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 星期六

環保假象?可分解塑膠掩埋5個月 依舊完好強韌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媽媽寶寶電子報】在妳升格當媽媽的那一刻,教妳孕期所需注意的營養、產檢、胎教、產後照護等相關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1/09/19 第757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環保假象?可分解塑膠掩埋5個月 依舊完好強韌
記者吳淑君、陳雅玲、蔡容喬、郭政聯合報
環保署的限塑政策今年邁入第廿年,標榜「可堆肥分解、天然材質」的可分解塑膠,逐漸在零售通路取代一般塑膠,但本報與綠色和平組織合作的實驗發現,歷五個月掩埋和自然曝曬的可分解塑膠,仍完好強韌,塑膠袋裝水也不會破,是否「可分解」令人存疑。

沒有回收管道 沒堆肥機會

本報也發現國內垃圾幾乎百分百焚化處理,可分解塑膠幾無堆肥分解的機會,政府也未建立專用回收管道,可分解和一般塑膠容器混合回收,造成回收塑膠無法再利用,成為循環經濟的斷點,讓民眾大嘆「真心換絕情」。

賣場的生鮮托盤、蛋盒等,紛紛改用聚乳酸塑膠PLA,部分冷飲杯底部也有編號「七」PLA的材質標示。一般認為PLA原料取自農作物,所以更環保,讓不少企業埋單,但本報的實驗顛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宣稱陽光分解 但裝水不漏

本報與綠色和平三月底從市面取得PLA蛋盒、冷飲杯、番茄盒埋進泡水的土壤裡,也把宣稱陽光下可分解的塑膠袋,棄置在實驗箱上方,近五個月後只有冷飲杯裂了兩處,其餘都完好,強韌程度都可再利用,塑膠袋裝水也不會漏。這只塑膠袋標註「氧化生物分解塑膠袋,每使用一公斤能為地球減少○點二○六噸碳足跡」。

綠色和平推廣主任李芳怡指出,歷經烈日加大雨的考驗,PLA的「可自然分解」令人失望,關鍵在於生產者和政府都沒說清楚PLA分解的條件,以致企業、消費者都對「可分解比較環保」信以為真。

彰化徐小姐說,透明塑膠飲料杯看起來都一樣,通常都丟到塑膠類容器回收,「沒想到原來這樣做是錯的」。台北蔣太太知道不少蛋盒都用PLA可分解材質,但「市政府的回收車沒要我們分這一類!」

歸類在第七號□沒辦法再製

實地追蹤北市回收塑膠容器流向,回收商靠機器分篩塑膠、鐵鋁等材質,但挑不出PLA這一項,「真的要挑必須靠人工啦,但哪有那個美國時間?」回收商說。

「PLA的確是個大麻煩!」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盧世昌說,PLA容器外觀和一般塑膠無異,被歸類在第七號「其他類」,這一類包含多種塑膠材質,民眾多數搞不清楚。桃園、彰化的處理廠不斷反映回收塑膠被摻入的PLA破壞純度,無法再製成原本的PE、PP等塑料,只能報廢當成燃料。

雲林縣環保局也表示,PLA要堆肥須先處理成粉末,且要獨立回收,但清潔隊員已無人力和時間進一步做細分類,PLA的回收機制等於零。塑膠業者也說,被PLA混到的塑膠再製時,表面塑料會剝離,「成品全報銷,不知要找誰賠」。

不掩埋就焚化□未必較環保

「PLA做堆肥是喊假的。」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說,台灣的堆肥空間裝廚餘都不夠用了,怎有餘力處理PLA?不能掩埋的PLA就是去焚化爐,怎麼可能比較環保?

大同大學生物工程學系教授陳志成說,天然成分的PLA製品難在自然環境下分解,須採工業堆肥,亦即攝氏五十五度以上、濕度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等特定條件下,才能在六至十二周分解。

▌延伸推薦:

【塑膠之亂/上】可分解塑膠真環保嗎?掩埋實驗開箱 容器5個月後完好強韌

 
TOP
專題
可分解塑膠2困境 反傷循環經濟
記者蔡容喬、郭政芬、吳淑君、陳雅聯合報
可分解塑膠成了塑膠回收再利用最難解的阻力,環團認為,如果要用,就把配套做好,否則寧可先禁用,停止傷害循環經濟。

環保署約在二○○七年起,透過限塑政策鼓勵使用可分解塑膠,特別是當年公告要求量販店、超市應逐年減少塑膠類蛋盒、托盤及包裝盒的用量,訂下一年減塑百分之十五至廿五目標。但是,基於食品安全衛生考量,如果包裝減量有困難,業者可改用塑膠以外的替代容器,包括紙類和PLA。

不過,十幾年來,PLA等可分解塑膠用後的回收體系等配套闕如,連生產的原料材質也沒有強制認證,要求最後分解後不得有塑膠微粒殘留,問題叢生。

大同大學生物工程學系教授陳志成認為,現在最麻煩的是如何有效率地回收可分解塑膠,目前國內各家業者宣稱自家塑膠產品可分解,但不像歐盟有可分解塑膠標章打印在產品上,供消費者辨別。

他說,環保署早就訂定「生物可分解塑膠產品」環保標章規格,可惜相關配套都沒建立,才讓摻雜塑料的製品魚目混珠,也打擊末端再利用的意願。

消基會五年前曾抽查市售標榜「可分解」的塑膠袋,十四件只有四件是百分百可分解,十件的成分添加玉米澱粉或碳酸鈣等生物材質,都只能稱為可「裂解」而不是「分解」,遭消基會質疑涉嫌標示及廣告不實。

銘安科技負責人黃建銘指出,在美國,可分解塑膠要上市須取得認證,有業者沒認證遭重罰一百萬美元,但在台灣沒人管,「很糟糕,真的可分解塑膠就這樣被汙名化!」

他說,美夏威夷州最早立法使用可分解塑膠,已有一半的州跟進,這些州的家戶會有專門裝可分解塑膠的回收桶,有人會收去堆肥或掩埋。但台灣連拿去堆肥種菜都不行,呼籲政府趕快面對問題、訂出辦法。

「PLA應該要退出容器市場!」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則認為PLA有回收困難、再利用不易等困境,仍屬一次性使用的包裝材,和可回收的塑膠相比,生命周期更短;真要用,只能選擇一次性的用途,例如用來裝廚餘,可與廚餘一同丟棄分解。

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郭昭吟說,目前全台沒有可分解塑膠的回收機制,石化業龍頭台塑還要跳進來擴大產量,環保署、經濟部要審慎面對,建議要做只做百分百生物可分解的塑膠,不必再添加塑料,同時配套做好分類標示、回收。

綠色和平研究發現,全球號稱可以分解的塑膠超過廿種,每一種的材料來源、化學結構和物理特性都不盡相同,有的是以動植物為原料和細菌合成,也有以石化原料化學合成,分解所需的環境和時間也都不一樣。市場上另有許多以動植物為原料的塑膠,其中近半數無法生物分解。

▌延伸推薦:

【塑膠之亂/中】台塑將投產可分解塑膠 環團警告:恐造成環境更大災難

 
TOP
分手還是擁抱PLA?商家兩樣情
記者吳淑君/調查報導聯合報
速食業龍頭台灣麥當勞發現可分解塑膠PLA去化及回收受阻,二○二○年率先和PLA分手,沙拉盒和透明冷飲杯改為紙容器。有機連鎖通路「里仁」則選擇擁抱PLA,配套是自行建立回收、堆肥體系,致力實踐減塑,但付出昂貴的代價。

