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9日 星期三

連4天0確診 陳時中:防線退到個人


知音難尋?【古典音樂報】深度專業地介紹古典音樂樂曲與歐洲樂壇現況,讓你不再孤芳自賞!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0/04/30 第707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連4天0確診 陳時中:防線退到個人
記者陳婕翎、侯俐安、楊雅棠、邱宜聯合報

一月廿一日我國出現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三個多月來,昨天國內首次連續四天「零確診」,累計十七天無本土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防疫措施是將防線退到個人」,盼戴口罩變成日常國民習慣,即將到來的五一連假,就是對社交和場所限制慢慢鬆綁的試金石。

App幫大官秀業績

面對五一連假即將到來,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日前表示,將以交通部的「高速公路一九六八App」呈現人潮擁擠程度,分為綠、黃、紅三色示警。但「一九六八App加強版」才一推出就引發爭議,不只台南市長黃偉哲連番砲轟,立委洪孟楷實測也發現問題重重。記者追查發現,App是為配合大官們秀業績,廠商趕在五天內拿著「半成品」趕鴨子上架,因此惹來民怨;交通部前晚緊急與中華電信大數據處、高公局開會,查出原因在於「門檻值未考量各熱點承載容量,導致資訊失真」,要求中華電信五一連假前改善。

先放寬重要經貿國家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聯席審查肺炎防疫追加預算案,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質疑,難道不擔心五一連假後疫情再起?陳時中說,群聚會增加感染可能性,但以目前確診狀況看來,疫情再起機會小,整體社區防疫作為應可應付所有可能性突發。

陳時中說,現在努力的目標,是要在適當防疫下,研議恢復必要商業行為,有重要經貿關係來往的國家會先放寬,但因外國疫情盛行率比台灣高,風險相對高。

陳時中說,全世界確診人數前天破三百萬,死亡破廿一萬人,死亡率破百分之七,比以前還高,死亡人數持續增加表示醫療體系仍然沒有辦法穩定,疫情延緩還要再一段時間,國外疫情還沒有到平穩階段。

五一連假將是試金石

陳時中說,有些國家封城、封區域,但我國不希望如此,因此現在的防疫措施是把防線「退到個人」,嚴守衛生規範,希望大家心情一定要放輕鬆,維持社交距離。他呼籲,連假期間找新鮮空氣、人潮較少的地方去是放鬆身心好方法,但可以輕鬆、不要鬆懈,「若國人能配合得好,政府開放會更有信心」。

陳時中認為,開放當然伴隨風險,疫情復發的可能性不能說完全沒有,但生活正常化也是要努力方向;開始國際經貿活動是現在努力目標,目前正朝五月底、六月初啟動振興方案,「五一連假是試金石」,需更精密疫情監控,絕非連假防守成功,就能大解放。

 
TOP
專題
中研院最新發現:新冠病毒已演化6大病毒株 致死率恐越高
記者葉冠妤/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爆發後,新冠病毒(SARS-CoV-2)持續演化,中國大陸、英國、德國陸續指出病毒演化型態,中研院團隊近來則領先全球,初步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已演化出6大類型,且病毒變異程度越大,致死率可能越高。中研院補充,目前資料量正快速累積,且病毒突變持續產生中,顯示新冠病毒演化仍在進行,中研院研究團隊將持續監測。

中研院指出,各國團隊陸續著手研究新冠病毒株的型別,有些團隊僅針對1個突變判斷病毒株分型,缺點是低估了後續病毒株演化的複雜性與異質性,有些團隊則利用演化樹來推測病毒株分型與發生先後,但這些病毒株的分型目前都已不足以描述病毒不同的變異。

中研院說,包括中研院長廖俊智、中研院統計所長陳君厚、統計所研究員兼中研院國際研究生生物資訊學程召集人楊欣洲在內的統計科學與生物資訊研究團隊,自「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取得資料,並突破研究方法窠臼,以病毒突變與演化樹分析雙管齊下,清楚呈現病毒株分型與突變印記的關聯。

中研院表示,該研究發現,目前世界上主要的6大病毒株分型,竟可由13個主要的突變印記區分,此項發現的生物意義仍須研究,但這13個突變印記的興衰,有助預測各病毒株消長及其生物學上的意義。

此外,該觀察性研究也呈現出病毒突變量與致死率正相關與隨著時間有增強的趨勢。但中研院強調,由於樣本數仍偏低及樣本代表性的差異,未來仍須持續追蹤與分析,並考量可能干擾因子及突變對臨床治療的影響。

中研院說,目前資料量正快速累積發現有全新的病毒突變持續產生中,顯示新冠病毒的演化仍在進行,中研院研究團隊持續進行監測。

 
TOP
名家看新冠肺炎/李玉玲:防疫不妨藝 強化數位展
記者徐如宜/高雄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為視覺藝術圈按下「暫停鍵」,畫廊展會交易金額雪崩式滑落,美術館門票收入倍數減少。高雄市立美術館長李玉玲說,展演形式與策展領域因疫情發生質變,數位展現比重上升,館方祭出「修館不休館、防疫不妨藝」策略,希望後疫情時代,持續服務現場與遠端的觀眾,開啟博物館實體與線上營運協奏共振。

高美館提前修館 但不休館

疫情爆發後,藝文產業大受衝擊。各國知名美術館、博物館、藝博會採取應變措施,法國羅浮宮採短暫閉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延後開幕縮短展期,美國大都會美術館、紐約現代美術館等重要藝術機構宣布閉館。

台灣也面臨相同困境,以高美館為例,今年三月來館人次,僅有去年同期三成八,兒美館更慘,參觀人次僅去年同期的二成一。高美館提前於六月上旬啟動館體空間改造計畫,預計閉館整修至十一月重新開放,但「修館不休館」,期間仍持續規畫展演與推廣活動、創意市集、生態導覽,打造城市的一日藝術生活圈。

策展領域 更關注環境危機

李玉玲說,疫情影響反映在策展領域,除了近年超夯的氣候變遷、蓋亞等議題,許多藝術家與策展人更討論全球環境危機等議題,包括環境正義、病毒與免疫VS照護權利與建制、國家主權、疆界、移民與難民等。高美館二○二一大展「南島藝術祭」,策展團隊正觀察疫情對大眾生活,以及對藝術家創作的影響,規畫相關作品。

原本對於「線上」活動興趣缺缺的美術館及畫廊產業,不再死守「展覽的好、作品的真」等傳統原則,開始積極經營網路世界,力推線上展覽,包括,直播、展場環景VR、專家導覽影片,希望吸引更多的遠端觀眾。

以高美館年度國際特展《黑盒─幻魅於形:湯尼.奧斯勒》為例,從原定四月延至今年底開展,已陸續推出《黑盒─幻魅於形》線上前導展;雲端典藏導賞企畫《百夜藝術默讀》,則由專家學者導賞高美館典藏中不可錯過的經典百品;另規畫結合線上與線下專題講座的《南島當代記憶工程》等藝術推廣提案。

善用新科技 激起進場興趣

數位載體會不會改變民眾對視覺藝術的欣賞習慣?李玉玲抱持樂觀態度,她說,不管再如何標榜身歷其境,網路虛擬仍永遠無法取代現場體驗。線上展覽如果夠精彩,更會激起觀眾到博物館現場體驗的興趣,即使VR能讓人以三百六十度欣賞蒙娜麗莎,還是不若走進羅浮宮親眼所見的感動。

「後疫情時代,也是新態度的開始。」李玉玲說,民眾應該重新思考自身對應世界的、自然的、社會的、乃至於對應科技的新態度與觀念。

 
TOP
抗疫100天/宅經濟夯 饕客頓減 名店紛熄燈
記者王慧瑛、余采瀅、張世杰、簡慧聯合報
疫情如深邃幽暗的長隧道,看不見盡頭,許多老字號餐廳紛紛熄燈。連續兩年摘下米其林一星的台北大三元酒樓四月起停業兩個月;高雄市知名的江浙菜餐廳「祥鈺樓」今年三月初更直接宣布停業,廿多名員工資遣,八十二歲業者朱金鴻說,就算疫情過去,大環境經濟短期仍難復甦,餐飲同業對市場前景普遍悲觀。

