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中國警察全球執法!揭穿中國共產黨 如何改造世界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柿子文化心靈養生報】提供健康、飲食、旅遊等各種人生體驗,讓你照顧自己的身體,也疼愛自己的心!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9/23 第119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書鮮讀 中國警察全球執法!揭穿中國共產黨 如何改造世界
「鐳」在人類世界引發的風暴!
刻意為之的暗數據:詐騙與詐欺

新書鮮讀
中國警察全球執法!揭穿中國共產黨 如何改造世界
圖/左岸文化
書名:《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

內容簡介:中國共產黨決心要以其自身的形象來重塑這個世界。

該黨對民主沒有興趣,只在意要跟西方進行激烈的意識形態鬥爭,將世界予以分化為兩個陣營:一個是可以爭取過來的對象,另一個則是敵人。許多政治與商業菁英已經被他們拉過去了,其餘的人還在考慮是否要接受與魔鬼交易。透過巨大的經濟實力與秘密的影響力工程,中國正在削弱全球性的組織、積極買收個別企業、威脅從藝術到學術的表達自由。在此同時,西方國家的情報組織則越來越擔心中國對各國資訊設施的入侵。

作者介紹:克萊夫.漢密爾頓,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發展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哲學教授,也是澳洲政府的氣候變化局成員、公共政策研究智庫澳洲研究院的創辦人,經常出現在澳洲媒體上參與公共政策辯論,是澳洲著名的公共知識分子。馬曉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學系碩士、德國海德堡大學漢學博士,現任職於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專事研究中國的數位政策以及中國共產黨如何對全球施展影響力。

搶先試閱:〈中國警察全球執法〉

統戰部在世界各地支持或鼓勵成立華助中心(在某些地方叫華人警民合作中心),宗旨是保護不分國籍的海外華人,還有把他們凝聚起來「共享民族復興夢」,也藉以監控異議分子和批評活動。在中國使領館支持之下,全世界已有六十個華助中心在四十個國家運作,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和英國。根據中新社報導,華助中心已「逐步深入僑社」。華助中心會與當地警方合作,提供聯絡和翻譯服務等等,但它們也會告訴大家中共無所不在。例如在中國建國七十週年時,墨爾本一個華人聚集的地區警察局就升起中國國旗。此舉飽受批評,一位電台評論員就說:「這個警察局在向警察國家致敬。」當地台灣人、維吾爾人和西藏人也強烈抗議。

中國也加強和國際組織合作打擊犯罪。光是2015年4月,中國政府就請國際刑警組織對五百人發布紅色通緝,也就是要求全世界的執法單位必須逮捕這些嫌犯。這個數字是過去三十年來的總合。北京也對政治異議人士發布紅色通緝。2016 年,孟宏偉成為國際刑警組織首位中國籍主席。2017年4月,歐洲刑警組織和中國公安部簽署一份協議,公安部的代表就是時任副部長的孟宏偉。從此之後,歐洲刑警組織(負責跨境打擊犯罪行動)就經常接待公安部代表,討論更緊密的合作。

這些發展導致值得關注的後果。2017 年,義大利警方扣留了慕尼黑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德國公民多里坤.艾沙,據報導此舉是出於中國的要求。中國在2006 年就對多里坤.艾沙發出紅色追捕令。據西方外交官說,中國經常要求歐洲國家逮捕多里坤.艾沙。國際刑警組織在2018 年2月撤消了對多里坤.艾沙的紅色通緝,六個星期後,中國公安部黨委就開除了孟宏偉。孟宏偉在幾個月後回北京一趟,從此人間蒸發,國際刑警組織一頭霧水。我們不清楚孟宏偉消失是因為那道紅色通緝還是其他違紀行為,但貝書穎認為中共紀委「是把孟宏偉當成違紀的黨員在處理」,根本不管他是什麼國際司法機構的領導人。2020年1月,孟宏偉在經過一天的審判後以收賄罪被判十三年半徒刑。

引渡條約是中國政府往外伸手的另一種方法。香港人很清楚被引渡到中國是什麼意思,所以他們才會在2019 年這麼激烈地反對送中條例,以致香港的親北京政府一度被迫放棄。相較之下卻有七個歐盟國家和中國簽下引渡條約,國會也通過了──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立陶宛。

