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1日 星期四

柯文哲:現有停課、居隔標準 再一周北市停擺


【聯安醫週刊】提供健康新知、飲食營養等內容,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和大家輕鬆聊健康,落實生活中的健康美學。 【發現-史前館電子報】有考古學家帶你進入時光隧道,讓你更認識臺灣豐富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與自然史。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2/04/22 第778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話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柯文哲:現有停課、居隔標準 再一周北市停擺
記者謝承恩、楊雅棠、邱宜君/台北聯合報
昨單日確診個案破三千例,本土案例二九六九例、境外移入八十九例,其中新北市單日增一千例為最多,目前全國有六點四萬人居家隔離,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指出,當一成五到二成總人口約四六○萬人染疫時,代表進入與病毒實質共存。

匡列減為二日內接觸對象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於行政院報告,預估月底單日將達近萬例,居家隔離對象將大幅縮減,從現有匡列確診者四日內縮減為二日內接觸對象,並於疫情記者會宣布確診兒童居家照護指引及調整輕重症分流規定。

目前全國共有一五三所學校全校停課,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指出,以現有停課、居隔標準,再過一周台北市就會停擺。柯說,今年三月平均每天確診約百人,那時候就知道清零已經不可能,要與病毒共存,但中央都不講。

陳時中昨表示,目前快篩取代隔離僅適用於醫護人員,未來將擴大篩檢取代隔離的措施,醫護之後,將開放涉及關鍵基礎設施,逐步鬆綁到全面開放。

國內有十一縣市一周內啟動居家照護,輕重症分流條件也調整,送醫四大對象中,高齡確診者從原本七十歲調高至七十五歲,其餘不變。

七十至七十四歲且生活可自理或有陪同照顧者、六十五至六十九歲且獨居者,可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及防疫旅館;六十九歲以下無血液透析或未懷孕者可採居家照護,並取消居家照護同住者健康條件限制。

今年本土個案截至昨日已累計一萬五四八二人,昨增六名中症,有二人沒打過疫苗,中重症累計五十七例,有百分之九十九點六輕症,中症為百分之零點卅七,重症為百分之零點零三。

單日若破萬估有40中重症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招名威昨指出,若單日破萬例,估單日會有四十例中重症,醫療量能將面臨危機。陳時中表示,整體國家的量能應放在如何讓社會的傷害降至最低,現會選擇前端疫情控制力氣花小一點,後端住院醫療、施打疫苗多努力一些,輕重症分流做好、藥物準備妥適。屆時走向與病毒實質共存時,反而是中重症如何醫療才是重點,如同流感化一般。

因應五月快篩實聯制以及陸續將開打的青少年第三劑、兒童疫苗與跟風險成人第四劑施打,預計四至五月將有二八○○萬快篩試劑和二五○多萬劑莫德納疫苗抵台,BNT疫苗正在簽約,簽約後疫苗最快五月抵台。

 
TOP
專題
新冠流感化 專家籲減匡列居隔
記者邱宜君、沈能元、林麗玉、李成聯合報
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署長周志浩推估四月底單日確診將逼近萬人,指揮官陳時中指出,當染疫者占總人口的一成五以上時,等於是與病毒實質共存,將把力氣放在藥物整備、輕重症分流等。專家表示,未來勢必走向流感化,其對應策略應放寬接種三劑不需匡列居隔,抗病毒藥應催促盡速到貨,否則疫情高峰卻無藥可用將釀更嚴重傷亡。

北市公費篩檢站的陽性率,已從月初的百分之零點三,爬升到百分之二點五,台北市長柯文哲預估台灣三分之一人口會感染,建議以快篩取代隔離,否則再過一周北市就會停擺;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居隔政策再不調整,百萬人居隔在家很快就到,不只對醫療量能造成影響,更衝擊經濟成長。

台大公衛教授陳秀熙表示,疫情走向流感化,指揮中心應提出相對應政策,建議可縮短居家隔離天數、縮小匡列對象範圍。已接種第三劑疫苗的確診者,居家隔離天數應從十天縮至五天,密切接觸者已接種三劑,不用再匡列居隔。其他非密切接觸者若有戴口罩、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則不需匡列。

陳秀熙強調,中央與地方一定要密切配合,居家隔離的相關程序一定要簡化,以降低密集匡列所損失的社會成本。中央必須下放權責,讓地方負起全責,將輕症患者嚴格分流,以確保醫療量能,降低病毒從社區進入醫院的風險。

雲林縣府基層人員吐苦水說,「中央防疫處置政策不改變,與地方開再多的會議也沒用」,只會浪費地方時間。基層表示,雲林縣內的防疫計程車才四至五部,隨著確診數愈來愈多,防疫救護明顯壓縮到一般急救救護,盼中央調整防疫配套流程,才不會做防疫白工。

中央前天宣布,一周內啟動輕症在家照護,柯文哲說,哪有辦法等到下周,北市昨天居家照護已全部上線,但當病人要放在家裡,系統還沒準備好,包括遠距醫療、獨居怎麼辦等,問題一大堆,最大問題是醫療以外的問題。全台各縣市很多確診要放家裡,沒有準備好,就是一定亂。

柯文哲指出,隔離和停課的標準由中央公布,目前對社會衝擊很大,北市現有一萬兩千多人居家隔離、四萬九千多人停課,數字還會上升。柯文哲建議用快篩代替隔離,否則再過一周台北市就會停擺。新北市居家照護上路十天,居隔人數破兩萬大關,各界擔心將導致公衛體系崩潰。

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目前治療中重症用的注射藥物瑞德西韋存貨充足,口服藥物部分,再採購的卅五萬人份,最快會在這個月底、五月初到貨,藥物的整備相當充足。

不過,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表示,藥物若再不來,將無法實質共存,會有很大的傷亡。七十萬劑的總採購量現已明顯不夠,若月底或下個月初單日確診人數破萬,連一半卅五萬劑都未到貨,定會因無藥可用演變重症。

陳秀熙說,醫院一定要守住,須確保加護病房使用率低、住院率優質化,讓重症死亡率維持低點,才能在案例暴增下,讓病人獲得良好治療並保存醫療量能。

 
TOP
周玉蔻確診 李秉穎、蔡易餘隔離監測不同調
本報記者/連線報導聯合報
媒體人周玉蔻昨自述確診,前天她才與ACIP預防接種小組召集人李秉穎在電台錄音間訪談,加上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才上過周玉蔻的政論節目,昨天還在立法院為國務機要費案修法除罪與國民黨立委近身推擠、在議場內脫口罩喝飲料,染疫危機延燒至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及立法院,但李秉穎與蔡易餘究竟該居家隔離還是自我監測,中央、地方不同調。

