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上了一台小小的計程車,和司機有一段令人省思的對話。
司機說:「你看,街角那一棟大樓,已經建好這麼久了,也沒人搬進去住!」
我看看那棟大樓,聽說那棟是「先建後售」,應該近期會開始賣吧。
「可是,每晚開這麼亮,建商要繳很多『公共電費』耶!」他說:「如果是我就不會這樣做。」
然後,司機又提到另一間。
「你看,角落另一間辦公大樓,也蓋好很久了,空在那邊,不知道要幹嘛。」他說:「你知道,一蓋上去簽了契約就要開始『繳稅』耶?」
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然後,司機講到自己的車。
「我跟你講,我這輛破車已經十幾年了!其他同業的每三年就換一次車,你知道,那有很多『車貸』要繳耶!」
我搖搖頭。這輛車雖然沒要他繳一毛錢車貸,但他也因為這輛破破爛爛的車,而損失了多少客人?要不是那條路上剛好沒有計程車,我還不想攔這輛爛車呢!
這段對話,我有一點感想。
我發現,有些努力過生活的窮人,之所以一直無法改善而繼續窮下去,是因為他們每次看到別人比他們「豪奢」的時候,總是會拿來「自我警惕」。
然後,雖然很努力很努力的降下了「支出」,卻無法花相同的努力去增加「收入」。
我懷疑,他們根本不肯花力氣在「收入」的增加上,只是一眛的想辦法「避免支出」。
看,這位司機先生,從頭到尾和我講的都是要付那些錢?他可能連想都沒去想過,蓋大樓、買新車的背後,可能多賺多少錢。
故事還沒說完。
我忍不住告訴他:「你想想,如果你買一輛新車,最好是Wish啦,大台的,可以載機場或觀光客,收入大增?」
「然後,」我繼續說:「可能因為你的車很棒,還會有公司固定找你跑外縣市。」我想起和我們公司長期配合的那幾位司機。
沒想到,那位司機聽了竟說:「啊呀,少年人不懂,多一筆車貸,怎麼賺都賺不回來!」
我有點不服氣,稍稍的回了一句:「那就再多拉生意、再賺更多一點點啊!」我以前算過,如果車貸四年48期,每個月繳大概1萬出頭,據我所知,計程車的收入的落差大約也是這樣,如果他努力的擠入頂尖的計程車司機一族,可能為他創造更多的收入,以及「存更多」的機會。
司機堅持:「不可能啦!少年人,沒有先省錢,哪裡來賺錢啊?」
我真的很想告訴他,以計程車來看,這輛破車,真的讓很多人不想上來。
我想到的已經是最簡單的方法了。
「少年仔,要節儉,才會好野。」他說。
「了解!」我說:「省錢,賺大錢!」
付了100元,我決定還是保留了所有的批評,反而稱讚了一下他的車小而溫馨,然後,目送那輛小小的車子,巍巍晃晃的離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