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遼寧艦航母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首次遠海訓練,大陸中央電視台昨曝光廿四日在東海海域訓練畫面,數架殲—15艦載戰鬥機升空完成多個訓練項目。 這次「跨海區的訓練」,凸顯大陸航母編隊遠航、適應與作戰能力等已大幅提高。
根據央視影片,廿四日上午十一時,在數艘驅護艦伴隨下,遼寧艦上的殲-15慢慢滑入起飛位,隨後在引導下,迅速從遼寧艦滑躍升空。首個架次起飛的是「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飛行員按訓練計劃在空中戰術對抗和加油。
大陸軍事專家滕建群表示,遼寧艦完成作戰任務及飛彈軍事行動已經綽綽有餘。海軍某艦載機部隊副團長盧朝輝也表示,這次訓練和試驗完全在一個陌生海域,訓練情況複雜、對技術要求高,航母著艦未必都是安全。
畫面顯示,中午十二時開始著艦訓練,殲—15對準甲板跑道迅速下滑,機腹後方的尾鉤掛住第二道阻攔索,成功著艦。
藤建群表示,這是一次全要素、全科目的遠海訓練,顯示遼寧號已具備初始作戰能力;這也表示大陸海軍任務從近海防衛往遠海護衛擴展,不只是保護海疆,還要保護大陸的海外利益。
在全要素方面,藤建群指出,此次有大型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船及潛艇等,完整的航艦戰鬥群已成形。艦載機方面,除殲—15,還有預警機、加油機。
演習項目則包括空中預警、空中指揮等體系建成,空中格鬥、對海攻擊、海上補給等,都是航空母艦戰鬥群必有的科目。
遼寧艦在二○一三年十一至二○一四年一月曾赴南海訓練,時隔三年再次跨海區訓練,軍事專家表示,這次訓練「從單艦到編隊」,作戰能力變化大,且艦載機數量由少到多,表明訓練已是接近實戰的演習,而訓練由簡單到複雜,也表示中國航母將在遠洋彰顯軍事存在。
前一天在黃海海空域訓練中,多批次殲—15從遼寧艦起飛升空後,開展空中加受油訓練。專家解讀,延長艦載機滯空時間讓「短腿變長腿」,航母艦載機的作戰條件相對惡劣,加受油可使「空中利劍」發揮到極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