嘉義縣衛生局說,蔡易餘雖先自行快篩結果為陰性,但蔡易餘與周玉蔻是室內接觸者,要再接受PCR篩檢,依規定居隔十天,蔡易餘可選擇在嘉義縣住家,或在台北居隔。

李秉穎前天上午接受周玉蔻一個多小時訪問後,下午又與專家開數小時的兒童疫苗等會議。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李秉穎PCR採檢陰性,將進行十天自我健康監測,以視訊電話討論,不會影響指揮中心或其他會議運作。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則表示,若他們有拿下口罩,並在同一個地方待較久的時間,以原本的標準還是可能被居家隔離。

周玉蔻昨上午自行宣布確診,並公布三日的密切接觸者,還包括民進黨前黨主席卓榮泰、立委蔡易餘、台北、新北、台中多名藍綠市議員。黃珊珊表示,初步疫調匡列廿二人居家隔離,相關工作場所及錄影節目接觸的名單,已要求工作單位盡速提供。

台中市議員周永鴻說,昨上午到議會才得知周確診,隨後搭防疫計程車去防疫旅館。周永鴻昨下午PCR陰性,匡列隔離十天。另名市議員林德宇說,他十五日參加錄影,未收到匡列通知,已自行快篩陰性,維持自我健康監測。

此外,北市聯醫副總院長暨和平婦幼院區代院長黃弘孟、輔仁大學校長江漢聲昨天均確診,江漢聲是國內首位確診的大學校長。由於疫情已延燒至各行業重要階層。專家籲指揮中心應滾動式調整隔離原則,否則大家都不用做事。

黃弘孟十九日曾到北市議會參加警政衛生委員會工作報告,當天出席人員包括衛生局長黃世傑、北市聯醫總院長璩大成,市議員江志銘、潘懷宗、李傅中武、李慶元、張茂楠、應曉薇、林世宗、許淑華、陳重文、吳志剛,以及四家媒體記者。

 
TOP
疫苗下月到貨量仍不足 缺口465萬劑
記者謝承恩、楊雅棠、邱宜君、侯俐聯合報
國內單日本土確診直逼三千例,但現在快篩試劑一劑難求,疫苗庫存量則快見底,即將開打的兒童疫苗及青少年第三劑、高風險成人第四劑,五、六月約需四六五萬劑疫苗,但指揮中心昨宣布四、五月預計到貨的莫德納疫苗只有兩百多萬劑。另有兩千八百多萬劑快篩試劑將到貨。

因應快篩試劑實聯制及市場需求,我國已向國外購買快篩試劑。指揮官陳時中說,四月底將有七五九萬劑亞培快篩試劑進貨,五月初將有兩千一百萬劑羅氏快篩試劑進貨,主要提供實聯制購買。國產試劑暫不徵用。

青少年第三劑疫苗,兒童疫苗以及高風險成人三類對象,最快五月陸續開打。新北市衛生局近期反映「疫苗已快見底」,恐無法因應後續的疫苗施打政策。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預計今配送十三萬劑送至各地,新北配有二點四萬劑。

 
TOP
童染疫 專家:不對勁就該送醫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謝承恩/台北聯合報
新北兩歲童染疫重症亡,家長淚訴延誤送醫。指揮中心昨公布染疫兒童需視訊診療的五大警訊表徵,及自行就醫六大症狀評估標準,包括兒童抽搐、意識不佳、冒冷汗等。但五大警訊表徵就足以讓家長急壞,專家認為,視訊診療及電子圍籬都是多餘的,當家長認為孩子染疫後不對勁,就應該送醫。

指揮中心公布兒童染疫五大警訊,若出現以下症狀須視訊診療,必要時得安排外出就醫,如發燒超過四十八小時,或高燒超過卅九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或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十二小時未進食或未解尿。

不過,當兒童出現抽搐、意識不佳、呼吸困難或有胸凹現象、唇色發白或發紫、血氧飽和度低於百分之九十四、肢體冰冷合併皮膚斑駁、冒冷汗等六大症狀,須盡快撥打一一九或由同住親友送醫。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認為,血氧濃度判定較為困難,家中需備有血氧機否則難察覺,血氧往下掉常常很快,就算沒其他症狀,也須提高警覺。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當有就醫需求時,仍需告知當地衛生局再就醫,以免觸發電子圍籬。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對於有確診兒童的家庭來說「視訊診療和電子圍籬都是多餘的」,視訊替孩子看診「最不準」,沒觸診、聽診,根本無法確定症狀。

 
TOP
分流放寬 75歲以上才送醫
記者楊雅棠、邱宜君、謝承恩、周志聯合報
避免醫療量能崩潰,指揮中心宣布再放寬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居家照護年齡層從六十五歲提高至六十九歲,原七十歲以上確診者需送醫,年齡也提升至七十五歲以上,另取消居家照護同住者健康條件限制,新制增加例外條件,若符合送至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條件者,堅持要居家照護,經醫療單位評估亦可放行。

國民黨昨要求,指揮中心推動居家照護前,應再簡化居家照護流程、更明確指引內容;鑑於染疫人數激增將造成未來醫療運送能量不足,應及早盤點、統籌規畫解決之道。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建議,盡速推動輕重症分流、以篩檢代替隔離、五歲以下幼童免費快篩,將現行公衛人力從疫調匡列轉為醫療輕重症分流,才有能力應對未來可能每天成千上萬人確診的疫情發展。

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昨天專責及負壓病床空床率為六成三、集中檢疫所空床率二成二,地方加強型防疫旅館空床率也只有二成四。目前全台已有十一縣市啟動居家照護,台中市以及苗栗縣將分別於今與廿五日啟動,台南市待公布細節後開始。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輕重症分流新制即起施行。六十九歲以下無洗腎需求且無懷孕者,即符合居家照護條件,同時取消居家照護同住者年齡須為小於六十五歲、無懷孕或洗腎等健康條件限制。

除居家照護年齡層放寬外,醫院資源則保留給七十五歲以上、需血液透析者或懷孕卅六周以上孕婦以及中、重症病患;集中檢疫所收治對象也往上調整到七十四歲。嬰兒年齡未滿三個月且有發燒,或嬰兒年齡為三至十二個月且高燒超過卅九度,或須進行血液透析者,均收治於醫院。

羅一鈞表示,除調整分流對象也新增例外條件和下轉條件。如不符居家照護健康條件的無症狀或輕症確診者,若是本人或法定代理人強烈要求希望採居家照護,經醫療人員評估後即可放行。

收治於醫院或加強版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已滿三至五天,經醫療人員評估除隔離外無繼續照護需求,也將返家採取居家照護。