台灣麥當勞指出,之前許多消費者要回收餐盒容器時,常常分不清PLA和塑膠,後來追查PLA用後的流向,也覺得不妥,促使該公司淘汰PLA容器,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二○二○年五月起,原本PLA材質的沙拉盒、冷飲杯全改為永續林業認證的紙容器,全台麥當勞回收檯投入口與標示也重新設計,回收物只分為「塑膠」與「紙杯/紙盒」兩類,消費者回收意願與正確度都提高,回收量較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五。

里仁行銷經理陳美慈說,里仁推行「減塑微革命」行動,為了讓消費者看到內容物,還要能分解回歸大自然,決定要把蔬果包材換成可分解的PLA;二○一八年和台中銘安科技合作生產的可分解袋,成本是一般塑膠袋的三倍。

現在里仁是全台目前唯一做到PLA包裝、回收、分解一條龍的通路商,一年用掉八百多萬個PLA袋。里仁發現政府允許使用PLA,卻沒提供PLA回收管道,一三二家里仁門市只好自成回收體系,鼓勵客人剪掉價格標籤拿到門市回收,再送去合作的農場掩埋分解,一年為此多出上千萬元成本,全由里仁和蔬果供應商一起吸收。

陳美慈說,曾有二、三家企業想加入里仁的PLA回收體系,最後都因成本和嫌麻煩不了了之。六年來里仁嘗試做出示範,但光靠里仁做的量太小,必須更多通路加入把量撐大,包材成本才能降低。但政府法規需要突破。

與里仁合作的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淨塑推動辦公室股長施宗融指出,設定堆肥條件後,PLA可被完全分解,目前一季堆肥一次,但法規禁止可分解塑膠袋作為堆肥的原料,PLA分解的堆肥不能給農民種植作物,堆肥無處可去,只好在慈心的農場種樹。

 
TOP
PLA回收率偏低 環署政策搞不定
記者鄭朝陽/台北報導聯合報
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會基金管理會執行祕書謝炳輝指出,要民眾單獨分類可分解的PLA容器有困難,目前回收端的分篩機器也無法準確挑出PLA容器,靠人工挑揀的成本太高,回收商普遍沒意願,以致PLA年產量超過六千噸,但回收量一直在百分之六到八附近起伏,確實偏低。

謝炳輝表示,目前可分解塑膠在台灣以PLA為主流,PLA回收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和一般塑膠的外觀及比重非常相似,民眾難辨認;國內塑膠回收做得很好,像PE可循環使用九到十次,一旦混入PLA形同報廢,只能當燃料燒。

謝炳輝說,環保署目前向PLA業者徵收每公斤五點九六元回收基金,同時補貼回收商每公斤十五點一七元幫忙回收,但人工挑揀的成本太高,PLA回收率才比較低,不到百分之十。因此,建立專用的回收管道有實質上的困難,目前研議規範各類容器材質單一化,讓民眾、回收商在後段容易區分,但還未定案。

政策方向是否要讓PLA退出市場?謝炳輝說,目前政策無此規畫,未來會邀產學界、地方清潔隊等代表研商,進一步決定。

 
TOP
新聞眼/限塑開路 環署放爛攤子不管
本報記者鄭朝陽聯合報
如果不做實測,很多人還以為使用可分解塑膠PLA容器比較環保,真相一揭露才發現,自己竟是破壞循環經濟的幫凶。孰令致之?環保署開放可分解塑膠取代一般塑膠容器,回收、堆肥配套卻沒有跟上,陷有心做環保的民眾和企業於不義,宛如一場騙局。

環保署的限塑政策今年邁入第廿年,這些年來,政策陸續緊縮一次性塑膠用品的使用,且訂出明確的減塑目標,誘導商品的塑膠包裝減量,企業和民眾也都跟著政策走,但也是在這項政策底下,給了有心人空間,趁機扶植極少數可分解塑膠的業者。

發展環保新產業沒有錯,但方法用錯一切都枉然。

環保署為PLA產業開路之後,十幾年來一直不願面對PLA難以回收的真相,即便用的是天然的材料,也能百分百分解,但絕大多數PLA的最終流向,不是焚化爐就是塑膠的回收處理廠,真正回到產品設計目的地「堆肥場」的少之又少,讓原本可以友善環境的產品淪為「用過即丟」的一次性產品,甚至還成了塑膠循環利用的破壞者,與開發者的初衷漸行漸遠。

環保署十幾年來看到問題核心,PLA容器回收率低迷不振,卻毫無改變行動的「定力」令人折服。一般民眾不免懷疑,環保署為PLA業者開路,卻放著爛攤子不管,難道是一場環保騙局?至少天天把PLA容器丟到塑膠類容器回收的民眾是這麼想的。尤其當蔡英文總統數度宣示「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環保署的態度似乎狠狠打臉了蔡總統。

問題不能再擱著不管,基本原則應該是「誰賣可分解塑膠就要負責回收」。若要維持現狀,就要從源頭管理,透過零售通路打造獨立的可分解塑膠回收體系,必須趕快建立,國外已有經驗可循;反之,做不到就該退場,不能讓第一線的清潔隊員、慕名而來的零售通路業者和社會大眾,繼續背負假環保的罪名。

▌延伸推薦:

【塑膠之亂/下】麥當勞果決與可分解塑膠分手 為何環保署卻猶豫不決?

 
TOP
可分解塑膠淪一次性包材 學者憂環境災難
記者陳雅玲、吳淑君、鄭朝陽/調查聯合報
面對趨嚴的限塑政策,可分解塑膠取代一般塑膠的使用量愈來愈大,台塑公司也宣布將加入生產可分解塑膠。學者、環保團體都認為,若不建立可分解塑膠的回收機制和成分標準,生產、使用更多的可分解塑膠只會造成更大的環境災難。

環保署宣示在二○三○年全面禁用吸管、飲料杯、購物袋、免洗餐具等一次性民生塑膠用品,台塑七月在股東會上宣布,將於二○二五年停止生產聚氯乙烯(PVC)、聚乙烯聚合物(PE)、聚丙烯(PP)等一次性民生用品塑料,藉此降低環境衝擊,原本產能將轉為耐久材與可分解塑料。

雲林科技大學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教授郭昭吟說,很多企業採可分解生質塑膠只為企業形象,忽略回收再利用等環節,反而更不環保。她提醒,生質塑膠種類多,為了強□、彈性、好用,有些在生產過程添加塑化劑等石化成分的副原料,目前環保署也沒有副原料的相關規範,民眾和回收商更難分辨。

郭昭吟表示,可分解塑膠做的吸管、容器應該回收做堆肥,但堆肥沒想像的容易,要先破碎,並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才能分解,若有化學添加劑,化學物質會留在堆肥中,可能造成環境汙染。

綠色和平組織減塑政策專案負責人唐安表示,台塑要停產一次性民生用品塑膠原料,對零售業是強烈警訊,意味不能再依賴一次性塑膠用品,必須轉向循環包裝與容器,訂定減塑和重複使用目標。

