,為近一周新高,總成交量12.05億美元。

展望新台幣匯率後市,匯銀主管說,台積電今日將發放股利,外資領到股息後是否大舉匯出,對匯市供需有關鍵性影響。不過,有交易員認為,近期外資持續匯入,加上場外有不少出口商等著賣匯,短期內新台幣匯率升值壓力仍大,盤中實質成交價能否守住29.4元,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老大(指央行)也在等這一天,看看外資這兩天股利匯出情況,能否讓新台幣匯率不那麼強,但結果恐怕會令人失望」,匯銀主管說。

在此之前,央行曾對國內大型出口商祭出道德勸說,要求單日賣匯量不要超過2,000萬美元,希望藉此減輕美元賣壓,避免新台幣匯率升速失控。

匯銀主管說,「現在匯市的關鍵價位有二,一是收盤價,老大目前的操作就是會把收盤價壓回至29.5元,甚至29.6元以下,但盤中的實質交易價,絕大多數還在29.4字頭,如果重返29.3字頭,就代表央行有點守不住、必須放手讓匯價闖破29.4元。」

 
金融科技發展 金管會訂八大方向
記者楊筱筠、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金管會昨(15)日舉行第三場金融科技座談會,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會後表示,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預計將在8月出爐,這是金管會第二本金融科技白皮書,以八大方向訂出未來台灣金融科技發展藍圖,並納入路徑圖中,未來的台灣金融科技將朝向由簡而繁、允許容錯空間、強化溝通等方向前進。

業者普遍希望跨部會的相關數據資料庫,能夠鬆綁,黃天牧承諾,金管會將研究聯徵中心等機構,未來如何在合理權利義務下,進行資訊共享。

黃天牧提八大方向,第一為人才培育,將從學校、金融業、官員開始建構金融科技人力,以利未來政策決定、金融科技監理。

第二為法規調適,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將領軍,加速檢討過時法規,甚至可討論分級監理。

第三是資訊共享,與會業者建議成立國家級金融大數據資料庫,納入金融機構、健保署等相關數據,建構訂閱經濟或平台經濟,未來利用API採行使用者付費。

黃天牧說,國發會My Data機制算是跨部會完整資料整合,但外界對共享資訊有更高期待,金管會將參酌。

政大教授王儷玲建議解套個資法限制,讓金融生態圈數據共享,包括金控子公司可共同行銷,讓消費者授權開放銀行能共享金融資料,藉此有較好KYC認證以及流程。律師補充,相對要建立好稽核制度。

第四為建立單一窗口或諮詢平台部分,科技業、新創、律師等金融科技生態系參與者,都可加入,金管會擔下單一窗口責任。

第五為資安,金管會正規劃資安行動方案,8月初出爐。Google雲端台灣總經理邵光華說,當數據放雲端就是加密、傳輸過程也是加密、處理data也是加密,許多業者都已利用雲端數據庫。

第六為國際連結跨境合作。金管會已與其他監理機關簽署金融科技備忘錄,參加國際金融科技組織,持續在國際鏈結、跨境合作上努力。

第七為消費者保護,包括消費者資料隱私權、金融科技教育等等。

第八為倫理規範,例如歐盟等都已經制定AI倫理準則,台灣也必要有,須訂定底線。

 
0.304% 2年期定存單利率新低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回收市場餘裕資金,中央銀行昨(15)日標售2年期定存單400億元,獲得金融業者熱烈搶購,得標利率落於0.304%,為歷史新低紀錄,並較6月下跌1.6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各國中央銀行加碼貨幣寬鬆,熱錢蜂擁入台,推升新台幣匯率,墊高國內資金水位。

目前央行每月固定標售一期400億元的2年期定存單,成為金融機構積極搶進的標的。原先市場預期,這期定存單得標利率約在0.32%附近,沒想到利率明顯低於預期,顯示金融機構搶標意願非常強烈。

「銀行每月有多餘的資金要想辦法去化,央行定存單雖然利率不高,但可視為零風險標的,因此被金融機構視為重要的投資工具」,銀行主管說。

7月以來,央行定存單累計到期3兆2,799.55億元,發行金額為3兆4,070.25億元,意即這段期間內,央行增加1,270.7億元的發行量、從市場上抽走了逾1,200億元的資金。

央行發行定存單的目的是為了沖銷餘裕資金,避免市場游資過多、助長通膨火焰;央行定存單餘額已突破8兆元大關,位於歷史高位。

央行發行定存單分成標售與申購兩種方式,其中364天期與2年期定存單採每月一期標售方式,金額為1,700億元與400億元。

至於短天期定存單,則採銀行向央行申購模式,目前28、91和182天期定存單利率分別為0.34%、0.4%和0.52%,7天期利率0.11%。

自今年4月起,央行7天期與28天期定存單為每日發行,91天期與182天期定存單由過去每日發行,改每兩周發行。

 
證券四合一 金管會:目前未規劃
記者楊筱筠、 邱金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資金行動帶動台股價量齊揚,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15)日首度針對台股資金行情表示,這波台股大漲,有資金因素,也有基本面因素。他並表示,證券四合一不是目前工作優先選項,是否採同股不同權必須謹慎,目前未看到此規劃。

