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動筆寫下來 最讓我感到安慰的,是能夠寫下所有的想法和感受,否則我一定會窒息。 —安妮.法蘭克 最初步簡單的改變,就是開始寫個人日記。寫日記能夠讓人暢所欲言表達自己最深刻的感受,不受他人審查、干涉和評斷所影響。寫日記也是跟自己內在深處思緒共處的好機會,讓人得以通徹思考人生百相,並以更富深意的方式加以探索。 面臨困局時,寫日記能幫我們釐清相關問題,更有能力看清事態,省思自己的行動思維進而解決問題。而跟他人有所誤會或意見不合時,寫日記也有助於讓人反思對方的看法,對於他人會做何感受及思考抱持更開放的態度。如此一來,我們對自己的說法會更具信心,想法也會更有條理,才能夠冷靜理性地解決問題。寫日記還能激發天馬行空的漫想,從創意、直覺更強的右腦發掘出創新的解決辦法。 持之以恆地寫日記,可以激發出更強的自我意識,與個人情緒做更深刻的連結,縱使這些情緒令人煎熬或痛苦。跟個人情緒、思維的連結越強,較容易接受未來可能經歷的成長和自我發展,得以更加確認自己的夢想、熱情、恐懼,以及哪裡需要有所改變。寫日記也讓我們較能跟原我自在相處、提升自信感,且更透澈地了解人際關係、各種情勢和需求後,妥善地對應處理。此外,表露個人感受有助於從過往經驗加以學習,不過要記得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
| | | |
|
|
| | 改變雖小卻很有用
改變雖小卻很有用。我敢這麼說,是因為曾在許多讀者及其他放棄「速成改變」法的人身上看見效果,對這些人來說,花時間做小改變才是適合他們的方法。這也理所當然,因為小改變比較沒負擔且更實際,也更容易讓人獲得成就感。無論你想要做怎樣的改變,都有三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所有重大改變其實都需要由小改變來累積;採取非成即敗的極端做法沒有用;最後則是,嫻熟地完成小改變才能夠讓我們達成心中所願。 在我有關輕鬆蛻變的第一本書中,我制定了一套以52週為期、每週輕鬆一小改的計畫,讀者們按此表操課,到了年末身心就會變得更健康快樂。這套全方位的規劃涵蓋了四種適能(well-being)類別:飲食與營養、健身與預防、精神健康,以及綠生活。在為該書取材研究期間,我清楚認知到自己所列出的無數小改變,幾乎都可輕易分屬以上四種範疇。 後來,我在構思要以哪種蛻變為題時,人又發現心理適能(亦稱精神健康或心靈健康)這個範疇特別吸睛。對許多人來說,相對於保健身體,要維持良好的精神健康其實更為困難。無論是對飲食營養多加了解或持續運動養生,選擇都很簡單明確:要麼你就吃得健康;要麼你就做運動,除此無他。此外,身體有恙時,症狀明顯易見:比如人變胖、沒活力,每天奔波勞碌覺得倦怠。 至於精神健康,灰色模糊地帶就比較廣了。首先,一提到精神健康,我們大多不會通盤考量,往往只聚焦在某一層面,就是幸福感上。雖說擁有良好精神健康確實意味著快樂和滿足,但它其實還包括能夠處理壓力、對人生抱持積極態度、必要時能夠全神貫注提高效率、以及增強記憶力更容易記住事物。即便某些人可能會辯說,愉快健康的心靈才是整體健康最重要的一環。 ※本文摘自《7天養出一個好習慣》 >>>想看更多 | | | |
|
| | 年 凌晨兩點從基隆出發,整片夜都像虛構的。倘若每經過一盞路燈都要變得真實一點,那該怎麼計算呢?沿路飄著不大困擾卻又無法忽視的小雨,光暈因此散得更開,似乎更難以丈量。這是近年來第一次走東北角的濱海公路,比印象中還要漫長,所有的風景都堅挺矗立著,像是已經遺世千年。 不知道是否因為年的關係,已經凌晨兩點半了,九份的整座山上,仍亮著黃黃的光,我將機車的油門放開,以慢速滑行。 「你看。」 「好美。」 「感覺上面也很熱鬧。」 如果山上每盞燈都代表清醒的人,不知道他們正在做什麼?離分界越遠,反而對所有的狂歡越發感到不合理,我回想前幾年在台北市跨年,多半是看煙火。 真喜歡煙火,人們好像都喜歡煙火,一年裡少數能不切實際的機會,在倒數結束後連續地炸放,彷彿可以將盛大的時刻延長幾分鐘,將年的入口打得更開,讓所有人都有資格進去;其他幾次無知覺地度過,總是朋友間誰猛然想起,趕緊搖 了搖手錶才說,啊,原來已經過十二點啦,是新的一年了,新年快樂。那樣反而覺得可惜,覺得有些事好像沒有真正完成。 而散場時同慶是延續的,廣場上的人群向四處溢瀉,往通宵營業的酒吧、餐廳填充,或是如灌漿式地塞滿捷運站口。總是會遇到一些結群而正處熱烈的青年,沿途喧鬧、胡亂呼喊「新年快樂」,隨機將祝福推給一個路人,雖然他們不一定真的想給他。 最後回到家,用沉重的身體收拾一切狂躁。在都市裡的年,總是在一覺補眠、醒來之後,才稍感抽離。 ※本文摘自《風箏落不下來》 >>>想看更多 | | | |
|
