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 星期三

【今周刊1295期】垃圾造筆電 台廠新贏家


閱讀讓生活永遠不無聊。【大田出版編輯病】與喜歡閱讀的朋友結好緣,一同激盪出不同靈感,做出更多好書。 【先探投資週刊電子報】提供潛力股報導,及分析台股、大盤趨勢、個股漲跌。讓你掌握股市,貼近台股趨勢!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10/13第744期
直接訂閱: | 訂閱 / 退訂| 歷史報份 | 今周刊網站
許文龍的奇美集團,9年後重返電子榮耀!
一塊廢塑膠,讓它躋身6大PC品牌第一階供應商
揭密大立光為何跌落神壇》股價腰斬、毛利跌落5年新低
「省話一哥」林恩平說起4年前這故事
 
   
封面故事
   
許文龍的奇美集團,9年後重返電子榮耀!
一塊廢塑膠,讓它躋身6大PC品牌第一階供應商
今周刊•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這個牽動全球科技業6兆元產值的產品,正悄悄上演一場質變。要具體描述這個改變,得從兩個現場、兩家公司談起。

第一個現場,是台南發展最早的工業聚落——仁德。

奇美九年後重演驚奇 一塊廢料讓子公司轉盈

我們走進緊鄰仁德火車站、與台塑齊名的奇美集團,這個去年成立滿一甲子的南台灣化工龍頭,這幾年有了不尋常變化。

9年前,奇美創辦人許文龍,黯然把旗下面板事業「奇美電」的經營權,讓給郭台銘的鴻海集團,結束奇美在電子業的驚奇之旅;9年後的今天,它卻默默重回電子業這個傷心地,躋身全球6大PC品牌的第一階供應商,去年歐美消費者瘋搶、大賣了近3000萬台的教育筆電Chromebook,每10台就有一台有它隱身其中。

它靠的,是一塊廢塑膠,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它的執行者,竟是該集團57年前成立的子公司、做塑膠粒染色起家的奇菱。2016年,這家公司還處於虧損,但去年,它卻大賺超過半個股本,淨利率達到32%。

材料商「冷衙門變大熱門」 再生塑膠從沒人在乎,到五年出貨增四倍

鏡頭,轉到台北市信義區,震旦大樓8樓。這是過去叫拜耳材料的「科思創」位於台灣的總部,這家在彰化有工廠的材料巨擘,最近有一個團隊,從冷衙門變大熱門;過去五年該團隊的產品,出貨量成長4倍,團隊人數也擴增4倍。

「之前,我們的產品根本沒人在乎。」科思創工程塑料事業部經理吳暐婷向我們回憶這段「黑」歷史。

她口中的產品,叫「消費後再生塑膠」(post-consumer recycled resin,PCR),是一種從舊桌機、舊筆電、舊電視、甚至海洋廢棄物,這些不起眼的「垃圾」,回收再造的塑膠粒。

事實上,目前無論是蘋果去年賣翻、搭載M1晶片的MacBook Air,還是PC「二哥」惠普(HP)、「三哥」戴爾(Dell),都在旗下所有產品的裡裡外外,使用了二至五%不等的再生塑膠,台灣「雙A」之一的宏�痋A更在今年5月,推出業界第一台、在機殼裡導入30%再生塑膠的筆電。

究竟是什麼驅力,讓品牌大廠即使成本比較高,也要擁抱再生材料?

成本再高也得打的仗!品牌廠追逐再生材料背後三關鍵

第1個關鍵,是一枚牽動43國政府採購的標章。

這個專屬電子產品的綠色標章,名叫EPEAT,是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多國,在進行政府採購必備的標章,每年牽動600億美元的採購額。2016年,該標章預告兩年後將更新為2.0版,其中一項重大改變是:所有的電子產品,必須導入至少2%的再生塑膠,才能印上EPEAT這五個字母。

2018年,新版EPEAT上路,中國政府則在同一年,啟動禁止廢棄物進口的「禁廢令」,歐美各國再也無法「倒垃圾」給中國,「當時,歐美品牌被要求,『自己的垃圾自己回收』,所以像可口可樂,就開始做自己的寶特瓶回收系統。」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劉致中,點出PC品牌擁抱再生材料的第2個關鍵。

