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9日 星期日

擺脫去年虧損窘境…勞動基金 元月績效轉正


【EASY企管報】內容涵蓋領導統御、經營企畫、財務管理、行銷廣告、職場生涯,增加您在職場上所需的知識。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出版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3/02/20 第55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擺脫去年虧損窘境…勞動基金 元月績效轉正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終於轉正。受全球股災拖累,去年虧一整年的勞動基金,今年1月收益數和收益率有望轉正。因1月整體國際金融市場行情回升,勞動基金運用局初估1月勞動基金整體獲利可望逾1,500多億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副局長劉麗茹表示,勞動基金1月績效有望轉正,「希望是好的開始」;去年全球市場劇烈震盪,預期今年呈小幅度修正與盤整機率高,仍須謹慎應對。勞動基金今年仍會持續布局長期,會選定長期展望佳,各產業在全球前五大的績優公司。

外界關切勞動基金在台股動向。勞動基金去年底已完成700億元國內股票絕對報酬型委外案,加上先前已決標、未撥款絕對報酬120億元,合計手上仍有820億,隨時可伺機進場布局台股。另據了解,退撫基金手上亦有150億已決標未撥款額度,可伺機撥款。換言之,勞動基金加上退撫基金手上共約有970億元資金可進場布局台股。

今年1月金融市場行情回溫,考試院搶先一步報喜。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今年1月收益數為192億元,收益率為2.74%。公保準備金今年1月收益數為145億元,收益率為4.05%。

勞動基金運用局將於3月1日正式發布勞動基金最新績效。勞動基金運用局透露,今年1月全球金融市場表現不錯,勞動基金收益數有望翻揚1,500億元以上,亦即今年1月勞動基金收益數、收益率將轉為正數。

受到全球股票及債券市場均大幅下跌影響,勞動基金2022年虧了一整年,勞動基金截至2022年12月底止規模為5兆5,387億元,評價後收益數為負3,529億元,收益率負6.71%,令千萬勞工心慌慌。

因2022年度結束,進入新一年度,勞動基金將在5兆5,387億元規模上重新計算2023年單年度累計收益率,在這個基礎上,1月因全球金融市場行情回升,勞動基金收益將轉正,是全新開始,但尚無法將去年累虧3,529億元完全回沖。


延伸閱讀

新制勞退虧損 不必太擔心

公務人員退撫基金 今年收益率目標4%

 
公務人員退撫基金 今年收益率目標4%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今年全球高利率及景氣趨緩之情勢,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將適時調整資產配置,布局高殖利率及具防禦性的資產、以及產業基本面展望較佳等投資標的,2023年度基金運用收益率以4%為目標。

據了解,退撫基金規劃今年內辦理國內股票、國外股票或債券委外案,惟額度仍未做最後定案。

去年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盪,退撫基金收益數為負478億元,年收益率為負6.73%。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表示,近期聯準會雖放緩升息腳步,仍宣示將政策利率維持在高檔一段期間,影響國際需求、經濟成長及股市表現空間。須持續緊盯總體需求及廠商庫存變化,在基本面未有好轉跡象前,將資產配置於高殖利率及具防禦性的資產,以因應景氣趨緩不如預期時的市場風險。

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日前在立法院報告指出,以4%為今年度基金運用收益目標,布局產業基本面展望較佳等投資標的,汰弱留強並強化資產組合品質。

此外,立法院已於2022年12月三讀通過《公務人員個人專戶制退休資遣撫卹法》,公務人員個人專戶退撫新制即將自2023年7月1日起上路,考試院正式啟動組織改造,以追求基金長期穩健的投資績效。

 
新制勞退虧損 不必太擔心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去年新制勞退基金收益數為負2,280.3億元,收益率為負6.67%,勞工分紅飛了,勞工新制勞退個人專戶將出現金額不等帳面虧損。勞保局預訂在今年3月初完成收益分配,虧損金額揭示於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並自當日起開放查詢。

勞動基金運用局表示,新制勞退基金雖出現短期虧損,但近五年平均收益率仍有3.45%,近十年收益率仍有3.86%,獲利尚屬穩健。而且,新制勞退有二年定期存款之最低保證收益的「保護傘」,勞工不必太擔心。

