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之星在「4G」殺價市場中成功突圍,但很快要面對「5G」的生死存亡之戰。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指出,沒拿到「頻譜」,什麼都不用談,對取得5G頻譜勢在必得。由於5G頻譜將多次釋出,首次應設頻寬取得上限,先求「均」,再求「飽」,5G產業才能百花齊放。若未設限,資本雄厚、規模大的業者競標,小業者很難抗敵,台灣電信業者可能上演「我要活下去」的劇碼。
5G頻譜即將釋出,這是參與5G市場的重要門票,面對未來政府釋出幾張頻譜、頻寬規劃、釋照遊戲規則、開放共頻共網及商業模式等未知數,成為各電信總經理的一大挑戰。
賴弦五認為,NCC設立宗旨「促進通訊傳播產業健全發展」、「確保市場公平有效競爭」,過去2G、3G、4G釋照都引進新競爭業者,確保競爭,直到4G因為台灣之星的存在,促成有效競爭,才會出現去年499價格戰,但大業者會透過頻譜競標,要讓小業者消失。
賴弦五說,政府應延續4G釋照規定業者取的頻寬上限的作法,保留小業者生存空間。
以4G頻譜首次釋照為例,共釋出135M頻寬,單一業者取得上限35M。賴弦五建議,首波5G頻譜釋出270M,應規定單一業者取得上限為70M,即使電信三雄各取得70M,小業者仍有60M的機會。政府規劃5G頻譜分多次釋出,第一次發放先求「均」,第二次再求「飽」,才能讓5G電信業者百花齊放。
要在5G競賽中生存,台灣之星面對的第一關是「頻譜」,第二關是公平的規則。賴弦五說,台灣之星若未標到頻譜,沒有人會和台灣之星共頻共網,就像合作土地開發,有地(頻譜)才能有發言。
新電信管理法計畫開放電信業者共頻共網,賴弦五表示,共頻共網成功關鍵是商業模式要可行,因此訂規則就很重要,否則只是「海市蜃樓」。
共頻共網的遊戲規則是各界討論焦點,遠傳總經理井琪更直指,共網就很挑戰,遑論共頻。賴弦五認為,從商業角度來看,共頻共網要有「投資」關係,否則在建設規劃上很難取得共識。
賴弦五提醒NCC,台灣大及亞太電信已取得1G以下黃金頻段66%的頻譜,且雙方有投資關係,5G投標時應視為同一集團。
賴弦五經歷台灣2G、3G、4G市場,他說,5G要有全新的產業合作關係,台灣之星從4G時期就採開放心態,與各種加值服務、OTT、內容及產業合作,未來5G將更積極與產業串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