唐安也預見台塑投入生產可分解塑膠後,市場將出現更多像PLA等塑膠替代品,若沒回收配套,仍將淪為一次性包材,成為環保災難,政府須提早制訂對應準則。

這類產品進到掩埋場能否分解,也沒有定論。曾有實驗證明,可堆肥的可分解塑膠在掩埋場十二個月後,外表幾無變化。

看守台灣協會祕書長謝和霖說,可分解塑膠主要以玉米等農作物為原料,大量生產這些糧食作物要用很多農藥、肥料,若是基改作物也會影響環境,還有「搶糧」的道德爭議。

綠色和平推廣主任李芳怡說,全球超過三分之二可分解塑膠依賴糧食作物當主要原料,全球過半可分解塑膠在亞洲生產,廣泛使用可分解塑膠,可能促使大面積種植原料作物,除威脅糧食安全、影響生物多樣性,土地利用變化也可能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TOP
話題
破天荒!5疫苗下月同步開打
記者謝承恩、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最近AZ、莫德納等新冠疫苗紛紛到貨,陸續排入接種時程,但一年一度的流感疫苗也將於十月一日開打。九月底、十月初,不但AZ、莫德納、BNT、高端等四種新冠疫苗同時施打,又撞上流感疫苗,五種疫苗齊發,對接種場地、人力配置都是挑戰,也讓人擔心疫苗接種出現混亂。

國內第八輪AZ疫苗開打至九月廿三日,同一時間,國內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六十五歲以上原住民,自九月十七日至九月廿三日接種莫德納第二劑,第二劑AZ疫苗九月底開放接種。

此外,六十五歲至七十五歲長者可望於九月廿八日至十月五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BNT疫苗則同時於校園內接種。指揮中心昨公布第九輪、第十輪疫苗提供第一劑BNT與第二劑高端疫苗,從九月廿五日打到十月三日以後。流感疫苗今年備有六三二萬劑,十月一日開打,由六十五歲以上及醫事人員優先接種。

兩周內將有五種疫苗同步施打,國內從未有過這樣的經驗,外界憂心進入疫苗施打緊繃期,恐怕帶來新一波混亂。但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國內施打多種疫苗已有經驗且純熟,不認為有問題,「護理人員會辛苦一些,我們給他們加油鼓勵。」

陳時中指出,流感疫苗將開設接種站或到學校施打,避免流感與新冠疫苗接種撞期,兩者務必間隔至少七天。

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指出,五款疫苗包裝、使用方法、保存條件不同、接種場所也不一樣,只要醫護人員確實核對,應不至出錯。馬偕小兒部資深主治醫師許瓊心指出,除了護理人力監督,未來也可以安排系統警示提醒,降低風險。

昨是中秋連假第一天,本土確診及死亡案例皆掛零,境外移入六例。長榮機師連續確診案隔離期滿,未見新病例,宣布結案,新北幼兒園群聚若今天也沒有新增個案,也將告一段落。桃勤染疫女清潔員基因定序確定染Delta,經比對與中東、西亞境外移入案例序列接近,將進一步比對。

 
TOP
自費驗抗體 周三討論指引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聯合報
打新冠疫苗後,到底能不能自費做抗體檢測?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周三(廿二日)將舉行應變會議,針對抗體檢驗後續討論相關指引,讓民眾、醫療院所有所依循。

專家呼籲中央建立檢驗抗體標準,並以抗體數值為基礎,未來做追加第三劑考量依據。陳時中表示,民眾自己檢驗抗體,很難當作施打第三劑疫苗的參考,指揮中心已和專家討論抗體監測與實驗計畫,作為第三劑施打的考量依據,周三會與醫療應變組開會,擬訂定抗體檢驗相關指引。

陳時中說,訂定檢驗抗體指引,是讓民眾及醫療院所有所依循,也提醒民眾注意,檢驗陽性可能是因接種疫苗,也可能是染疫後呈現陽性,須經專業解讀。

網紅「四叉貓」自費於禾馨診所驗疫苗抗體,禾馨診所可能因未經衛生局同意核准而遭開罰。陳時中說,只要是合格的檢測,指揮中心都不會反對,但執行面回歸地方衛生局,目前公費檢驗抗體僅開放十二家醫療院所可執行。

國產高端疫苗尚未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即使總統蔡英文帶頭施打,至今保護力仍未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日前表示,並未開放一般民眾自費檢驗,醫療院所要申請檢驗費用,需經衛生局核可。

 
TOP
中秋民眾返鄉 金門、花蓮防疫忙翻天
記者王燕華、蔡家蓁/連線報導聯合報
中秋節是一家團聚的日子,昨天連假首日,金門、花蓮都有不少在都會地區工作的遊子返鄉,金門機場快篩量是平日的2倍,防疫人員忙到沒時間吃飯;花蓮湧入上萬車輛,縣長徐榛蔚呼籲把景點「禮讓」遊客,縣民留在家中團圓,減少移動。

金門尚義機場從前天就湧現人潮,前天到站16班次,載客1512人,昨也有超過1500人飛到金門。由於不少人飛到金門機場才做快篩,讓機場的快篩防疫人員超忙碌,衣服濕了又乾沒時間換,甚至連吃飯都無暇。

金門機場防疫人員表示,平日每天約快篩100多人,前天快篩量已增加1倍,昨天更多,光是上午11時30分抵金的某班機,就有108人在金門做快篩,全日預估超過300人。雖然醫護人員採檢動作很快,一個人約1分半,但填表、排隊與等待結果出爐仍要花上半小時左右,現場民眾大排長龍,幸好都很配合,秩序良好。

疫情期間民眾偏好自駕,又遇到4天連假,公路總局預估昨天蘇花路廊南下路段將有2萬輛次,果然凌晨就出現車潮,到上午10時已破萬輛,縣內各分局昨都增派警力在重要路口疏導,吉安警分局更出動空拍機,在重要路口空拍,即時掌握車流狀況以作因應。

花蓮市區道路狹小、縣府也為了紓解車潮,鼓勵遊客將車停到路外停車場,讓車流更順暢,縣政府推出活動,即起到23日,只要拿出不限金額單張停車場停車發票,並出示「花蓮交通e點通」官方LINE畫面,就可以兌換100元全家禮券,換完為止。

徐榛蔚也推動「禮讓運動」,鼓勵縣民減少移動,將景點留給遊客,也提醒無論鄉親或是遊客,都要落實各項防疫作為,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TOP
王力宏群聚違禁令 北市府要罰
記者鍾維軒/台北報導聯合報
藝人王力宏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違反規定,和黑人陳建州、范瑋琪、徐若瑄等人在家中群聚,遭民眾檢舉。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表示,王力宏確已經違反規定,會依照台北市府相關基準裁罰。

另外,禾馨醫療日前替民眾檢驗施打疫苗後的抗體引發爭議,營運長林思宏在社群平台貼出公文,指6月9日就向北市衛生局報備。對此,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回應,當初並沒有相關規範,也不能做,但中央9月8日來函說明,自費檢驗抗體是由指揮中心專案方式,指定醫療院所替航空機組員檢測,不開放一般民眾施做;至於是否開罰?黃世傑說,一周內調查後再決定。

藝人徐若瑄因在社群分享舉辦茶泡飯宴會,為從美國返台隔離14天出關的王力宏接風,照片中可看出在場還有「黑范夫妻」與資深音樂人陳子鴻。

由於王力宏依照規定隔離結束後,還需進行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遭網友質疑王與朋友聚會違反規範,身為公眾人物還帶頭成為「防疫破口」,也遭民眾檢舉。

黃珊珊表示,民眾對於自主健康管理的相關規定不清楚,在此期間仍禁止與他人從事近距離活動或群聚,包括聚餐、聚會、或其他類似活動。

黃珊珊說,王力宏確實在自主管理期間參加朋友聚會,違反防疫規定,會依台北市政府相關裁罰基準開罰,連假後上班日將做裁處。

北市衛生局指出,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69條規定,最高可以處30萬元罰鍰。

聚會照片曝光後引發外界批評,王力宏已透過臉書公開致歉,寫道「謝謝網友和媒體們的提醒,我真的疏忽了解隔離後的七天自主健康管理。對大家都很抱歉,對不起。我會承擔所有違規責任,剩下的三天自主健康管理也會嚴格完成」。

