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2021年,中國經濟界競猜的題目,已經由今年增長有多高,變成兩個字「復甦」。也就是說,在去年底一間間機構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有說將增長7%的,馬上就有說增長一定過8%的,最後已有說第1季增長一定會過10%的了。但跨年之後誇口的人一下子少了,而是變成家家都在談「復甦」了。之前爭說中國經濟高增長,基點在中國經濟已經復甦,在全球一枝獨秀。現在一下子轉到談中國經濟「復甦」,不是說復甦有多強勁,而是在爭復甦能不能持續,道理何在,太簡單,就是疫情又突然「復甦」了,北京有「戰時狀態」,東北有堪比武漢的封城,情緒多少會受些影響。
但中國經濟界還有些人在更認真地探討,他們不願公開放炮,但私下的討論中有個題目叫宏觀與微觀,大意是中國經濟在過去20年來,都有宏觀與微觀不對稱的問題,現在按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宏觀經濟是好得不得了,但如果去看一個個微觀的數據,又有不同的想法了。
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在經濟學上有不同的分野,比如今天中國宏觀經濟中重要組成部分的貨幣和進出口貿易,古典經濟學中是微觀經濟學內容。所以不按古今、不要太學術,今天中國的宏觀經濟基本上是政府宏觀調控的領域,而微觀經濟又不止於企業而是領域或局部市場的經濟現象。
中國宏觀經濟被看好,主要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去年前11個月的數據,總結起來是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出口出人意料大增,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投資、消費和就業基本穩定等等。
中國的微觀數據得下功夫去找。如有經濟分析師找出一數字,說去年第1季中國有46萬家公司倒閉,包括運營執照被取消的以及自我宣布停止營運的公司,還包括2.6萬家從事出口的企業。這個數據相當重要,因企業是微觀經濟,但確被稱為經濟主體,主體不好,微觀宏觀都好不了。
但這數據有些缺憾,就是不知道接下來去年三個季度,是變好了還是變更糟了。希望其繼續查下去,但不用查的是,去年12月主管當局已下令要各地建立「企業休眠制」,說來內容很長,簡單說就是不要企業倒閉,允許其停業一兩年爭取重上戰場。聽說是因銀行貸款、社保交費、員工待業等問題不好辦,未全面展開。
再一組微觀數據,是有關居民負債的調查統計數據,姑隱調查者大名,只說驚人內容,即中國全國負債人數已經達到7.8億人,而逾期率高達42%,即中國至少有3億人負債逾期,被宣布的不誠實人員的數量已經達到570萬,即每250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賴帳不還,那債有房貸、網貸、信用卡透支等等。
看到這個數據,才會理解過去一年怎會有那麼多金融類公司爆雷,才會曉得網貸平台因何要全線關閉,才會明白中共領導滅蟻行動的大背景,因為民眾欠債,已可撼動江山。
再一組數字,是地方財政。有學者研究地方財政,說中國的財政收支過去五年只有四省二市,即江浙閩粵滬京是正收入,到2019年只剩下上海是正收入。為此有財政專家說轉移支付也算地方收入,那才把地方財政的帳簿弄得可以看。
看了這個數據,就明白有經濟學者最近因何開玩笑,說中國的「土地財政」,已變成「白酒財政」。最近貴州省的國資委,劃走了茅台酒廠8%的股權;河北省府,也從當地第一大酒廠衡水老白乾拿走一成股權,說是給了省財政廳。現在明白什麼意思了。所謂轉移支付,可看東北黑龍江,這省人均GDP倒數第一,一省人過年都有殺豬菜(酸菜白肉鍋)吃,因為中央財政一年被貼人民幣5,000億元,相當大慶油田20年的利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