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 星期一

Be called to the bar 不是「被邀請到酒吧」


【寂天日語學習充電報】提供日常生活中的會話表現,並收錄最實用、最豐富內容,讓你輕鬆脫口說日語! 【媽媽寶寶電子報】在妳升格當媽媽的那一刻,教妳孕期所需注意的營養、產檢、胎教、產後照護等相關知識。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1/09/20 第35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Be called to the bar"不是"被邀請到酒吧"

Henry的外國朋友很開心地告訴他:

“I will be called to the bar.”

Henry心裡想,是要去哪一個酒吧啊,去bar這麼開心嗎?

原來朋友口中的bar和酒吧一點關係都沒有。今天來看看bar這個容易被誤解的字。

 

  1. He was called to the bar when he was 30.

(X)30歲時,他被邀請去酒吧。

(O)30歲時,他成了律師。

Be called to the bar意思是取得律師資格 ... ...

中翻英用直譯不好嗎?從「脫褲子放屁」的英文說起

牛年新春期間,我從網上看到了一段英文的視頻,在嘻笑和讚嘆聲中,想到了詞語翻譯的問題。

金球獎女主角:別再叫我「羅莎蒙•派克」

羅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是英國的知名演員,美國時間2021年2月28日,榮獲了第78屆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電影的最佳女主角。她的英國伴侶熱愛中國,從零開始自學中文,無師自通。孩子從小就跟著爸爸學,中文說得既流利又道地。「裴淳華」是伴侣給她取的漢名,她不只喜歡,甚至要求中文媒體採用,不要再使用音譯名「羅莎蒙•派克」。

金球獎頒獎前的2021年2月19日,她上了英國的喜劇性談話節目《葛瑞恩•諾騰秀》(The Graham Norton Show)。主持人葛瑞恩•諾騰知道她家裡的中文氛圍,了解到她也在學中文,希望她能講兩句。她便把孩子教她的搬出來,字正腔圓地介紹了「脫褲子放屁」,並把它直譯為「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

英文版的脫褲子放屁,為何深受西方人歡迎?

節目現場隨即爆出了笑聲、掌聲、和驚呼聲。主持人也樂壞了,說中文能有這樣一個動詞,真是讓人愛死了。裴淳華從不同的角度舉例,藉以解釋這句中文,意思差不多就是做了多餘而不必要的事,多此一舉。主持人豁然開朗,說這就像是「培根上的奶油」(butter on bacon)。在座的嘉賓笑聲連連,點頭如搗蒜,似乎深得其味,覺得既有趣又貼切。裴淳華又以中文反覆說了幾次「脫褲子放屁」,咬字標準,聲調正確,比大多數華人都說得好。她適時輔以直譯的「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讓大家能明白這句中文字面的意思。最後建議大家,如果想學一句中文,這句不錯,很好用。

「脫褲子放屁」略顯粗俗,另有一個比較文雅的「畫蛇添足」,二者語義接近,都指多此一舉,沒有必要。「脫褲子放屁」的英文,可以找到現成的慣用語套用,譬如「to gild/paint the lily」(字面「給百合花鍍金/著色」),或「to over-egg the pudding」(字面「在布丁裡加太多雞蛋」)。節目主持人所說的「butter on bacon」(字面「培根上的奶油」),或加了動詞的完整版「to put butter on bacon」(字面「在培根上塗奶油」),這兩個也都可以,不過知名度似乎相對不足。

中文直譯成英文,其實更活潑獨特

然而裴淳華在節目中介紹的金句,卻讓我們驚覺,中翻英有另一種可能性,長久以來都不受重視,甚至遭到壓抑鄙夷,那就是直譯。裴淳華直譯了「脫褲子放屁」,因為比喻獨特,意象鮮活,生動傳神,結果反而讓人拍案激賞。 

中翻英的時候,老師都教我們要到英文裡找答案,英文必須道地,中式英文要避免。如果英文裡找不到完全相符的,那就找最接近的。如果連最接近的也不可得,那就盡量想辦法。無魚,蝦也好。不求漂亮的高分,但求及格過關。

此乃妥適之中道,是行之有年的標準作法,是跨文化溝通的穩定基石。然而語言是活的,有彈性也有創造力,倘若一味按標準來,恐會讓語言缺氧,喪失彈性,抹煞本該有的創造力。

明星加持,“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成為當紅流行語

節目播出的隔天,《葛瑞恩•諾騰秀》在自己的YouTube官方頻道推出了2分鐘的相關視頻,標題是《裴淳華的孩子教她用國語說「脫褲子放屁」》(Rosamund Pike’s Kids Taught Her To Say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 In Mandarin),在我寫這篇文章的2021年3月初,已經有30多萬的觀看次數,很受歡迎。

世事難料。這「脫褲子放屁」的直譯「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橫空出世,語言獨特,生動傳神,加上明星效應,節目熱播,說不定會廣受英語人士喜愛,爭相模仿,見機使用,最後在英文裡安家落戶,進入權威詞典,成了「to gild/paint the lily」、「to over-egg the pudding」的同義詞。

