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中火輸煤廊道大火 重罰500萬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1/06/11 第513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中火輸煤廊道大火 重罰500萬
記者趙容萱、喻文玟、吳姿賢、黃有聯合報
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輸煤廊道昨突冒火光,高十公尺、長二七六公尺的輸煤廊道瞬間陷入火海,並倒塌路面,差點波及堆煤區,現場濃煙四竄。大火燒了四個多小時,台中市環保局進行附近空品監測PM2.5達九十微克/立方公尺,已是「紅害」,周邊並有明顯粒狀汙染物與異味散布,依違反空汙法重罰五百萬元。環團質疑該事故是「管理失控」,是排放有毒空汙的公共傷害事故。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說,若燃燒煤炭又未經任何空汙管制設備就直接排放出去,毒性很強。根據美國肺臟醫學會公衛報告指出,燃煤所產生的毒物包括「世紀之毒」戴奧辛,還有汞、砷、鎘、鉻、鎳、鉛等致癌重金屬,以及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乙苯、乙烯、甲醛。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質疑是「管理失控」導致,指燃煤是「萬毒之首」,此次事故排放大量有毒空汙物,是公共傷害事故,呼籲中火應盡速去煤。南部反空汙聯盟發言人李建誠說,老電廠易出狀況,從高雄興達電廠跳機及故障,再到中火失火,都顯露出電廠存在許多管理問題,若沒提前部屬,一旦出狀況就難以收拾。

這座輸煤轉運塔TR-62與廊道昨早約七時冒火花,隨即烈焰沖天。台電台中電廠副廠長李枝榮說,輸送帶是採自動化系統,並有監視感測器,起火當時正在輸送生煤,廠方人員接獲感測器警報,也有工作人員抬頭發現運送帶起火,有人先用廠內消防泵滅火,也有人通報消防單位。

輸送帶一段一段塌陷掉落,包覆的鐵皮也扭曲變形,連支撐的鋼骨結構都燒到彎曲。台電強調,初步了解運煤皮帶為橡膠材質,因此產生濃煙,起火原因及事故由消防人員調查,但非煤場火災,更不是電廠火災,也不影響供電;目前燃煤尚有十五天安全存量,各機組也正常運轉,短期內卸煤方式可先採陸運替代,不影響電廠用煤供應。

台中港務消防隊說,起火原因不明。火勢直到中午十一時許才控制,幸無人員傷亡。

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說,火警影響下風處空品,汙染物飄向彰化縣,彰化也監測PM2.5達九十微克,兩縣市合作罰中火最高五百萬元罰鍰,並督促做好相關善後工作。

 
暫停逾4年…未來幾周內 重啟TIFA會議
記者張文馨、張筠、陳熙文、丘采薇聯合報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十日發布新聞稿表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十日透過視訊會晤台灣政務委員鄧振中,承諾未來幾周內舉行第十一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這是戴琪三月十八日宣誓就職以來,首次與台灣對口聯繫,並重啟已暫停逾四年的貿易和投資商談。

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戴琪在會中強調美國貿易和投資關係的重要性,並強調拜登政府以勞工為中心的貿易政策優先;戴琪也表達美國持續有興趣在多邊組織裡,與台灣在共同關切的議題上合作。

鄧振中表示,我方在去年八月宣布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充分顯示我推動國際化,以及深化與美國雙邊經貿關係的決心;台灣是國際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也是美國可信賴的夥伴。

針對已經停開四年多的TIFA,戴琪和鄧振中在會中承諾,將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主辦下,幾周內舉行第十一屆會議。

行政院官員說,台美對談確有進展,鄧振中曾於日前提及,台美經貿往來密切,已經到了該透過台美TIFA處理的時間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七日在國會眾院表示,拜登政府正在進行與台灣的貿易和投資對話,且有望恢復在川普政府時期暫停的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華爾街日報九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戴琪將與台灣貿易代表對話,這將強化美國與台灣的連結。

部分對台友好的美國國會議員期待美國與台灣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但根據白宮資深官員表示,拜登政府尚未決定此事,不過重啟對話將讓雙方重拾先前的議題,美台貿易關係也將加深。