 
TOP
要聞
扛電視進部落 照服員帶長輩運動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聯合報
「搬著電視到你家!」疫情期間社區關懷據點關閉,許多長輩無法外出活動,坐在家裡發呆,導致衰弱退化。嘉義阿里山上的照服員為了增加長輩活動量,把大螢幕電視扛到海拔約八百公尺高的原民部落,讓長輩透過鏡頭視訊運動,延緩肌力退化,也到長輩家中檢視居家安全。

嘉義阿里山來吉文化健康站是阿里山最北邊的原民部落,服務範圍有五個鄰,主要服務廿一位長輩,大多都是鄒族原住民。照服員陳筱彤透露,文健站活動多樣化,除了帶長輩做健康操外,還有學習羅馬拼音、傳統手工藝等活動,也有延緩失能、心靈文化、健康促進等課程。

陳筱彤表示,疫情尚未爆發前,據點與遠距醫療平台「WACARE」合作,讓長輩跟著做運動,老師可透過鏡頭看長輩姿勢是否正確。三級警戒後,長輩不敢去醫院,據點也無法上課,狀況明顯變差,雖然知道要運動,但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坐在家「給電視看」。

當時據點暫停,為了讓長輩恢復運動習慣,陳筱彤與夥伴陳瑛、計畫負責人莊雅媊決定把電視搬到長輩家,包括喇叭、連接器材、超長延長線等,讓長輩在家中透過視訊一起運動。到長輩家中,也可順便評估環境是否有潛在危險,像是浴室有無防滑墊,門檻是不是太高、燈夠不夠亮等,避免長輩發生意外。

陳筱彤表示,透過遠距醫療平台,除了衛教及運動課程,也提供個人諮詢,有位長輩胃食道逆流不舒服,護理師建議少吃醃漬香腸、睡前不要進食,直接在線上回答長輩問題。近期還找到一處公共涼亭,不僅有屋簷可擋風雨,旁邊也有善心民宿願意供電,讓長輩們可持續參與活動,維持健康身心。

 
TOP
有功無賞 打破要賠 托育業鬧人才荒
記者王敏旭、潘才鉉/連線報導聯合報
為減緩少子化危機,政府提出多項托育政策,只不過,托育人才的培養卻陷入困境,現在報考四技二專幼保類的人數,大概只剩十年前的一半。新北市嬰幼兒托育協會理事長包崇明表示,托育是「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行業,對孩子好是應該,當有小疏失,家長會用放大鏡檢視,久了就沒人敢投入。

稻江護家幼兒保育科主任張秀娟表示,家長傳統裡高中優於高職的迷思,使得學生放棄職校機會。

財團法人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曾統計,統測幼保類報考人數逐年下滑,二○一九年報考人數比二○一○年下降百分之四十一點三。包崇明說,十年前報四技二專幼保群人數約三千多人,現在只剩約一千五百人左右。

「有功無賞、打破要賠」。包崇明說,像近期有名老師在顧孩子喝奶,另名孩子從不到十五公分高的床墊滾下來,就被家長控告「過失傷害」,現在家長用顯微鏡看這行,折損非常多的老師從事托育業。

稻江護家是全台北市唯一設有幼兒保育科的職校,近五年來,每年招生在穩定的五十至六十人間,學生畢業後有七成投入教保相關工作。張秀娟表示,仍有許多年輕學生對幼保有興趣,反而是家長傳統觀念高中優於高職的迷思,使得學生放棄職校,轉往普通高中。

更多人考量的是薪資。長庚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副教授汪麗真說,大學畢業到托嬰中心工作薪資大約三萬二千元左右,但托嬰中心一名老師要照顧五名零到二歲的孩子,非常辛苦,薪資又低於幼兒園,未改善師生比與薪資,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難吸引畢業生投入。

張秀娟認為,學校教育應培養學生喜愛幼兒的熱情及志趣,能陪伴幼兒成長點滴,守護幼兒成長,是成就感也是不可被取代的神聖工作。另外,學校也該替學生安排優質的幼保機構實習,建立對未來工作職場的藍圖。

 
TOP
新聞眼/先改善托育勞動條件吧
本報記者潘才鉉聯合報
蔡政府喊出零到六歲國家一起養,但不只是家長對托育政策感觸有限,托育人員在種種壓力下,竟還出現幼兒園保育員、托嬰中心保育員薪資高低差異,政府光嘴巴喊「零至六歲國家一起養」,卻連穩定從業人員都搞不定。

幼教專業的培養大多由學生時期開始,但社會上普遍觀念認為高中優於高職,影響學生選擇技職體系的意願,好不容易招到學生,但是低薪、高工時、不尊重專業等問題,在勞動現場層出不窮;學生經過多年的培養,進入托育前線,不友善的勞動條件,卻將從業人員愈推愈遠。

幼教人員和所有教職員都是照顧國家幼苗的重要工作,但在各學層中幼教人員的社會地位卻最不受重視,大學教授勤做學術研究的形象,受社會大眾尊重;許多人卻認為幼教工作,僅是照顧孩子溫飽,忽略其實幼兒教育是非常專業的領域,需要課程內容結合理論與應用。

對托嬰中心而言,若是年輕畢業生外流,托嬰中心因缺乏人力,只能聘用保母證照人員,保母多為二度就業、年紀略長,但照顧二歲以下小孩,需要大量體力抱上抱下、換尿布,連上廁所都要老師牽著去,一旦托育人員年齡層拉高,恐怕影響托育品質。

政府鼓勵年輕人生子的同時,不可忽略維持教保環境,建立穩定的勞動條件,提升教保人員社會地位,尊重專業,讓年輕人願投入,再來談國家一起養。

 
TOP
家長愛下指導棋 教保員苦不堪言
記者潘才鉉、王敏旭/連線報導聯合報
新北傳出幼兒園群聚感染,讓許多幼托機構提高防疫警覺,繃緊神經。有教保員表示,小孩每天長時間在同個空間「群聚」,會有壓力。但更大壓力在於,小孩活動時造成的小傷口,及網路時代家長下不完的指導棋,讓托育人員苦不堪言。

王姓女托育人員表示,一歲多的孩子正值口腔期,牙齦癢,喜歡用嘴巴咬東西,玩具被搶常會咬對方,但家長看到孩子身上的咬痕,動輒調閱監視器、投訴園所,讓許多老師感到挫折。

她指出,二歲以下小孩不會講話,有時想要大人抱就用哭的,也有孩子到了厭奶期,喜歡吃副食品,只要體重正常,老師不強迫喝奶,但這些專業判斷,常遭家長質疑沒有好好照顧小孩。

新世代年輕爸媽從網路可找到育兒資訊,愛下指導棋。新北社會局兒童托育科長林秀穗說,有些托育中心在十點提供粥等主食類食物,有些提供點心,部分家長會比較後要求更換。

多數托嬰中心托育人員與幼兒園教保員學歷、資格相同,工作性質類似,但自今年八月起,教育部調整非營利幼兒園教保員薪資,一下子與公辦民營托嬰中心人員薪資相差五千元;壓力大,但薪資卻相對低。

台北市議員游淑慧指出,非營利幼兒園教保員薪資,學士起薪調升至三萬六一八○元,反觀公辦民營托嬰中心未區分任用資格,統一訂定在三萬一八○○元,市府應同步提升托嬰中心托育人員薪資。