| | | 《7天養出一個好習慣,成就最解壓的一年》 一年之初,把計畫縮小,把腳步放慢,把時間空出來。 一年之末,原來我可以過得還不錯。 寫寫日記=最有效的抗憂鬱劑 笑一笑=免費的心理治療 列出清單=讓你成就感滿分 多說謝謝=強化免疫系統 做個按摩=聽到身體的訊息 懂得求救=消除緊張感 出去旅行=抗老化的神奇效果 如果別人挑戰全馬,也許我們試試每天跑個3公里就好; 如果朋友轟轟烈烈戀愛結婚了,我們千萬別哀嘆自己找不到真愛; 如果一天到晚臭臉惹來人際關係陷入僵局,我們試試面對鏡子練習微微笑也不錯; 如果看人家升官加薪,人比人氣死人,我們的自信心要如何不被打倒? 大計畫,大目標,驚人的冒險和挑戰,不適合每個人的體質, 很多人只要平常工作有成就感,休假的日子放鬆享受,面對挫折正向思考, 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心滿意足一點點,這些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就能成為生活中幸福的禮物。 >>>想看更多 |
| | 《風箏落不下來》 在晴空萬里的青春裡翱翔, 在心動不已的戀情裡高飛, 在離情依依的不捨中徘徊, 現在,26篇想念,好像一次告別, 不管是否幸福,我們都曾那麼義無反顧,與快樂。 莫名與淚光,任性與純情,在他的筆下,曾經瘋狂和無端情緒,在時間的滾軸中一一「告別」,回望「告別」,雖然教人感傷,卻隱藏著一種不得不記錄的衝動,於是《風箏落不下來》就成了時光中最深刻的印記。 在這本新書裡,讀到很多句子充滿詩意。陳繁齊在兩種文體之間遊走,彷彿詩與散文的距離,被風化了。 文字成為陳繁齊意想不到的發聲工具,他承認,但用「工具」兩字太冰冷,當他為一些議題或身邊的人事物提出看法與想法時,「感性」是他永遠的功課,而這也終將成為「陳繁齊式」的風格。有讀者說因為他的文字被療癒了,這樣的說法讓他覺得意外也欣喜,向來只是圍繞著自己寫而已,竟也能被他人承接。在某些時候陳繁齊的自卑感,仍令他難以相信自己真的擁有那些能力──治療、理解他人,對他而言,都是人際關係中較為柔軟的體現。 >>>想看更多 |
| | 《企鵝都比你有特色:給自己的10堂說話課,成為零落差溝通者(隨書附贈褚士瑩說話課練習本)》 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說話方式,會發現學說話之外,自己的成長與改變,才是意想不到的祝福。 第一次進廣播室錄音,完全是誤打誤撞,錄音大哥說,褚士瑩你來錄錄看,記得聲音要有笑容,什麼?嘴角上揚就是聲音有笑容嗎? 第一次面對採訪對象是詩人余光中、意見領袖聖嚴法師,要如何採訪才能讓受訪者信賴,說出核心回答,要如何建立與對話者的互動關係? 第一次面對電視鏡頭,看到畫面好想躲起來,鏡頭前的自己眼神亂飄,手勢動作過大,又隨便切斷來賓的話……怎麼會有條件當主持人呢? 從小害羞,一站在講台上就想逃之夭夭,一聽到要校園辯論就厭惡,但主持廣播節目讓褚士瑩找到自己聲音的特色,主持電視節目讓他清楚未來要走的方向。 做國際NGO工作,訓練武裝部隊進行和平談判,也因為年輕時積極參與「聯合國模擬會議」,往後在世界走跳,他提出忠告外語能力不等於國際觀。 現在一年跑百場演講,即使沒有草稿,沒有PPT簡報投影,可以連講兩小時不跳針。褚士瑩確信「會思考才會說話」,本書分享過去嘗試的每一件工作,他敏銳觀察,有時無心插柳,有時下定決心,他明白最大的讚美,不是「你的口才好棒」,而是他找到自己的特色,忠實表達自己。 >>>想看更多 |
| | 《你今天寫了沒?寫出斜槓人生的深度練習法(隨書附贈最強自學者「我的靈感記錄本」)》 幸福不在於強度,而在於頻率。 每天早上從寫作開始主動性的人生! 人類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就是……寫吧。 在電視台內部權力鬥爭下,被排擠黑掉的熱血PD金敏植,二十年的PD生涯,人生階段從未這樣低潮,高層說「要讓金敏植再也不能擔任電視劇導演」,已經年近半百的他聽到傳聞還放聲大哭…… 勉強接受電視台降職的輪班制,空檔時接送小孩,但媽媽群中只有他一個大男人很尷尬,怕被誤會是寄生蟲小白臉。也為了找情緒出口去爬山,卻見人就想保持距離,看到製作節目的好題材但不能執行萬分憂鬱……這樣惡性循環竟開始討厭這個世界,痛恨身邊的人。 長達五年的「失業狀態」,有一天他試著轉換角度,每天只專注「現在這個瞬間做什麼我會快樂」這件事。他帶小孩上學,開始寫育兒心得,認真回答讀者的問題;他去爬山,走遍市內健行路線,針對每一條路線做出自己的評論;他去圖書館讀書,寫讀書筆記,每天早上,不管有沒有錢?不管有沒有人看,就是寫。 >>>想看更多 | |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