西班牙是和中國簽約的第一個西方國家,2007年批准通過。2016 年12 月,西班牙和中國警方聯合在西班牙逮捕了二百六十九名電信詐欺嫌犯,其中大部分是台灣國民,但因為西班牙並不承認台灣,西班牙法庭就把這些人當成「中國國民」。到2019年7月為止,西班牙已經把二百一十九名被逮的台灣公民遣送到中國,而他們在中國不會得到公平審判。肯亞、馬來西亞、越南也都把台灣公民遣送給中國。

義大利在2015 年通過了與中國的引渡條約。2016 年又加上一項警方合作協議,讓中國警察在羅馬、威尼斯和普拉托等熱門景點與義大利警察聯合巡邏。普拉托(靠近佛羅倫斯)有大批華人人口,多數在紡織和成衣工廠工作。雖然聯合巡邏表面上的目的是保護中國遊客,但中國警察在海外出現,無疑是送出一個訊號,讓海外華人知道國家如影隨形。對北京來說,警方合作協議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和外國執法單位建立交情、分享資訊,甚至當北京有不法舉動時,他們有可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法國在2015年通過了與中國的引渡條約,在第二年9月,中國公民陳文華成為第一個被遣返的案例。根據條約,法國公民不得被遣送到中國,但其他歐洲國家的公民則不受保護。然而法國給國際刑警組織主席孟宏偉的妻子高歌提供政治庇護後,中國就停止了和法國警方的所有合作關係。

儘管有引渡條約,中國政府還是在法國綁架嫌犯。2017年2月,中國政府不等引渡程序走完就把鄭寧「遣送」回國,根本沒有通知法國當局。鄭寧是被發布紅色通緝令的「經濟罪犯」,但中國特工「勸說」他要回到中國,響應習近平全球抓貪污犯的「獵狐行動」。事實上,中國外逃者被「勸返」的要比引渡或遣送的多得多。這種勸返通常是威脅要懲罰在中國的親人,要在全國發布其照片和罪行。被控貪污的「墨爾本祖母」周世勤,就是在中國國家媒體刊出其照片且妹妹財產被凍結後,就回去中國了。

這種超越司法權限的恐嚇手法相當常見,而到今天為止,中國官員在西方國家騷擾威脅異議人士和少數族群時,也未遭遇西方國家什麼反制。中國安全單位恐嚇過住在比利時、法國、德國、加拿大和其他許多國家的維吾爾人。2017 年10 月,美國國務院曾阻止FBI逮捕四名中國國安部官員,他們以假身分入境美國,試圖「勸降」富豪異議人士郭文貴回國。

習近平在2015年訪問倫敦時,英國警方逮捕了抗議習近平來訪的中國和西藏異議人士,還搜索他們的住家。習近平在一年前訪問布魯塞爾時,警方也禁止了示威活動,逮捕了支持西藏的抗議群眾。2017 年在瑞士也發生同樣的事。西方政府這麼做,是允許西方警察幫中國共產黨鎮壓異己。天安門倖存者邵江在倫敦的住家也被搜索,他把倫敦的經驗和之前在中國時相比:「我每次被捕,中國警察就會來搜索我家,拿走東西。這讓我想起了從前。」

不過,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國家不想再和中國政府合作。2017 年,澳洲政府想推動澳中引渡條約的批准案,遭到國會阻止,議員認為中國司法體系過於腐敗,中國法院定罪率超過99%,且普遍違反人權。2019年,中國政府盛讚瑞典政府決定遣返前中國官員喬建軍。瑞典和中國並無引渡條約,而是引用聯合國反腐敗公約。但這項遣返行動被瑞典法院擋下,因為「該名人士確實有在中國被以政治理由迫害的危險」,法院還列舉刑求、污辱性懲罰、判處死刑等實例。近來,瑞典頻頻顯示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害怕北京的恐嚇,也許是因為如此,中國駐斯德哥爾摩大使〔桂從友〕才會說:「對朋友,我們待以美酒,但對敵人,我們用霰彈槍侍候。」

輸出北京對「恐怖主義」的定義

中國主導的區域性組織是北京透過合作協議施加影響力的絕佳平台,以此跳過還不能由中國說了算、更大範圍的國際組織。最好的例子是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特別是其下的「地區反恐怖機構」。上合組織是由中國主導的政治、經濟及安全聯盟,成員有俄羅斯和中亞國家,2017年起又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該組織在2001年成立於上海。

