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陽明大學、台北榮總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成立之「陽明高齡與健康醫學研究中心」從2016年開始,以50歲以上的台灣中高齡民眾為受測對象,透過流行病學與穿戴裝置大數據資料庫,藉以了解老化指標的變化,建構「國人高齡健康風險評估模組」。經過三年的數據蒐集與AI智慧演算分析,最近向國人提出高齡健康促進建議。 研究將中高齡族群之生活型態分為三個族群:一、豹型人:不分平日或假日,每日平均步數高於1萬步,假日平均步數亦不低於3千步;二、貓型人:平日或假日步數介於3千步至1萬步;三、河馬型人:平日走的步數低於1萬步,但假日步數低於3千。研究指出,台灣中高齡族群多為「貓型人」(約42%),但仍有近3成為「河馬型人」,呼籲國人應積極養成多步行的好習慣,努力晉升「豹型人」與「貓型人」健康生活型態,因為研究發現河馬型族群追蹤一年後,其認知功能衰退風險增加52%(即罹患失智症風險增加),而勤於步行的豹型人,一年後身體衰退速度減少28%,且不易造成體脂肪增加(體脂肪增加風險減19%),顯示逐步加強運動強度,或持續累積步行步數,皆對身體健康有正面效益。
步行是簡易且容易上手的運動之一,譬如提前一個捷運站下車多走一段路,看似平凡的舉動實則有助身體健康。本次研究結果證實每日平均步數增加,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認知衰退風險,若每日能多走1,000步,相較於一年前其身體衰退速度預測可減緩19%,行動力減緩風險亦降低23.5%。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