在餐飲業打滾超過半世紀朱金鴻說,十七年前SARS時曾停業兩個半月,疫情過後重新開張;但這回何時能再開門迎接客人,他也沒有答案。

祥鈺樓店面坐落在高雄市三多路上,朱金鴻說,每月光店租、水電、人事成本就要一百五十萬,農曆年前爆發疫情,大年初三後的訂席陸續退訂,讓他感到風暴將至的低氣壓,期待的春酒檔期受疫情之亂,被退訂了大半,心裡有預感,短期內大概很難轉好。

麗緻餐旅集團旗下台中亞緻大飯店因不景氣,加上疫情衝擊,「賺的不夠虧的多」,三月九日結束營業。集團事業開發部副總羅明威說,今年一月住房還有九成。受到疫情影響,主力客層國際商務客不敢來亞洲,二月後訂房僅剩三成,只好宣布停業。

「阿秋大肥鵝」台中太平賀緹店同樣因不堪疫情衝擊於三月底停業。業者說,當初進駐酒店,主要是為服務飯店旅客早餐,去年受中客短少影響,量從原來四百多客,驟減只剩個位數;疫情之後,更沒客人,公司只好歇業。

台中有三十年歷史的懷舊餐廳「香蕉新樂園」五月十日吹熄燈號。負責人吳傳治說,一例一休實施加上陸客不來,生意已大受影響,如今因疫情,平日合作的七十家旅行社都沒有團,平日客人僅剩兩成,「實在已無力招架,更不容許再貿然挺進」。

專辦婚宴和團體餐會的彰化縣全國麗園餐廳是縣內第一家宣布暫停室內供餐的大型餐廳,四月起只做外賣,受疫情影響,許多新人婚宴都取消。

溪湖鎮陳姓鎮民表示,婚姻最重要的是兩人好好經營,大舉宴客沒什麼意思,幾個朋友準備今年結婚,都因新冠肺炎疫情取消擺桌請客,大家不想勞師動眾,決定不再舉辦婚禮和宴客。

不只知名餐飲店的光環頂不住疫情影響,位於台北市西門町的阿宗麵線,被譽為觀光客必吃的銅板美食,昔日大排長龍、民眾站著吃麵線的景象不再,因疫情影響,如今不見排隊景象,還可看到店員呆坐滑手機。

阿宗麵線的陳老闆坦言,買氣差很多,西門店業績僅剩一、兩成左右,沒有觀光客來,幾乎都是台灣人,現場吃的民眾也減少,老闆苦笑「變得比較好排隊,問常客就知道」。

 
TOP
抗疫100天/台灣米「疫」外暴紅 海外急下單
記者尤聰光、王思慧、施鴻基/連線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全球,各地不時有搶購、囤糧潮,加上民眾在家煮食機會增加,「稻米」銷量逆勢上揚,花蓮、台東生產的優質米,更受國內、外青睞,花蓮富里米宅配訂單成長三倍,台東縱谷各地農會訂單不只比去年成長三成以上,在地青農甚至搶進穆斯林及美國亞馬遜網購市場。

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表示,疫情爆發後,許多民眾搶著囤物資,農會電話被「打到爆」,曾創下單日宅配營業額破百萬紀錄;網路訂單多,當地招牌的契作益全香米、特殊品種的牛奶皇后米都賣到斷貨,從疫情前平日宅配二到三百箱,暴增到如今每天要宅配八百箱、出貨量有一萬多公斤,只好啟動總量管制,讓大家都買得到米。

台東縣池上鄉農會總幹事游玉櫻表示,民眾因防疫減少外食,盡可能在家裡煮食,使用稻米的量增加,二月份零售訂單單日都有二、三百件,隨著疫情持續延燒,訂單不斷湧入,三月到四月中旬,已接到二千多件訂單,農會都在加班出貨。

過去兩年,台東稻米生產過剩,稻穀暴倉,今年因疫情影響,稻米需求量突增加三成以上,可說異軍突起。

不只國內銷售成績大幅提升,池上青農魏瑞廷表示,日前收到大陸台商要求與他簽三年合約,預計每年十公噸的米出口到山西省;香港則是簽下五年合作備忘錄;另美國華人社區及義大利華人社區,都分別下訂一公噸的米,這不僅使小農有收入,品牌還逐漸打開國際市場。

有消費者說,現在餐廳沒開擔心群聚感染,宅配又方便,大家湊個十包就可免運寄到家裡,真空包裝的米也比較不會壞掉。

住中和的市民張秀雲表示,一家人如今體會到電子商務的便利,人在家中坐,只要上網購買,貨就送上家門口,顛覆她過去上傳統市場的習慣,如今除了青菜會到市場、超市購買,幾乎都在網路上買生活物資,從白米、鮮奶到孩子的零食,外出用餐機率大約只剩過往的四分之一。

 
TOP
抗疫100天/親友頻視訊 瘋搶遊戲機
記者施鴻基、鄭惠仁/連線報導聯合報
拜新冠肺炎疫情之賜,宅經濟興起,網路視訊業者大發利市,宅在家時間多,有老人家因想念孫子而學會視訊,玩線上遊戲、電視遊樂器機會也大增,適合全家一起玩的電視遊樂器全台大缺貨,甚至全球都搶預約。

「這次疫情讓我學會遠端視訊。」新北市三重七十六歲的吳昭賜說,今年過年八個孫子因防疫沒回老家,他非常思念,本來用手機聯絡,但網路訊號有時很差,常卡住,後來孩子幫他買了視訊鏡頭,讓他和孫子們聊天,透過視訊稍解思念之苦。吳昭賜說,早年只有一般電話,聽得見聲音卻看不到人,電話費又貴,不敢多講,如今網路吃到飽,三個孩子、八個孫子輪流講,一個星期很快就過去,比以前充實很多,至少透過視訊看得到人,也比較沒那麼思念孩子、孫子。

最近他聽說直播網紅用的鏡頭更好,還可以下載程式和對方玩小遊戲、放音樂,已請孩子協助了解,計畫成為家族網紅,不時來個家族直播大放送,卻發現鏡頭已經賣到缺貨。

新莊四十四歲的陳慶溢則表示,防疫讓他在家無聊之餘試著接觸孩子玩的線上遊戲,發現真的很好玩,如今父子還要排隊輪流玩,「兒子有點抱怨,後悔教我怎麼玩」。

「遊戲真的會令人沉迷。」陳慶溢說,為了不再看到孩子哀怨等接手的眼神,他已規畫買新電腦和平板,反正如今下班無處去,在家陪孩子玩也不錯,只是孩子嫌他太笨拙,不太願意和他同場,「他們叫我先去練習場練練,強一點再來」,讓他有點小受傷。

許多民眾宅在家玩電視遊樂器,造成大缺貨,陳姓業者說,SWITCH的遊戲,約有七成適合全家大小一起玩,且可多人一起操作,最熱賣,但也造成全世界大缺貨,想買就要預約,且交貨日不知哪一天。四月份他只收到一次貨,且僅三台主機,但等著買的人太多,目前只有日本還正常供應,民眾想買到,恐怕還有得等。

因為是世界性的缺貨,業者大多要求須搭配其他不熱銷的配件才要賣主機,洪姓男子最近剛花兩萬多元買了一台主機外加多項配件的遊戲機,他說,主機只有九千多元,加上配件貴了許多,但太無聊了,還是買來和家人一起玩。

 
TOP
抗疫100天/躲疫災 地下經濟更難掌控
記者沈婉玉、戴瑞瑤、蔡翼謙、李隆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許多原本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都被重新檢視:逃逸外勞染疫釀成醫院交叉感染,酒店公關確診,八大行業受創更轉入地下,申請紓困補助才知道須有勞保,攤商尋求貸款紓困得先辦稅籍登記,想分到酷碰券的商機就必須接受非現金、金流透明的行動支付。

一場瘟疫的流行,是否會對我國的經濟結構帶來改變?