路透報導,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的台灣專家葛來儀曾表示,拜登政府尚未決定是否要進一步與台灣簽署雙邊貿易協定,但蔡英文總統希望在八月公投前取得與美貿易談判的進展;不過美台貿易對話可能增加美中之間的摩擦,讓北京政府認為美國的「一中政策」在減弱。

美台一九九四年簽署「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為雙邊經貿高層諮商管道,也標誌美台合作應對北京當局在經濟上的壓制;一九九五年召開首場會議迄今,共舉行十次會議,最後一次為二○一六年,該對話被川普時期的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暫停,賴海哲將台灣視為美國進口貿易的阻礙,力挺美中貿易協議,TIFA停開超過四年。

 
鄧振中:台美經貿關係非常重要
記者丘采薇、陳熙文、張文馨/台北聯合報
美國貿易代表署十日發布代表戴琪與我國政務委員鄧振中視訊會議,戴琪與鄧振中承諾將舉行第十一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鄧振中昨天表示,現在國際情勢變化很大,台美經貿關係非常重要,對台灣很重要,對美國也很重要,要共同找出深化的方法。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指出,戴琪強調台美貿易投資關係的重要性,並說明拜登政府貿易政策的優先事項是以勞工為中心。鄧振中與戴琪另同意,雙方將在APEC及WTO等多邊組織架構下持續合作。經貿辦表示,此次視訊會議,雙方對話氣氛融洽且具建設性。

鄧振中坦言,他與戴琪談話有談到台灣去年宣布開放含萊劑美豬,「我們為了要推動國際化,為了增加與美國的關係,解決長期與美國的問題,做了這個決定。」

鄧振中說,他與戴琪會談時,主動談到政府去年開放美豬的問題,「這是很困難的一個決定,但我們為了要推動國際化,為了增加和美國的關係、解決長期和美國的問題,做了這個決定。」

台美TIFA談判停滯多年,上一次談判是二○一六年,鄧振中說,現在國際情勢變化很大,怎麼樣去深化台美經貿關係,必須找出共同的方法,「不好停在過去那種關係,要怎樣更好,用什麼方法,正式議程開始會有討論。」

鄧振中說,他在會談中提到,我國有與國際接軌、與美國深化關係的決心,「這表示我們不只是講在口中,實際上也有具體的作為。」他表示,戴琪過去長年在美國國會做事,「我們的豬肉問題,在美國國會有很多議員關心,她說她了解這個事情。」

行政院經貿辦公室昨天發布新聞稿證實,美國貿易代表署大使戴琪和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於台北時間六月十日舉行視訊會議。雙方同意將在未來數周內,召開第十一屆TIFA會議。我駐美代表蕭美琴表示,TIFA會議原則上會以視訊進行。

 
疫情衝擊內需 5月受僱人數恐減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五月爆發本土疫情,衝擊內需產業。主計總處昨指出,五月國內疫情升溫,一下子就進入全國防疫三級警戒,對內需產業之負面衝擊可能比去年更大,預計負面效應將從工時、薪資減少,逐步擴大到受僱員工人數減少。

主計總處昨發布四月底受僱員工人數為八百一十七萬人,較上月底增七千人,其中住宿及餐飲業增加五千人,製造業增加二千人;若與上年同月底比較,亦增九點一萬或百分之一點一三。

不過,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說,若和二○一九年十二月底尚未爆發疫情相較,四月底受僱員工人數仍減少四千人,就業市場已漸漸回溫到疫情前水準。不過,五月再度爆發嚴重疫情,將衝擊勞動市場。

陳惠欣指出,這波疫情衝擊主要仍在住宿餐飲、觀光休閒、交通運輸等內需產業,預計廠商會先實施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因此會先反映在工時減少,接著是薪資減少,最後是受僱員工人數減少。

她進一步指出,以去年五月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和疫情發生前二○一九年底相較,各業受僱員工總計減少十一點五萬人。

其中,住宿餐飲業受僱員工人數減五點一萬人、汽車客運業減二千人、零售業減一點三萬人、藝術休閒娛樂業減五千人,旅行社則減四千人。換言之,去年五月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和疫情發生前相較,內需產業受僱員工數減少七點五萬人之多。