 
TOP
話題
碳費2024年開徵 政院拍板
記者侯俐安、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行政院會昨天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並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二○五○年淨零排放入法。同時建立碳定價機制,採分階段徵收、先大後小,預計二○二四年起開徵碳費,全案將送立法院審議。

環保團體批評,政院版草案將降低排放源對外部成本內部化的責任,如此一來台灣減碳全靠自願行動,一次減碳可享多重優惠,完全是本末倒置,也將導致台灣二○五○年淨零之路遙遙無期。

此外,二○五○淨零碳排雖入法,但二○三○年減碳目標檢討仍無著落,外界要求政府提更具體方案。

環保署去年公告修正草案,國發會也在今年三月公布台灣「二○五○淨零排放路徑」,行政院昨天提出院版修法草案,五大重點包括二○五○淨零排放目標入法、提升減碳治理層級、穩健實施碳定價、建置碳盤查法規與系統、訂定效能標準。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這是完備氣候法治的第一步,也兼具指標性與實質性意義。

長期減碳目標方面,從現行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為二○五○年排放量降為二○○五年排放量五成以下,修正為二○五○年溫室氣體零排放。同時提升氣候治理層級,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協調、分工與整合氣候治理基本方針及重大原則,地方政府也應設立「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

為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各期階段管制目標,修法規範得分階段對直接、間接排放源徵收碳費,並將收入專款用於輔導、補助及獎勵溫室氣體減量及技術研究工作。

碳費徵收方面,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表示,碳費徵收預計下半年啟動徵詢企業與民間意見,將由大到小分階段徵收。目前盤點出首波徵收碳費企業二八七家;另外,企業若提出自主管理計畫,可適用優惠費率,估計在二○二四至二○二五年之間實施徵收。

環保署氣候變遷辦公室主任蔡玲儀表示,院版草案與環保署差異,包含將「公正轉型」納入永續會督導各項氣候變遷工作中的項目之一;其次為明確提出碳費徵收對象,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可適用優惠費率;第三是放寬碳盤查驗證機構資格,除國際機構,凡經過認證的國內機構均可。

針對環團質疑母法未設碳費「地板」、提供優惠費率是對企業「大放送」。蔡玲儀表示,費率訂定因素多,將於子法中溝通訂定;至於優惠,她指出,碳定價本來就是希望加速產業減碳力道與國家目標相符,才會藉此誘因,促使產業加速減碳。

 
TOP
環團:氣候治理層級太低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會昨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草案,並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外界希望母法訂定碳費費率下限及定期調升的條文,但政院版草案仍未回應社會期待,甚至還擬訂優惠費率。環團昨砲轟此舉是「優惠大放送」,恐淪為企業得利、民眾埋單的法案;另草案也未納公民訴訟條款,治理層級太低也遭詬病。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洪昇邦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世界銀行認為,碳費若要有效誘使企業減碳,須在二○三○年達每公噸新台幣兩千元,但政院版草案提供抵換專案、碳權抵減,將降低排放源對外部成本內部化的責任,如此一來減碳全靠自願行動,一次減碳可享多重優惠,完全本末倒置,將導致台灣二○五○年淨零之路遙遙無期。

籲訂每噸不低於三百元

洪昇邦也說,草案未設定碳費下限,是無視國際推行有效碳定價的倡議,甚至提出自願減量享優惠費率、多元抵換等方式,大開優惠後門給企業,將使碳費減碳經濟誘因大減,變成企業得利、民眾埋單,未來立委審查時應明訂每公噸不低於三百元的下限,並設計具有公信力的監管機制。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團昨則發出聯合聲明,指草案以行政院永續會為最高層級,不願建立氣候會報制度,無法拉高氣候治理層級,難以改善部會協調問題;且碳費費率應對準國際水準、定期調升,收入分配也要落實公正轉型,不能讓資源集中於排碳大戶。

聲明還說,未來氣候調適政策應評估可能受到的人權侵害,應成立跨部會公正轉型工作小組,提出具體行動方案;還要強化地方治理、資訊公開,落實全民參與;另草案未納氣候公民訴訟條款,恐導致公民無法監督行政怠惰。

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說,母法是否設碳費下限不影響碳費訂定,未來會在子法討論碳費細項;碳費一定會參考國際間碳定價機制,但也要看國內消費水準以及碳定價對國內經濟衝擊。

環署:先加強企業意願

至於優惠費率,蔡玲儀說,若從業者不願意減量的角度看,就得適用較高費率,此舉是為了加速業者減碳速度跟加強減碳意願。

 
TOP
駁優惠說 林伯豐提碳費3前提
記者林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行政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並未納入碳費起徵地板,還提出自願減量享優惠費率、多元抵換等方式,環團痛批出賣台灣氣候,但工商業界認為,都是要企業繳錢,哪有什麼優惠?環團說法不合理。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昨天表示,對於碳費,工商業界的態度很清楚,就是一定要交,但這是全民的責任,不是只有大企業或外銷企業、排碳大戶而已,如果只針對企業,單獨拉高成本,企業恐怕無法生存。

林伯豐也說,要徵收碳費有三個前提,首先是要公布排碳路徑圖,其次除了如工廠等固定汙染源外,如輪船、漁船等移動汙染源等,政府要怎麼處理,還有國營企業要如何做,政府都還沒有說得很清楚。

林伯豐也說,新加坡的碳費每公噸收約新台幣一百元,台灣收的應該要比新加坡更少。但對於環團的批評,他則認為,企業都是要繳錢,而且繳費規模都不會低,何來優惠之說?且對企業來說,如果成本拉得太高,那不但影響營運,更會降低投資意願,對台灣經濟動能來說也不是好事。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認為,徵收碳費是全世界趨勢,除了大部分的用電大戶選擇採購綠電外,其他企業都要繳,碳費徵收多或少是見仁見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落差也很大,台灣應該要取在中間值比較適合,但不管碳費的費率定到多少,最後都是算在營業成本上。

製造業人士認為,一旦開始徵收碳費,對企業就是營運壓力,而既然徵收碳費是國際趨勢且勢在必行,如果能在初期給予一些「優惠」,而後依照時程慢慢累加,其實是能夠增加企業淨零的誘因,又不致影響營運,並不是壞事。

 
TOP
新聞眼/母法空洞 戰場在後頭
本報記者吳姿賢聯合報
溫管法二○一九年即承諾修法落實汙染者付費,但是隨氣候變遷加劇及全球減碳行動升高,溫管法修法速度一直趕不上國際變化,期間更因歐盟宣布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碳關稅)而腳步大亂,修法時程一延再延、涉及範圍更是不斷擴大,如今草案終於送出行政院,但是真正的戰場還在後頭。

