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日前集體總辭,事發至今,社會的反應卻顯得冷淡。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11日就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作出一項決定,港府當天隨即據此宣布取消泛民議員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的立法會議員資格。
同一天,15名泛民立法會議員宣布集體總辭,以抗議北京方面的做法,並批評此舉等同宣布「一國兩制」死亡。
此事日來也引起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的關注,批評北京方面肆意剝奪民選議員的議席。
客觀上,從港英政府到香港主權轉移以來,如此龐大數量的立法會議員集體總辭還是首次,不但影響立法機構的正常運作,更可能觸發憲制危機。
但令人意外的是,這幾天來,香港社會對事件的反應顯得有點平靜,甚至冷淡。比如,事件發生至今,即使是泛民內部都沒有任何團體申請集會示威。
對於社會的反應出奇的冷淡,有輿論分析了箇中原因。就泛民陣營而言,去年中「反送中」運動爆發後,整個運動由激進力量主導,他們對爭取普選感到絕望後,提出「攬炒」概念,即與北京和港府「拉倒」,事事不合作。
因此,當港府因疫情而暫停立法會選舉一年並延長本屆議會運作一年時,泛民的激進力量早已表態反對陣營中的議員留任,認為不應配合北京。
在泛民陣營中,朱凱□和陳志全當時就決定不留任。不過,仍有21人名泛民議員堅持留任。
分析指出,在這樣的背景下,泛民議員在留任約一個月後卻又宣布總辭,換來的難免是部分支持者的冷嘲熱諷,更不用期待他們會有甚麼反應。
對於泛民議員總辭一事,反應較熾熱的反而是親政府的建制派,不但窮追猛打,更在街上發起簽名運動,支持人大常委會通過有關決定,把4名議員趕出議會。
截至昨晚深夜,建制派已收集到超過70萬個支持簽名。
另有分析認為,香港社會經過超過一年的「反送中」示威衝擊後,無論是甚麼陣營,身心都有點疲態和厭倦,動極思靜,熾熱的心開始沉寂。
概括而言,泛民議員總辭,換來的是同陣營中不少支持的冷漠和敵對陣營的「慶賀」,處境有點尷尬。
這次泛民議員如此悲情地總辭,外界不知道背後是否有任何政治盤算,但無論如何,它顯然沒有引起社會太多共鳴,也許會令一些人感到無奈和意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