陳惠欣分析,去年疫情衝擊是漸進式,除內需外,因全球需求萎縮,衝擊到產業;今年疫情衝擊目前主要以內需為主,產業尚未受衝擊,疫情來得又急又快,一下子就進入三級警戒,對內需產業的負面衝擊恐會更大。

 
太陽能三巨頭向政府請命 促調高躉購費率
記者張瑞益、陳昱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太陽能模組三巨頭聯合再生(3576)、茂迪、元晶昨(10)日共同發布聲明向政府請命,期盼政府重新調整躉購費率,以利推動國內太陽能產業順利發展,若無法獲得有效解決,今年政府太陽能新增裝置量3GW(10億瓦)的目標很可能將失敗告終。

這份聲明由聯合再生董事長洪傳獻、茂迪總經理葉正賢、元晶董事長廖國榮共同署名。今年以來,太陽能產業面臨「內外交迫」的窘境,除了因原物料飆漲,今年以來太陽能模組成本至少大漲20%至25%,另一方面,以目前電廠建置成本,電廠開發商毫無利潤可圖,嚴重衝擊太陽能產業未來發展,業者聯合向政府請命,期盼重新調整躉購費率,解決業者困境。

政府今年的躉購費率是依去年9月至10月蒐集市場相關的原物料價格資訊,在11月訂下今年政府的躉購費率,不過,去年第4季相關原物料包括太陽能板輔材、玻璃、鋁框及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價格大漲,讓業者大喊吃不消。太陽能業者透露,政府躉購費率至少應較2019年調漲3%。

業者指出,現況就算把手上的舊訂單全部賠錢出貨,但新接的訂單不可能大幅漲價反映,而開發商在政府先前已公布躉購費率下,中間的獲利是以去年第3季的原物料成本為計算基礎,以目前電廠建置成本,電廠開發商根本無利可圖,台灣全年光電建置量難以提升。

近日市場甚至出現電廠開發商放棄開發案,主要原因就是採購太陽能模組的成本大增,而且建置所需的鋼構不僅漲幅更大,廠商拿現金還不一定能買到鋼構料,其餘包括水泥、人工成本等也明顯揚升,因此才傳出開發商寧願付違約金,也要忍痛放棄開發案的情況。

由於國內太陽能產業可能再度呈現惡性循環慘況,因此業者同步串聯,以聯合再生、茂迪、元晶等三巨頭為首,共同向政府請命,期盼主管機關重新檢討費率。

 
事業紓困申請 不踴躍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推動紓困4.0,截至9日,個人紓困補貼部分已撥付574.3億元給368萬人,但事業紓困部分僅撥款1.65億元。國發會昨(10)日說明,事業紓困自受理日起僅兩日,申請、審核都需要時間,呼籲有需要的民眾與企業一定要踴躍申請,不要放棄。

國發會昨日於行政院院會報告「紓困4.0執行情形」,對於可能需要紓困但尚未被方案涵蓋到,例如部分工時人員,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他已要求相關部會繼續盤點、滾動檢討,提出對策方案,從寬、從優、從速讓國人得到照顧,以回應外界期待。

至於事業紓困新增商業服務等六大行業,其中單商業服務業就編列高達427億元預算,但受理至9日止,僅撥款1.65億元。對此,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說明,這部分的紓困申請是7日才啟動,且申請、審核都需要時間,接下來預料申請會更踴躍。

吳明蕙表示,這次紓困對象,除受營業額衝擊50%以上的事業,還多一個配合防疫命令停業者,紓困補助比去年更多,有需要的業者一定要來申請,不要放棄,政府會協助企業與員工,一起度過這次衝擊。

國發會指出,紓困4.0方案宣布後即啟動第一波行動,在4日就將個人紓困現金自動匯入民眾帳戶;第二波紓困行動,自7日起開始受理個人及事業紓困申請及貸款申請。

截至4日,第一波個人紓困,就完成去年已有帳戶撥款人數比例達99%,從15日起,則將自動對257萬名兒童發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勞工紓困貸款也將開始受理。

