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RCEP滿4個月 專家:提振全球貿易信心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出版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2/05/11 第5175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RCEP滿4個月 專家:提振全球貿易信心
特斯拉上海廠 再傳停產
疫情擋路 台商西進拓銷受挫
體驗+文創 台商在陸開發新商機
陸綠能容量 已逾10億千瓦
陸去年實體企業淨利 創十年新高
福州台青基地 金融服務站掛牌
儋州洋浦推自貿港「樣板間」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RCEP滿4個月 專家:提振全球貿易信心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已滿4個月。外界持續關注RCEP給亞太區域釋放的紅利。澳大利亞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何逸舟表示,RCEP正式生效有助於推進亞太地區一體化發展,深化多邊經貿合作關係,同時極大提振全球貿易信心,有助於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優化升級。

中新社報導,RCEP現有15個成員國,包括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5國以及東協10國。「成員國之間原來的雙邊經貿關係主要基於資源稟賦和市場稟賦的優勢互補。」何逸舟指出,這種關係在RCEP多邊經貿體系中得到更好補充,有利於形成更加多元、更加深層次的經貿合作關係。

何逸舟認為,RCEP通過市場優勝劣汰的機制,倒逼各成員國加速去完成產業的轉型升級,各跨國企業主體在經貿合作過程中揚長避短,從而能夠更好地實現走出去。

「RCEP深度融合本身就蘊含巨大商機,也延伸出更多新的投資領域和合作契機,自然也就創造出新的經貿環境。」何逸舟舉例稱,譬如可圍繞亞太地區具備共性的新生代群體,打造包括服務業、教育業、遊戲製作和運動穿戴等在內的全新的業態和市場,還可圍繞亞太地區的公共衛生和安全,共同推進大型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

當前,新冠疫情肆虐、地緣政治突發等因素共同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貨運和經貿往來受阻,產業鏈和供應鏈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與此同時,受經濟增長乏力和原材料價格上漲雙重壓力影響,全球貨幣政策趨勢性收緊,貿易保護主義也有所抬頭。

對此,何逸舟指出,一些逆全球化的做法最終導致世界經濟成本提高、全球整體的經濟效率下降,跨國企業的正常經營和利潤也受到較大影響。

「在這種背景下,RCEP正式生效對於打造亞太商貿圈和亞洲大市場意義重大,對於開放型世界經濟和經濟全球化也有重要貢獻。」何逸舟指出,RCEP的核心價值在於加速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化經貿合作關係。

「對於跨國企業的管理者而言,如何敏銳把握RCEP創造的政策紅利以及深刻理解RCEP賦予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新內涵,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何逸舟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機遇與挑戰並存,作為跨國企業的負責人,一方面要秉持信心,越是在被動的環境中,越要堅定擁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經濟全球化;另一方面,也要靈活調整投資策略,選擇更多有生命力、符合世界人民利益,而且有助於推動人類共同進步的領域和方向。

 
特斯拉上海廠 再傳停產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由於供應商的員工涉疫暫停供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昨(10)日傳出再次停產訊息,陸媒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稱,工廠最快於今日起逐步恢復生產。另中國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受本土疫情影響,4月特斯拉中國大陸銷量僅1,512輛,較上月6.58萬輛大減超過97%。

特斯拉停工傳聞來自路透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廠因供應商中的線束製造商Aptiv(安波福)員工染疫,改採「靜默生產」影響供貨,所以不得不在周一(9日)暫停生產。

這是4月19日復工後,特斯拉上海工廠時隔三周再次面臨停擺,也是此輪疫情以來的第三次。

綜合新浪科技、第一財經等陸媒報導,雖安波福否認暫停向特斯拉供應線束產品,特斯拉官方也回應稱,「目前暫未收到有關上海工廠停產通知」,並指可能是物流有些滯後,但有消息人士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廠確於9、10日停工,最快11日起陸續恢復生產。

安波福是國際汽車零組件大廠德爾福與上海三聯線束公司的合資企業,其嘉定工廠主要向特斯拉、通用汽車供貨,但該廠8日出現陽性感染者。

統計大陸共有186家上市企業直接或間接為特斯拉供應零組件,其中長三角江蘇省、浙江省、上海市的供貨商分別達48、33與17家。

另中國乘聯會10日公布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工廠4月僅生產新車1.2萬輛,交付量(銷量)較上月6萬5,814輛,大幅縮水至1,512輛。

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目前Model 3、Model Y各車型預計交付日期均要等待至少十周以上,其中Model 3後輪驅動版時間最長,需等待20到24周。