此次草案從設定目標、減碳作為、科學評估、技術投資、調適政策到公民參與,都沒放過,環保署費盡苦心避免遺漏,但深究母法內容,多數仍停滯在原則性、宣示性修法,具體如何實施仍有待子法補足。

以外界最關注的碳費為例,底價或費率訂定原則在母法毫無說明,更未確立定期調升的原則,業者自主減量可適用優惠費率也看不見審核機制如何進行。

碳費雖被定位為經濟誘因,但在沒有同步收取碳稅的情況下,碳費不宜太低,若又提供優惠費率卻未能做好配套,減碳強度恐不足。

草案另訂業者自願減量額度除可扣抵碳費,未來還可透過官方平台移轉、交易,但具體交易方法跟價格也付之闕如,跟碳費機制一樣都留待子法訂定。

其實現行溫管法早就授予行政機關實施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但多年來卻從未訂子法、無法實施,姑且不論台灣是否適合碳交易制度,在母法中留下太多空白跟懸念,部分政策可能淪為「看得到、吃不到」。

其他包括碳足跡標示、效能標準雖開放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也未要求設定相關公告時程;更重要是各部會、地方政府的減碳及調適作為,多年來都呈報中央核定,但其中充斥「寫作文交差」成分,甚至不乏將既有政策湊一湊就拿來充數,未來如何加強約束將是一大重點。

溫管法草案未來還得面對立法院挑戰,後續子法如何訂定更是減碳及調適精神能否徹底落實的關鍵,若未能實踐外界期待,即使現在母法喊得再大聲,恐都只會淪為一隻紙老虎,難以抵擋氣候變遷的威脅。

 
TOP
2030減碳目標 年底前提出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二○五○年淨零碳排雖入法,但二○三○年減碳目標檢討仍無著落,外界認為若遲未訂定中期目標,恐難以銜接長期淨零減碳政策。環保署昨表示,會在今年底COP廿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大會)前提出,目前正從住商、製造部門盤點節能對策,盼提出更具體可行的目標。

我國過去設定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是二○三○年比基準年二○○五年減少兩成、二○五○年減少百分之五十。這次母法雖已將二○五○年淨零碳排入法,但聯合國最新報告提及,若要達成二○五○年淨零排放,必須在二○三○年減碳四成三,我國目前仍停留在二○三○年減碳兩成。

環保署環管處長蔡玲儀表示,今年已將二○五○年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加強為淨零排放,因此二○三○年減碳路線也會跟著二○五○年重新檢討,時程上會參照去年格拉斯哥氣候協議,會在今年底的COP廿七以前提出。

 
TOP
要聞
國務費除罪初審 綠15分鐘闖關
記者李承穎、周志豪、吳亮賢/台北聯合報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審查攸關國務機要費除罪化的會計法修正草案,朝野爆發激烈衝突,民進黨立委以人數優勢表決,僅花約十五分鐘,就將草案送出委員會,交由朝野協商,並宣布散會。民進黨立院黨團推估,在冷凍期一個月後,若沒意外,應可在五月卅一日前排入院會表決,期盼順利三讀。

預防貪腐民進黨團強渡關山。國民黨團批評民進黨傾全黨之力為貪汙的前總統陳水扁脫罪;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黨團也認為,民進黨因人修法,違反法治原則。

據悉,前總統陳水扁得知草案出委員會後,傳訊給黨團成員指出,謝謝立委蔡易餘的提案,也謝謝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帶領黨團成員力拚。

陳玉珍衝主席台被推離

昨天審查過程中,藍綠立委幾度爆發激烈衝突。民進黨團前天就漏夜排隊,守在會議室門前;國民黨團昨天上午五時許動員到場,爆發第一波推擠,藍營立委痛批:「為阿扁不顧防疫!難道沒更重要法案嗎?」上午六點半會議室一開門,民進黨立委洪申翰率先衝入主席台,並由財政委員會民進黨籍召委沈發惠以雙手護住麥克風,國民黨立委陳玉珍等人試圖爬上主席台,被民進黨立委王美惠等人推離。

上午九時開會時,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在現場帶頭撒起印有「阿扁的錢」的玩具鈔,高喊:「誰拿了阿扁的錢,講清楚!」並提出散會動議。

藍批民進黨齊心秀下限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等人陸續提議逐條審查、停止詢答,送院會處理等,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及李貴敏等人痛批:「這是民主程序?可以停止詢答嗎?」 、「憲法保障質詢權直接封殺,民進黨要荒唐到什麼程度,將國會質詢權全部封殺掉!」但民進黨立委以人數優勢表決通過,沈發惠最後宣告審查完竣,送交院會處理,須經黨團協商,並宣布散會。

國民黨團稱,全民焦急抗疫之際,民進黨卻傾全黨之力要為全台灣第一號貪汙犯的陳水扁脫罪,民進黨從上到下齊心秀下限,「亳無道德底線、恬不知恥」。

國民黨團質疑,民進黨從蔡英文總統到柯建銘都認為貪汙除罪正當,急著為陳水扁一人修法、脫罪,甚至連委員會討論都不允許,「到底拿了阿扁多少違法虛報的錢?」「民進黨政府心中沒有人民,只有政治算計。」立委蔣萬安也批評多數暴力。

時力憂為扁修法毀法治

民眾黨團表示,國務機要費涉及國家元首特殊費用在國家整體會計制度適用,應回歸正常的法治精神,避免因人設事或回溯立法的疑慮;法務部、主計總處應有更詳細評估及研究。

時代力量黨團表示,支持國務機要費涉案當事人,在司法程序上爭取個人清白,但反對為個案而提出普遍適用性修法提案,也反對溯及既往式的破壞法治國原則修法;二○一三年會計法修惡引發社會各界譁然的殷鑑不遠。

 
TOP
冷眼集/想清理戰場 反做球給在野黨殺
本報記者李承穎、林河名聯合報
前總統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案纏訟已十多年,立法院昨天審查會計法修正草案,背後不僅民進黨團力推,監察院長陳菊都傳關切,彷彿扁案成了全黨上下的政治十字架。選在防疫緊繃時期硬闖,雖被解讀為選舉及早清理戰場,但「吃相太難看」,歷史終將記上一筆,必須面對政治代價。

陳水扁日前才舉行國務機要費記者會,民進黨團便排審會計法,雖然柯建銘不斷強調「沒有全然關係」,但時間點的巧合,只會讓人聯想是「套好招」。

國務機要費是否應該像特別費一樣除罪?朝野各執立場。從法理及邏輯來看,不無討論餘地,但扁案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扁本身。誠如當年「倒扁總指揮」施明德所說,「特赦阿扁的鑰匙,藏在阿扁的心中。」扁什麼時候向人民認罪、懺悔,就能獲得真正解放。