目前新制勞退有效帳戶約1,225萬名勞工,每位勞工將依專戶金額,獲分配不同虧損額度。

勞保局強調,勞退新制實際收益分配仍須視勞工個人帳戶累計金額、年資等因素分配,須以每名勞工勞退金在整體基金的貢獻程度而計算,因此每名勞工實際獲得收益數並不一樣。

勞保局依例於每年3月初完成前一年新制勞退收益分配,但勞工仍不能領出,而是連本帶利,滾入下一年度投資,直至勞工滿60歲時才可以領出。這次收益分配雖會出現虧損,但也僅是帳面虧損,再繼續投入新一年度投資,勞工並無實際上的損失。

 
四大航空業獲利 兩題材加持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航空業元月受惠於油價及客運復甦雙利多加持,華航(2610)、長榮航、星宇航空及台灣虎航客運營收都同步飆漲。法人以各家的營收數字分析,四家業者元月都會繳出漂亮的獲利成績單。

法人分析,只要油價持續走低,2、3月的載客率維持高水準,四大航空業者第1季獲利相當可期,推估華航、長榮航單季每股純益(EPS)有望挑戰0.5元。

原本市場都擔心,航空貨運下滑會拖累華航、長榮航第1季獲利,然而,客運市場的急速復甦,機票價格上漲、載客率拉高,再加上油價走低,三大因素有望將貨運價格下滑的影響消弭,今年第1季的獲利有望比原預期好。

市場都在討論星宇航空今年1月總營收寫下新高達15.23億元,月增率58%,年增率1,295%。

國內一樣以客運為主的平價航空台灣虎航,元月的營收衝上9.02億元,年增率比星宇航空還高,達2,060%。

市場過度擔心航空貨運對於航空雙雄的影響,但忽略客運本來才是兩大航空公司營收、獲利的主要來源,長榮航空1月客運營收寫下疫後首度衝上百億元佳績,來到101.86億元,年增率為3,583.4%,月增率為25.6%。

華航元月客運營收也達到89.36億元,較前月增加45.6%,較去年同期增幅1,217.9%;華航集團1月合併營收達到149.78億元,為2022年以來最高水準,隨著客運的復甦,已經看不到貨運量減少的影響。

華航也表示,國際旅遊需求逐步活絡,兩岸航線在春節期間往來旅客人次顯著增加,在有效的增班布局下,營收成長幅度為最大;另外東北亞日本航點增班、東南亞峴港及清邁開航,均挹注客運營收增加。

華航積極搶攻客運市場,日前推出2023西洋情人節促銷活動,開賣後帶動3、4月訂位湧入,熱門航點如東北亞東京、大阪、首爾仁川及東南亞曼谷、吉隆坡等,銷售將急速成長,助功第1季的營收、獲利表現。

長榮航空因應市場需求持續恢復航班或闢新航點,兩岸航線自3月1日起台北-北京航班由現行每周三班增為每周四班,上海航線則由現行每周14班增為每周16班;美洲航線自3月27日起台北-洛杉磯航班由現行每周14班增為每周21班,達到疫情前每天三班的規模;東南亞航線自3月26日起,台北-胡志明與台北-馬尼拉航班皆由現行每周14班增為21班,並於3月30日再新增台北-克拉克航線,每天飛一班。


延伸閱讀

國內航空搶客大戰 全面開打

 
國內航空搶客大戰 全面開打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星宇航空(2646)台北-洛杉磯將於4月26日開航,正式飛進太平洋另一端的市場,此舉,也揭示今年國內航空市場搶客大戰全面開打。

業內認為,在強大需求的支撐下,四大航空公司今年營運獲利應該都可以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星宇第1季東南亞線的日本、泰國、越南大家都卯足全力搶客,4月開始戰火延燒到北美市場。

長榮航空大增班穩坐北美線一哥寶座;對此,華航也因應市場布局調整北美線布局。

最近,西洋情人節2月14日當天,星宇航空宣布4月26日開闢台北-洛杉磯新航線,下半年打算插旗舊金山,星宇航空股價也從19.7元起漲,隨買盤不斷搶進,2月17日收盤時再度飆漲21.87%,瞬間星宇股價來到33.55元,寫下四天狂飆70%的驚人數字,股價站上3字頭、再創新高,周一即將要挑戰航空股王寶座。

星宇繼1月開闢河內及宿霧航線後,4月開闢台北-仙台航線,搶攻櫻花祭市場,這也是星宇航空首度插旗日本東北地區,成功開闢第六個日本航點,亞洲線跟國內的華航、長榮航及台灣虎航搶食大餅外;星宇航空台北-洛杉磯航線訂於4月26日開航,開航初期一周五班,宣告北美線的搶客大戰開打。