 
疫情擋路 台商西進拓銷受挫
記者陳政錄/專題報導/經濟日報
過去兩岸大小展會不斷,台商像遊牧民族,一站又一站深入大陸市場布線,但自兩岸關係生變、新冠疫情爆發後,西進拓銷渠道大受打擊,如今,大陸本土疫情又起,台商擔憂榮景不再,必須另闢新路。

譬如「台灣名品展」,貿協原一年登陸最多辦九場,至2016年底,共促成168億美元(約新台幣4,947億元)商機,但2017年僅敲定兩場後淡出,功能分散至大陸其他既有或新辦展會,如海交會、哈洽會、東博會、南博會、魯台會、廣交會等。

2020年新冠爆發後,因防疫要求和隔離措施,電電公會長年協助台商拓銷華東、華中市場的昆山、馬鞍山及襄陽三大電子資訊博覽會也面臨無限期展延。其他展會也紛遭延期、線上舉辦等。

將邁入第24屆,對兩岸經貿有指標性意義的福州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海交會),原定5月18日舉辦,年初就邀請台灣各地方協會、產業團體,盼抓住疫後復甦契機,成為今年首個大規模對台展會,不料,近期大陸疫情多點蔓延,有參展台商已收到通知,展會擬延至6月底。

面對展會暫停,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不諱言,「主要就是疫情」,沒辦法面對面談「效果差很多」。

鄭富雄提到,兩岸產業鏈互補性高,累計二、三十年合作基礎,只要貨運正常影響其實不大。公會也以「京台科技論壇」等對話管道,和層級較高兩岸企業家峰會平台,開拓商機,並計畫在新能源、碳中和、高科技等領域擴大合作。

但對中小型台商,尤其小商品、食品、伴手禮來說,衝擊甚深。高雄市世貿會展協會理事長何玲玲說,疫情第一年,透過上年度累計訂單和「宅經濟」,台灣罐頭、乾貨銷量不錯,但第二年除有固定業務大品牌,小型業者就有影響了。

 
體驗+文創 台商在陸開發新商機
記者陳政錄/專題報導/經濟日報
面對兩岸展會曝光度大減,不少甫登陸發展的台青,及從事兩岸商貿多年的台商,仍積極尋求新機遇。

來自澎湖的柳政鴻,2021年初在福建莆田湄洲島開設「世界螃蟹館」,展出千件甲殼類生物標本,同時推銷澎湖或有台灣味的伴手禮、文創商品。他上大學時隨家人以五金、伴手禮為主赴陸參展,後來以家族收藏的甲殼類標本,契合兩岸海洋環保意識氛圍,在廈門開了第一間「世界螃蟹館」。

合約到期後,適逢疫情爆發,柳政鴻將螃蟹館搬到更適合長期發展的湄洲島,並以「駐陸台青」身分,協助無法赴陸的親友到各地參加展會,拓銷台灣產品。目前世界螃蟹館除了生態教育,開發貝殼版畫等DIY文創商品,還引進澎湖伴手禮,盼在疫情後開創文旅新商機。

從事兩岸進出口報關、物流、倉儲多年的浙江鴻疆商貿總經理唐詮糧,透過打造台寶良品、台寶我家品牌,並開設台灣商品體驗館,搭建線上、線下結合電商通路。唐詮糧表示,近年局勢變化下,台商赴陸參展曝光度有限,加上大陸海關趨嚴、透過小三通等渠道進口的台灣商品在淘寶上參差不齊,如何拓銷優良台灣商品、營造好口碑成為重要課題。

 
陸綠能容量 已逾10億千瓦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能源局9日發布消息稱,2021年全大陸可再生能源(綠能)取得諸多里程碑式的成績。截至去年底,大陸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10.6億千瓦。

中新社報導,截至2021年底,大陸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0.6億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44.8%,其中水電裝機3.91億千瓦、風電裝機3.28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3.0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798萬千瓦。

2021年全年,全大陸水電新增裝機2349萬千瓦、風電新增裝機4757萬千瓦、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5488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新增裝機808萬千瓦。全大陸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4853億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13401億千瓦時、風電發電量6556億千瓦時、太陽能發電量3259億千瓦時、生物質發電量1637億千瓦時。

大陸國家能源局還透露,2021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完成情況較好。2021年下達全大陸最低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為29.4%。2021年實際完成值為29.4%,與2020年同比增長0.6個百分點,與2021年下達的最低總量消納責任權重29.4%持平。

 
陸去年實體企業淨利 創十年新高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上市公司2021年「成績單」陸續披露。市場數據統計顯示,實體上市公司共實現淨利潤2.7兆元(人民幣,下同),占全部上市公司的53.4%,為2011年以來最高值。

新華社報導,中證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宏勝指出,這是實體上市公司淨利潤占比近三年來首次超過五成,營收和淨利潤增速也高於A股整體水平,表明金融讓利實體企業持續取得一定成效。