第3個關鍵,是「碳競爭力」。劉致中分析,為了降低產品的碳足跡,蘋果、惠普、戴爾等品牌,先是從2016年起,陸續要求供應商使用再生能源,「那一波過去後,現在,就是要求零組件的材料(的碳足跡),這時候,供應商為了做到淨零排,勢必得使用再生材料(生產零組件)。」

這波變革目前走了第一個5年,下一個五年會怎麼走?

首先,「自己的產品自己回收」,像宏�痋B華碩、三星都正在全球增加回收據點,宏�盓颻p畫導入舊機「回購」機制,師法蘋果,鼓勵消費者把閒置的舊機交給通路商,透過逆向的物流,從源頭掌握再生材料。再者,「自己的材料自己找」,會是代工廠、零組件廠的發展重點。

過去20年,台灣憑著中小企業彈性強、反應快的體質,度過無數次PC產業的變革;未來,台灣能否在這個市場再贏20年?關鍵,就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295 期 謝謝!)

揭密大立光為何跌落神壇》股價腰斬、毛利跌落5年新低
「省話一哥」林恩平說起4年前這故事
今周刊•撰文:譚偉晟

從5月爭奪股王寶座失利,到如今接連被信驊、力旺超車,掉出台股股價前3大排行榜,

外界議論大立光出了什麼問題。從執行長林恩平法說會的回應,能如何解讀公司當前的困境?

一家把技術做到世界第一的公司,為什麼會愈來愈不賺錢?這家公司,是台股前「股王」、最高紀錄一年能賺21個股本的大立光。

10月7日,大立光公告第3季財報,單季毛利率跌破60%,創近5年新低。這個狀況,逼得被稱為「省話一哥」的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居然在當天法說會現場,為法人說起「故事」,有別過去回答問題,往往3句話不到就結束。

曾經,大立光靠著獨霸全球的塑膠鏡片技術,被蘋果、華為追捧,指定它供應高階手機鏡頭。5年前,蘋果第1支雙鏡頭手機iPhone 7上市,帶動獨家供應雙鏡頭的大立光,毛利率逼近70%,股價更一路暴衝到隔年,創下6075元的台股新天價。

然而,去年第2季至年底,它的業績卻罕見呈現連續下滑;今年前3季,更繳出累計營收年減17%、獲利年減23%的「雙衰退」,以往傲視群雄的股價,也從5千元跌到一度不到2千元,接連讓出股王、股后的寶座。

一代股王怎麼了?林恩平在法說會自述的這段故事,說明了一切。故事大意是這樣的:4年前,大立光為蘋果獨家設計一款鏡頭後,擅長扶植第2家供應商、藉此讓供應商彼此「殺價」的蘋果,發現市場上居然沒有第2家業者能夠生產同款鏡頭,於是,蘋果索性連續兩年,放緩自家鏡頭的升級,企圖用時間換取空間,以便讓其他的鏡頭廠,能快步趕上大立光的技術。「想不到,我們的對手還是做不出來!」林恩平說。

擇善固執 業界無人能敵
卻也使風險過度集中

意想不到的是,蘋果卻再祭出另一道殺手鐧。「2019年,蘋果把光學設計收回去自己做!」海通證券電子研究主管蒲得宇透露,當年蘋果為了制衡大立光,後來更進一步從大立光手中收回鏡頭的設計權,並繼續降低鏡頭規格。

當時,還發生另一件事情。長年與蘋果在高階手機互別苗頭的華為,遭美國政府制裁,嚴重影響銷售量,讓一路被華為步步進逼的蘋果,瞬間少了非得提升手機鏡頭的壓力,對大立光的高階鏡頭就更無需求。「今年他們又特地放了一個更大的規格,這次,對手就順利量產了。」林恩平說。

