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舊金山Post Street街頭,寒冷而蕭瑟,醉漢倒臥街上,空瓶滿地,用過的針頭掉落一旁。很難想像幾公里以外,Brannan street上Airbnb華麗的總部裡,歌舞昇平,喝不完的生啤酒如泉湧一般。有人說,舊金山流浪漢的增加,和Airbnb用盡方法替房東避稅,商業美景讓房東自抬身價,踢出去大量付不出漲價房租的窮人有關。
舊金山市區這兩條街上,似無關聯的兩個場景,原來有著經濟學上的利害,「共享經濟」反而剝奪了「共享」,也反諷一個城市兩個世界的現實。
美國的貧富差距在2014年達到百年新高,占領華爾街活動震天價響。根據美國Youtube/Politizane網站資料,美國40%的財富集中在1%的人手中,美國經濟智庫(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的數據也顯示,全美前1%所得者的收入,是其他99%民眾的130倍。
總觀全美富裕州的富人所得,是窮困州富人的三倍,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城鄉差距、加深種族問題、甚至引發校園衝突。
許多美國傳統企業在過去幾年遭遇經營瓶頸,從汽車、餐飲,金融、乃至IT行業,整併與裁員時有所聞。同時間,矽谷互聯網公司崛起,一個大學畢業的工程師月薪上萬美金隨處可見,也推升好區的房價在三年內翻了一倍。
互聯網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的結果是,有用戶的賣價值,沒有用戶的賣夢想,總之先融資,再挖人做開發、搞宣傳,上市了也無法講P/E,只能講本夢比,估值與實際價值難免產生落差。
像是Twitter始終無法實現盈利,最終走向裁員,後面還有Snapchat、Next door等公司,大家都在等著看。
縮小貧富差距,也成為了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的主軸之一,主要候選人目標一致,但手段上究竟是對富人增稅,或是提高基本工資等作法,看法不一。
當然,以這些候選人今時今日的財富地位來談貧富議題,美國輿論也多有「何不食肉糜」之嘆。
如果正面看待移動互聯網興起,應該是能消弭數位落差,除去國與國的疆界,以更低的創業門檻,給予社會中弱勢、甚至落後國家的人民與產業「彎道超車」的機會。
像是中國的馬雲、傅盛,或是來自印度,新任Google CEO Sundar Pichai,以及同樣來自印度的外賣服務Zomato創辦人Deepinder Goyal,都是「屌絲」逆襲,顛覆貧富命運的代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