不過,星宇在北美線的布局剛啟動,立即要面對強勁的對手長榮航及華航,尤其,長榮航空已經架構綿密的越洋轉機航網,提供國內及東南亞許多消費者更多的轉機選擇,深耕轉機市場多年,在航網規模上具備強韌競爭力。

 
國際財經要聞
美官方組隊 盯半導體補貼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商務部已組成晶片團隊,由具管理大型聯邦計畫經驗的官員、半導體產業產業專家,以及有金融相關經驗的高階主管等15人組成,在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扮演關鍵角色,並且監督527億美元的政府補助金,促進半導體製造及研究。

商務部列出的經歷顯示,「美國晶片團隊」的15位成員主要為國會代表、或從產業界或學界進入政府服務的官員,有兩人曾在晶片業任職,包括曾為高通經濟策略主管、SK海力士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的金丹(音譯,Dan Kim),他將擔任晶片計畫辦公室的首席經濟學家兼策略規畫與產業分析主管。

另一位是曾任設計自動化軟體業者新思科技航太與政府部門副總裁的歐布蘭恩(Mike O'Brien),將出任資深關係主管。這個團隊的策略長是曾在KKR工作近25年的商務部官員費雪,策略者是曾領導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國安部門的杜葉,風險長則是曾任道富集團風險長的商務部官員庫里茨克斯。

商務部計劃本月發布第一次「撥款機會通知」(Notice of Funding Opportunity),為啟動撥款程序踏出關鍵一步。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新團隊將確保資金用於「刺激生產與創新,振興我們國內的半導體產業」,本周將說明這項計畫的長期目標。

 
英媒擬用AI協助撰稿
編譯王巧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爆紅後,英國每日鏡報(Daily Mirror)及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出版商Reach表示,正在研究以ChatGPT幫助記者撰寫短篇新聞的可能性,成為最新一家考慮以AI工具協助撰稿的新聞媒體。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Reach執行長馬倫(Jim Mullen)表示,已成立一個工作小組,研究如何以ChatGPT等AI技術幫助記者撰稿,「我們能看到未來用這種工具輔助記者報導更多例行新聞的潛力,例如當地交通、天氣等話題」。

Reach出版130多種全國性和地方刊物,包括每日快報、每日鏡報、每日記事報(Daily Record)及曼徹斯特晚報(Manchester Evening News),上月警告在成本升高和廣告收入下降的打擊下,全年獲利將低於預期,並表示編採和商業團隊將裁撤約200人。

世界各地新聞部都在評估生成式AI工具對新聞產製的影響。美國媒體BuzzFeed已宣布,將與ChatGPT開發者OpenAI合作,由AI協助產製問答測驗,科技新聞網站CNET已試用AI工具協助撰稿,但發現部分文章出現大量錯誤後暫停計畫。

 
禽流感疫苗 多國不再抗拒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路透引述產官學界專家報導,去年以來的全球禽流感疫情,正使愈來愈多國家的政府重新考慮讓家禽接種疫苗,因為大規模撲殺或封鎖飼養場,無法阻止禽流感年復一年的捲土重來。

家禽業者和雞蛋生產商和疫苗製造商等主管表示,今年嚴重的禽流感疫情,已使世界各國對禽類接種疫苗的態度出現顯著轉變。除了撲殺數百萬隻雞、鴨、火雞和鵝的成本外,科學家和政府也日漸擔心,如果病毒變成地方病,只會增加病毒變異並傳染給人類的機率。法國農業部長費諾說:「這就是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擔心禽流感的原因。」

過去,家禽生產大國多抗拒施打禽流感疫苗,因擔心疫苗會掩蓋禽流感的傳播,並導致無法出口到禁止疫苗的國家。但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說,去年初以來,禽流感肆虐世界各地的農場,導致2億多隻禽類因疾病死亡或遭撲殺。去年大規模撲殺也導致蛋價飛漲,加劇全球糧食危機。

墨西哥去年開始緊急施打疫苗。厄瓜多本月表示,在病毒感染一名9歲女孩後,已計劃為超過200萬隻禽鳥接種疫苗。費諾則說,法國9月將開始為家禽接種疫苗。歐盟去年也已同意27個成員國實施這項疫苗施打戰略。