台北市教保人員協會理事長陳亮吟擔心,薪資差異會影響學生投入托嬰場所的願意,人才若再流失,托嬰人員只好選擇專業培育過程稍顯不足的丙級證照保母。

台北市社會局婦女福利及兒童托育科長粘羽涵表示,中央直接挹注經費在非營利幼兒園,地方政府無法立刻處理托育中心薪資。不過,市長柯文哲日前在施政報告中承諾,將尋找財源,提升教保員薪資。

 
TOP
疫情卡實習 2萬照服生力軍進不了市場
記者許政榆/台北報導聯合報
五月爆發本土疫情,各縣市因應三級警戒,日照中心、住宿式機構、護理之家不開放家屬探視,照服員實習也中止。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林金立表示,過去平均每年約新增兩萬名照服員生力軍,可在四月至九月訓練並進入職場,不料今年機構因疫情不開放實習,受訓計畫遭卡關,長照人力持續緊繃。

北市勞動局日前舉辦徵才活動,照服員需求缺口超過兩百人。林金立坦言,每年照顧需求都在增加,照服員年年都缺,照服員就職前需接受學科考試及在機構實習四十小時,如今碰上疫情,機構不開放實習,導致照服員完成學科訓練,也無法至機構實習結訓,新的居服員無法投入市場,只靠現有人力苦撐。

疫情爆發初期,部分使用居家服務的民眾憂心感染,因而暫停,但另方面,日照中心停止開放,過去使用日照中心服務的民眾轉而申請居家服務。林金立表示,舊案暫緩,但新案一夕暴增,居服員工作不減反增。

林金立說,有段時間居服員得與家屬協調,原本可以提供三個家庭各五項服務,後來因為必須服務四個家庭,與前三個家庭協商減少服務項目,才能挪出服務量能,否則真的忙不過來。

家屬需要居服員到府服務,但又擔心病毒,曾有家屬要求居服員「站門口全身消毒」,才能入內,讓居服員身心受挫。還好事後透過督導溝通,不讓再發生這種情況。隨著居服員陸續接種第一劑疫苗,至今約九成完成接種,家屬也不再那麼緊張。

對於照服員無法進入長照機構受訓,無法結業投入市場,衛福部長照司副司長周道君表示,日前積極與各醫療院所及住宿式機構協談,目前疫情較穩定,有部分機構願意開放實習,對於仍憂心疫情未開放的部分機構,未來會持續溝通,協助照服員完成訓練。

 
TOP
焦點新聞
國道今8路段最塞 景點恐更擠
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昨中秋連假首日,全台天氣晴朗各地瘋出遊,不僅國道塞車,觀光景點人潮爆量,連離島客輪也班班滿載,小琉球一天湧入上萬人,旅宿業預估,今、明兩日是住房高峰;高公局提醒,今國道有八大壅塞路段,建議南向用路人下午出發、北向則利用上午。

昨連假首日,蘇花路廊凌晨起,南下車流沒斷過,遠雄海洋公園上午就湧入兩千人,是疫情爆發後的難得盛況。東北角風景區、基隆外木山也出現車龍,六福村及北埔老街遊客多,預估今、明將更擁擠。

南投縣合歡山、日月潭、溪頭、嘉義阿里山遊客熙來攘往,清境民宿住宿率破九成。離島更是觀光熱點,綠島、蘭嶼船班,班班客滿;小琉球海邊景點和浮潛海域滿是遊客。

假日出遊潮讓民宿業憂喜參半,林姓業者說,旅客雖回籠,但又擔心人群大規模移動,若又爆發群聚感染,恐讓觀光業雪上加霜。

高公局表示,預估今國道交通量一二○百萬車公里,約為年平均平日一點四倍。今天易壅塞路段將出現在國一南向楊梅至新竹系統、彰化系統至埔鹽系統、北向圓山至大華系統、國三南向三鶯至關西、烏日至霧峰系統、國五南向南港系統至坪林、北向宜蘭至坪林及國六西向舊正治霧峰系統等路段,行車時間恐怕是平常五倍,其中國五北上將從下午三時塞到午夜。

 
TOP
雪霸國家公園炊煮 禁卡式爐、瓦斯爐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山林遊客愈來愈多,為了維持環境品質與安全,內政部近日預告修法,明定雪霸國家公園區域禁止遊客使用卡式爐、瓦斯爐等未經核准的炊煮行為,至於登山客在區域內使用登山爐等專業爐具炊煮則沒有問題;另也預告開放大鹿林道東段可騎自行車進入,登山客可少走十九公里,最快十二月上路。

野樵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楊明志說,過去登完大霸,回程時要踢十九公里,對登山客都很辛苦,如今開放自行車具象徵意義,但登山三天兩夜,自行車留置現場會衍生保管問題;背重裝卅公斤,騎自行車也會腿軟。建議比照Ubike模式,在十九公里處設停放區,讓往返者可互換自行車,或能有貨運接駁載行李。

不過楊明志也說,最終仍希望開放接駁車直接到十九公里,「路若整平,自行車都能進去,汽車會有問題嗎?」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則說,此事登山客意見仍有分歧,還需討論。

內政部近來預告刪除「大鹿林道東線除執行公務之人員外,禁止於上午五時至十一時以外之時間進入」,並增訂大鹿林道東線開放自行車進入。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長張維銓說,今年已開始整理大鹿林道東線鋪面,提高安全線;九九山莊也將改建。

過去雪霸國家公園僅禁止區域內「野炊」,這次也同步修正為禁止「炊煮」。張維銓說,此是為求用火安全,加上區域內觀霧、雪見遊憩區都有簡易熱食,但自行開車遊客多,常見自行攜帶卡式爐、瓦斯爐,如今一併禁止。

 
TOP
政治新聞
超級星期六 朱張交火 江卓補刀
記者周志豪、徐偉真、蔡晉宇、徐白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選舉決戰超級星期六,四強從高雄戰到台北、從白天拚到夜晚。候選人朱立倫、張亞中捉對廝殺,張批朱說他是急統、紅統,扣他帽子,選主席不要丟血滴子;朱回嗆,張主張統一,是出名的急統派,用「美國線民」才是跟著獨派扣他帽子。另兩位候選人江啟臣、卓伯源則補刀說,黨員若對朱、張不放心,自己正是最合適的人選。

國民黨主席九月廿五投票,選戰進入倒數一周,四人昨天早先南下出席高雄市黨部舉辦的政見說明會,傍晚再回台北參加中天新聞舉辦的網路辯論。

晚間台北辯論場,戰火激烈。張亞中率先開砲,批朱說他極端、紅統是扣帽子,表示他在台大任教時國台辦請他去演講,朱不懂狀況不要隨便批評,若他是紅統、極統,他在台大任教廿年,怎沒人反應?