全世界的卸任元首因涉貪入獄者所在多有,扁非特例,也非貪汙最多;但像扁一樣「保外就醫還趴趴走」,不能受訪卻可主持廣播節目,甚至舉行國際記者會,絕對屈指可數。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應該還是他始終狡辯絕不認錯的「犯後態度」,也就是施明德形容的「教壞囝仔大小」、「讓台灣人建立不起是非對錯的典範」。

陳水扁想為自己平反不難理解,但別忘了自己早有貪汙定讞判決,不是國務機要費除罪就能洗白。民進黨內的「阿扁們」,或許以為憑藉國會席次過半,可在疫情爆發之際趁亂闖關,但這種橫柴入灶的心態,與扁何異?想要清理戰場,反而是做球給在野黨殺。

 
TOP
新聞幕後/全黨救一人 府黨開綠燈 陳菊也關切
記者蔡晉宇、李承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會計法修法大戰,昨天依照民進黨立院黨團計畫出委員會。黨政人士表示,府黨高層對該案的態度屬持平看待,雖然對黨內此次修法應戰「開綠燈」,高度尊重黨團總召柯建銘,但避免直接碰觸更為敏感的特赦問題,此立場依舊不變。評估此次修法過後,在二□二四年蔡總統卸任之前,扁案仍難再有更突破性的進展。

民進黨黨務人士亦指出,蔡總統對於黨內高度性爭議問題的慣性做法,就是盡量避免做出裁示性決定;以扁案為例,特赦與否在蔡總統任期內不會有答案,拖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形同不予特赦。儘管如此,黨內部分壓力也讓蔡政府對扁案不可能無動於衷,在兩者之間,國務機要費除罪化成了一個平衡點,不僅能較溫和地論述,是通案處理並非針對扁案,且主戰場在立法院,蔡總統也避免直接牽涉其中。

在高層放手讓黨內迎戰會計法修法下,民進黨可說是「出動全黨救一人」。黨內立委指出,連監察院長陳菊都來「關切」,希望黨團成員力挺;但也有黨內立委指出,陳菊身為監察院長不該介入此事。柯建銘則表示,陳菊並沒有跟他講此案,但他有跟各派系溝通,並打電話給黨團成員,各派系都支持。

陳菊「關切」一事,陳菊方面並無回應,菊系立委昨聽聞此事僅低調說「大家都很關心」。但有黨團幹部透露,在審查前得知陳菊的關切,當時便認為這是高度政治攻防議題,至少菊系立委要站在第一線;而若單純為扁前幕僚馬永成、林德訓解套,又顯得立法院高度太低。

也有黨內立委說,陳菊身為監察院長,不知為何會關切此案,「是阿扁來請託嗎?或是要為馬永成、林德訓解套?」身為監察院長,應該連「關切」都不行吧。

 
TOP
焦點新聞
台鐵公司化草案過初審 工會5月1日不撤休
記者邱瓊玉、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鐵公司化草案爭議不斷,勞動節即將依法休假的台鐵企業工會訴求撤案先溝通,但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仍在爭論中初審通過「國營台鐵公司設置條例草案」,七條依政院版通過、七條保留、九條修正通過,工會最在意的短期債務清償、員工福利等條文全保留,交委會最後決議將審查報告提立法院會討論,討論前須交黨團協商。

昨交委會審議前,多名立委要求交通部應要和工會再協商。但交通部長王國材受訪坦言,「不可能」和工會達成共識,民國九十二年時就嘗試過了,當時談了三年就是沒共識。

台鐵企工理事長陳世杰回應,工會要求有共識後再送審,但交通部置之不理,昨照樣審查已違互信,法條保留有什麼用,最後還是會通過,這種態勢已不會撤回勞動節合法休假行動。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則對台鐵改革造成國人交通不便表示歉意,但也強調公司化推動態度是堅定的、節奏也堅決,「改革不會回頭、也不會撤回」,還說「有些時候,不痛不能改革」,成本和代價一定存在。

針對工會日前不滿母法未將安全納入,交通部昨提折衷草案納入,明訂台鐵公司對營運安全具關聯核心業務,應確實依相關法令執行,獲共識通過。

至於台鐵公司董事會組成,因立委洪孟楷、陳椒華等人認為應納入專家學者,最後修正為十五至十九人,其中應三分之一鐵道、運輸、產業管理、法律或財經專業的專家學者,五分之一工會代表。

而短期債務清償部分,交通部雖也提折衷版,指交通部設立的償債基金,基金來源包括資產開發收益、基金利息、人民或團體捐助、政府循預算程序撥款及其他收入,不再只以台鐵資產開發作為償債基金來源,但朝野意見不一被保留。

還有台鐵公司營業所需資產不受土地法、國產法等規定,員工優離優退方案、職工福利金等相關條文,都全數保留。立委林奕華說,台鐵很多資產本來就國有,公司化後應仍要受約束,否一旦變賣土地恐大家不樂見。

 
TOP
交部「類火車」接駁 花東怨:到家恐半夜
記者邱瓊玉、尤聰光、王思慧/連線聯合報
台鐵公司化草案因未撤案與工會溝通,昨還送出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台鐵企業工會表態勞動節合法休假將持續進行。據了解,在工會強力動員下,加上草案昨初審通過激化員工不滿,台鐵局原預估當天有四十五名司機員出勤,但到昨天僅剩一人,當天台鐵恐幾乎完全停駛。台鐵也證實,仍在溝通中,會努力到最後一刻。

交通部今將對外公布勞動節疏運方案。交通部長王國材昨說,會有高鐵、國道客運加班車,東部也會以「類火車」方式,利用遊覽車接駁,沿台九線行駛,以每個台鐵站作停靠點,只要民眾到台鐵站,「保證一定有車搭」。

但立委傅□萁質疑,屆時會不會台九線滿滿的車,還回堵到宜蘭、台北,車子開得動嗎?花東鄉親也不領情,台東張姓民眾說「坐得到車是一回事,但塞車「到家恐半夜」;還有台東人要官員當天親搭遊覽車體驗;花蓮東華大學學生會長洪梓惟說,台九線是交通要道,遊覽車接駁易塞車,盼勞資達成協議,讓列車運行。

台鐵企業工會台東分會理事長張博翔說,員工希望與交通部談,但既然交通部認為沒必要談,大家就一起承擔後果,請旅客體諒台鐵員工。花蓮縣政府則呼籲,四月底日確診數恐破萬,請大家勞動節連假三天盡量待在家。