布魯塞爾當局還制定家禽疫苗的接種規範,下月生效。中國大陸近20年來一直在接種禽流感疫苗,並成功地大幅減少了疫情,但大陸生產的家禽絕大多數供國內消費。

 
晶片設計人才 大家搶著要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全球經濟普遍放緩之際,半導體業正遭受晶片供應過剩的衝擊,促使一些晶片製造商減產或裁員,但由於科技大廠都正在自行研發晶片,業界對晶片設計工程師的需求依然殷切。

韓國經濟日報報導,南韓晶片設計公司ADTechnology計劃今年底前招募約100名晶片設計師。

Gaonchips、CoAsia和SEMIFIVE等其他南韓晶片設計商,也分別計劃招募至少50名設計人才,以滿足客戶或晶圓代工業者不斷增加的需求。另一家南韓系統單晶片(SoC)設計商ASICLAND則將招募100位設計師。

若這些招聘計畫全部落實,南韓半導體設計大廠年底前擁有的晶片設計人才,將從目前的1,500人增加至2,000人。

晶片設計公司扮演代工業者與無廠半導體公司間的橋樑,依據高通等無晶圓廠公司設計的積體電路,製造出可銷售的產品,交由三星電子和台積電等業者代工。Gaonchips執行長鄭圭東(音譯)說,隨著先進晶片的開發過程複雜且費時費力,晶片設計商的居中協調已變得空前重要。

業界主管表示,一項開發新的5奈米晶片的計畫,通常需要約100名設計工程師。

台積電透過建立名為開放創新平台(OIP)的生態系,加強與晶片設計公司的關係。在OIP設計基礎設施內,該公司還啟動價值鏈聯盟(VCA)計畫,以服務更廣泛的客戶。

三星電子也在2018年設立名為三星先進晶圓代工生態系(SAFE)的基礎設施,促進與設計公司的夥伴關係。

業界觀察人士表示,和台灣相比,南韓晶片設計公司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南韓主要晶片設計公司的員工總數,約相當於台灣創意電子和世芯電子兩家公司的總和。

 
美散戶 上演迷因股熱潮2.0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散戶投資人的熱情正捲土重來,今年元月平均每天投入美股15.1億美元,創新高,超愛特斯拉及一些大型科技股,也擴及一些價值股,超越2021年「迷因股狂潮」頂峰,英國金融時報(FT)更形容為「迷因股熱潮2.0」,也讓散戶對股價的影響力高於兩年前。

新冠疫情期間,散戶曾大舉進駐一些小型且營運困難的消費性企業,例如電玩零售商GameStop、電影院業者AMC娛樂公司,及家庭用品連鎖店BBB等。現在散戶押注的目標更廣,顯示散戶去年重傷之後胃口再度大開,並帶動今年初美股強彈。

Vanda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散戶空前偏愛特斯拉,買進金額估計達97.51億美元,第二大標的為SPDR標普500指數ETF(吸金35.72億美元),其他目標包括亞馬遜(17.86億美元)、蘋果(16.74億美元)以及輝達(13.67億美元)等大型科技股,但也大買股利穩健的AT&T與可口可樂。

重要的是。散戶買盤以股票為主,而非選擇權,顯示散戶去年在選擇權市場大虧之後,現在已改變策略。Vanda指出,最近的調查顯示機構投資人仍普遍看跌美股,因此散戶的力量不容小覷,投資人應注意這些「生手資金」的訊號。

摩根大通的統計顯示,元月散戶交易額占股市總額的四分之一,比重也創新高。數據指出,新進投資人再度買進小型股,但也進駐最大型的科技股。今年特斯拉股價大漲62%,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2%,羅素2000指數也上漲10%。

分析師指出,貨幣市場資金仍停泊龐大的散戶資金,在市況有吸引力時,這些資金將源源投入。經紀商指出,最近散戶行動可能屬於季節性,因為財報季催生買氣,但報稅季即將來臨,屆時可能有一些人拋股繳稅。

一些市場人士表示,「迷因股世代」已經成熟得多,而且將交易應用程式(App)的投資經驗應用到傳統的投資工具上,許多年輕人都有做研究及學習,並非只熱衷於迷因股。

但分析師警告,近來強勁的數據提高聯準會(Fed)進一步升息的機率,減弱美股漲勢的論據,本周尤其須關注24日公布的1月個人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因為這是Fed偏好的通膨指標。1月PCE平減指數預估月比將攀升0.5%,為去年中以來最大,年升幅維持在5%,暗示通膨壓力仍大。

