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出版了《荳芽,不上安親班》,描述了作為職業女性的我如何執行讓剛念小一的荳芽不去安親班、課後自主學習的種種。那是一段艱辛的創新實驗,其中當然包含了面對未知的疑慮:不上安親班,功課趕得上其他孩子嗎?不補習、不寫評量,這是鼓勵孩子不學習嗎?……
這些疑慮可能來自於我對孩子教育的歷程、學習的內容順序與傳統的台灣教育型式有些不同吧!
我最在意保護學齡前孩子的創意、想像力,所以我不想在這個階段過早給了孩子太多的學科學習。學寫字,免了吧!那是小學以後的事。學學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吧!
上了小學之後,最最要緊的是學習如何自主學習、親自探索這新奇美好的世界,而不是一再重複機械式的背誦抄寫。
中學了,國中三年、高中三年,這人生歲月中生命力最旺盛、最豐富多彩的六年,要讀很多有趣的書(不僅僅是教科書)、要清楚的認識自我、要探索興趣、準備面對未知的未來。
然後,上大學。這四年應當比小學中學更投入的讀書、做學問,這個時候是為將來的職場、往後的人生奠基礎。怎麼能拿來玩四年呢?
我因此時常覺得我們的傳統教育是反著來的:早早逼迫學齡前的孩子提早學習許多學科,怎麼都要贏在起跑點,一路為了考試而讀書,放棄運動健身、放棄諸多興趣的探索,青春期的孩子面容模糊、蒼白虛弱,到了真正該深刻做學問的大學階段,倒像是第一次飛出籠的小鳥,失了方向,躁動不安,一顆心怎麼也沉靜不下來了⋯⋯
因著這些紛擾又無成效的教育結果,每隔幾年總有一些所謂的教育改革政策出現。最新的熱門議題是108課綱。108學年即將實行的課綱牽涉著很深刻的教育理念及十分複雜的教育體制運作,看來是與世界先進國家的教育理念較接近了,衷心的希望台灣教育樣貌能因此大幅翻新。
姑且不論新課綱是否能有番教育作爲,作為父母的我們至少要能感受到未來已經來到眼前,我們再也不能以自己的受教經驗及價值觀去看待這一代孩子的教育。孩子能否在快速變化的未來生存得好,關鍵在素養及能力,而不是學歷。學歷也不再只是那一紙文憑,而是紮紮實實的與學位相吻合的實力表現。
當年不上安親班的荳芽,現在在美國念大學了。在她中學的那幾年,我陪她準備申請美國大學的那幾年,見識了其他國家不同於我們的教育方式、選才方法,我的確是深刻的感受到了新時代所強調的人才的各方面素養及能力,是一種長時間的薰陶培養、是深刻内化,而且要能夠反映在行動上的。
教科書自然是要讀的,但知識來源不能只有教科書;讀的方式也不能只是背誦、應付考試,而是要讓孩子學到活用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態度及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荳芽蝴蝶小學中年級開始,我就時常以議題較有深度的繪本,和她們共讀、討論。因為繪本文字少,我們可以深化議題的思考,訓練思辨、組織及表達的能力。
這幾年下來,我和荳芽蝴蝶閱讀了許多這樣值得稍大孩子(國小中年級開始)親近的繪本,文字精簡,寓意雋永。在荳芽長大了、獨立在美國求學後,我把這段歷程做了整理,也想把這些書介紹給台灣的孩子們……
big picture是我為小學中高年級以上的孩子推出的新書系(2019年7月5日上市)。big picture字面上的意思是大圖,引申為整體局勢、縱觀全局或重點。我很期待台灣的新教育模式能讓孩子的眼光從教科書上移開一點點,看看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或者觀照自我內在,更通透的看自己、理解他人。
我所策劃的big picture系列在奧林文化這個品牌出版,No 1.是和我合作了多本暢銷書的荷蘭作家Pimm van Hest的《是你給了我翅膀》(Jij geeft me vleugels)。新的視野,寬闊的眼界,是安在我們身上的一雙翅膀,令我們得以翱翔,自由,無限。
教育,應該要能連結孩子生活中存在的社會、經濟與環境議題。對作為一個出版人的我而言,繪本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