 
TOP
政治新聞
賴香伶 代表民眾黨爭桃市長
記者吳亮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民眾黨昨公布桃園市長初選民調結果,立委賴香伶勝過秘書長謝立功,將代表民眾黨出戰桃園,賴香伶雖先前才遭遇黨主席柯文哲的「狗語」風暴,但仍順利挺過初選。民眾黨人士透露,對比民調中,民眾黨與藍、綠比較的對象分別是國民黨立委呂玉玲、民進黨立委鄭運鵬。

賴香伶也認為,民眾黨人選出線,「一定會讓藍、綠兩黨參選人緊張,加快人選出現」,並期待藍、綠盡快負責任地讓民眾認識候選人。他表示,感謝謝立功在三月相約投入民眾黨第一次市長初選的民主程序,在過程中推動相關理念、政見、願景,她也自認,在各黨還沒提出人選時,民眾黨就決定人選,宛如「笨鳥先飛」,接下來的課題是如何延續、擴大支持力量。

謝立功說,各界可看到藍、綠兩黨幾個月來荒謬的演出,「不知道國民黨誰會出線,也不知道民進黨演哪齣」,但賴香伶已經跨出第一步,率民眾黨五席不分區立委之先參與選舉,希望桃園市民在藍綠以外,思考民眾黨是否可給大家帶來更好未來。

 
TOP
防貪腐 縣市議員財產須上網公開
記者侯俐安/台北報導聯合報
今年底將舉行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目前國內直轄市議員與縣市議員財產申報不用上網公告,民眾難以落實監督。行政院昨天通過法務部所擬「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修正草案,未來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財產應公告揭露;上網公告時間將到其喪失原申報身分後一年。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十五年未修,詐領助理費、公款等事件頻傳,包括議員申報不透明、村里長免申報、數位資產如何申報等漏洞,引發關注。

法務部表示,基於政府透明化及預防貪腐之考量,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課予特定申報人公開財產資料之義務,使民眾了解公職人員之財產狀況,增加對政府施政及公職人員清廉操守的信賴。據現行法規,總統、副總統、五院院長、政務人員、直轄市長、縣(市)長及立法委員之財產申報資料應予公告;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則無須公告,本次修法增列直轄市議員及縣(市)議員財產申報資料公告。

此外,現行公職候選人申報資料由各級選委會收受申報十日內上網公告,由於候選人申報時間不一、上網公告日有歧異,且總統、副總統及縣市級以上公職候選人於申請候選人登記時,雖需申報財產,但若候選人資格審定不符,也無公告財產之必要。這次修法也修正為應於審定候選人名單之日上網公告,同時應於審定候選人名單之日,將財產申報資料予以審核彙整列冊供人查閱。

 
TOP
社會新聞
士官槍傷債主 爛醉落網
記者翁至成/新北報導聯合報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廿九歲吳姓士官,向從事放款鄭姓男子借廿萬,疑因利息問題談不攏相約昨天凌晨談判,吳涉持改造手槍朝鄭後腦開二槍,再開著鄭男轎車載往永和福和橋下停車場棄車丟包;警方接獲家屬報案失聯,案發約十二小時後找到中彈垂危鄭男,循線逮捕吳男。吳落網時醉倒山區,坦承犯案,稱原本「要自殺」,警方懷疑他預謀行凶,依殺人、槍砲等罪嫌送辦。

警方調查,吳姓男子是「天龍部隊」志願役中士班長,從軍約九年,疑因急需資金投資,得知廿五歲被害人鄭姓男子在外放款,日前向鄭借了廿萬元;吳稱因還款和利息問題和鄭起糾紛,雙方約昨天凌晨一時許在台北市大安區巷內談判。

鄭姓男子開車前往,吳男進入轎車後座,雙方講沒幾句話,吳直接掏出預藏的金牛座改造手槍,朝鄭後腦連開兩槍;鄭當場中彈趴在駕駛座。

吳男說,開槍後「以為對方死掉了」,將被害人移到後座踏板,自己開車載著「屍體」逃離現場,沿途一直思考「要怎麼處理」,在雙北閒晃約一個小時,最後開入福和橋下停車場,將鄭男「連人帶車」遺棄後逃逸。

警方昨天凌晨接獲鄭男家屬報案協尋,調監視器追查,昨天下午一點多找到鄭男轎車,將生命垂危鄭男送醫。再查出吳姓士官涉案,三小時後在新店山區逮捕到案。

吳落網時倒在山區地上,被警方叫醒;他說自己返家躲藏一夜後「決定跳新店溪輕生」,昨天上午開母親轎車出門到新店山區,抵達後依計畫喝酒壯膽,不知為什麼會睡著。隨後帶警方回案發附近垃圾筒,找到軍用水壺袋包裹的凶槍和五發子彈。

由於吳預藏槍械且從後開槍,警方懷疑他預謀犯案,報檢察官依殺人罪嫌偵辦;家屬稱吳已還款二、三百萬元,被高利貸所迫,檢警還要釐清。特戰士官殺人也引發軍方重視,新北憲兵隊昨晚已派人前往了解。

 
TOP
RCA「二軍」求償 二審改判16.6億
記者王宏舜、林孟潔/台北報導聯合報
美國無線電公司(RCA)五十二年前來台設廠,把有毒溶劑埋在廠區,汙染地下水及土壤,員工長期處在毒害環境罹病或死亡。受害者求償,最高法院已判「一軍」二八六人獲賠五億七千多萬元確定,而「二軍」一審時一一一五人獲賠廿三億三百萬元,但台灣高等法院昨改判RCA等公司賠償十六億六七四○萬元,金額大減。

RCA員工關懷協會理事長杜津珠說,二審判決令人遺憾,不少會員因生病無法站出來,也有很多人來不及看到判決就身亡,一定上訴求公道。律師林永頌說,在美國,本案恐判賠十六億美金都不夠,「法官到底在想什麼」。

協會指控RCA桃園廠、竹北廠生產製程使用三氯乙烯等多種有害化學物質,卻未善盡防護說明、教導義務,又未設排換氣裝置,甚至員工飲用、盥洗水源都來自遭汙染地下水,健康受侵害。

協會提出國際癌症機構等文獻,證明暴露三氯乙烯等化學物質與癌症或紅斑性狼瘡等疾病間的關係,一般暴露於三氯乙烯等物質至罹病需要一段時間,這些資料都由RCA公司保有,卻未提出。高院參酌類似地下水汙染的美國樂瓊營法案,以暴露卅日當標準,認為協會主張勞工受僱卅日以上且罹患病者,應與暴露在化學物質間有因果關係。