四月初,一名北部酒店公關小姐確診、全國酒店遭勒令停業,有業者說「幾千家庭將頓失經濟來源。」但也有業者讓店內小姐轉往KTV、汽車旅館、招待所等,從酒店、舞廳轉入其他場所因應,讓地下經濟更難被掌控。

政大財政系教授陳國樑說,地下經濟規模愈大,防疫難度愈高。因看不到、管不到,所以失聯移工若不慎染疫難以追蹤及防堵,八大行業難保社交距離等。

此外,地下經濟規模愈大,紓困振興愈難行。若結構性問題未解,地下經濟不會因疫情而地上化,但會因為本身彈性大的特色而找到其他出路。

「政府必須正視地下經濟的事實。」陳國樑提醒,台灣的地下經濟規模大,政府與人民之間資訊不對稱是常態,政府推行政策時,不能太鎖定特定對象,否則一定會出現「錯配」,若無法聚焦需求者,只好雨露均霑,會使效力減弱。要刺激投資振興經濟,除非餅夠大,否則地下業者不會去申請。

「地下經濟不完全是不好的。」陳國樑強調,地下經濟雖不繳稅、不公平,但有彈性、效率高,是中低所得者的營生之道,可能也補充了社會福利、提高了生活品質,例如失聯移工對長照家庭的幫助 。

成功大學前副校長何志欽團隊發布國內首份地下經濟調查報告,我國地下經濟規模超過GDP的百分之廿八,遠高於OECD國家的百分之十五至廿。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紓困與振興的誘因不足以讓地下廠商趕去登記、讓地下經濟地上化,因為紓困或補助不是永久的,廠商一旦登記,可能後續會發生勞檢、補稅甚至查帳,很多廠商不願申請政府紓困補助、不想變成合法業者。

 
TOP
話題
1968之亂…官商秀政績 呷緊弄破碗
記者侯俐安聯合報
台南市長黃偉哲槓上交通部一九六八熱點人潮預警App,不滿二一六個熱點中,台南市被匡列廿七個,且人潮燈號失準,引來高雄市等中南部縣市聲援。本報追查發現,這齣「一九六八之亂」,是因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本月十一日受訪時,直接宣布這項「新政策」,當時交通部、高公局一無所悉,相關單位隨後只能趕著「拼裝上陣」。

這是中華電信開發中的人潮平台產品,中華電信日前興沖沖地向行政院介紹,未料,還沒來得及溝通,行政院資安處就拍板植入交通部的「高速公路一九六八App」。陳其邁隨後則受訪宣布。

原來,「一九六八之亂」是為了配合大官們搶表現、秀政績,廠商趕在五天內拿著還是「半成品」的演算基準做出這個App,才會「呷緊弄破碗」,惹來民怨,也苦了第一線人員。

但既然陳其邁已經說出口,只能硬著頭皮做。廠商在一天內做出DEMO、五天內做出產品。熱點來源由衛福部、經濟部等部會提供,中華電信提供黃綠紅燈,一九六八有如被「借殼上市」,最後卻成為眾矢之的。

此外,有別於過去一九六八國道路況資訊,每一筆數據都要精算驗證,這次時間趕到無法驗證,中華電信宣稱以手機訊號整合大數據,實際上,示警資訊卻是用當下人潮流量,去比對十二月至一月同期流量,比如某夜市在周三是一一五人、以往周三是一百人,就會因增加一成五亮黃燈,但實際上,該夜市或許可容納一千人。

換言之,為了這份行政院交辦下來的作業,「一九六八加強版App」就連中華電信提供的資訊究竟有無失真、數據驗證都還來不及做,粗糙的「未成品」就被趕鴨子上架。

指揮中心連日宣布疫情「零確診」,歷年來五一也不是人潮爆滿的連假,官、商在疫情期間趕著作秀,加上陳其邁的一句話,結果不僅讓高公局成了眾矢之的,還因為資訊不精確,引發地方政府反彈,更傷害被無端列入紅、黃燈的地區與業者,抗議客服被打爆。

這一連串「一九六八之亂」,讓人看到政府決策虛浮與雜亂無章。

 
TOP
政院人士:1968本周調校期 將滾動式檢討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聯合報
交通部一九六八熱點人潮預警APP惹負評,更被質疑是因為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近日的「建議」,導致交通部與廠商趕工才會挨轟。政院人士表示,其實陳其邁與指揮中心早在清明連假後就討論如何運用科技協助防疫,並非近日才建議,且本周本來就是調校期,要處理點位調校、敏感度門檻等等狀況,同步會參考各界批評持續調整,要讓APP的參考意義最大化。

政院人士表示,政院對於五一連假的態度,基本上一直都是沒有要取消或挪移,若疫情和緩,可以預料出門者眾,但怎樣做好防疫,包含維持社交距離、人潮控管等措施取得平衡,就須可以量化的東西來判斷,提出預警機制,也因此陳其邁與指揮中心才會在清明連假後討論怎樣運用科技協助防疫。

政院人士說,的確一開始有找上Google討論合作,不過溝通後,Google認為他們的程式主要是運用在路況而非景點,資安處則提出解方,建議透過現有的一九六八APP系統來處理,一直到上周五都還在測試,本周要進行點位調校、敏感度門檻等細部微調,「有點訝異上周六交通部對外公布,可能是高公局擔心連假將至,沒向部長林佳龍說明完整,把上架跟上路是兩回事混淆。」

政院人士表示,未來將滾動式檢討,有任何狀況隨時修正,且APP是提供分流建議,也非將人趕出景點,光是墾丁就有五個點,希望民眾屆時看燈號狀況能去人少的地方。

 
TOP
1968熱點擬增為300多個 林佳龍:燈號參考用
記者曹悅華、周志豪/台北報導聯合報
為分流五一連假人潮,交通部「一九六八」App升級功能,透過中華電信大數據分析,擬提供一九五個熱區、二二〇熱點的人潮即時紅、黃和綠燈號資訊,未料多位地方首長連日對熱點選擇很有意見,燈號準確度也惹議。交通部說,指揮中心已擬將熱點增至逾三百個,且將修改運算式,同步考量人流和容量。

昨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也通過立委洪孟楷等人提出的臨時提案,要求交通部五一連假前對北、中、南、東熱點進行壓力測試,數據接近各景點實際人潮才能上線。

據了解,中華電信原考量假設是疫情嚴峻處封城邊緣,全國網格計算都是採流量波動,目的是「要多處亮燈」,所以演算法調很緊,當時指令甚至一度是一旦亮燈,馬上就用發送細胞簡訊驅散。但由於已多天零確診,指令又變成「別亮燈」,演算法因此會調鬆。

立委李昆澤昨在交委會上說,一九六八新增功能後,地點選定及運算邏輯有極大爭議,像是新竹動物園半夜顯示人潮略多,「不只狼來了,還是阿飄也來了」。洪孟楷問,原兩百多個熱點是否會在各縣市長反映後調整、降低或維持?交通部長林佳龍說,據他了解,指揮中心已彙整擬增近百個熱點,屆時將匡列逾三百個警示熱點。

林佳龍說,燈號是「參考用」,不是說這裡很危險。會有這樣的誤差跟流量變化大有關,以新竹動物園來說,因先前沒開園,現在只要人稍多,流量變化就很大,進而出現黃色以上燈號,因而「不能只考慮流量,也要考慮該地點的乘載容量」。

「一九六八」App爭議不斷,提供平台的交通部遭砲轟,士氣低落。據了解,高公局原對新增此功能相當抗拒,但基於防疫不得不推,交通部長林佳龍也有苦難言,昨還傳訊息到部內首長群組鼓勵同仁。

知情人士說,高公局原本抗拒在App新增與防疫訊息相關功能,因App上的每一筆數據,都是經過相當程度驗證,五一連假快到,高公局擔心來不及驗證。但幾經協調下,不得不配合防疫依時程推出。

林佳龍昨離開立法院後,還傳訊息到部內首長群組,盼能提振內部士氣。該訊息指出,知道很多事情不是應由交通部負責,但政府是一體所以要一起加油,且要以開放的態度參與檢討改進,確實目前在公式的設計上和熱點的選擇上有問題,相關參數和燈號的呈現上也與現實有落差。

 
TOP
1968再增熱點 黃偉哲怕失準:別亂槍打鳥
記者鄭維真、江良誠、楊濡嘉、張裕聯合報
五一連假交通部推出一九六八APP被質疑準確性不足,交通部長林佳龍昨表示擬再加八十多個熱點、共約三百多個,連日砲轟中央的台南市長黃偉哲昨表示尊重,但希望能更精準,否則再亂槍打鳥大家都剉咧等;他也希望全台平均,尤其是人潮比較密集的北部,「中央叫台南『高興』,應多設幾個點在台北,讓台北也『高興』一下」。