國發會統計,截至9日,包括關懷弱勢、急難紓困及個人薪資補貼等,已發放約574.3億元、嘉惠368萬名民眾;針對商業服務業、觀光業、教育事業等企業薪資及營運成本補助,已撥款約1.65億元;紓困貸款1.0至今已核貸約3.5兆元 ,其中4.0有251億元。

 
國際財經要聞
臉書開放全員申請遠距工作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社群媒體巨擘臉書加碼擴大彈性上班政策適用範圍,從6月15日起,所有員工都能申請全職從事遠距工作;另外,IBM本周告知完成疫苗接種的員工,9月7日起能回辦公室、不必戴口罩。

財經網站CNBC報導,先前臉書只有特定職級的員工才能申請遠距工作,且各部門規定不同,現在則對全員開放。但轉換成永久遠距工作並搬家到不同城市的員工,薪資可能依當地市場行情調整。

對於有必要進公司的員工,臉書建議每周至少半數時間待在辦公室,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人將適用於混合上班制。該公司計劃9月之前以50%的人流管制開啟辦公室,暫訂10月能讓想進辦公室的人全員回歸。

臉書同時宣布,在2021年剩下的日子裡,員工有20天時間,可選擇在任何地點工作,只須先取得工作授權。

臉書也打算逐步放寬到允許跨國界的遠距工作,6月15日起,能為想從美國搬到加拿大的人提供遠距工作的支持;基於角色和團隊戰略,在歐洲各地、中東和非洲的人員也能搬到英國從事遠距工作。以前僅有技術和招募人員可以這樣移動。

蘋果公司(Apple)上周通知美國員工,9月起每周回辦公室工作至少三天。

 
韓半導體員工擬先接種疫苗
編譯葉亭均、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10日引述政府和產業消息人士報導,南韓政府正考慮讓包括晶片和電子產業在內的重要企業員工接種疫苗,以避免生產中斷。勞動部已發函給三星電子、SK海力士、以及LG等企業,詢問他們對新冠疫苗的需求。

KDCA及勞動部表示,他們正與各政府機構討論這類選項,但尚未明確決定。

三星電子、SK海力士、樂金電子證實已接到徵詢信函。

南韓的新冠疫苗接種進度起初緩慢,但政府現在正試圖提高接種率。其中一項計畫是為24小時輪班作業企業的員工和經濟不可或缺的企業員工提供疫苗。

南韓2月底開始接種新冠疫苗,首劑接種人數到10日突破1,000萬,接種率達19.6%;國防、外交相關人員10日開始施打僅需接種一劑的嬌生疫苗。

此外,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決定,對四家國內外藥廠正在開發的共七種新冠肺炎治療藥物補助20億日圓,用於在日本國內進行臨床試驗與申請核准手續等。日本讀賣新聞報導,這四家藥廠分別是英國葛蘭素史克藥廠、美國輝瑞大藥廠、日本的中外製藥與小野藥品工業,每家最高補助6億日圓,盼能加速藥物開發。

 
USTR:戴琪與鄧振中討論貿易投資 擬數周後會談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路透報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布聲明指出,美國貿易代表戴琪10日與台灣經貿談判代表鄧振中舉行視訊會議,討論貿易與投資議題,並同意「未來數周」將在AIT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主持下,舉行「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委員會」(TIFA Council)會議。
 
通膨上升大宗商品吸引力增加 油價走揚
紐約10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今天公布5月消費者物價年增5%,高於市場預期。通膨率延續數個月來的上升趨勢,有助提升市場對大宗商品等資產的興趣,支撐國際油價走揚。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7月交割價上漲33美分,來到每桶70.29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8月交割價上漲30美分,來到每桶72.52美元。

 
美股早盤漲逾200點 未受通膨增幅高於預期影響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5月通膨升幅高於預期,似乎未影響投資人的信心,美股三大指數10日早盤全面上漲,道瓊工業指數漲逾200點,而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漲幅較小。

道瓊工業指數10日早盤漲218點或0.6%,標普500指數漲0.4%,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2%,費城半導體指數漲0.2%,台積電ADR小跌0.2%。