朱立倫回嗆,張亞中最先提出一中同表、一中三憲,還主張兩岸要加速統一、趕快簽和平協議,「你以前不也驕傲說自己是統派學者,怎麼現在說你是統派學者,你卻搖頭呢?」美國線民的源頭是獨派媒體喜樂島,這才是扣他帽子。

張亞中再批,朱立倫稱他是「最弱候選人」,但誰是國民黨總統大選史上得票最差的候選人?當年害國民黨差點絕子絕孫,難道朱都沒責任?朱回應,他曾贏過蔡英文,不像張,只罵過蔡。

張亞中也批,無法認同操作棄保行為,國民黨什麼時候把同志當成垃圾丟掉,「這是會計規則嗎?」朱說,他沒有操作棄保,要棄的是民進黨,要保的是國民黨和中華民國,如果有任何證據指涉他主導將張亞中送考紀會,「我永遠退出政壇」。

江啟臣左右開弓說,國民黨不能走躁進路線,黨內確實有許多人對張的兩岸主張有疑慮,但也有人對朱不放棄選二○二四總統擔憂,若黨員對張、朱都不放心,就支持包容與穩健的江啟臣。

對於疫苗問題,江啟臣說,國民黨的疫苗採購計畫一直在進行,但無奈受到民進黨政府阻礙,若未來第二劑、第三劑疫苗不足,「蔡英文我給你跪,也要跪到」。

卓伯源指出,國民黨是重要的選戰機器,需要有具輔選經驗與走中道的黨主席,才能輔選全黨打贏選戰,他就是最大公約數,可以團結全黨打敗民進黨。

卓也說,他與江、張都表態不選二○二四總統,只有朱立倫不鬆口,選總統是很光榮的事,但若無法避免球員兼裁判將是撕裂國民黨的開始;他呼籲黨員不要投朱,「避免慘案發生」。

在高雄政見會,張亞中稱讚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是政治奇才,但國民黨現在幾乎已放棄高雄;他若當選,明年二二八將要求民進黨公開辯論,他也會找出最強的高雄市長候選人。

江啟臣說,高雄氣爆案廠商、高官脫罪,民進黨長期將南部視為禁臠,卻留下衰敗經濟與高額負債。

朱立倫則為黨內紛擾及日前中常會提前離席而道歉,呼籲國民黨不能變「內鬥藍」,要成「必勝藍」;他當選會在六個月內成立影子內閣,明年九月民調要超越民進黨。

卓伯源主張廢除收黨費,並批民進黨操弄兩岸對立,轉移防疫失敗的焦點。

 
TOP
棄保?林為洲、張麗善挺朱立倫
記者周志豪、王寓中、楊正海/台北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七天,候選人張亞中聲勢崛起,黨內蔓延「棄保」、「恐中」詭譎氛圍,國民黨基層湧現「藍色憂鬱」。第二場電視辯論會昨晚剛結束,原本與黨主席江啟臣關係友好的國民黨立委林為洲率先在臉書表態支持候選人朱立倫,被解讀開出棄保第一槍。

雲林縣長張麗善昨晚也公開表態,她既是國民黨籍縣市長,也是一位憂心忡忡的黨員,若在關鍵議題擁抱極端,即便高亢言論能激起部分黨員熱情,也不會是她所支持的對象;她在此刻要坦誠表達自己的意向,「我相信朱立倫,我支持朱立倫」。

林為洲與江啟臣均屬立院黨團透明新連線成員,兩人互動密切,昨晚表態是否為「棄江保朱」?林為洲說,他不做這樣解讀,但他確實「擔心張亞中可能當選」,原本他與朱、江都保持友好,但現在情勢轉變,在朱、江之間,考量目前看起來確實朱比江更有可能當選,希望維持這樣的結果,因此做出抉擇表態,展現「理性的勇氣」。

江啟臣陣營發言人鄭照新表示,黨內選舉自由表達意見很正常,會以平常心看待;至於是否擔心會出現挺朱的「骨牌效應」,江陣營表示,還要再觀察。

林表示,因黨員結構,黨主席選舉難免有走偏鋒情形,但主席當選人對外代表黨,希望有能力爭取中間選民支持,還是希望理性中道一點的人當選,對二○二二與二○二四年都會比較好。

林為洲也說,朱立倫與江啟臣都是他可以接受的人選,難以抉擇,但現在張亞中聲勢上來,有緊迫的危機感,考量目前看起來確實朱比江更有可能當選,朱路線又較張穩定、不偏激、可以信任,才決定表態相挺。他做決定前沒有跟江或朱先打招呼,他現在不是黨團幹部,一切是表達個人選擇。

不過,黨內人士指出,林為洲之前雖支持江啟臣,但林在黨內是「反指標」,倡議國民黨改名更成為江的包袱,如今林開第一槍,對江固有傷害,但若動作太大或產生連鎖效應,也會出現反彈,支持張亞中的集結力量會更強,動員力也會加大,黨主席選舉最後決戰變數多。

朱張對決讓基層非常憂慮,黨內戲稱出現「恐中(張亞中)效應」。議員徐巧芯表示,本來多數的議員不太關心黨魁選舉,但張民調崛起後,許多議員開始要求助理去投票,她不知道是投朱或江,只知道很多人不是投張。

 
TOP
冷眼集/四強PK 暗催棄保?
本報記者周志豪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決戰,昨天辯論會儼然出現兩組PK組合,候選人朱立倫與張亞中駁火廝殺,互相拉抬選情,卻也暗催棄保;另兩位候選人江啟臣、卓伯源對朱、張左右開弓,最後一周戰火四射。

國民黨主席選情丕變,張亞中異軍突起、聲勢看漲,對原本的最強挑戰者朱立倫造成重大威脅,但因張兩岸親統路線,讓原本朱、江支持者產生質疑,希望激發「理性藍」團結投票。

昨天辯論會,朱立倫單挑張亞中,固然有拉抬張的可能,但畢竟多數支持者並不希望國民黨過於親統,把兩岸路線走窄,朱的策略一則凸顯張的問題,二則觸發挺朱、江穩健路線的黨員能集中支持。

面對朱立倫直球對決,張亞中也樂得接招以拉抬選情,包含互扣「統獨大帽子」,以及不斷「張老師」上身批朱對九二共識完全不了解,就是要拉平自己與朱的對戰地位,最後拚出投票動員力。

耐人尋味的是,目前看好度仍然待努力的江啟臣與卓伯源,也自成攻防小團體,互相做球讓對方陳述治黨理念,關鍵時再補刀批朱打張,戰略能否奏效,很快見真章。

 
TOP
社會新聞
秋節前悲歌 3歲童遭車輾死
記者魯永明/嘉義報導聯合報
秋節連假首日,嘉義縣沿海東石鄉「養蚵之鄉」塭港村,昨天驚傳三歲男童在村內道路過馬路時,遭同村男子駕小貨車撞死意外,男童遭撞擊輾壓,頭骨變形,當場失去生命,警方調閱路口監視器,調查車禍原因,邱姓小貨車駕駛依過失致死罪送辦,檢方今天相驗。

警方調查,陳姓男童昨天傍晚在東石鄉塭港村塭港住家旁道路,由北往南行走,穿越馬路時,因路口無號誌,遭邱男不慎輾過,男童當場頭顱破裂,送長庚醫院搶救無效。

據了解,陳姓男童與父母、祖父母同住,父母養蚵為生,秋節團圓前,父母得知兒子慘死,無法接受天倫悲劇,哀痛逾恆。村民說,車禍雙方都是同村村民,不幸發生慘劇,大家都很難過。

 
TOP
超驚險!家族出遊溯溪 18人夜困暴漲溪流
記者林佳□/宜蘭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秋連假首日, 雙北一行18人家族旅遊,前往宜蘭縣南澳鄉的扇子瀑布溯溪,結果晚上6點多回程時,遇到溪水暴漲受困南澳北溪,同一處另有2人受困。警消獲報,緊急出動搜救,幸好無人受傷、均已各自返家。

相關單位接獲報案,今天晚間6點多在南澳北溪有20人受困。據了解,一行人12男、6女來自雙北,相約家族旅遊到扇子瀑布溯溪,正當回程時,遇到溪水暴漲,受困於南澳北溪,當時溪水深度約1米,在場的人皆有穿救生衣;另有2名宜蘭男子受困同處,其中1人無救生衣。