黃偉哲說,當一九六八APP不好用時,就必須滾動式檢討,大家需要精進版的一九六八,能夠真實反映各地區人潮,檢討完才上線會比較好,他擔心一九六八APP失準,造成台南沒有人來,是對台南最大傷害。

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這些點的紅燈不代表危險,只是提醒民眾分流,黃偉哲表示,民眾解讀就是警示,被列入的景點就會剉咧等,清明連假的警示大家已吃到苦頭。

對於交通部還要再增加近百個熱點,南投縣觀光業者一片慘叫聲,業者說,只要被列入熱區、熱點,遊客因為恐慌心理,幾乎都取消行程;原本遊客就不多,希望中央不要再增列熱區,讓業者有喘息機會。

「昏倒!交通部選熱點之前怎麼都不跟地方政府溝通一下?」高雄市觀光局長邱俊龍說,想了解新增熱點有沒有高雄,但到中午仍查不到相關資訊。他說,交通部已公布的五一防疫熱點高雄有廿二處,但有的熱點並不「熱」,如興達港,有些夜市攤商已暫停營業仍列入熱點,攤商都覺得奇怪。

對一九六八遭質疑不準確,桃園市觀旅局長楊勝評指出,據悉這是採用前三個月的人流數量,當時正逢過年,台北人多南下返鄉,數據易失準;至於動物園、夜市半夜人潮多,是因未扣除住附近居民,因此出現晚上人多情形。

 
TOP
1968惹負評 政院人士:這周是調校期 會參考各界批評
記者賴于榛/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交通部1968熱點人潮預警App惹負評,更被質疑是因為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近日的「建議」,導致交通部與廠商趕工才會挨轟。政院人士表示,其實陳其邁與指揮中心早在清明連假後就討論如何運用科技協助防疫,並非近日才建議,且本周本來就是調校期,要處理點位調校、敏感度門檻等等狀況,同步會參考各界批評持續調整,要讓App的參考意義最大化

政院人士表示,政院對於五一連假的態度,基本上一直都是沒有要取消或挪移,若疫情和緩,可以預料出門者眾,但怎樣做好防疫,包含維持社交距離、人潮控管等措施取得平衡,就須可以量化的東西來判斷,提出預警機制,也因此陳其邁與指揮中心才會在清明連假後討論怎樣運用科技協助防疫。

政院人士說,的確一開始有找上Google討論合作,不過溝通過後,Google認為他們的程式主要是運用在路況而非景點,資安處則提出解方,建議透過現有的1968 App系統來處理,一直到上周五都還在測試,本周則要進行點位調校、敏感度門檻等細部微調,「有點訝異上周六交通部對外公布,可能是高公局擔心連假將至,沒有向部長林佳龍說明完整,把上架跟上路是兩回事混淆。」

不過,風波已經爆出,接下來該如何收拾,政院人士表示,這周本來就是調校期,近日已跟交通部、中華電信、資安處、內政部、經濟部趕工處理參數,也會納入社會批評意見,未來也將滾動式檢討,有任何狀況就隨時修正,要讓數字有參考意義,且App是提供分流建議,也非將人趕出景點,光是墾丁就有5個點,希望民眾屆時看燈號狀況能去人少的地方。

政院人士表示,其實五一連假也不會只靠1968 App來管理,行政院已事先蒐集各地旅館訂房狀況,以及高鐵、台鐵等訂票狀態,這些資訊明後天就會陸續與地方政府共享,協助地方政府判斷如何部署管制與防疫措施;但如果到最後某些景點在管制措施都失靈,確實還是會考慮向清明連假時一樣,發出國家級警訊。

 
TOP
要聞
美確診數破百萬…川普仍自誇
華盛頓記者張文馨、編譯田思怡/綜聯合報

美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廿八日突破百萬,死亡人數超過五萬八千人,美國疾病防治中心預測,死亡數可能還會急劇增加。

但川普總統同一天在白宮說,即便疫情秋天再起,也能應對得宜,已做好準備。他還說,若大陸在源頭有效阻攔,就不會讓全球經歷地獄般的抗疫過程。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分析報告指出,若無法嚴格保持社交距離,未來數周內,死亡人數將持續攀升。

川普則說,病毒測試越多、確診案例越多,他認為確診病例將在適當時刻歸零。他還說,美國做了「全球最多的測試」,若大陸也這樣測試,將有更多確診案例。

川普政府近日忙於重啟經濟活動,並多次預測疫情將趨緩,副總統潘斯稱,疫情在初夏就會好轉。

潘斯廿八日巡視明尼蘇達州的梅約診所,儘管醫院規定所有訪客都要戴口罩,潘斯卻沒戴。

在照片中,潘斯是唯一沒戴口罩的人。梅約診所在推特發文說,事前告知潘斯,規定訪客要戴口罩。不過,院方後來刪除此推文。診所主管也不願多做說明。

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四月初開始建議民眾出門就要戴口罩,但川普卻說,他不打算戴口罩。

義國確診數破20萬

【國際組/綜合報導】義大利民防保護局廿八日表示,新增三八二起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和逾兩千起確診病例,確診數已破廿萬大關。義國確診數為全球第三,次於美國及西班牙,病故總數超過兩萬七千例,是全球第二高,僅次於美國。

 
TOP
巴西疫情大爆發 近半民眾要總統下台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巴西死於新冠肺炎人數已超過五千人,比中國大陸還多,醫療及經濟體系皆瀕臨崩潰。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始終不願採取積極抗疫措施,甚至開除與他意見相左的衛生部長,另一方面又插手聯邦警察署長人事,導致司法部長辭職抗議,輿論已要求彈劾波索納洛,巴西社會面臨醫療、經濟和政治夾攻的全面危機。

根據最新統計,巴西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計五千零八十三人,是全球第九高;確診人數超過七萬三千例,為全球第十,最近一日新增近六千四百例。

一度被傳確診的波索納洛宣稱疫情新聞都是假消息,堅稱新冠肺炎只是「小流感」,要求實施避疫限制的各州應盡快重啟經濟活動,他曾參加民眾反居家避疫示威,不戴口罩近距離和民眾交談。波索納洛還在臉書上鼓吹奎寧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主張大量生產,貼文被臉書以「缺乏事實根據」刪除。

波索納洛十六日開除主張延長居家避疫的衛生部長曼德塔,換上他競選時的醫療顧問泰克。曼德塔說:「我不認為他開除我,他開除的是科學。」

根據巴西民調公司Datafolha上月的調查,認為波索納洛處理疫情很糟的民眾增至四成五,支持度更跌至二成七;四成五受訪者支持彈劾他,四成六認為他應該請辭。

波索納洛廿四日還開除聯邦警察署長瓦雷修,換上他的親信,司法部長莫羅憤而辭職抗議。消息人士指出,聯邦警署正調查波索納洛出席的群眾活動,疑為支持他的國會議員在背後操控。莫羅因調查巴西石油公司貪腐案頗孚人望,和曼德塔皆為最受歡迎的巴西政治人物之一,波索納洛擔心莫羅可能在下一次總統大選成為對手,欲削弱其鋒芒。

 
TOP
英國新冠肺炎增至逾2.6萬死 全球第3多
倫敦29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英國武漢肺炎死亡案例今天躍升至2萬6097例,在歐洲僅次於義大利,在全球也高居第3。這是英國政府首度把養老院等非醫院機構的不治案例納入統計。

法新社報導,55歲的英國首相強生(BorisJohnson)稍早才傳出喜獲麟兒的好消息。唐寧街首相府宣布,強生32歲的伴侶席孟茲(Carrie Symonds)生下一名健康男嬰,國內外政壇人士紛紛發訊祝賀。

但這項好消息很快就被武漢肺炎死亡總人數再添4419人給掩蓋。英國已實施封鎖令約1個月,此時強生正面臨鬆綁的壓力。

強生本人曾感染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住院,27日才返回工作崗位。

先前英國僅通報醫院裡對武漢肺炎呈陽性反應的死亡人數,但各界愈來愈憂心醫院外有大量死者未被通報。

法新社依據官方來源統計,截至格林威治時間29日13時(台灣時間21時),英國染疫不治人數已超越法國和西班牙,在歐洲僅次於義大利。

義大利累計共2萬7359人不治。美國是全球染疫病歿人數最多的國家,累計已有5萬8355人喪命。

 
TOP
焦點新聞
遠距教學 家中小孩多可優先借設備
記者潘乃欣/台北報導聯合報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部分中小學在遠距教學演練中發現硬體設備不足,例如一家多名小孩同時上線,無法人人都有設備。新北市教育局指出,家中兩名小孩以上者可優先借用設備,且弱勢優先。教育部昨天強調,各縣市可調度行動載具共六點三萬台、4G網卡約一千台,以及電信業者提供三點二萬個網路吃到飽帳號;若不足可向教育部借用。