勞工部10日表示,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一年前上升5%,不僅比市場預期的4.7%來得大,也是以2008年夏季以來的最快速度攀升。

市場憂心通膨增溫的情緒,對上月的股市造成影響,因為投資人擔心物價上漲,將提高企業的成本、推升美債殖利率,並使聯準會(Fed)收回寬鬆貨幣政策。

Vital Knowledge創辦人克里薩富利(Adam Crisafulli)表示:「5月CPI不太可能大幅改變股市走勢,而且仍有指標顯示,通膨動能將在未來幾個月減弱。」

許多經濟學家也說,5月的中古車成本大增,很可能扭曲了通膨數據。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中古汽車和卡車上月價格大增逾7%,貢獻上月物價的三分之一漲幅。中古車價格大漲,可能反映了與疫情及汽車供應有關的暫時現象。

 
要聞
個人房地合一稅 增近90%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統計前五月個人房地合一稅約66.9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近九成。若再觀察土地增值稅、契稅等房地交易相關稅目成長情形,房市堪稱熱絡,不動產專家解讀,這是在房地合一2.0上路前的拋售潮所致。財政部官員表示,稅收不是唯一指標,且稅收入帳會有一定遞延期,仍待長期觀察。

今年5月個人房地合一稅實徵淨額為15.9億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僅次於去年12月的23.6億元;累計前五月則創同期新高;觀察六都表現,台北市、新北市前五月分別成長1.7倍、1.3倍,其餘四都也有六成至九成左右的增幅。

六都中,在個人房地合一稅為國庫貢獻最多的為台中,累計前五月共15.6億元,占全台兩成三;高雄累計9.5億元居次,新北、台北分別以8億元、7.8億元緊追在後。

此外觀察土增稅,官員指出,5月共有五縣市稅額年增1億元以上,包括新北市、桃園市、高雄市、新竹縣及台南市。其中新北是土增稅最大功臣,光是新北就較去年同月增加了12億元,成長顯著。

官員分析,新北主要由於法拍土地有大額稅款入帳,加上近年市地重劃帶動土地交易所致;桃園則有金控公司購入土地,但基於保密原則無法透露是哪家金控。

不過查詢公開資訊,有可能是國泰人壽5月購入桃園大溪土地,布局物流園區,可能挹注了5月的土增稅成長。

 
七項稅收創高 證交稅最亮眼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10)日公布最新稅收統計,今年5月稅收2,932億元,年增近三成;前五月累計稅收8,932億元,是歷年同期新高,年增近兩成。其中包括證券交易稅、營業稅、關稅、房屋稅、遺產稅、菸酒稅、契稅等七稅目累計稅收都創歷年同期新高。

又以證交稅最亮眼,5月就進帳294億元,是歷年單月新高,也是連20個月正成長。

台股熱絡寫下驚奇5月天,帶動證交稅挹注國庫,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昨日表示,證交稅寫下四項新高,包括5月稅收294億元、日均成交值5,781億元,都是歷年單月新高;以及前五月稅收1,098億元、日均成交值4,651億元,則是同期新高。

陳玉豐指出,前五月證交稅年增率高達1.3倍,成長幅度可觀,占全年預算數比率超過九成。

據了解,去年全年證交稅達1,506億元,寫下歷年以來新高;而今年才到5月,累計證交稅就已突破千億,換句話說,接下來平均每月只要60億元左右,就能輕鬆突破去年高點,預料今年全年證交稅已篤定能再寫新猷。

至於反應產銷景氣的營業稅,今年前五月累計2,454億元,年增16.3%,陳玉豐指出,主要受惠於國內產銷活動升溫,貿易活動也熱絡,進口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等稅額增加。

不過5月中旬後國內疫情升溫,財政部表示,5月是申報3、4月期營業稅,當時尚未受疫情衝擊,且根據經濟部資料,4月零售業、餐飲業營業額還創新高,疫情對營業稅影響,至少要到7月才比較能看出來。

觀察報稅季所得稅表現,營所稅由於去年因應疫情部分企業可免辦暫繳,今年稅收回補,5月營所稅年增五成以上;綜所稅則因財政部推出手機報稅等便民措施,加上公告延長申報期的時間點較晚,報稅速度較去年快,再加上房地合一稅也挹注不少,5月綜所稅年增17.8%。