宜蘭縣政府消防局派遣第二大隊、南澳、觀音、馬賽、冬山分隊,攜帶照明設備、水域救生裝備前往搜救。救災人員於晚間7點左右抵達現場,以拋繩槍架設繩索救援,20人半小時後全數脫困,無人受傷,並於晚上8點半抵達碧候停車場返家。

 
TOP
經濟新聞
下周三開放…數位5倍券 綁定好複雜
記者戴瑞瑤、沈婉玉、黃有容、林海聯合報
數位五倍券綁定將在九月二十二日上午九時開放,今年可以共同綁定,因此五倍券數位綁定規則比去年三倍券更多、更複雜。打算使用共同綁定的民眾,要注意家中是否有讀卡機,否則就要用健保快易通App做身分驗證,或是拿健保卡去超商排隊,才能完成共同綁定。

超商擔心湧大量人潮

由於民眾不見得家中有讀卡機,可預見將有大量人潮湧向超商,超商業者如臨大敵。很多店員擔憂,等到開放綁定那一天,一定會有不少民眾不熟悉流程,光是機器操作就會大排長龍,加上系統也有塞車風險,首日肯定一片混亂。

更有店員說,以去年三倍券的經驗來說,還特別安排了人力,專門教民眾使用機台,今年疫情還未完全緩解,如果首日過多民眾湧入,也有群聚風險。對此,超商業者表示,去年已經有過經驗,今年相信會比較有條理,包括系統與動線都已經在做準備,希望讓民眾用最快速度領到,但也呼籲不急著一定要在第一天領券。

加碼金難賺民眾為難

今年政府針對數位綁定,雖推出的獨家優惠多,像好食券限前四百萬名數位綁定者可拿,i原券及地方創生券須以台灣Pay金融卡消費,各金融業者也有綁定或共同綁定加碼優惠。但數位綁定難度高,恐讓民眾在被綁定複雜程序與加碼金之間為難。

綁定就不能改領紙本

今年五倍券數位綁定又加上「共同綁定」,主要是為解決數位落差,提高數位綁定率,讓不擅使用數位工具的長輩及未成年子女等,可由家中一人主綁,集中數位使用,但也讓數位綁定規則複雜許多。

與去年三倍券相同,今年五倍券數位綁定同樣可綁定各銀行信用卡、行動支付、電子票證例如:悠遊卡、一卡通等。但今年有個特別限制,就是民眾一旦選擇個人數位綁定後,就不能再改變心意選擇領紙本券。

經濟部表示,若是個人數位綁定,一律都從五倍券官網連結到各銀行或電子支付網頁進行,「超商不能做個人數位綁定」。如果家人要共同綁定,最多只能綁定四人,加主綁定人最多只有五人。主綁定人綁定數位後,就不能反悔改紙本,其餘共同綁定家人,則有猶豫期可反悔。

 
TOP
新聞眼/被迫玩解鎖 錢沒到手先被消費
本報記者戴瑞瑤聯合報
去年三倍券數位綁定率只有百分之八,無助政府力推的非現金支付,今年五倍券上路,政府祭共同綁定希望解決數位落差,但從共同綁定開始就關卡重重,有些部會還跟著綁上規則不一的加碼券,人人被迫「解鎖」多重任務,反讓民眾無所適從,大嘆五倍券還沒到手就「先被政府消費」。

去年三倍券推出後,國內非現金支付比率不升反降,除因疫情影響國人海外消費幾乎歸零的因素外,也因紙本可與家人或朋友一起湊、互相分享,很多民眾原本從綁數位反悔改選紙本。因此政府今年除設計可共同綁定外,還限制個人數位綁定「不能反悔」,被綁定的家人則有一周反悔期,但限制愈多,最後只會亂成一團。

在五倍券推出前,全台處於疫情恐慌,民眾面臨生計惶惶不安之際,人人都迫切需要一份安全感,當在野黨與民意大聲呼籲普發現金時,政府充耳不聞,還以國人會把現金存起來為由,堅持要等等再發五倍券。沒想到,現在五倍券終於端出,民眾想拿數位綁定,還得先陪政府玩一場四處闖關的「大地遊戲」。

五倍券預算來自納稅人,民眾想拿回自己的錢,竟先被政府「消費」一番,先要通過每個步驟綁定、各部會加碼還各有關卡,遊戲規則也不同,想拿五倍券優惠,還猶如線上打怪解鎖,還可能面臨系統當機,教納稅人情何以堪?政府想要讓數位共同綁定有多管道可行,實際上更不便。

相較於報稅,手機認證只要身分證字號加健保卡號,政府對民眾收稅乾淨俐落;想拿五倍券數位共同綁定卻複雜許多,如果家中長輩或未成年子女的數位工具使用能力較差,不可能都有健保快易通App,也不是人人家中都有讀卡機,最後也只能拿健保卡去超商請店員幫忙。現在進超商仍要實聯制、保持一點五公尺安全社交距離,還有容留人數限制,屆時場面不難想像。

民眾正經歷一場無止境的疫情,在生計最迫切需要時,政府硬是摳住現金不發;好不容易五倍券上路,正想拿回一點納稅錢補貼家用,卻又把規則搞得如此複雜。「使用者體驗」是金融科技重中之重,但五倍券扛著振興名號先「消費」民眾,就算喊出長高、長胖十倍優惠,也會衍生十倍抱怨,在起跑線就輸了大半,還能洋洋自得國家數位能力變強嗎?

 
TOP
兩岸新聞
福建漳州台商投資區3確診 列管控區
記者林則宏、呂佳蓉/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福建疫情持續增加,十七日再新增卅一例本土病例,分別是莆田廿一例、廈門八例、漳州兩例。其中台商眾多的漳州台商投資區連續兩天累計發現三名新冠確診病例後,昨天起全區被列為「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的管控措施。

據了解,漳州台商投資區也是去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大陸第一個全區被列為「管控區」的台商投資區。漳州台商投資區擁有台塑、統一、泰山、燦坤、長春化工、福貞等眾多台資企業。全區被列為「管控區」後將相當影響區內台企生產運輸工作。

漳州這三名確診者所居住的台商投資區福龍社區已被列為「中風險地區」,漳州市政府宣布對該社區進行交通管控,限制人員流動。同時嚴格限制該社區餐飲內用、線下培訓會議等集聚性活動,實行「只進不出」,以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與此同時,漳州台商投資區全區則被列為「管控區」,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  

廈門部分,截至十七日廿四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九十二例,當中以同安區累計確診病例八十一例最多。同安區已通告,十九日零時起全區範圍內除疫情防控必需、群眾生活必需和其他重要國計民生及特殊情況急需生產的企業外,其餘所有企業一律停產。

從九月十日福建爆發疫情以來,累計本土確診病例二九二例,目前住院二九二例,無死亡病例;現有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三例,均在莆田市。

在香港疫情部分,香港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年開始接種BNT(復必泰)疫苗,但專家表示部分青少年已引發心肌炎和心包炎。香港新冠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召集人劉澤星昨天上午在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中表示,截至上周,全港接種BNT疫苗的青少年中,有卅七人患心肌炎,當中卅人是打完第二劑才出現症狀。

劉澤星指出,香港衛生署轄下的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十二至十七歲青少年,只接種一劑BNT也有足夠的抵抗力,英國及挪威也都有類似安排。香港衛生署已發布訊息,提醒已預約接種第二劑BNT的青少年即日起可上網取消預約。

 
TOP
兩岸觀策/「共同富裕」與計程車司機的中國夢
記者羅印沖聯合報

中共近期強推多項整改,涉平台科技巨頭、補教業、網路遊戲和娛樂圈等,幾近「清洗」之舉,同時強調「共同富裕」,配上毛左寫手李光滿「檄文」熱傳,頓時風聲鶴唳,輿論紛指「打土豪,分田地」「回頭吃大鍋飯」等「文革」幽靈似又籠罩神州大地,這讓我想起在大陸一段經歷。