校園若因師生確診新冠肺炎停課,中小學可改實體補課或線上補課。教育部國教署表示,全國至今逾八成中小學訂定線上補課計畫,國小占七成三,國中近九成。部分縣市建議中小學進行約三天的遠距教學演練,一名新北市老師說,有些學生家中設備只供一人用,如果真的大規模停課,家中多個小孩都要遠距,政府提供的設備數量恐不足。

師生同時上線做遠距教學,也有學校發現網路不順暢。一名台中市老師表示,演練過程發現頻寬不足,不是每個學生都能順利連線。另一名老師說,遠距教學也反映台灣城鄉資源差異,台北市資源相對足,其他縣市則非如此。

教育部資科司指出,政府備有可調度的硬體設備,如學校與家長有共識要進行線上補課,以使用學生家庭既有設備為優先,不足時先調度校內資訊設備使用。學校資訊設備不足時,向縣市及所轄學校的資訊設備調度。縣市資訊設備如有不足,再向教育部提出借用申請。

遠距教學需仰賴視訊軟體,許多中小學老師原本使用的ZOOM已因資安問題停用,教育部緊急錄製影片推廣Google教室、微軟Teams等其他軟體。全教總文宣部主任邱儷萍說,目前各縣市都在演練,希望別再重複ZOOM資安的覆轍,讓老師學完又砍掉重練。

教育部將線上遠距教學分為五道關卡,由易到難包括確認所有學生上線上課、綜合運用多項數位工具,最難的是讓家長相信遠距學習成效。

長期推動數位教學的新北市龍埔國小老師施信源說,老師初投入遠距教學,最怕面對鏡頭上課;願投入數位教學的老師不分年齡,不少人學過後發現沒那麼難。

 
TOP
原油價跌將加倍補助肥料 學者:沒道理
記者吳姿賢、張裕珍/連線報導聯合報

5月15日起每包補助30元 6月15日起為40元

農委會四月十五日啟動肥料實名制預購,每包肥料補助廿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昨在立法院宣布,由於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肥料成本變低,五月十五日起加碼補助卅元,六月十五日起再變成補助四十元。但學者批評,不斷加碼補助,完全沒有道理。

台大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雷立芬說,農委會擔心肥料搶購提出廿元補助,還算合理,但現在以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加碼補助肥料,相當奇怪,兩者並無關聯。直接用化石燃料的是電力,「要不要回饋大家,請電價降價?」或回饋開車民眾,甚至搭乘大眾運輸做環保也要降票價,才能「雨露均霑」?

此外,桃園有不少農民認為繁瑣擾民,買肥料不僅要出具土地權狀,連一包廿元補助,還得提供存摺影本才能領到,無法像以往可直接折抵,「太麻煩,乾脆放棄補助」。桃園市府農業局說,農委會已調整提供地段地號與面積即可,今天將辦宣導座談,另將向中央建議直接折抵便民。

立委邱議瑩昨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也說,小農種植一、兩分地用肥不多,肥料一包補助廿元,總共可能只補助幾百元,相較勞工及企業紓困,農民補助太少。

陳吉仲答詢說,肥料五月十五日起、六月十五日起分別加碼補助卅元、四十元,因為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尿素、液氨等肥料成本也變少,應適當讓農民享受福利。

陳吉仲也說,預購須提供資料,主要是過去很多實耕者拿不到補助,而目前預購農民都是實耕者不是地主,等於建立起實耕者名冊跟戶頭,未來若疫情嚴峻,行政院認為有必要發放現金紓困,就能直接補助實耕者。

 
TOP
政治新聞
水利會10月改官派 基層批「民進黨變怪獸」
記者鄭媁、吳姿賢、陳熙文/聯合報

因應農田水利會十月改官派,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將逐條審查「農田水利法」草案。國民黨團昨天抨擊此案違反憲法保障人民的財產權與選舉權,也違反釋字五一八號確認公法人地位的精神;桃園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主席陳義勝更現身記者會表示,自己一向支持民進黨,「今天發現我錯了,它變成一頭怪獸了」。

民進黨團書記長鍾佳濱則反批,國民黨扭曲修法本意,操作成政治議題。

經濟委員會審查「農田水利法」草案,昨先進行初審詢答。由於改制衝擊層面廣大,國民黨立委提程序動議,要求五月六日召開公聽會,相關結論報告則交付朝野協商參考,農委會點頭同意。

農田水利會採二階段改制,第一階段在二○一八年七月通過修正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確定改為公務機關,並停止辦理會長選舉。「農田水利法」草案立法是第二階段,處理農田水利會資產、職員工作權利及灌溉等問題。

國民黨立委孔文吉批評,農田水利會資產並非全數公有,納為國有可能侵犯人民財產,且會長若改為官派,是否會再發生「吳音寧事件」?立委謝衣鳳質疑,水利會長過去由會員民主選舉產生,強行改為行政機關,違背國際倡導的由農民參與灌溉的管理潮流,走回頭路。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沒有將財產收歸國有的問題,經費都會用在農田水利業務,且改制公務機關後,一切管理公開透明;未來會成立農田水利署,底下分設十七個分署長,絕對不會官派,都由事務官擔任。

至於水利會兩三千百名職員權益,陳吉仲說,會確保既有福利不會受損、提供升遷管道,未來新進人員則由農委會統一招考。

陳吉仲還說,水資源調配或機關運作都是長期問題,要趁升格為公務機關時解決,未來將擴大服務區域,並加強灌溉水質保護、取締汙染。

但國民黨立委林文瑞表示,農田水利會改制不但罔顧一百五十萬水利會員及數百萬農民的權益,且涉違憲的修法內容,草案竟有超過一半條文授權主管機關另定,嚴重破壞民主制度。台中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高基讚說,改革和改制不同;民進黨借立院多數暴力,若通過立法,一定發起抗爭,並向大法官聲請釋憲。

 
TOP
新聞眼/水利會改制成事實 朝野攻防為公為私?
本報記者鄭媁聯合報

因應農田水利會十月改制,立法院昨起審查「農田水利法」草案,朝野再掀攻防角力。回顧二○一八大選,民進黨在農業縣市幾全數翻盤,黨內曾將水利會改制列為敗選檢討,內部甚至傳出改制決策放緩的聲浪。但今年大選,民進黨在國會絕對多數的優勢底定,農田水利法制定計畫終浮上檯面,究竟為公為私,難免啟人疑竇。

農委會原本的思考是,現存十七個水利會名下現金帳戶合計七百多億元,全數併入農委會作業基金;為避免落人「強占民產」口實,最後行政院通過的草案版本,由農委會分別成立十七個作業基金,以維持各地方水利會獨立運作。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雖重申,水利會未來轉公務機關後,各分署長皆由事務官擔任,不會指派政治人物;但小組長改為無給職、會務委員將轉型為諮議委員,已直接剝奪水利會長期建立的民選制度。

過往,前總統陳水扁力推水利會自主,二○○二將間接選舉改為會員直選;如今民進黨政府又要改為官派,大開民主倒車,不僅綠營陳昭南、蘇煥智看不下去,不少長期支持民進黨的水利會員也跳腳。

全台農田水利會版圖,每逢選舉,向來被視為選舉必爭之地。全台農田水利會員總計近一百五十萬,其人事多與農會系統高度重疊,因此,水利會長的支持意向勢必牽動地方選情,無可避免成為藍綠角力場域。

民進黨過去藉由直選,成功收編桃園、高雄、宜蘭、屏東四個會長,但在桃園、台中、雲林、彰化等中部及東部縣市,藍大於綠的結構始終難以撼動。民進黨前年修法通過,將水利會改官派後,給予現任會長落日期限,外界預期不少派系可能「倒戈」。