 
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股標普500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上周五(17日)下跌,道瓊反而上漲,聯準會(Fed)官員鑑於通膨未退而陸續表明會繼續升息,股債市卻出現對立的糾結走勢。本周公布Fed上次開會紀錄,將為升息路徑提供更多線索。以下是本周開盤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國際和兩岸要聞:

股債走勢 對立糾結

標普500和那指上周五各跌0.3%和0.5%,道瓊則開低走高,收漲129點。一周下來,道瓊和標普500指數收黑,那指則上漲0.6%。美股周一逢總統紀念日休市一日。

受費半指數下跌1.6%拖累,台積電ADR上周五再跌0.7%,連續三天收黑,較台北交易溢價5.8%。波克夏上周公告去年第4季大幅減持台積電ADR,台積電ADR一周來大跌5.5%,創去年10月中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美國公債殖利率連續四周上漲,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達 3.827%,是去年底以來最高。

高盛、美銀預期上調利率時間拉長 今年還會升息三次

又有兩位聯準會(Fed)官員表示,升息必須持續不輟,才能成功抑制通膨,但其中一位認為應緩步為之。

美國前財長、哈佛大學教授桑默斯也認為,最新通膨數據顯示美國物價壓力蔓延更廣,但若據此推論Fed下月必須恢復升息2碼(0.5個百分點),還言之過早。

根據高盛和美國銀行(BofA)的最新預測,Fed今年還將升息三次,每次1碼;兩家銀行之前都認為今年只將升息兩次。而美國貨幣市場反映,投資人預料7月將升息至5.3%,本月初原本預期只會到4.9%。

Fed理事鮑曼17日在田納西州一場銀行業會議說:「要達到2%通膨目標,仍有長路要走。聯邦資金利率必須繼續提高,直到見到更多朝目標邁進的進展為止。」

布林肯王毅會談 美中緊張未降溫

美中高層官員上周六在氣球爭議後首度面對面交談,但雙方仍為氣球事件相互指責,美方更警告已掌握情資,得知中方正考慮提供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需的武器等「致命的支持」(lethal support),警告此舉對彼此關係造成嚴重後果,顯示美中關係依然劍拔弩張。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會晤,知情人士透露,這場會談事前未對外宣布,約持續一小時,結束後才對外證實。

從雙方言論來看,美中對於氣球事件依然爭執不下。美國國務院說,布林肯告訴王毅,氣球進入美國領空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絕不能再發生」,並警告中國大陸若協助俄羅斯躲避入侵烏克蘭的相關制裁,或提供物資支援俄軍,將造成嚴重後果。談到兩岸議題時,布林肯重申美國長期以來的一中政策不變,強調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台美國安對話 美國AIT總部登場

英國金融時報(FT)上周六報導,白宮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費納(Jon Finer)、美國副國務卿薛曼本周將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與台灣來訪的外交部長吳釗燮、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舉行閉門對話。

金融時報引述五位知名人士說法報導,這次的高層國安對話(又稱特殊管道會談)由顧立雄與吳釗燮率團,預計周末抵達華府,本周與美方在AIT總部會談。金融時報早在2021年便披露這個管道的存在。美台國安官員當年9月在馬里蘭州首府安納波利斯,舉行高層國安對話(又稱「特殊管道」會談),當時也是顧立雄主談,但白宮與國安會均不回應此事。

報導指出,該特殊管道過去會在華府以外、遠離聯邦機構以外的地方舉行,避免讓中國大陸可以藉機批評美國和台灣;但這次會談地點就直接選在AIT總部進行。

大陸鬆綁防疫措施後 香港國際機場客運量激增

據香港機場管理局發布的新聞稿,香港國際機場1月客運量為21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飆升近28倍,往來東南亞及日本的旅客量出現最顯著升幅。

 
要聞
車輛改裝未辦變更 罰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表示,民眾若貪圖一時便利,擅自將愛車增設座架後,使用公共道路被查獲,將被視為移用牌照,處以使用牌照稅應納稅額兩倍以下的罰鍰。