金管會昨天舉行金融科技座談,會外受訪時,黃天牧談到台股這波資金行情,有基本面因素、也有資金因素,但是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大家要自己審慎評估。

至於生技股連跌四天,是否需示警?黃天牧說,股市的事情,只要資訊充分,投資人要自己判斷,金管會建構一個合理的法規環境,不會對單一類股表示特別意見。

這波台灣股市上揚反應基本面,黃天牧說,至少台灣受疫情影響相對小,也沒有像國外的封城,很多經濟活動照常運行,與其他有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台灣經濟相對是好的。

外傳金管會有意重啟證交所、櫃買中心、期交所及集保四合一,黃天牧表示,金管會成立來就一直在談,前主委顧立雄任內也研究過,但目前不是他工作上優先選項,尤其現在要推創新板,需要證交所及櫃買中心合作,短期內不會處理四合一的問題。

至於櫃買中心推動公司化是為四合一預作準備?黃天牧說,也不必然如此,因櫃買是財團法人,證交所是公司組織,當初有做這方面討論,現階段大家期待的是創新板先完成,後續組織調整,若有需要再作研究。

對於會否重啟研究四合一?他表示,顧主委甚至更早都研究過了,證期局有過研究,國外也有交易所整併,但整併效益也是見仁見智,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

推動新創板過程,會否考慮採取同股不同權作法?黃天牧說,尚未看新創板規劃,同股不同權在某些交易所有,但公司治理組織對同股不同權有些顧慮,就算採取同股不同權的交易所,適用部分也是特定的區間,這部分我們會很慎重,目前未看到有同股不同權的規劃。

黃天牧說,同股不同權要很謹慎,早期是某家大公司未在香港上市,到紐約上市,引起大家的思考。

 
境外資金匯回 突破千億大關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賦稅署昨(15)日公布境外資金專法申請匯回情形,申請匯回金額已達1,284億元,距離財政部低推估的1,333億元,只差不到50億元,可望順利達標;官員也表示,若維持本月熱度,專法第一年甚至可上看1,500億元。

觀察申請情形,本期較前一期統計大增229億元,增幅是專法上路以來之最。

賦稅署統計,自去年8月15日專法上路至今年7月14日止,共620案申請匯回、金額共1,284億元,已核准559件、共1,178億元,實際匯回金額達到1,036億元,實際回台的真金白銀已突破千億大關。

而匯回資金投入實質投資,稅率可再減半。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截至7月14日止,共核准128件實質投資,合計409億元,其中有131億元投資電子資訊業,92億元投資民生化工業,46億元投資金屬機電業,其他業別則共投資139億元。

隨著第一年8%優惠稅率即將落日,近兩月台商資金返鄉確實呈現加速,今年6月15日至7月14日的一個月內,申請件數就達到132件,申請金額也達到229億元,較前期統計(5月15日至6月14日)的118億元大增。

境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時,財政部預估上路後每年誘發申請匯回金額,低推估為1,333億元,中推估為4,272億元,高推估達8,907億元,專法上路第一年,雖無望達到中推估、高推估,但要達到低推估絕對不成問題。

官員解釋,過往平均每月申請匯回金額約70億元、80億元左右,即便下月維持平均值,也能達到1,300億元以上;若下月台商趕搭最優稅率末班車,維持申請熱度,甚至可望衝破1,500億元。

財政部表示,個人匯回境外資金及公司匯回境外轉投資收益,想依境外資金專法規定適用8%優惠稅率者,必須在今年8月14日前,向戶籍所在地或營利事業登記地國稅局申請,自今年8月15日起,適用稅率就會變成10%,台商可把握最後一個月時間,儘快遞出申請。

為了鼓勵回台投資,匯回資金運用如符合經濟部實質投資規定,並取得經濟部核發的完成證明,就可向國稅局申請退稅50%,也就是讓實質稅率降到4%或5%。

 
境外資金匯回/大立光匯近200億 稱冠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境外資金匯回專法即將滿周年,申請及實際匯回金額都已雙雙破千億。據了解,單筆匯回金額超過百億的案件並不多,根據各企業自行宣布的資金匯回計畫,大立光去年底宣布申請匯回111億元,再加上日前加碼二次匯回82億元,兩次加起來近200億元,堪稱資金匯回最大咖。

財政部官員表示,國稅局統計資料都是去識別化,也不會藉此做為查稅資料,因此無從判斷誰申請匯回最多金額,不過單筆超過百億的案件不多。

據各公司自行宣布的資金匯回計畫,匯回金額超過百億以上的大咖至少有三家,包括股王大立光兩次合計匯回近200億元、矽晶圓大廠環球晶匯回約106億元、被動元件大廠國巨也匯回100億元,此外全球3C製造龍頭鴻海也匯回70億元。

大立光除了去年底宣布匯回111億元,加碼投入土地、廠房及設備等投資外,趕在專法上路將滿周年前,今年7月又再宣布匯回約82億元,也將用於擴產。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