上海合作組織採取了北京的「三股勢力」理論,把恐怖主義與任何中共視為「宗教極端主義」或「分裂主義」的事物等同起來。新疆的維吾爾人發現,中共現在把蓄鬚、不吃豬肉、不喝酒、禱告都當成「宗教極端主義」,每一樣都足以把人送進集中營。

上海合作組織的地區反恐怖機構和聯合國安理會反恐委員會密切合作,簽署了加強情報交換的諒解備忘錄。地區反恐怖機構也參與國際刑警組織的活動,例如在各國交換恐怖活動情報的「加爾罕計畫」工作會議上報告其打擊「三股勢力」的進展。2019年3月,地區反恐怖機構和聯合國反恐委員會簽定合作備忘錄。

這類備忘錄賦予中共定義恐怖主義的正當性。中共把異議人士定位成恐怖分子的努力已經有了成果。在德國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就被World Check資料庫列為恐怖組織,而各國政府和銀行都用這個資料庫來過濾恐怖分子和金融犯罪關係人。結果德意志銀行和西聯匯款就封鎖了世界維吾爾大會主席多里坤.艾沙的國際匯款,而且並未告知理由。多里坤.艾沙到日內瓦參加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會議時還被拒絕兌換外幣。許多世界維吾爾大會的成員都有類似的經驗。

▶▶ 閱讀更多 左岸文化 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馬曉月(Mareike Ohlberg)《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

 
「鐳」在人類世界引發的風暴!
書名:《鐳女孩:二十世紀美國最黑暗的歷史與一群閃亮的女孩改變世界的故事》

內容簡介: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鐳女孩⋯⋯在穆爾的筆下重新活了過來!她們天真地為公司賣命,公司卻在她們生病後棄如敝屣⋯⋯1920年代,新發現的化學元素「鐳」在人類世界引發的風暴!當她們塗亮每一支夜光表盤時,不知道發光的原料正帶她們走向畸型與死亡。從花樣年華的美少女,變成顎骨脆裂、長短腳、髖骨固縮、長出異型巨瘤、貧血暴瘦、全身疼痛、需要背架支撐才能行走的「活死人」,只花了短短幾年時間。她們只是拿筆畫表盤而已。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作者介紹:凱特.穆爾,以《鐳女孩》登上《紐約時報》和《今日美國》暢銷榜,本書更受到全球最大Goodreads書評網讀者票選為2017年度「最佳歷史書籍」,美國圖書館員2018年「最喜愛的非小說圖書」,美國國家圖書館協會評為 2018 年「非小說類優秀圖書」。

2015年,穆爾執導一部廣受好評的關於鐳女孩的紀錄片《這些閃亮的人生》。後感於鐳女孩故事不應塵封故土,及直到今天小勞工和大企業間不對等關係,促使她完成《鐳女孩》一書。

搶先試閱:〈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鐳女孩》推薦序〉林宜平(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常用來描述辛苦工作的女性,不過在歷史上真有一群女性,她們因為暴露鐳,身體會發光發亮,她們用生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游離輻射的健康危害。

這幾年國際公衛學界倡議「預警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建議在科學研究發現健康危害時,縱有科學不確定,為保護大眾健康,要立刻進行風險管制。不過製造業對預警原則有很大的抗拒,多半要求有「明確的科學證據」,政府部門才能進行管制。游離輻射就是「早有警訊,但是太晚採取管制行動」的著名案例。

第一次聽聞「鐳女孩」(Radium Girls)是我剛取得博士學位,在台大公衛學院擔任專案教師時,王榮德教授告訴我的。鐳?瑪麗.居禮發現的鐳?王教授點點頭,做一個口舔筆尖的動作,說明當年美國的女工,為了把鐳塗在夜光手錶的錶面上,重複「舔、沾、畫」,因為暴露游離輻射罹患職業病,有三分之一的女工死於癌症的故事。