眼看會長任期九月將屆,接下來的人事,水利會員將無權操之在己,直接影響的便是二○二二地方選舉;為安撫權益受損的農友,農委會近期又同步推出農業保險、農退條例等草案,都可窺出執政黨的「用心」。

只是,民進黨能否裂解地方家族把持、成功拔樁,或遭致農民選票反撲,仍然有待觀察。

 
TOP
綠委批「農田水利法」草案3漏洞 應找基層溝通
記者賴于榛/台北報導聯合報

配合農田水利會改制公機關,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審查「農田水利法」草案,但引發地方水利會及國民黨立委批判。民進黨立委黃世杰父親黃金德為桃園農田水利會總幹事,前立委張碩文父親張輝元也曾是雲林農田水利會會長,兩位現任及卸任立委對改制都有意見。

黃世杰指出「農田水利法」草案有三大漏洞,首先,水利會是農民百年來累積的財產,政府不曾花錢買過,全台十七個農田水利會、一百五十萬會員、卅七萬公頃農地,但草案擬定時,沒有到基層溝通;再者,農業用水灌溉管理、基層配水都是水利會重要工作,但改制之後,水利會被消滅,變成公務體系一部分,未來農業用水爭取、維持分配,與灌溉系統維護都有不確定性。

黃世杰還認為,水利會給國家之後,農民究竟有什麼權益增加,「水利會要怎麼改,細節要先說也要到基層去溝通,不是在台北辦公聽會就好。」

張碩文則說,桃園以北被視為有錢的水利會,雖然灌溉的面積少,但土地幾乎一坪都破百萬,因此北部經營方式主要是成立很多基金,讓成員持有土地持分,若以選舉角度來看,「未來水利會改官派後,政府就掌握水利會的金脈,許多人自然會輸誠」。

 
TOP
社會新聞
醜聞辭官…石木欽反咬許宗力 打探管案
記者林孟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前委員長石木欽被控接受不當招待而辭官,司法院將他移送監察院調查;他昨天赴監察院陳情,反咬司法院長許宗力與前秘書長、現任大法官呂太郎關說釋憲案,並多次向他「打探」台灣大學校長管中閔懲戒案內情,質疑是他當時未透露案情才被抹黑下台。

呂太郎反駁,石木欽為混淆視聽,惡意捏造子虛烏有的不實內容,他絕無和石木欽討論管案任何案情,更無不法打探案件進度或向許宗力報告。

呂太郎說,他尊重石木欽對自身被移送監院案件的辯白,但完全無法苟同刻意誣告、散播與案件無關的行徑,他認為石木欽身為前任司法首長,卻因自身案件接連抹黑、戕害司法形象,深感痛心及遺憾,呼籲石木欽自重。

石木欽指控,管中閔被監察院彈劾移送至公懲會,由他擔任審判長,自收案到行言詞辯論程序期間,多次和呂太郎在各自辦公室見面、討論其他業務,呂太郎常不經意地問「你手上管中閔案現在進行得如何了?」等待他回應案件細節和內情。

石木欽說,呂太郎關心管案令人費猜疑,他從未說出內情和自身心證,僅回應「一切依法進行」,呂太郎也告知會向院長許宗力報告此事;他認為,掌控全國法官人事升遷的秘書長不應隨便打探敏感個案,司法首長不能探詢案件進度,「這也是關說範圍」,並質疑若他當初講出內情,是否就不會遭抹黑和誣告?

石木欽昨赴監察院遞交陳情狀,還指控許宗力、呂太郎「關說」要求他撤回公懲會認為監委質問公懲會委員是否違憲而聲請釋憲案件,他說許宗力、呂太郎為吃案而不循法定程序發函,反而私下拿條件交換,要求他撤回釋憲案,「這不是關說,什麼叫做關說?」

 
TOP
冷眼集/司法螺絲鬆了嗎?
本報記者林孟潔聯合報

公務員懲戒會為終審法院,身為前委員長的石木欽地位崇高,卻因接受老友招待難堪而請辭,他自認清白不甘受辱,接連砲轟司法院,更直指司法龍頭、解釋憲法的大法官「打探」敏感案件;雙方各說各話,無論真相為何,已讓司法公信力動搖,更讓高喊司法改革的蔡政府顏面無光。

蔡英文總統日前接見民間監督司改團體時,允諾五二○就職演說會再提司改議題,但近年來基層法官「出包」頻頻,包括女法官傳錯判決主文被書面警告,男法官溜班釣魚報加班等,讓民眾不禁想問,司法螺絲鬆了嗎?

再者,最高法院分案霸凌爭議鬧得沸沸揚揚,女法官控訴最高法院把久懸未結、非她專業的案件「挖出來」塞給她,即使前院長鄭玉山回應「制度疏失願意完全承擔」仍無法平息風波,監察院更首度要求司法院對鄭玉山職務監督,讓司法院顏面盡失,鄭玉山也提前退休離開終審法院龍頭寶座。

蔡英文上任之初,承諾國民參與審判,但要陪審或參審遲遲未決,而近日立法院審查司法院版本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卻引起民間團體不滿,認為司法院「跳票」參審、陪審雙軌並行試辦,雖然司法院否認,仍重傷司法公信力。

石木欽前為「法官中的法官」公懲會委員長,因醜聞下台,事後雖高喊不公,再反咬許宗力、呂太郎違法亂紀,司法高層互相傷害,導致司法形象重創,前所未見,讓司法改革淪為口號,喚不回民眾信任。

 
TOP
錢櫃惡火 柯文哲慚愧道歉:督導不周
記者楊正海、翁浩然、魏翊庭/連線聯合報

奪去五條人命的錢櫃KTV台北林森店火警案發生四天後,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在議員要求下鞠躬道歉。他說,市府督導不周,制度上有漏洞,沒有辦法保障市民權益,應該要道歉。

對於外傳事發後,錢櫃董事長練台生狂打電話給柯文哲,練、柯關係良好,柯多次到練家吃飯等事,柯說練沒打電話給他,一年內兩人沒吃過飯,「四年前好像有,去過兩次」。

吃飯一說,是台北市議員李明賢在政論節目爆料,柯昨天遇到李時撇清說「那是小英,不是我」。蔡英文總統昨被問到此事時表示,「我沒有到過他(指練)家吃過飯」。

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昨邀柯文哲針對錢櫃火警案報告,柯說,防火設備去檢查時有開,走了若關掉,按目前法令只能要求限期改善,沒有罰則,這是一個漏洞。議員們追問要不要道歉?柯先是「我們一定會改進」,但議員要求必須為制度缺漏道歉。

市議員羅智強說,廠商無良,最可惡的是「偽合格」,就是檢查時合格,檢查完關起來,把民眾騙去唱歌,這和蓄意殺人有什麼差別?市府兩年多來檢查都說合格,卻鬧出這麼大事,檢查流於形式,為「偽合格」背書,市長不該道歉嗎?柯文哲才起身率三位副市長鞠躬道歉。

「不僅是道歉,也覺得慚愧。」柯文哲說,錢櫃六家分店在一夕間有四家安檢不合格被勒令停業,顯示例行稽查是沒有效的,對於制度造成的漏洞要深刻反省檢討。

被問到市政府要負什麼責任?柯文哲說督導不周、制度有問題。他表示,按照目前法規,沒有去規定檢查哪些項目,四月廿二日去稽查時,消防設備是不是有關掉,那天沒有看。

副市長蔡炳坤表示,北市已組成跨局處關懷小組,有傷亡設籍外縣市,全部採一對一關懷,一案一組社工人員,並與相關縣市社會局聯繫,了解每一位傷亡者的情況和需要幫助的地方,同時成立律師團協助受災者與錢櫃談賠償等事宜。

 
TOP
五結農會保管箱 疑遭監守自盜
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聯合報

宜蘭縣五結鄉農會發生保管箱竊案,四十八個保管箱被動過手腳,農會清查發現資訊室卅三歲黃姓技工利用代班時握有金庫正副鑰匙機會,曾於周五下班前設定假日鎖,再於假日上班時進入,涉嫌監守自盜,將其免職並報警;不過,黃否認涉案,強調進金庫處理資訊業務。警方昨天傍晚拘提黃到案,漏夜留置偵詢。

