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昨(14)日,今年以來,大陸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個半月,該數據已比去年全年958.7萬輛的產量增長4.3%。同時,大陸也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達1,000萬輛的國家,預計到今年底還有望超過1,200萬輛。
央視新聞報導,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是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納入統計體系的首年,而當年產量僅有1.8萬輛,直到2018年全年產量首度達到百萬輛級別,再到2022年全年產量超過500萬輛關卡。
中汽協指出,十年來,在大陸國家戰略指引下,近百項鼓勵政策先後推出,「產品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基礎設施保障也日漸完善,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從市場化、產業化,到規模化、全球化,不斷邁上更高台階」。
在此同時,大陸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呈現「傳統車企、新勢力以及『手機幫』三國殺」的殘酷競爭態勢。
上游新聞引述大陸智慧用戶營運服務商「九四智能」報告指,傳統車企如比亞迪、上汽等,憑藉其完善的成本控制和研發能力,以及成熟高覆蓋度的終端通路,在市場具重要地位。其擁有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電池、馬達、電控等核心零件到整車製造,都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
新勢力以「蔚小理」為代表,主打消費體驗,對「智聯網」深刻理解,更懂得產品迭代重要性。最重要的是,新勢力手握王牌—自動駕駛技術,並已投入全端自研,且在智慧電動車企品牌的核心技術競爭力排行榜上居前。
手機幫以華為、小米等為代表,其憑藉在智慧生態的優勢,迅速切入新能源車市。尤其是華為,在智慧車控、智慧駕駛、智慧座艙以及智慧電動等核心技術領域處於龍頭地位,為新能源車市場帶來全新的智慧化體驗。
然而,報告警示,目前,大陸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不斷打響,車市還處在不斷洗牌的狀態。造車新勢力不僅已出現分化局面,還有多家車企「暴雷」,如威馬、愛馳、拜騰等車企陷入資不抵債、產能荒置、大規模裁員的局面。
延伸閱讀
大陸電動車年產量首次突破千萬輛 下一階段要怎麼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