這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悲傷故事。我後來在陽明交通大學開設「環境、社會與健康」通識課程,在「游離輻射」的單元,總不忘說鐳女孩的故事,提醒畢業之後許多需要接觸游離輻射的陽明校區大學部學生,要保護自己,預防職業病的發生。其實不只是製造夜光手錶的鐳女孩罹患職業病,發現與研究鐳,得到兩座諾貝爾獎的瑪麗.居禮,以及跟她同樣研究游離輻射,並且也得到諾貝爾獎的女兒伊倫.約里奧.居禮,也都死於過度暴露游離輻射的貧血與白血病。

在新冠病毒蔓延的2021年夏天,我接到出版社送來的《鐳女孩》譯稿,一口氣讀完,心情久久無法平復。這個故事實在太駭人了!當年竟然會有這麼多無辜的受害者,竟然會有長期隱匿事實的工廠,面對罹病女工求償的訴訟,先是否認暴露,然後又否認有因果關係,敗訴之後,並且一再提起上訴,一直告到美國最高法院,才終於定讞。

這是一百年前的美國?我對這樣的法庭劇太熟悉了!我研究及參與多年的台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女工罹癌案,爭議的不是鐳會不會致癌,而是三氯乙烯與四氯乙烯等有機溶劑會不會致癌,但是在法庭裡上演的,是一模一樣的戲碼啊!在氣溫攝氏36度的盛夏裡,一陣寒意襲來,我比原本的悲傷,更悲傷了。

雖然從一次大戰之後,到二次大戰之前,鐳女孩在伊利諾州的求償終於勝訴,醫學界已經不再爭議鐳的暴露是否會造成健康風險,美國的職業安全法令也修改,保障鐳暴露勞工的職業健康。但是這個故事最令人悲傷的是,同樣的悲劇(如台灣的RCA案),至今在世界各國持續發生,並且在「鐳女孩」之前,也發生過。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赫然發現,1920年代鐳女孩開始出現口腔病變,當年醫界爭辯的是「有無磷暴露」。磷?磷的暴露會導致什麼樣的職業病?我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在「鐳女孩」之前,還有「火柴女孩」。不是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女孩,而是十九世紀,製造火柴的年輕女性勞工。

十九世紀英國的火柴工廠,是典型的工業革命工廠,雇用許多14到18歲的年輕女性。這些勞工吸入製程中的磷煙霧,牙齒與下巴開始壞死,形成「銀顎」,受害勞工的臉,在黑暗中閃閃發出磷光。因為「磷毒性頜疽症」(「磷頜骨」)職業病的發生,丹麥在一八七四年率先禁止使用磷製作火柴,不過一直到十九世紀末,儘管醫學知識增長,工人不滿,但是含磷火柴因為不易變質,並且能適應不同氣候條件,廣受消費者喜愛,多數國家仍繼續生產含磷的火柴。1888年英國的火柴女孩罷工,引起民眾對火柴職業危害的關注,不過英國火柴廠直到二十世紀初才停止使用磷製造火柴。直到整個歐洲禁止火柴製造使用磷,磷頜骨的職業病才逐漸消失。

因為製造夜光手錶,暴露游離輻射的鐳女孩,跟當年的火柴女孩一樣,身體也會發光,並且鐳的半衰期是一千六百年,這些鐳女孩歷經病痛,過世之後,因為病因不明,有幾位死後解剖,甚至開棺化驗,才終於讓生物醫學真正「看到」與檢測到游離輻射在人體內的分布。

《鐳女孩》的作者凱特.穆爾是英國人,因為執導關於鐳女孩的紀錄片《這些閃亮的人生》,進而書寫鐳女孩的生命故事。專書出版之後,得獎無數,美國普立茲獎得主梅根.馬歇爾形容「穆爾點亮一盞新的光,照亮美國勞工史的一段黑暗篇章」。感謝台灣的商周出版社翻譯及出版這本好書,讓我們對這段重要的職業醫學與女性勞工史,終於有更多瞭解。

安徒生童話裡賣火柴的女孩,在寒夜裡擦亮一支支的火柴,照亮寒冷夜空。但是從火柴女孩、鐳女孩到RCA女工,在女性勞工史上,發光發亮的不是火柴,也不是蠟燭,而是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真正「燃燒自己」,用病痛讓我們認識各種化學毒物的危害。在現代公民社會,不只選修大學通識課的學生需要多認識職業病,指定閱讀《鐳女孩》。預防職業病的發生,也是現代公民的必修課。因為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各種消費產品背後,包括衣褲鞋襪、手機、筆電,可能都有開發中國家年輕女性勞工的身影。重大的職業病曾經發生在英國、美國與台灣,也會發生在中國、越南與泰國。我們決不能讓悲劇一再發生。