據了解,農會於廿三日起通知四十八名承租戶清查保管物並換新鑰匙,前天六名客戶反映保管物品有遺失,農會人員請被害人不要對外張揚,引起民眾不滿而向媒體投訴。昨天消息曝光後有三百多人擠到農會要清查物品,已確認十七箱保管物短少,其中八箱損失四百多萬元,另外九箱損失金額尚在清點。

農會理事長、常務監事及總幹事昨公開致歉,強調廿七日已將黃姓技工免職,資訊室主任及承辦人也調職記過處分,同時報請調查相關人士是否涉案,也允諾會負責賠償。但據悉,依約每個保管箱最多只賠償五十萬元。

農會總幹事李林欽說,本月十三日有保管箱承租戶表示有物品遺失,農會擔心民眾記錯寄放物品,請對方回家找尋並確認;隔日,該承租戶詳細敘明遺失物品,農會清查發現保管箱客戶的副鑰匙遺失卅一支、十七支副鑰匙封套疑似被拆封,懷疑有四十八個保管箱被動過,立刻報警處理。

李林欽表示,農會留存保管箱正鑰匙,農會與承租戶各有把副鑰匙,用戶必需有感應卡、密碼、鑰匙才能開箱,農會留存副鑰匙有封套並蓋上騎縫章,這是為了預防承租戶丟了保管箱鑰匙還可開啟。他說,農會保管箱依照正常流程走,不會出問題,但卻百密一疏。

據調查,資訊室黃姓技工曾在二月十六日、三月廿二日兩個假日前的周五,趁農會資訊室主任及保管箱主辦人請假、由他代班並同時握有正副鑰匙機會,先於周五下班前設定「假日定時鎖」,再於假日上班時進入金庫。

黃進入金庫時,雖把監視器鏡頭轉往上並拔掉插頭,但離開金庫插上電源轉正監視鏡頭時,手上拿一包東西的身影被錄下。

黃姓技工昨天一度嗆警方「我爸是農會總幹事」,做筆錄時還要求等律師到了再說。警方懷疑黃已把部分金飾銷贓變賣,父親確曾是宜蘭某鎮農會前總幹事,家境不錯。

 
TOP
經濟新聞
紓困大傘 遮不到隱形邊緣人
記者郭政芬、魏莨伊、洪敬浤、何定聯合報

新冠肺炎影響百工百業,雖然行政院端出各項紓困方案,但現實社會存在一群近貧的「隱形邊緣人」,疫情讓生活更困難,政府紓困大傘也遮不住,很多人快撐不下去了。台中市社會局長彭懷真預估,疫情若持續延燒,弱勢邊緣戶明年將增一成以上。

正職改鐘點人員 三餐成問題

全台實施無薪假的勞工數約兩萬人,創十年來新高,疫情也吹響「貧窮危機」警報。阿宏在台中的星級飯店工作,月薪二萬多元,付房租、生活開銷勉強打平,但疫情衝擊飯店營運,他二月起從正職改為鐘點人員,月收入減到一萬五千元,最近又降為一萬元左右,扣掉七千元房租與卡債,連三餐都成問題。

每月工時被腰斬 還養兩孩子

在櫥櫃公司兼差的阿桂,二月起公司通知要減工時,她原本每月工時八十小時,一路腰斬成四十小時;丈夫是貨運司機,最近出車次數也大減,家裡還有兩個小孩開銷,心裡很惶恐。

這些人沒有中低或低收入戶身分,卻被疫情迫降到「貧窮線下的世界」。各縣市政府啟動急難救助金約一至三萬元,希望暫度難關。

申請急難救助增 僅杯水車薪

台北市社會局統計,二月至四月申請急難救助的案件數,比去年同期成長一成,之後更大量湧入;各地詢問紓困、急難救助的電話量激增,台中一、二月累計廿通、三月一百六十五通、四月已近三百通。

社工師指出,行政院的補助措施和急難救助金,仍是杯水車薪。社工沈後山說,最近不少中年婦女求助媒合工作,但疫情若持續,突然掉到貧窮線下的家庭一定撐不住。

無薪假效應 搶當保全清潔工

無薪假效應也逐漸浮現,新竹保全業者指出,近期保全、清潔業應徵人數翻倍,以往應徵者多是男性,如今約四成中年婦女,因為入行門檻低,每天一千二百元工資能立刻救急。作家林立青說,更年輕勞工加入保全、清潔工,恐排擠原本的老年或弱勢就業者。

社福團體也是受害者,家扶基金會統計,社福支出增加,捐款卻減少,今年捐款已減少百分之卅三,必須動用預備金。聯合勸募發現,三月美股兩度熔斷,引發捐款退場潮,連沒被SARS、金融風暴嚇跑的捐款人,這次也縮手;預估五、六月捐款恐更大幅下滑,將是社福寒冬。

 
TOP
勞工10萬紓困貸款上路…不僅限勞保 新鮮人可貸
記者葉冠妤/台北報導聯合報
勞動部「勞工紓困貸款」今上路,不限投保勞保,只要出具工作事實,每人最高可貸款十萬元,由勞動部補貼首年利息,第二年起利率百分之一點八四五,還款期三年,評分表滿六十分即可申貸,首波包括台銀、合作金庫等廿家銀行、一家信用合作社受理申請,下周一會有第二波銀行加入,估共可提供五十萬名勞工申請。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說,貸款需要還錢,道德風險相對低,但投資並非穩賺不賠,若還不出錢,恐造就一堆負債族,本意紓困,卻引來其他社會問題。

勞動部次長林明裕說,在銀行「勞工紓困貸款簡易信用評分表」取得六十分就可過關,如過去一年內有六個月勞保投保紀錄,就可達六十分,通過核貸門檻;社會新鮮人只要有三個月投保薪資達二萬三八○○元以上,就可達標。就算沒勞保,過去一年有六張薪資收入證明,包含薪水袋、打卡紀錄、網拍收入等,或新鮮人一年內有三個月收入在二萬三八○○元以上的工作收入證明,都可獲六十分。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詢問勞動部,是否因疫情勞工放無薪假人數與領失業救濟人數創新高?勞動部長許銘春表示,到上周國內通報放無薪假已有一萬八千多人,四月底可能超過二萬人。至於領取失業救濟金人數,許銘春說,目前國內領取人數大概三萬一千人,但沒有創歷史新高,最高歷史紀錄是金融海嘯期間有六十三萬人。

【記者沈婉玉/台北報導】立委質疑公股行庫為拚業績,紓困貸款為貸而貸,排擠真正需要的人。金管會主委顧立雄昨天表示,紓困額度沒用完、沒有排擠的問題;符合資格都可申請,也沒有誰比較需要的問題。

 
TOP
兩岸新聞
疫情已控制 大陸全國兩會5月21、22日登場
記者賴錦宏、羅印沖/綜合報導聯合報

因新冠肺炎疫情推遲了兩個多月的大陸全國政協、人大會議(全國兩會),確定在五月廿一日、廿二日召開。大陸恢復召開「全國兩會」,代表大陸當局對疫情防控有一定把握。據香港01報導,大陸全國人大香港代表譚耀宗轉述,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昨表示,今年大陸全國人大會議「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已做出總體防控預案,「可以放心」。

新華社報導,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昨天指出,當前疫情防控形勢轉好,經濟社會生活逐步恢復正常,適時召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條件已具備,決定於今年五月廿二日在北京召開。與此同時,大陸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也將於五月廿一日在北京召開。

「全國兩會」是中國大陸一年一度的重要政治會議,自一九九○年代以來,形成在三月舉行的慣例,會期大約兩周,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延後舉行,預料會期也將會較往年縮短。

每年兩會的主要議程大致是:大陸總理就當年施政發表政府工作報告,財政部門發表年度預算和決算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以及審議相關法案。其中,政府工作報告發布的經濟目標和任務、預算案中的國防和維穩預算等,因涉及中共政策方向,是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

此外,由於防控疫情,近日舉行的大陸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採用「視訊出席」和「現場出席」的形式進行,外界因此猜測今年「全國兩會」可能也會用部分視訊形式。儘管中共官方並未說明會議進行的形式,但能確定兩會召開的日期,顯示北京已控制疫情。兩會的召開也給予大陸民眾信心,宣告疫情已經過去,生活和經濟活動逐漸恢復正常。

