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昨(27)日首度公布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包括中信、兆豐、合庫、國泰世華及台北富邦銀行等五家,金管會將採取額外提高資本等強化監理措施,被列入名單的銀行及其母公司金控將掀起增資潮。
全球金融海嘯後,銀行「大到不能倒」受關注,金管會參考國際作法,採取防範系統性風險的新措施,對系統性重要銀行採取強化監理措施,避免出事時政府動用公共資金挹注。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天召開記者會,公布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及強化監理措施,首波五家上榜。
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篩選標準,有規模、業務複雜程度、關連性、可替代性等四面向,被列入系統性重要銀行者,將採強化監理措施,包括第一,額外提列緩衝資本2%,且列入法定資本要求。另為鼓勵銀行強化資本,金管會希望銀行自主增提內部管理資本2%,兩項都給四年緩衝。
官員說,緩衝資本是法定資本,若未達標,就是資本不足,依法將被限制業務等。但內部管理資本,不是法定資本,未達標,不會被限制業務。
第二,申請經營危機應變措施,說明資本不足的應變措施。第三,一般銀行壓力測試,不利情境是一年,系統性重要銀行加壓延長至兩年。
若以這五家今年第1季資本來看,要連同內部管理資本加2%都達標,只有中信一家;若只加法定緩衝資本2%,則五家都已達標。
顧立雄說,未來每年檢視一次名單,舉例來說,這次排名第五的合庫,以後若掉到名單以外,排名第六的一銀,就可能擠進來。
據了解,金管會本周一找來被列為系統性重要銀行五家業者,有業者反映,被額外要求資本相對不公平,但金管會認為,被列入名單者,從各面向來看仍是前段班,因資本強,未來業務申請可加分;差異化管理是個方向,包括檢查頻率、業務申請等,都會不同。
金控下子銀行被列系統性重要銀行,法定資本要求提高後,金控的資本要求也會跟著拉高,對銀行及金控都會帶來增資壓力。
以國外推動經驗來看,被列入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股東要拿更多錢來增資,有些股東不願拿錢,可能會處分海外機構等資產,縮減規模,以免列入名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