稅務局官員表示,日前有民眾詢問,在小貨車後排加裝座椅,並未搭載人員,為何收到稅捐稽徵機關的罰鍰繳款書?台中市政府地方稅務局說明,小貨車後排只要加裝座椅,實際上已變更為客貨兩用車使用,所有人或使用人應向監理機關辦理變更手續,變更車種後其應納稅額如高於原應納稅額者,應按日計算補繳差額部分的稅額。

若以2,400CC車輛為例,小貨車一年應繳使用牌照稅為3,600元,客貨兩用車則為1萬1,230元,因此小貨車後排加裝座椅,應即向監理機關申請變更並補繳差額稅款,否則一旦使用公共道路經查獲,會被視為移用牌照,依規定處以全年應納稅額兩倍的罰鍰。

官員表示,有改換機件或改設座架的需求,記得向交通管理機關辦理變更手續,並繳納差額部分的使用牌照稅額後再上路,以免遭處以罰鍰。

 
兼營營業人報稅 小心兩錯誤
記者陳姿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北國稅局表示,去年11月至12月期營業稅申報期限已結束,兼營營業人在申報時常見兩大錯誤,一、採用直接扣抵法後,隨意變更模式;二、未依規定計算當年度不得扣抵比例調整應納稅額,導致虛報進項稅額,國稅局提醒營業人盡快補報及補繳所漏稅額,可加息免罰。

國稅局官員表示,大部分營業在申報營業稅時,以每兩個月為一期,在每期結算銷項及進項後的隔月15日,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額,並向公庫繳納營業稅。

而營業人在計算抵稅比例時,可以依「比例扣抵法」或「直接扣抵法」兩種方式擇一,但採用直接扣抵法後,未來三年內都要維持此模式,不能隨意變更。

官員表示,營業人因兼營免稅貨物或勞務,在申報營業稅時,依《兼營營業人營業稅額計算辦法》規定,可以從「比例扣抵法」或「直接扣抵法」兩者擇一,計算得扣抵的進項稅額,以及全年應納或溢付的營業稅額。

特別是直接扣抵法的模式,官員指出,相關辦法規定,營業人如果帳簿記載完備、能明確區分購買貨物或勞務的實際用途,是用於應稅或免稅銷售項目,便可以直接使用直接扣抵法,以真實反映其進項稅額可扣抵銷項稅額的金額。

官員說明,營業人若要依帳載資料自行計算不得扣抵比例,不用事先申請,可於申報年度最後一期營業稅時,選擇直接扣抵法來辦理申報。另外,兼營營業人若在年度中開始營業,其營業期間未滿九個月,當年度免辦理調整,不過要在隔年度最後一期合併調整申報。

另一常見錯誤為,未依規定計算當年度不得扣抵比例調整應納稅額,導致虛報進項稅額。國稅局舉例說明,甲公司販售熟食小吃及生鮮商品,為兼營銷售應稅及免稅貨物的營業人,在2023年1月15日報繳去年最後一期營業稅時,未依規定計算當年度不得扣抵比例調整應納稅額,導致虛報進項稅額20餘萬元,經查獲除補徵稅額外,並按《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規定處罰。

 
金控投資大陸劇減1,479億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中關係惡化導致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大陸疲弱經濟和惡化的金融危機,讓五大壽險金控持續降低大陸市場投資水位。據統計,2022年底五大金控對大陸市場投資水位降到8,427億元、年大減1,479億元或近15%,相較同期人民幣兌台幣升值1.7%,顯示五大金控大減碼。

以季變動數來看,去年第4季以開發金(2883)季減10.8%降到981.5億元,季減幅最大,中信金季減5%、新光金季減4.7%,富邦金季減3%,四家金控季減幅均遠高於同期人民幣兌台幣貶值1.3%,顯示全站賣方,僅國泰金季增2%可能與重分類推升市值有關。

若以年變動數來看,則以國泰金2022年全年大砍陸股債991.3億元最多,中信金砍397.4億元次之,新光金也砍了225.1億元居第三,以年減幅度來看,反是新光金年減38%最大,可能是與新光金原投資部位較低所致。

僅富邦金去年全年對陸股債部位,全年增加2.5%或86億元、及開發金年增5.3%或49億元,若剔除去年全年人民幣兌台幣小升因素,富邦金和開發金則可能是略加碼、或是陸債殖利率下跌,推升市值所致。

 
壽險金控加大減碼騰訊、阿里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兩大巨擘騰訊和阿里巴巴從2022年10月底來,股價大漲一波,卻依舊難挽回外資投資人信心,國內五大壽險金控2022年底續砍騰訊、阿里,又以連兩季大砍阿里「砍最兇」。