此外5月車市買氣仍舊暢旺, 新車掛牌數成長2.6%,尤其進口高價車受到青睞,挹注貨物稅、關稅、特銷稅(俗稱奢侈稅)等稅收。其中小客車奢侈稅單5月共入帳3.2億元,年增七成以上。

展望未來稅收,陳玉豐表示,疫情影響還不知道會持續多久,現在較難評估對稅收影響,不過仍審慎樂觀看待。

 
三大利空…壽險賺得少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5月國內本土疫情擴散,股市大幅震盪,加上新台幣升值衝擊匯兌成本下,六大壽險昨(10)日公布5月稅後純益數字合計僅剩下174.85億元,為今年單月最低水準,月減44.5%,但仍較去年同期成長68%。

由於前四月獲利相當好, 即使5月獲利有限,累計前五月六大壽險稅後純益仍高達1,909.97億元,年增146%,超過去年一整年的1,903億元,是史上最佳前五月。

國泰、富邦、南山、台灣、中國人壽及新光人壽等前六大公司5月獲利出爐,富邦人壽5月稅純益77.4億元,在六大壽險居冠;國壽50億元排名第二,第三為南山人壽44.9億元。南山人壽與上月相當,僅微幅減少;國壽、富邦人壽則有明顯降幅。

富邦人壽居單月獲利王,年增率也是六大中最高,主要是來自5月處分國內外股票及基金等投資部位,實現獲利約99億元。

富邦人壽表示,5月中隨疫情升溫使國內股市震盪加劇,但台股基本面並無顯著改變,5月大盤指數終以小跌作收,富邦人壽維持彈性操作並持續實現投資獲利。富邦人壽5月底「金融資產」之未實現評價餘額還剩1,580億元。

 
金控5月獲利大減四成 七家業者比去年同期衰退
記者葉憶如、陳怡慈、夏淑賢/台北經濟日報

上市櫃金控公司5月獲利昨(10)日全部出爐,因台股5月大幅震盪,多數金控獲利較前月縮水,整體金控5月單月賺326.8億元,比前月衰退四成,但比去年同月仍成長,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達到2,802億元,年增率91%。

5月台股激烈震盪加上新台幣升值,每家金控旗下壽險、銀行、證券,財務操作獲利貢獻都受影響,使5月獲利較前月縮水,與去年5月相比有七家金控衰退。

其中,富邦金(2881)5月獲利破百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7.32元,單月獲利與EPS都居冠;國泰金前五月累計稅後純益785億元最多。

富邦金5月稅後純益108.64億元,較4月減一成多,主因壽險獲利減少,但較去年同月成長76%。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747.92億元,年增1.18倍,EPS 7.32元,單月、累計獲利及EPS均續創同期新高,人壽、產險單月與累計獲利也同步寫同期新高。北富銀5月稅後純益11.4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79.33億元跟去年約略相當,本業獲利動能仍強勁。

國泰金5月受減少實現投資收益及台幣升值影響,5月稅後純益72.3億元,比4月142.5億元降低不少,但比去年同月仍成長26%,累計稅後純益785.2億元,續創新高,年增1.35倍,EPS 5.93元。

國泰人壽5月稅後純益50億元,年成長59%,累計稅後純益660.04億元,年增2.32倍,已超越去年全年水準,持續刷新紀錄。國泰世華銀5月賺19.5億元與4月相當,累計稅後純益103.2億元,年減13.8%。

開發金自結5月獲利10.31億元,累計前五月獲利137.54億元,EPS 0.92元,子公司除開發資本單月持續成長,其餘壽險、銀行與證券都比前月減少。

新光金與子公司新光人壽今年首見單月虧損,新光金5月稅後淨損18.51億元,新壽5月淨損22.87億元。新光金前五月稅後純益97億元、年增38.2%,累計EPS 0.74元。新光金發言人李超儒表示,新壽單月虧損主因新台幣對美元5月升值2.9角,新壽避險成本比平常要高。