截至4月30日,除11家公司外,境內480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1年年報。統計顯示,上市公司2021年共實現營業收入66.3兆元,淨利潤5.1兆元,同比分別增長19.3%、19.8%。上市公司利潤中位數為1.3億元。

一組數據說明上市公司作為實體經濟基本盤的地位更加鞏固:2021年,實體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45.0%;營業收入相當於同期GDP的49.3%,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上市公司員工總數較上年增加3.9%;人均薪酬較上年增加11.4%。

同時,上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創新力度。

2021年,實體上市公司投入研發經費1.3兆元,同比增長24%;研發支出超過10億元的公司數量,由162個增長到215個。

實體上市公司研發強度(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2.5%,高於規上工業企業平均水平。

其中,創業板、科創板研發強度,分別達到4.9%、9.0%。

 
福州台青基地 金融服務站掛牌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福州市台江區台胞金融服務站9日在福州華優匯創閩台家園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掛牌。廈門銀行福州分行與華優匯創閩台家園通過深化合作和資源互補,為在榕台胞台企就業創業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中新社報導,近年來,福州華優匯創閩台家園台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協助台青創業項目在榕發展,目前已有20餘家台企入駐。

「我們在這創業,其實不外乎就是要解決開拓市場與資金的需求。」從事影視和榕台貿易的台灣青年劉啟佑說,通過台胞金融服務站,直接對接廈門銀行,針對台胞有一系列的政策與服務,可以感受到在福州創業無後顧之憂。

在榕創業的台灣青年柳鍾偉也表示,到大陸就業創業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資金,華優匯創閩台家園與廈門銀行的合作讓台灣青年生活、工作更有保障。

作為大陸首家具有台資背景的上市城商行,廈門銀行聚焦台胞台企,致力於提供更多特色化、差異化、多元化的對台金融服務。今年以來,該行先後推出了20家首批台商特色支行,輻射服務區域內的台胞台企客戶。

據廈門銀行福州分行台商業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通過對台特色支行+台胞金融服務站,密切服務在榕台胞台企。福州台江區也將聯手打造更多金融服務直通車,為在榕台胞就業創業提供更有力量和溫度的保障。

「近年來福建惠台政策頻繁發布,從台企專項減稅降費、擴大閩台經貿合作到台胞人才引進補貼、實習創業支持以及台胞投資法的修正等,無不體現了對台胞安居樂業的支持與關心。」廈門銀行台籍員工鄭瑞昇表示,作為一名台胞、同時又是一名金融從業者,從中受益匪淺。

 
儋州洋浦推自貿港「樣板間」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海南官方9日公布《關於支持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在儋州洋浦打造自貿港「樣板間」,全域先行先試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等一系列海南自貿港早期安排政策,在更大範圍為全島封關運作做好壓力測試和積累經驗。

中新社報導,儋州在海南全省市縣中土地面積最大。此前,海南僅在不足2.3平方公里的洋浦保稅港區先行先試自貿港特殊政策。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後,自貿港政策實施和壓力測試範圍將擴大到超過3千平方公里。

《若干意見》提出七個方面的支持措施,涵蓋空間布局、產業發展、設施建設等。在總體定位上,海南將儋州洋浦定位為自貿港政策壓力測試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臨港經濟引領區和海南自貿港區域中心城市。下一步將積極對接國際高水平經貿規則,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和《數位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的一些關鍵要素,與自貿港政策制度相結合,率先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

為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洋浦將加快建設「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和多功能國際海事服務基地,加快建設中國大陸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門戶港、國際集裝箱樞紐港、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成具有高水平資源配置能力的區域國際航運中心和港航物流供應鏈服務中心。

根據規畫,儋州洋浦將充分運用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徵關稅、零關稅、保稅維修再製造等自貿港政策,形成石化新材料、港航物流、商貿服務3個千億元人民幣級業態,健康食品加工、高端旅遊消費品製造等超百億元產業集群。

 
精算企業的「環境負債」,讓你的ESG報告更可信
因應氣候變遷危機,各大企業爭相推出ESG報告,但與此同時,這些五花八門的報告有多少可信度,也漸漸受到質疑。而且,無論環境、社會還是治理,全都不算是一種財務衡量指標。我們究竟該如何評估企業廣布在整條價值鏈上的ESG作為?本文將給你解答。

老闆說Don't get smart with me,不是在讚美你聰明!
Smart也有貶意,像中文裡的「自以為聰明、耍小聰明」。"Don't get smart with me."裡的smart就是取這層貶意。經常用在上對下,例如媽媽叫小孩去倒垃圾,小孩回嘴說,你自己也可以去倒,這時媽媽可能會說:Just take out the trash like I asked you to, and don't get smart with me.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