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指出,目前台灣對於美中貿易戰有許多認知上的偏差。他認為,美國這次對付中國大陸並非某些輿論所稱走向保護主義,反而是為維護全球經貿秩序再次扮演起世界警察的角色。他預期,貿易戰的結果對中國經濟可能是短空長多,但台灣則可望從中受益。
陳博志5日在一場研討會談到美中貿易戰影響時開宗明義指出,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對世界整體是好的,對台灣也是好的。
他表示,在談到美中貿易戰時,台灣不少論點認為,大象打架台灣這樣的小螞蟻要小心被踩到。陳博志說,他小時候讀到的童話故事不是說,大象最怕老鼠嗎?他認為,老鼠很靈活,大象打架時,老鼠應該想辦法從中得利。「何況這次大象打架,竟然還是要解決老鼠的問題。」
陳博志指出,美國當年開始與中國展開經貿往來,是基於一個錯誤的假設:若中國跟各國開展貿易、經濟發展起來,就會逐遍轉變為民主國家、遵守國際秩序。也基於同樣的理由,美國在2001年讓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而然,中國在過去這些年,很多方面問題不僅沒有改善,一些不公平貿易政策反而不斷升級。陳博志稱,對於中國的不公平貿易手段,台灣不少企業體會很深。而美國這次對中國發動貿易制裁的原因,正是因為認為中國採取了不公平手段。
他表示,是否有不當的不公平貿易政策,中國自己很清楚。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4月在博鰲論壇宣布,將採取大幅度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四大開放新政策。
陳博志說,這其實就是明白承認中國原先至少在這四方面是不夠開放或有保護主義的。他並認為,這次美中貿易戰雙方若達成協議,將不是中國「讓步」而是「認錯」,且對於中國做出的承諾,美國將會要求中國做出更明確的履行保證。
陳博志預期,在美方壓力下,未來中國做出某些調整而減少不公平貿易政策對全球將是有利的,對常受到大陸不公平政策傷害的台商可能有更大的利益。美國的制裁也將使中國搶奪台灣產業和人才的能力下降,雙方抵制對方產品的結果,有些進口需求可能會轉移到台灣。
目前旅居美國的大陸前總理趙紫陽智囊程曉農在同一場論壇中則認為,中美貿易戰最根本起因是中國「爭老大」的心態,有一點實力就想擺出老大的姿態。他指出,這並非中共高層個人的狂妄,而是大陸整個社會都有這種心態,這從中國日常生活喜歡「論座次」就可明顯看出。
程曉農說,這種心態在當還不強大的時候,會做著強大的夢。但一旦有機會展示力量的時候,就會像隻鬥雞毫不猶豫的撐開羽毛,展示他的力量。如此一來,就會產生國際摩擦與衝突。
程曉農指出,中美貿易談判的核心問題不是關稅,而是「防賊」,也就時防止中國對美國知識產權的全面竊盜。他預期,中美貿易戰最終將會是中國做出全面讓步。但由於美國已經對中國失去信任,未來中美關係將不會再有蜜月期,中美之間也不會再是合作關係。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也表示,台灣資金、人才遭大陸強力吸納1、20年,在中美貿易戰下,台商西進高峰已經過去。由於美國已經不再信任中國,他認為,台灣的安全監控、雲端伺服器、半導體晶片等,因能提供「安心製造」將迎來新的機遇。
謝金河稱,中美貿易戰將會讓台灣經濟逐漸走入順境,「投資台灣」是當務之急,但政府首先必須在稅制,以及電力、環保、勞工政策、工業區土地等方面,儘快掃除企業投資的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