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coronavirus 2, SARS CoV-2)感染會引起新冠肺炎(COVID-19),該病感染力強,造成咳嗽、發燒、缺氧和快速進展,高死亡率,是21世紀人類的最大共同敵人,該病來勢洶洶,一發不可收拾,2020年3月被列為全球大流行,許多國家因而進入三級或四級警戒,嚴格執行社交距離和隔離策略。 在三級和四級警戒期間,勒令商店停業、學校停課、一些公共場所關閉,如公園、圖書館、健身運動中心、餐廳、宗教活動聚會等,大量減少民眾從事活動和運動的機會,但這是必要的策略,民眾應全力配合。但是,如此也會增加許多靜態生活的型式,久之活動量減少,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平時提倡身體活動,其立意在於運動可帶來許多健康益處,包括減少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和癌症風險。在三級/四級警戒期間,運動中心和公共場所都關閉,平時在運動中心從事運動民眾,無法再去中心運動,家中也沒有相關設備,結果身體活動量降低。
先前美國的橫斷式研究發現,COVID-19封城期間約3成成年人活動量減少(這些成年人原先都從積極從事活動的民眾)。民眾長時間坐在電視、電腦網路前,容易增高罹病風險,包括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和一些癌症等。
另一方面,疫情嚴重和高死亡率,不但擔心自己和親友罹病,且目前疫情尚未完全緩解,自我隔離的無奈、無法探視親人或相聚、失業危機等,有些人甚至於還要承受著親人去世的不幸等,帶給民眾莫大的心理壓力。
研究推估全球約有9億人口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包括憂鬱和焦慮症,成為COVID-19三級/四級警戒期間,必須同時注意的另一課題。
在2021年5月的BMC Public Health期刊中,英國、美國、法國和澳洲學者共同報告該國封城期間橫斷式多國研究,民眾的身體活動量和心理健康狀態。研究方法為網路普查,在2020年第二季進行,共得問卷2541份,並應用問卷量表評估身體活動量和心理健康,利用電子運動手環計步器記錄每日步行數,另記錄每日坐著和看螢幕時數來評估靜態生活。
結果發現,美國和澳洲資料顯示,在封城之後,原先排程的身體活動量顯著減少,澳洲年輕人最嚴重,英國中年人則較好些;未排程的活動量減少的情形以年輕人最多;每日步行數減少約2000步(約100大卡熱量),靜態生活型式明顯增加,又以年輕成人最普遍。封城期間伴隨心理健康指數的明顯下降,以女性最嚴重。
其他研究也指出,減少身體活動量和靜態生活型式,會衍生諸多心理問題,據估計6成會出現輕度至極重度的壓力感,焦慮的盛行率為33.7%,憂鬱症為57.9%,女性、年輕人和銀髮族都較為嚴重。
總之,值得再度強調的是,COVID-19三級警戒期間,自我隔離和限制外出有其必要,民眾應全力配合落實,才能儘早控制疫情,但也需自立自強,在家運動,減少靜態生活型式。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