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不是一種平靜的狀態,唯有各國進行對話、舉行無數次會議、採取大膽的行動,化不可能為可能,方能實現和平。如今朝鮮半島正努力締造和平。和平雖缺乏明顯進展,但若人們穿越表象,仍可發現朝鮮半島邁向和平的跡象。不過,各國仍須採取更多行動,才能實現和平,原因是北韓的核子與飛彈問題仍未解決,北韓與美國政府也各自要求對方須先採取行動。
我上次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朝鮮半島三大和平原則:戰爭零容忍、相互保證安全、共同繁榮,並主張將南北韓非軍事區(DMZ)轉型為國際和平區。如今DMZ已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感與象徵意涵的空間,不僅彰顯朝鮮半島對和平的嚮往,也象徵韓國分裂。
我認為,若國際社會能聯手移除埋在DMZ的38萬枚地雷,且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在國際和平區設辦公室,這些舉動將有助於保障朝鮮半島的安全。若DMZ以這種方式進行轉型,不僅在確保北韓安全方面能有制度化、實事求是的安排,也能給南韓帶來永久和平。
南韓希望成為一個「橋梁之國」。就地緣政治而言,南韓是中國大陸、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四大強國利益的交匯點。
以往朝鮮半島被視為大陸與海洋的邊陲,有時甚至淪為強權角力的競技場,這是南韓經歷的痛苦歷史。若朝鮮半島能實現和平,南韓身處的位置,將能連結大陸與海洋,並有助於建立東北亞的平與繁榮秩序。
南韓透過發揮橋梁作用,力圖打造一個以人為本、和平、共榮的共同體。南韓提出的「新北方政策」,展現了南韓連結大陸的決心。南韓力拚擴大合作基礎,且合作範圍不僅涵蓋大陸與俄國,更觸及中亞和歐洲。南韓也希望透過「東亞鐵路共同體倡議」,為多邊合作和安全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南韓提出的「新南方政策」,展現了南韓連結海洋的企圖心,這將有助於南韓提升與東南亞國協(ASEAN)、印度的關係,並與這些國家發展出一種共同繁榮的夥伴關係。
南韓打算走一條由「和平」帶動經濟成長的道路,而兩韓重新連結鐵路與道路,是南韓成為「橋梁之國」的第一步。「和平經濟」將創造出一種良性循環,即兩韓透過與周邊國家展開經濟合作,共享經濟繁榮,開創一個南北韓分治不再阻礙經濟繁榮的時代,而這種局面將進一步鞏固和平。
不過,無論南韓多渴望和平,都難以獨自推動和平,而是須在國際秩序中展開行動。北韓和美國的工作層級談判,以及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三次峰會,將是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和平最關鍵的環節。
如今朝鮮半島比以往更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源自於2018年南韓平昌冬奧的和平氛圍(南北韓選手在平昌冬奧開幕時,共持半島旗進場),將蔓延至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兩韓將組聯隊參賽),甚至兩韓已同意共同申辦2032年夏季奧運,我懇請國際社會給予支持。
我相信,若對話和相應行動延續下去,我們會比以往更需要彼此,而和平終將到來。我希望我們能多探討和平,提出各自想法,並穩步走向和平。
我希望國際社會攜手同行,持續提出建言,直到朝鮮半島最終實現和平,擺脫分裂和衝突帶來的不幸,成為人類新的希望燈塔。
(作者文在寅是南韓總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