高院也採信受僱不到卅日和沒罹病的員工,恐懼、憂慮罹病也有害健康權,將受害者分成A(死亡勞工家屬)、B1(罹癌或重大傷病)、B2(其他疾病)、C(未罹病)四組,認為奇異、1 Technicolor、Thomson為RCA的控制公司,應連帶賠償。審酌勞工受僱期間長短、被害情節輕重,判應賠共十六億六千餘萬元。

林永頌說,RCA明知有機溶劑會危害人體,白領外籍員工待在有獨立空調空間,喝的是蒸餾水,母公司併購時也得知汙染狀況還關廠走人,「這樣的公司不可惡,哪個被告可惡?」質疑法官站在加害人立場,不體恤被害人痛苦。

 
TOP
經濟新聞
4至6月防疫險不算數? 金管會澄清
記者巫其倫、戴瑞瑤/台北報導聯合報
本土確診病例暴增,一周內防疫保單承保件數就增加超過四十六萬件,理賠件數與金額增加逾一成,但近日再度掀起「防疫保單之亂」,昨還傳出四月至六月間投保的防疫保單恐「不算數」,引起保戶恐慌。金管會保險局昨澄清,已成立的保險契約,權益不受影響,消息屬網路謠言;產險業者也質疑,此消息「不可思議」,業者不認帳的可行性極低、不可能有此情況,呼籲民眾勿擔心。

對於市場傳言,產險業者紛紛表示,各大產險同業都沒聽說此事,並強調金融業是特許行業,若要發表聯合聲明,還得主管機關同意才可以。金管會官員也說,產險業者不可能未經主管機關溝通,就做出這麼大的決定或建議。

產險業者說明,若是已核保通過且繳費完成,就不會不算數。但若因投保多張保單等因素,可能收件後核保未過,或者是未完成投保手續等狀況,因未完成投保手續,當然就不算數。業者認為,此傳聞提到的五、六月應該是指續保問題,原則上也是相同規定,只要完成核保且繳費,就不會不算數。

另有業者提到,防疫保單的投保條件上,並沒有要求職業、年齡或病史等,幾乎沒有條件可挑剔,過去防疫保單的拒保率相當低、幾乎不可能拒保;且當初保單契約若沒有條款規定,現也不能臨時加上,所以要在核保階段拒保的可能性極低,產險公司很難不認帳。

另外,近日泰安產險等業者陸續傳出防疫保單出現「續保」爭議,保戶三月收到續保通知,保單五月到期,但近日卻被通知不能續保舊保單,只能續保改版後的新防疫險,但新防疫險沒有隔離理賠。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指出,產險公司的防疫險均為一年期保單,且屬「不保證續保」的性質,保險公司對於是否同意續保有主動權,並可做核保與風險控管機制,如須調整費率或承保範圍,應於保險契約成立前,將調整後的內容提供保戶選擇,保險契約一旦成立,即須依契約履行。

他強調,產險公司的防疫險屬於損害填補原則,性質上就不是保證續保,就算保戶當初有勾選「自動續保」,仍不是保證續保。但保險公司如果要更改商品,必須提前告知客戶,讓客戶能夠做選擇。

 
TOP
昆山復工落空 iPhone鏈拉警報
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昆山市政府最新疫情通告指出,再延長管制七天至本月27日,和碩、欣興、京鼎等台資指標廠原本預期近日復工的期待落空。其中,和碩子公司昆山世碩,以及軟板大廠嘉聯益昆山廠均列入最嚴格的封控區,也就是區域封閉、足不出戶狀態,使得iPhone、筆電等電子產品生產警報拉長。

昆山是台資科技廠群聚重鎮,如今復工時程再延,電子業運作持續大亂。和碩昆山廠主攻iPhone等關鍵產品,業界預期蘋果將擴大對鴻海的依賴,確保出貨,筆電等產品則可能疏散至重慶等其他生產據點供應。

截至昨(21)日晚間20時,已有欣興、加百裕、興能高、京鼎、勤誠、連展投控、同致、正文、宏致等約十家台灣上市櫃電子廠公告昆山廠區因應當地官方政策,停工延長至本月27日,產業別涵蓋PCB、電池模組、網通、半導體設備、機殼、連接器等,都是手機、筆電關鍵零組件。其中,鴻海集團旗下半導體設備廠京鼎估算,停工至本月27日,將使得4月產量大減約30%,影響當月合併營收約三成。業界研判,昆山嚴厲執行封控政策,會有更多廠商陸續公告昆山廠延後復工。

和碩、嘉聯益昆山廠區更遭列入最嚴格的「封控區」。對此,和碩表示,目前上海廠、昆山廠仍暫時停工,待當地官方通知後恢復正常運作。嘉聯益回應,配合當地官方炎防疫規定,該公司已列入復工復產白皮單,物流方面可有優先支援權利。

欣興指出,旗下持股71.23%昆山鼎鑫電子原訂20日復工,但突然接到當地官方通知喊卡,將一路停工到27日,原本期待復工生產變成空歡喜一場。

當地台商透露,封閉式生產至今,廠內的原料都用得差不多了,而且期間生產的廢棄物與邊角料都堆滿整個工廠,原本期待復工後可以準備運出去,沒想到又收緊了,「不到24小時又關閉,根本從天上掉到地獄」。 目前封閉式管理只能慢慢生產、「大概產能利用率也只有幾個百分比而已」。

昆山疫情防控2022年第67號通告指出,疫情防控十分嚴峻,因此延後原訂復工時間。該通告指出,「封控區」管制最嚴格,達到區域封閉、足不出戶,且解除標準相當嚴格,但並未說明封控區的實施期限。

該通告指出,將昆山開發區、昆山高新區、花橋經濟開發區、千燈鎮劃定為「風險防範區」,具體實施期限暫定為七天(4月21日零時至4月27日24時)。周莊鎮、錦溪鎮、周市鎮、張浦鎮、巴城鎮、陸家鎮等無疫區鎮的企業,經審核後,可在閉環管理前提下逐步復工。

 
TOP
兩岸新聞
社會面感染多 上海抗疫遇難關
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聯合報
上海疫情近日出現緩和跡象,單日新增感染人數連續四天下降,病毒實際感染指數(Rt值)也趨近於一,但昨報告新增「社會面感染」仍有四百四十一例,要最終實現「動態清零」目標恐仍待時日。

大陸官方昨通報,新增本土新冠確診病例二八三○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一萬六五五二例,上海依舊是疫情重災區。上海新增本土確診二六三四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一萬五八六一例。

此外,上海的重症與死亡人數持續增加,重型患者已達一百卅九例、危重型患者廿例,新增本土死亡八例,平均年齡為七十七點五歲。這八人均合併有晚期惡性腫瘤、嚴重心血管疾病等,其中六人未接種新冠疫苗,八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所致。這波疫情爆發以來,上海累計死亡已廿五例。