▶▶ 閱讀更多 商周出版 凱特.穆爾(Kate Moore)《鐳女孩:二十世紀美國最黑暗的歷史與一群閃亮的女孩改變世界的故事》

 
刻意為之的暗數據:詐騙與詐欺
圖/大塊文化
書名:《暗數據:被看到、被聽到、被測量到的,往往不是「真凶」》

內容簡介: 身處大數據時代,不難以為我們擁有做出好決定的一切數據。但我們擁有的數據其實從未完整,甚至只取得冰山一角。就如同宇宙大部分由暗物質組成,雖然存在卻不被看見,資訊世界也充滿了暗數據,為我們所無視,非常危險。在這本《暗數據》中,數據專家大衛.漢德帶領我們踏上一趟啟發人心的精采旅程,走進我們看不見的數據的世界。

作者介紹:大衛•漢德,英國統計學權威,目前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數學系榮譽教授暨資深研究調查員。曾擔任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及公開大學統計學教授,為合格統計學家及多家學術機構成員,多次獲獎,學術成就非凡。除了常上媒體接受訪問,也曾協助警方調查科學詐欺案件。

搶先試閱:〈刻意為之的暗數據:詐騙與詐欺〉

詐騙

有些詐騙者很有名。維克多.拉斯提(Victor Lustig)和艾菲爾鐵塔毫無關聯,他還是照賣不誤。一九二五年,他找來一群廢鐵商,跟他們說由於維護經費過高,巴黎市決定將艾菲爾鐵塔當成廢鐵出售。這個說法並不離譜,因為鐵塔當初只是暫時之舉,為了一八八九年的巴黎博覽會而建。拉斯提神色自若地解釋道,出售鐵塔肯定會引來民眾抗議,因此必須保密,直到簽字為止。他用偽造文件證明自己是法國郵政電報副部長,帶著廢鐵商到鐵塔瀏覽一番,然後要他們出價,藉此鎖定了一個冤大頭—安德烈.波阿松(André Poisson)。他安排自己和波阿松私下會面,刻意假裝自己有意收賄,讓對方拿下鐵塔,結果順利騙過了波阿松。賄款和鐵塔購買金到手後,拉斯提便潛逃到奧地利,後來世人都稱他為「賣掉艾菲爾鐵塔的人」。

這起真實事件是層層欺騙的經典之作,事情的真貌被隱藏起來(DD-T13:刻意弄暗的數據)。不僅如此,連波阿松本人也加上一層欺騙:他覺得自己上當實在太過丟臉,因此死也不肯向外人透露。

拉斯提還做過一件很有名的事,就是「印鈔機」事件。他宣稱自己有台機器可以印製百元鈔票,並且找來買家當場用機器緩慢印了兩張紙鈔,讓買家都信了。可惜等到買家發現百元鈔只是從機器裡直接吐出來的真鈔時,拉斯提早就拿著出售機器賺得的三萬美元逃之夭夭了。而受害者根本不敢報警,說他們因為想買印製假鈔的機器而被騙。這起事件同樣涉及層層欺騙,每層欺騙都隱藏了事實真相。

從拉斯提的這兩次騙人事件可以看出,詐騙的關鍵在於隱藏有關實情的資訊,也就是隱藏數據。但這類欺騙能得逞,往往還有賴於人喜歡驟下判斷,懶得辛苦評估證據、仔細檢視數據的天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對人的這種傾向做過深入研究,並將成果寫進了暢銷作《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他將思考分成系統一和系統二,前者迅速、直覺、隨情緒而異,後者緩慢、仔細、遵循邏輯。

系統一思考讓我們得以迅速回應多變的世界,當即做出希望是對的判斷。然而驟下判斷可能出錯,並且會受本書第二章提到的各種潛意識偏誤影響。反觀系統二思考則會檢視證據,權衡事實,並且在仔細評估過正、反方證據之後,才會做出結論。這種思考會考慮「數據並非表面上那樣」的可能,知道數據可能有所遺漏。