據2022年底統計,五大金控握騰訊和阿里的股債水位,各是784.3億元及454.6億元,單季各減1.6%及1.85%,遠高於同季人民幣兌台幣貶值1.3%,顯示五大金控去年第4季對兩大科技巨擘加大減碼動作,又以阿里近半年遭砍近2%最兇。

除去年第4季中信金(2891)對騰訊、阿里持債水位與上季相當外,富邦金、新光金、開發金全站賣方,開發金與新光金連兩季同步減碼阿里,富邦金則連兩季減持騰訊。

金控主管說,壽險金控投資大陸,多以持債為主,包括公司債或金融債,去年10月1日起,包括國壽、中壽、台壽、新壽都做債券資產重分類,將跌價的債券、轉以成本列帳,應會推升整體持債部位。

但僅國泰金2022年第4季對騰訊、阿里持債部位較上季增加外,其餘四家都是持平或是大降,也遠高於同季人民幣貶幅,顯示這四家金控去年第4季大舉減持騰訊、阿里持債部位。

該主管說,隨壽險金控做債券資產重分類後,債券殖利率漲跌對金控持債市值增減的影響已大降,未來可能僅剩匯率升貶因素影響。

據各金控對30億元以上大額交易的投資揭露統計,2022年底五大金控中,持騰訊部位最低的是富邦金、僅剩34.9億元,季減3.3%高於人民幣兌台幣季減1.3%,已連兩季站賣方;阿里更是近一年都未列入大額交易名單中,仍保守看阿里前景。

這波砍最大的是開發金,連兩季大砍阿里,去年底對阿里持股債部位降到126.4億元的有該統計來新低水位、季減11%,對騰訊也季減8%到185.5億元。

新光金也連兩季減持阿里,去年底持債水位降到47.3億元、季減4%,對騰訊也減碼4.8%降到256.7億元;中信金對騰訊、阿里持債部位與上季相當,去年底各是112.7億元及90.2億元。

國泰金2022年底對騰訊、阿里持股債水位,各是194.2億元、及191億元,各季增10%及5%,可能與債券重分類、改以投資成本列帳後,持債市值增加所致。

另一家金控主管說,隨大陸疫情解封、對互聯網監管鬆綁,2023年初騰訊、阿里股價漲了一波後趨緩,是否會重拾五大壽險金控投資信心,在2023年轉為加碼,值得關注。

 
合庫專利申請 稱冠金融業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金融科技創新潮流及智慧財產保護意識抬頭,國銀投入創新研發及搶攻金融專利態勢明顯。以智慧財產局近期公布的資料顯示,2022年有六家銀行進入專利申請百大排名,其中合作金庫(排名11),以220件成績躍居國內金融業第一。

合庫金控(5880)暨銀行董事長雷仲達自上任以來積極發展電子支付、數位網路銀行,對金融科技服務亦展現高度重視,投入大量人力與資金進行商品服務的研發與改良,並積極申請金融專利以保護創新技術不受侵害,自2018年起已連續五年榮登國內法人專利申請百大榜單(2018年92名、2019年71名、2020年37名、2021年18名、2022年11名),且案件數屢創新高,顯示研發人員對於智慧財產的保護機制已有相當程度的認知。

合庫自2019年率公股銀行先河成立「創新實驗室(CoLAB)」以來,集結跨領域人才,激發金融科技的創新思維,不斷尋求金融服務轉型契機,加速提升專利申請的量能及應用場景。截至2022年底已成功取得415項專利,內容涵蓋大數據、行動平台、AI及安控機制等多種面向,並積極應用於銀行業務的各個層面。

其中「採購平台控管系統及方法」發明專利,運用創新管理思維,在交易、請款與撥款三節點上突破既有限制,提供快速安全便利的金流服務,不僅打造新型態數位金融生態圈,更勇奪2022年「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單項績效評比之「創新成長領袖獎」殊榮。

合庫近年推動金融科技創新不遺餘力,致力於更多元便利的客服體驗,為了提高同仁參與研發的意願,也祭出獎金制度,使得專利申請取得不斷締造佳績,更能完整保護公司的無形資產,增加產品服務價值。