上海解放日報旗下新媒體觀新聞指出,目前上海新冠病毒的Rt值介於在一點零一至一點零二,病毒在社區的擴散獲有效遏制。

Rt值或稱「有效再生數」,能估算一定期間內傳染數量的變化。若能低於一,疫情就會開始反轉。

但上海市衛健委官員吳乾渝昨表示,上海新增感染者中,有一九九例本土確診和二四二例症狀感染者,是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的,而非閉環隔離管控中人員。

本月二日就到上海「調研指導」防疫的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仍強調,上海要堅定不移執行「動態清零」總方針。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近日在個人微博中解釋,「動態清零」不等於零感染,而是強調「社會面清零」。只要連續在社區篩查和門診就診者篩查中未發現感染者持續一個最長排毒期(七至十二天,以核酸檢測為指標),或一個最長潛伏期(以確診病例為指標),就算實現「動態清零」。

目前上海單日仍新增四百多例「社會面感染」,代表上海要最終實現「動態清零」恐仍待時日。不過,上海經濟運行正在逐步恢復中。

據上海澎湃新聞報導,隨著發放大陸「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採樣「即採、即走、即追」互認等措施落地,已提升上海洋山貨車通行效率,廿日進出洋山港的貨櫃車達到一萬五千萬輛。

小檔案/社會面清零與動態清零

據大陸專家的解釋,「社會面清零」是「動態清零」的過程,先要實現「社會面清零」,才能實現全面「動態清零」。

「社會面清零」是指所有新的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都是在隔離管控場所發現的,社會面不會出現陽性感染者。「社會面清零」說明已初步阻斷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是逐步解封的一個前提條件。

「動態清零」是當前中共防疫堅持的原則和目標,指當出現本土疫情時,「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快速切斷傳播鏈,保持住社會面無病例的目標。「動態」就是不追求絕對的零感染;「清零」就是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

 
TOP
博鰲演說 習近平暗批美:不應干涉別國內政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聯合報
博鰲亞洲論壇二○二二年年會昨舉行開幕式,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透過視訊出席並發表演講,提出「全球安全倡議」,並暗批美國,強調應要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以「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為題發表演講指出,冷戰思維只會破壞全球和平框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只會危害世界和平,集團對抗只會加劇廿一世紀安全挑戰。

習近平暗批美國稱,在當今世界,任何單邊主義、極端利己主義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脫鉤、斷供、極限施壓的行徑都是根本行不通的;任何搞「小圈子」、以意識形態劃線挑動對立對抗也都是根本行不通的。

習近平稱,為促進世界安危與共,中方願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內容包含「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摒棄冷戰思維,反對單邊主義,不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共同應對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等。

習近平指出,國際社會發展到今天已成為一部複雜精巧、有機一體的機器,拆掉一個零部件就會使整個機器運轉面臨嚴重困難,被拆的人會受損,拆的人也會受損。他說,「大國尤其要作出表率,帶頭講平等、講合作、講誠信、講法治,展現大國的樣子。」

談及大陸經濟,習近平表示將擴大對外開放,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並與更多國家與地區商簽自貿協定,積極推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

 
TOP
國際新聞
美提供13億美元軍事與人道援助給烏克蘭 下周向國會追加預算
記者張文馨/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拜登21日表示,將提供13億美元的軍事與人道援助給烏克蘭,其中包含8億美元的重型武器,以及5億美元的人道和經濟援助。

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這是去年8月以來,國防部第8次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這次將包含72門155毫米榴彈砲(155mm Howitzers)、14.4萬發彈藥,以及超過121架鳳凰幽靈戰術無人機系統(Phoenix Ghost Tactical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拜登表示,美國將禁止俄羅斯相關船艦停靠或進入美國港口與海岸,並展開協助烏克蘭難民進入美國的計畫。

烏克蘭民眾持續面對來自俄羅斯的軍事攻擊,拜登答覆記者詢問表示,尚無證據顯示烏克蘭東南部港市馬立波(Mariupol)已經陷落。

拜登說,不清楚這場戰爭還要打多久,但隨著戰爭即將滿兩個月,很清楚地是,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意圖在這個戰場實現雄心已告失敗。

國防部表示,拜登上任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超過40億美元的安全援助,俄烏2月24日開戰以來,美對烏安全援助總額約34億美元。

拜登說,國會授權的援助預算將罄,他下周將會對國提出追加預算,確保武器和彈藥援助無虞。

在拜登宣布援助前,他會晤了烏克蘭總理什米加爾(Denys Shmyhal)。

 
TOP
避免無謂傷亡 俄兵圍馬立波不強攻
國際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俄國政府廿一日早上宣稱已經「解放」烏克蘭東部要塞城市馬立波,總統普亭並下令停止進攻二千多名烏克蘭官兵藏身的鋼鐵廠。官兵與一千多名民眾躲在鋼鐵廠的地下掩體和隧道中。

普亭指示國防部長蕭依古徹底封鎖鋼鐵廠出入口,並喊話投降者將受到善待。普亭解釋,不強攻的原因是不要讓俄軍進入地下坑道遭受無謂傷亡。

從十八日深夜開始,俄軍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發動了大規模進攻。俄國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廿日表示,俄軍使用高精準度飛彈對烏東兩個地區進行打擊。據科納申科夫介紹,過去一夜,俄國空軍襲擊了烏克蘭七十三處軍事設施,俄火箭炮兵部隊打擊了烏克蘭一千零五十三處軍事目標。此外,俄防空部隊還攔截了烏軍兩枚圓點-U飛彈並擊落六架無人機。

俄羅斯「消息報」廿日報導,俄防長蕭依古透露,在頓巴斯地區的作戰中引入新戰法,將使俄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戰爭。俄羅斯專家稱,俄軍正在實施被稱為「軍事行動戰區隔離」的方法。

俄軍炮兵和飛彈部隊對烏軍目標實施大規模攻擊,僅十九日就對一千二百六十個目標進行打擊,是自二月廿四日俄烏衝突爆發以來的最高紀錄。俄軍在頓巴斯地區採用「戰區隔離」方法,是因為在這裡的鋼筋混凝土工事後面,聚集著烏軍最強大的主力部隊。俄軍承認,頓巴斯地區的烏軍裝備精良、熟悉地形,並儲備了大量武器彈藥。僅美國和英國提供的反戰車系統,就囤積了近三千件。單純的強攻,勢必會讓俄軍付出慘重的代價。

俄羅斯外交部獨聯體事務第二司司長波利修克廿一日接受俄新社採訪時表示,俄國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正按計畫開展,該行動將在北約於烏克蘭對俄國造成的安全威脅被消除後結束。

 
TOP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