同樣因疫情被推遲的大陸部分地方兩會,例如雲南省,就在北京當局宣布「全國兩會」日期後,也宣布該省人大將於五月十日召開,四川省則在五月九日進行。浙江的溫州、麗水、寧波已陸續於四月底召開,山西省多個城市則用視訊連線形式召開。

 
TOP
觀察站/經濟、外交、兩岸 疫情下的兩會焦點
本報記者羅印沖聯合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大陸「全國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罕見推遲了兩個多月,將於五月廿一、廿二日陸續登場,顯示大陸疫情已受控。本屆全國兩會挑戰不少,各界聚焦疫情後大陸如何讓經濟恢復正軌,以及如何應對因疫情出現的世界變局和外交困境。

此外,今年兩會召開時間恰逢蔡英文總統五二○展開第二任期的隔天,兩岸關係何去何從,也是本屆兩會的觀察重點。

每年在北京舉行的大陸「全國兩會」是中共年度重要政治大事,期間將審議官方重要議案,包括政府工作報告、兩高(最高法院和檢察院)工作報告、法律案、預算案和人事案等,平時難得發聲的部長級官員也會出面受訪,大陸總理也會於人大會議閉幕後,於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舉行記者會,回答與會的中外媒體提問。

兩會期間,大陸相關部委、各省市區代表團都會舉行記者會,這是在中國大陸極少數有機會向現任部長、省長或書記提問的場合,是外界了解大陸政壇動態的重要窗口,北京當局也常借機釋放訊息或表態。例如,大陸前總理朱鎔基曾在台灣大選前就兩岸關係表態。而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在落馬前,也曾利用兩會場合,面對全球媒體,指控有人對他和他的家人潑髒水,讓外界罕見地直擊中共內部的權鬥風暴。

今年兩會有三大觀察重點。首先,由於疫情嚴重衝擊經濟,大陸一季度的經濟成長同比驟降百分之六點八,創一九九二年以來最大降幅,雖然疫情過後大陸各地已復工復產,但受到海外市場訂單萎縮、內需消費收斂等影響,短中期內經濟挑戰仍然嚴峻,中共官方會如何設置年度經濟目標,振興經濟的「新基建」具體內容等,備受關注。

其次,因疫情全球蔓延,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在轉變,北京因疫情相關遭到諸多指責,面臨來自國際社會的壓力,在此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如何突破外交困境,是今年兩會焦點議題。

第三,今年兩會召開時間正好就是蔡總統五二○就職第二任期的隔天,可預期蔡總統五二○談話,很快就會在大陸兩會上受到討論。兩岸關係自二○一六年五月後陷入僵局,迄今未解,最近兩岸當局又頻頻在疫情問題上針鋒相對,台海危局再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是否會在兩會期間發表涉台談話,對台是否更強硬,或者推出更多吸引台商台青的政策,都將深刻牽動兩岸關係未來走向。

 
TOP
國際新聞
美首季GDP負成長4.8% 金融海嘯以來最差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第1季經濟萎縮幅度為上一波衰退以來最深,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企業暫時歇業、民眾居家避疫已重創經濟活動,且幾乎確定經濟衰退已經開始,形同宣告美國史上歷時最久的一波經濟擴張期可能已結束。

商務部29日公布,第1季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年率為負4.8%,比彭博訪調經濟學家預估的萎縮4%還要糟;經季節和通膨因素調整後,更是2008年第4季以來最大萎縮幅度。那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掀起一波經濟大衰退。

這份GDP報告只反映抗疫相關行動對美國經濟的初步影響。包括商店、工廠和學校關閉,民眾保持社交距離及居家避疫等措施,在第1季最後三周才啟動,造成經濟景氣從疫情來襲前的水準急轉直下。

眾多經濟學家認為,基於美國經濟大致在4月開始關閉,第2季GDP萎縮已成定局,且萎縮幅度會更可觀,可能是1940年代以來最深。這將意味美國經濟將一連兩季萎縮,符合經濟衰退的定義,也顯示第1季的數據證明衰退已經開始、2009年中以來展開的一波史上最長經濟擴張期已經落幕。

多位經濟學家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已把美國經濟推入衰退。近幾周來,初次申領失業救濟金的美國勞工累計已超過2,600萬人,裁員潮規模之大前所未見,消費者信心和企業景氣指標都呈現史上破紀錄降幅。

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定義,衰退意指經濟景氣大幅滑落持續超過數月之久。這個非營利機構負責判定美國經濟衰退的起、迄時間點。

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經濟學者莫非說:「就衰退常見的情況而論,這 一次前所未見。往年的衰退通常是逐步下滑的過程,並不是一切都同時發生。」

保險公司安達(Chubb)執行長葛林伯格說:「不論是從我國或全球角度來看,我們都置身於大蕭條以來最糟的經濟事件之中。」

 
TOP
南韓倉庫工地大火 逾38死
國際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南韓京畿道利川市一處物流倉庫工地廿九日下午發生大火,至少造成卅八名工人死亡,十人受傷,其中一人重傷。當局出動逾一百五十名消防員和七十輛消防車救火,據稱起火原因可能是使用隔熱材料聚胺酯不慎引發爆炸。

韓聯社報導,火災地點位於首爾南部約八十公里處,是一棟地下兩層、地上四層的建築,廿九日下午約一時卅二分發生大火。火勢約五小時後撲滅,消防人員晚間仍在搜索火場,火災時有九家公司共七十八人在現場作業,其中多人仍失聯,死亡人數可能會大幅增加。

火災原因尚待調查,消防單位推測起火點在地下室,且可能發生不明爆炸,火勢快速蔓延,工人來不及逃生,以致死傷慘重。相關人士表示,現場使用火焰進行銲接作業。

 
TOP
抗疫療法利多、Fed助陣 美股強升逾2%道瓊上漲532點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受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可能成功的新冠病毒療法的積極數據推動,股市收漲,而投資人也面對第1季美國經濟活動的急劇下降。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532.31點或2.21%收2萬4633.86點。史坦普500指數上漲76.12點或2.66%收2939.51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漲306.98點或3.57%。在聯準會(Fed)承諾將利率維持在必要水平後,股指走升。

29日的升幅讓史指本月上漲超過13%,將是1974年來最大單月漲幅。道指4月上漲12.4%,可能成為1987年以來最大單月漲幅。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對吉利德的瑞德西韋藥物研究達到主要終點,提高了人們對新冠病毒療法的期望。吉利德還發布了本身的研究結果,顯示服用瑞德西韋治療該病毒的患者有所改善。吉利德股價收漲5.68%。

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佛西博士(Dr. Anthony Fauci)說,瑞德西韋在治療該病毒時顯示出「明確的」正面效應。

Verdence Capital Advisors投資組合策略主管霍恩曼(Megan Horneman)表示:「股市常因這類新聞而發生變化。」「如果研發出疫苗,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經濟復甦;如果研發出療法,經濟復甦就會快一點。」

霍恩曼說:「我們會再觀察幾天,不會因為一日效應就改變投資或任何資產配置。」

財報數據顯示營收成長降幅不及預期,科技鉅子Alphabet股價上漲8.89%,也提振市場人氣。該公司的YouTube廣告營收超出預期。

其他大型科技股也上漲,臉書上漲6.17%,亞馬遜上漲2.53%,而蘋果上漲3.28%。史指科技類股今年來上漲0.3%,收復所有跌幅。

吉利德的利多以及來自Alphabet的強勁上漲抵銷了美國經濟活動急劇下降的消息。美國第1季國內生產總值(GDP)萎縮4.8%,是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收縮。

自3月23日創下新冠病毒拋售低點以來,股指就一直飆升。道指上漲超過34%,而史指上漲超過33%。

INTL FCStone美國機構股票主管亞巴西(Yousef Abbasi)說:「市場相信到5月15日至6月1日大部分經濟將重新開放。」他還指出,這波漲幅主要是受到年初被拋售的周期性股票推動。

Fed承諾將利率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並指出只要經濟需要,它將維持其史上最激進的立場。

委員會在會後聲明中說:「持續的公衛危機將在短期內嚴重影響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貨膨脹,並對中期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Fed可能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維持經濟,並指出Fed「將發揮最大權力做到這一點」。

川普總統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將「很快」每天進行500萬例新冠病毒篩檢。但根據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數據,迄今為止,美國單日進行最多篩檢是4月22日的31萬4182次。篩檢不足仍然是許多渴望重新營業的州的障礙。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