這凸顯了大立光第一個困局。亦即,這家專攻高階鏡頭的公司,過去兩年卻面臨到客戶因為各種不同的動機,不再無止境追求鏡頭的升級,因此放緩對高階鏡頭的需求,導致一路乘著高階鏡頭翅膀成長的它,失去了一部重要引擎。

以往看似擇善固執的藍海策略,如今看來,卻落得「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的風險,為了挽救公司業績,林恩平也在今年的第一場法說會宣布,「中階機種只要價格合理,也不排斥接。」被解讀為對過往策略的某種「懺悔」。

大立光類似的風險,還不只一個。長年單押「手機」這個市場,就是它的第2個困局。但,為何長年被市場、甚至競爭對手寄予厚望的汽車市場,大立光就是看不上眼呢?

林恩平曾多次指出,車用鏡頭必須耐高溫,用玻璃鏡頭較適合,不適合大立光擅長的塑膠鏡片;同時,車用鏡頭的規格普遍不如手機鏡頭,毛利率也低不少,導致他長年面對法人詢問,都說車用鏡頭「不是大立光主力」、「不會把資源投入」,甚至一度傳出連特斯拉,大立光都打算停止供貨。

不過,在7月大立光的法說會上,林恩平又轉了個彎。

高階手機鏡頭需求放緩
回心轉意擁抱汽車市場

當時,他表示大立光一直有對一家「大客戶」出貨,還說這個客戶「目前成長快速,明年的展望也很好,會繼續服務這家客戶。」一個月後,他更在股東會後表示將砸下10億元,成立專攻車用鏡頭的子公司「大根光學」,正式宣告大立光對汽車市場的回心轉意。

然而,過去10年大立光在汽車市場的長期「缺席」,卻已然養虎為患:它在對岸的最大競爭對手舜宇光學,如今穩坐全球第一大車用鏡頭廠。

事實上,大立光現在不只車用鏡頭的布局落後,長年觀察該公司的蒲得宇指出,綜觀大立光在其他領域的布局,「AR、VR都比別人慢很多!」

對於大立光如今的狀況,東海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暨EMBA教授王凱立認為,這說明企業「掌握趨勢比掌握優勢重要」,他直指單壓高階手機鏡頭市場的策略,導致過度集中少數客戶的風險。事實上,林恩平在今年法說會中也表示,明年客戶導入高階鏡頭的數量雖將成長,「但不確定市場銷售表現。」一反過去對高階鏡頭相對樂觀的態度。

至於接下來的機會,蒲得宇觀察,在於蘋果對下一代iPhone的前鏡頭升級計畫,也就是當前大立光正在布局,透過塑膠鏡片整合音圈馬達的方案,「如果應用在前鏡頭,一定會(對大立光)有幫助。」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1295 期 謝謝!)

本週好康快訊:

  「我公司沒有HR」!新創老闆曝:這2個部門最留不得 與「員工快樂」有關

  日本人愛吃澱粉!卻是最瘦國家之一? 4個吃不胖的原因曝光

  台灣本土雞肉龍頭,竟當起植物肉菜鳥!大成砸10億跨界素食,背後盤算是什麼?

  台積電、聯發科、鴻海掀搶人大戰!「台清交成」設半導體學院,能解決人才荒?

  油價衝上80美元、通膨蠢蠢欲動! 專家點名9檔高油價受惠股

台港消費券都掀話題 發券會是「振興」最佳解?
要紓困還是振興經濟?發現金還是票券?台灣五倍券拍板定案,香港則早台灣一步,在8月推出「消費券」,兩地雖然作法不同,但目的則是一致,香港消費券效果如何,值得關注。

《魔法公主》: 一九九七年 宮崎駿與庵野秀明一起毀滅了這個世界
宮崎駿的《魔法公主》與庵野秀明的《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THE END OF EVANGELION》,兩部註定在日本動畫史上留名的電影,在一九九七年的夏天,上映時間只相差一週。
 
本電子報著作權屬「今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所有
若您對內容有任何建議,歡迎您來信與我們分享 ! 聯絡我們
電話:02-2581-6196轉207~210 地址:104台北市南京東路一段96號8樓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