此外,在智慧財產管理方面,合庫2020年起導入「台灣智慧財產管理制度)TIPS)」,建立內部機密管理措施,首年就拿到A級驗證,為落實公司內部智慧財產管理計畫,持續舉辦講座或訓練課程,提升員工智慧財產保護觀念,同時強化核心技術保護,奠定企業永續經營文化,以更積極且具前瞻性的行動促進社會良善循環。

 
今年銀行股配息 半數恐縮水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融股向來是存股族最愛,根據十家上市銀行股去年的獲利自結數、未分配盈餘與股債評價減損(其他權益負數)等三項數據,法人預估只有五家銀行股今年可維持去年的配息水準、三家股息可能略減,另外兩家因股債減損缺口龐大,想配息並不容易,可能只能動用資本公積。

去年股債市崩跌,壓抑金控、銀行股今年配息能力,金控股受惠金管會准許各金控今年董事會討論通過後,就可拿資本或法定公積等「老本」配息,但銀行股並未比照辦理。金管會二○一二年六月函文規定,獨立銀行業想拿「老本」配息,得事先函報金管會。法人估算,今年可維持去年配息水準的有彰銀、台中銀、台企銀、聯邦銀及上海商銀,其中彰銀、台企銀和上海商銀因去年賺逾百億元、獲利亮眼,若去年第四季股債減損未擴大,光以去年當期獲利,就足以支應虧損缺口。

其中台中銀截至去年第三季底的「其他權益(股債評價)」僅小虧一點四億元,是上市銀行股中股債受傷最輕微的;聯邦銀去年賺近卅五億元、年減逾兩成,剛好支應股債減損缺口,今年頂多守住配○點一五元現金、但總股利恐較去年腰斬。

另三家銀行股股息可能略減的是京城銀、安泰銀及遠東銀。其中京城銀去年每股配發二點一元、居銀行股「股息王」,法人估今年恐僅剩一點二至一點四元。京城銀去年自結稅後純益廿二點一億元、年減六成,需動用部分未分配盈餘的「家底」才能彌補股債減損缺口;法人說,在京城銀董事長戴誠志表態不拿未分配盈餘加發股息的前提下,以當年度獲利為基準,股息將比去年略減。

遠東銀、安泰銀去年第三季底的「其他權益」虧損約廿點五億元,遠銀以獲利和未分配盈餘彌補後,最大可供配息額略低於去年配息水準,因此今年配息額恐略減;安泰銀未分配盈餘「家底」雄厚足以彌補,惟去年獲利衰退、以當年度獲利為基準來看,配息額可能也會下降。

一家金控高層說,一般金融業配息大原則,是依法提列各項法定、特別盈餘公積後,若仍有配息實力,多會回到以當年度獲利數做配息的基準、並參酌同業水準,不會任意加發配息,以維持穩健經營。

至於高雄銀、王道銀截至去年第三季底的其他權益虧損分別為廿一億、卅四億元,以去年其獲利並加計未分配盈餘數字估算,恐難彌補缺口,想配息頗具挑戰。

 
拿老本配息? 銀行過關不易
記者廖珮君/台北報導聯合報
金控、銀行今年配息命運大不同。金管會准許各金控公司,今年只需董事會討論通過,即可拿法定盈餘公積、資本公積等「老本」來發放現金股利,但銀行業因早規定要拿「老本」配息得先函報金管會,得「過五關斬六將」,想過關並不容易。

金管會二○一二年六月函令指出,銀行吸收大眾存款為高度槓桿運用的行業,股利政策應採穩健原則,銀行配息基礎應以當年度獲利為原則。

這紙函令提到,銀行業提列資本和法定盈餘公積目的是運用在風險承擔,一旦配發,可能影響風險承擔能力並不利健全經營,因此要求各銀行若將拿「老本」配息,需先函報金管會,金管會依個別銀行財業務健全度審酌。

「銀行法」第五十條規定,銀行法定盈餘公積達資本總額、或財業務健全者,就可拿「老本」配息。至於何謂「財業務健全」?金管會明定五項規定,除了守法性、提足呆帳準備金外,還要求較高的適足率、且逾放比需低於全體銀行平均數等。

具體來說,銀行拿「老本」分配後,法定盈餘公積需達實收資本額百分之七十五、資本適足率需達百分之十二點五以上、第一類資本適足率達百分之十點五以上,且逾放比需低於同業平均;若以王道銀和高雄銀財務與業務數字來看,要面臨的挑戰不低。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