 
企業防疫保單 銷售增十倍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京元電等電子大廠相繼傳出員工確診,國內餐飲零售業也面臨停業和業績大減壓力,以公司行號為投保主體的企業防疫保單因而大賣,金管會保險局(10)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5月底前,營業中斷會有理賠的「企業防疫保單」,銷售較去年底成長十倍之多,已突破萬張大關。

至於個人防疫保單方面,保險局最新統計,截至6月9日為止,防疫保險商品包括疫苗險與法定傳染病險,總共有13家產險公司,共計銷售34張保單,共計承保總件數超過612萬件,保費收入32.26億元。

個人防疫保單理賠2,311件,金額約1.81億元,其中台產防疫保單理賠件數1,680件,理賠金額1.62億元,占台產核保保費收入16.23億元一成。

疫苗接種險目前保險局已核准富邦產險、安達產險、兆豐產險及和泰產險四家銷售,共計已承保46萬件,金額1.33億元,目前還沒有疫苗險有人身故理賠。

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昨日表示, 企業防疫保單承保截至2020底為止,約銷售1,036件。但最新統計至今年5月底止,企業防疫保單銷售已達到1萬125件,幾乎是去年底的十倍之多。

有七家產險公司推出企業營業中斷險,將防疫概念附加於火險或是額外提供補償費用 ,目前推出共七張商品。截至5月底為止,共計理賠件數達172件,總金額金額696萬元。

現在已有多家保險公司因應疫情,推出以企業為投保主體的防疫保單。保險局表示,目前因疫情所致營業中斷相關保險商品其承保範圍各家公司略有不同,承保範圍大多係承保被保險人之負責人或其受僱人因罹患法定傳染病,或因與罹患傳染病者接觸,其辦公處所遭政府命令全部或部分關閉使用,所致之被保險人停業損失。

 
中鋼Q3盤價 漲勢擋不住
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中鋼(2002)昨(10)日公布5月合併營收達397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大增70%,充分反映出目前鋼市盛況。市場預期,中鋼本月中旬將開出7月以及第3季盤價,都會持續上漲,月盤每公噸可望調漲1,000元,季盤有大漲3,000元的空間,將激勵中鋼獲利表現走在上坡路。

中鋼今年前五月合併營收1,744億元,年增37%。法人表示,受國內疫情吃緊及前波中國大陸政策干預鋼市等影響,中鋼為首的鋼鐵族群近來出現盤整,但事實上全球鋼市基本面表現強勢,類股中長期受注目,尤其市場普遍認為中鋼股價受到委屈,後市發展受關注。中鋼昨天收36.15元、上漲0.05元。

大陸寶鋼昨天開出的新盤價是平盤,但東北亞最大規模的日本制鐵全面上調熱軋外銷報價,8月交期每公噸最高漲100美元,對越南等東協地區報價CFR(成本加運費)1,200美元,對孟加拉、巴基斯坦、歐洲和美國報價CFR 1,300美元,上漲金額比預期大,主因在於反應7月訂單滿檔,以及鐵礦及焦煤成本上揚。

另一方面,全球鋼價穩定走高情況下,越南台塑河靜鋼廠6月中下旬將開出的新盤價毫無下跌空間,可望帶動鋼鐵股新一波榮面,鋼市強強滾的氣勢延續。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說,將在本月開出的7月以及第3季盤價,「毫無下跌空間」,但中鋼會考量下游競爭力,合理的調整價格策略、不會大漲,下半年鋼市「第3季穩、第4季旺」。

翁朝棟指出,大陸出手干預,一度造成鋼鐵行情震盪,但事實證明市場機制更勝一籌,大陸鐵礦及鋼價快速回升,在疫情穩定後,鋼鐵景氣動能可期。

法人表示,中鋼5月營收衝上歷史高點,獲利將同步走揚,關鍵在於國際鋼價大幅走高,中鋼即使開出低於國際行情的「佛心盤」,但為滿足國內用鋼需求,全力增加產能,5月出貨量達117萬公噸,不僅高出規劃目標,且比4月出貨量再增7萬公噸,在量價齊揚下,獲利表現可期。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