幾年前,我在北京駐點,有次接到臨時趕赴其他城市採訪任務,急著去北京首都機場,於是叫了一輛專車,才發現來的是頗高級的奧迪A6進口車。

司機大叔聊到年幼經歷,文革時的悲慘與貧困歷歷在目,最後說了一段話令我記憶深刻。他說:「我小時候根本不敢想有自己的車,更別說是開上奧迪A6了,共產黨有很多問題,但人民生活變好也是事實,至少,我比我爹娘生活要好太多。現在問題是,有錢人太有錢了,社會有矛盾。」

相信許多大陸民眾都有類似感受,尤其經歷文革的人,他們絕不會允許文革復辟,這是血的教訓。鑒於習仲勛、習近平父子曾受文革迫害和牽連,我認為習不會掀起「二次文革」,起碼不會讓毛時代動盪重演,因為那對中共也會是難以承受的風暴。

曾在體制內任職的鄧聿文就提到,文革「標配」有四,一是最高當局存在兩條路線鬥爭,至少最高領導人認為存在兩條路線鬥爭;二是由最高領導人發動的大規模群眾政治運動;三是群眾造領導的反,也即運動目標指向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四是鮮明意識形態的壓迫性。他質疑以習當前做法,除第四點,有多少文革因子在內?

「二次文革」成為當前輿論流行說法,主要與李光滿那多處帶有文革語言的文章有關。且該文還獲眾多官媒轉載,隱約有高層授意的意思。

不過,毛時代文革是經人民日報正式宣告,不可能透過默默無名寫手宣達,且各官媒轉發時,或多或少都刪改了原文,拿掉針對性太強的段落,同為「體制內」的胡錫進又公開批判該文誤判誤導。習當下權勢亦未受到強力挑戰,怎麼看都與毛發動文革背景相差甚遠。

但中共以「清洗式」手段整改是真的,這就要與「共同富裕」一起理解。習自認承續於毛和鄧,毛鄧讓中國「站起來」和「富起來」,習的使命是讓中國「強起來」並且依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西方資本主義發展路線,社會發展和形塑,不能靠資本主義那隻手,過度且無序的資本擴張和引導,不是他心中的理想中國。

所以連串整改涉平台巨頭壟斷阻礙競爭;被貼上「精神鴉片」致使青少年沉迷的網路遊戲;熱衷菁英主義卻極度加重學生負擔且無形中固化社會流動的補教業;一味追逐流量鼓動和取悅飯圈文化的娛樂圈等,共同特點是資本運作很大程度支配了行業發展,致亂象叢生,故「矯枉須過正」,要從資本手中奪回社會形塑權。

中共過去放任資本「野蠻生長」時代已結束,但這不代表要回去吃大鍋飯,經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共認知到資本的兩面性,現在雖防範資本,但中國發展也離不開資本。習要的是一個聽黨話的資本運作,「乾淨的」網路和社會,消除極端貧富差距的「共同富裕」,不以榨乾家長和學生而興盛的補教業。要做到這些,需強有力的控制和維穩,而非掀起另一場文革。

 
TOP
國際新聞
法丟潛艦訂單 怒召回駐美澳大使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美國和英國十六日宣布協助澳洲建立核動力潛艦艦隊。不滿澳洲片面毀約及美國並未事前磋商,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十七日發布聲明,奉總統馬克宏之令,立即召回駐美國與駐澳洲大使;英國恐怕也難逃法國的報復。

召回大使為嚴厲的外交抗議手段,形同外交關係降級,這是法美一七七八年建交以來的第一次。

在兩國外交交往中,若關係生變可逐步採取召回大使、互相驅逐大使或將駐在國大使視為不受歡迎人物,最後甚至斷交;中國上月為抗議立陶宛同意成立「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就召回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召回駐北京大使。

紐約時報報導,澳洲是在準備和美英宣布協議前數小時,通知法國取消價值六百六十億美元的造艦訂單。馬克宏對於澳洲總理莫里森在記者會前幾小時才致函告知解約,感到震怒。

美方官員則指出,早在今年六月,澳洲徵詢法國傳統潛艦是否足以因應當前戰略環境時,雙方合約就形同終止。法方則反駁,當時給予澳洲肯定答覆,且澳洲並未要求法國改為提供核動力潛艦。

勒德里安透過聲明表示,法國視兩國此舉為「嚴重背信」,「應共和國總統要求,我決定立即召回駐美國與駐澳洲兩位大使,由於澳洲和美國的聲明茲事體大,這項特殊決定實屬合理。」

勒德里安表示,所謂的AUKUS協議,並不見容於盟友與合作夥伴間,這觸碰到法國與盟友關係,以及印太地區對歐洲重要性的根本基礎。

華盛頓郵報引述一名法國外交官的說法,將當前的美法關係形容為「危機」,對巴黎來說,事涉歐美對於印太戰略關係的本質。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十六日在記者會說,法國是美國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美法在印太及全球許多優先事務上密切合作,美國將持續這樣做;且在美英澳宣布決定之前,美國已經通知巴黎,在過去的一兩天內,美法就此事進行對話,但並未深談。

外交是內政的延長。法國總統大選將在七個月後舉行投票,尋求連任的馬克宏面臨極右派的強力挑戰,在回應美英澳倡議,必將受到嚴密檢視,不可能太軟弱。

法國「世界報」指出,美英澳的新同盟不僅牽涉到法國,更攸關歐洲在美中對抗的陰影下,全球合縱連橫的戰略環境中所處的位置。

 
TOP
日相候選人共識:與中國加強溝通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廿九日將舉行黨魁選舉,四名候選人十八日參加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辦的辯論會,就新冠疫情、核能存廢、夫婦別姓及外交政策等議題交鋒。候選人普遍認為應和中國加強溝通,並密切關注台灣問題。

前外相及前防衛大臣河野太郎表示,應和中國定期舉行峰會,解決海上爭議問題,岸田也持類似意見。河野說:「(日中)峰會應定期舉行,我們應該告訴中國領導階層,以國際秩序下的一分子來展現實力,而非擴張主義。」

岸田指出:「隨著其威權態度的擴大,我們應告訴中國,作為一個大國,也要有符合普世價值的舉止和作為。台灣問題應和平解決,若有緊急狀況發生,我們將依照和平與安全的相關規範作出應對,以保護民眾安全。」

高市表示:「我們必須為台灣發生狀況的可能性做好準備,日本在軍事上能做的有限,國防上亦如此。在現實上,必須考慮擁有相對的抑制與應對能力,美日同盟可相輔相成。」不過對於中國相當在意的參拜靖國神社,高市表示若當上首相,仍會繼續定期參拜。

野田認為,戰後日本誓言維持和平主義,然而在美中對立下,日本應面對現實,展開更務實的高層外交。

根據每日新聞十八日的民調「希望誰當自民黨黨魁」,百分之四十三受訪者選擇河野,高市百分之十五,岸田百分之十三,野田百分之六,回答「沒有屬意人選」者百分之十五,「不關心誰來當」百分之八。受訪的自民黨黨員中,支持河野者同樣最多,占百分之五十。

共同社十七至十八日電訪自民黨員調查也顯示,河野支持度百分之四十八點六,遙遙領先其他對手。受訪者被問到最期待新首相解決何種問題時,疫情以百分之廿六點八居冠,經濟百分之廿四點二排第二,第三是外交與安全,百分之十九點四。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