根據《新牛津英語詞典》,「詐騙」的定義是為了取財或個人利益而做出的錯誤或違法的欺騙行為。雖然詐騙的目的往往是金錢,卻不盡然如此,也可能是為了權力、名聲、性關係或恐怖攻擊。而且很不幸,所有人類活動都會出現詐騙。我們接下來會看到,詐騙在金融交易領域無所不在,從信用卡盜刷到金融市場的內線交易,不勝枚舉。

詐騙還出現在仿冒行為中。仿冒的目的在於隱藏真貌,讓我們誤以為仿物就是本尊,從紙鈔、藝術品、藥物到手提包或衣服之類的消費品都有可能。詐騙發生在網路世界中,也發生在文學裡,亦即剽竊。詐騙還發生在選舉時,希望隱藏真實的投票結果,以便奪權或繼續抓住權力。本書第七章會提到,連科學也會出現詐騙。動機可能是追逐名望,甚至只是強烈相信「我是對的」,即使難以找到扎實的數據支持自己。

維若妮可.凡.弗拉瑟拉爾(Véronique Van Vlasselaer)和她的研究同仁,也對詐騙另外下了定義。他們在討論美國社會安全卡詐騙的偵測工具時,將詐騙定義為「異於平常、出於精心設計與組織、與時俱進、目的在掩人耳目的犯罪行為」。其中「掩人耳目」這一點,再次凸顯了詐騙的暗數據特性:詐騙者會試圖掩藏行事軌跡,至少掩藏一段時間。巴特.貝森斯(Bart Baesens)等人在《詐騙分析》(Fraud Analytics)書中同樣提到這一點:「詐騙者經常竭盡可能融入環境之中。這讓我們想起部隊和變色龍、竹節蟲之類動物常用的偽裝技巧。」因此,詐騙不是人類獨有的活動。事實上,這類行為在動物世界相當普遍,從貝森斯提到的那些昆蟲到斑紋虎和裝飾蟹都是如此(利用周遭環境的材料來偽裝自己,雀鳥也會用這一招)。有些動物則是反其道而行,用凸顯的方式來隱藏自己,例如無毒的王蛇會模仿有劇毒的珊瑚蛇的環狀紋來欺騙捕食者。

詐騙據信是目前最普遍的犯罪。《二○一六年度英格蘭和威爾斯犯罪報告》指出:「根據最新的〔英格蘭和威爾斯犯罪調查〕估計,二○一六年度犯罪事件共有五百八十萬起……但這個數字並未包含詐騙和電腦濫用……若納入這兩項違法行為,二○一六年度犯罪事件總數估計達到一千零八十萬起。」光是詐騙和電腦犯罪的數量,就等於其他犯罪的總和。二○○七年,(偵查到的)電子商務詐騙金額為一億七千八百萬英鎊,到了二○一六年已經飆至三億八百萬英鎊。二○○九年,我和我當時的博士生戈登.布朗特(Gordan Blunt)針對英國所有的詐騙事件估計數據進行整合分析,發現詐騙金額的估計值在七十億至七百億英鎊之間,視詐騙如何定義而異。

由於網路的跨國特性,詐騙事件增加顯然不是英國獨有的現象。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消費者哨兵網路數據簿》(Consumer Sentinel Network Data Book)報告中指出,美國二○○一至一四年的詐騙申訴案明顯增加。

詐騙裡的暗數據有兩個面向:詐騙者會隱藏自己的真實身分和事情的真實面貌(好比拉斯提和廢鐵商的例子),而我們則是會隱藏某些數據(如密碼)以免被騙。(未完)

▶▶ 閱讀更多 大塊文化 大衛•漢德(David Hand)《暗數據:被看到、被聽到、被測量到的,往往不是「真凶」》

 
無量行情攻防戰 報復性強彈後牛熊股現形!
本波快速的無量上漲、無量反彈一直是多頭擔心的結構,量能沒有出來的話,比較難界定是多頭的回升,容易被視為是反彈的逃命波,因此,需要很多其他的指標來做觀察,才能看得出來多頭與空頭真正的意圖。

從中國人口崩跌看台灣教育人才西進
中國人口問題,跟台灣有何關係呢?台灣的少子化已經超過20年,幼教業、補教業招募的師資和管理幹部,其實有相當一部份是派往中國的。但在2019年後,由於中國生育率一路崩跌,此種外派已經不多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