把「脫褲子放屁」直譯為「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當然不是裴淳華的獨創。中英雙語在彼此交流時,早就有人做此嘗試。然而經我查證,另一個版本的「to take off your pants to fart」似乎更為常見。

long time no see、to lose face都是直譯的經典例子

把中文的說法直譯成英文,最有名的當屬「好久不見」(long time no see)。這個招呼語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洋涇浜英語(Chinese Pidgin English),文法不符合英文的習慣,卻因緣際會,全球通行,許多人朗朗上口,英文詞典也多有收錄。

把中文直譯成英文,另有一個知名的例子「丟臉」(to lose face)。這個「to lose face」是英文裡標準的說法,甚至還是專業術語,是語用學(pragmatics)的重要概念,英文詞語的聖經《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有收。

美籍華裔作家裘小龍(Qiu Xiaolong)以英文創作,其偵探推理小說暢銷歐美,作品文字的風格與眾不同,散發出獨特的新鮮感和無所不在的中國味,他的第一部小說《紅英之死》(Death of a Red Heroine)就獲得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推理獎項之一「安東尼獎」(Anthony Award)的肯定。

在這本得獎作品裡,裘小龍為了描述上海新興事物的大量迸發,修辭上捨棄了英文裡老掉牙的「to mushroom」(像蘑菇一樣地迅速增長),回歸中文同樣老掉牙的「雨後春筍」,把它直譯為「to sprout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結果這句英文居然引人矚目,被美國全國性的書評節目點名,大加讚賞,說這個比喻不落俗套,既新鮮又有詩意。

異國文化碰撞,造就獨特且活潑的「中式英文」

我們總認為,從中文直譯的英文是中式英文,是英文不夠好的展現,沒想到英語世界的觀感顛覆了我們的認知。把中文直譯,也能夠活靈活現,引人入勝。

成語「井底之蛙」家喻戶曉,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小塊天,用以比喻見識狹小的人。英譯「井底之蛙」,傳統上會在英文裡找答案,譬如用既有的「to see no further than the end of one’s nose」(字面「最遠只能看到自己的鼻尖」)。如果回歸中文,改採直譯,把它翻成「a frog at the bottom of a well」,是否也頗具特色?英文是朝下看自己的鼻尖,目光就這麼短淺,中文是抬頭看井口的天,世界就這麼狹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比喻,卻殊途同歸。

一個語言文化裡了無新意的陳腔濫調,移植到另一個語言文化,說不定就成了魔力十足的新穎獨特,而關鍵,可能就在適度、合理的直譯。中文母語能夠豐厚我們的英文表達,對英語人士而言,因文化差異而散發出的異國風味,可能既迷人又讓人喜愛。

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獲獎無數,堪稱武俠片的顛峰之作。片名的英文「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就是在英文框架下的直譯,一方面遵循了文法規則,照顧到了英語人士的語感,一方面也體現了不同之處,在溫和的守成中滲出謎樣的創意,給人豐富的想像空間。

權威詞典也收入中式英文“add oil!“、”no can do“

一些由中文直譯的中式英文在網上廣為流傳,如「人山人海」的「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你行你上啊」的「you can you up」,「給你點顏色瞧瞧」的「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不作不死」的「no zuo no die」。這些說法硬梆梆地打破了英文的文法規則,讓英語人士不知所云,挑戰了語言理解的底線,如此的搞笑之作,只能當作是茶餘飯後的談資。然而話說回來,「不能行;不可以」的「no can do」、「加油」的「add oil!」,雖也是硬梆梆的中文直譯,卻又被英文認可、接納,收進了詞典泰斗OED。 

翻譯見仁見智,常無定論。語言的遞嬗演變,也可能會出人意表,有時甚至絲毫不留情面,讓鐵口直斷的專家灰頭土臉,讓教科書式的金科玉律生鏽長斑。不過適時地運用合理的直譯,譬如「脫褲子放屁」(to take off your pants to fart)和「雨後春筍」(to sprout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順著英文的規則來組織,但又沿用中文的譬喻來措詞,以低調的方式給兩個語言搭橋,做個有主體性的文化交流,這種心態和作法,應該是阻力較小,也是比較穩妥的吧?


文/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前系主任 曾泰元

本文收錄於英語島English Island 2021年04月號
訂閱雜誌

從循環經濟 看見企業獲利與永續
COVID-19的試煉,只是提早凸顯出物資稀缺、天災或疾病對企業帶來的影響,過去,企業勝出的關鍵,在於取得資源多寡,但當大家同處於物資缺乏的起跑線,誰能掌握循環創新的做法,誰就能搶得先機,故國際眾多產業龍頭無不積極投入擘劃循環經濟策略藍圖。

順德魚的N種吃法
鯪魚一直是順德餐廳中最受歡迎的食材。「最遠到過鳳城,最靚食過土鯪。」順德民諺很好地反應了人們自古以來對鯪魚的偏愛──據《廣州市志》記載,西元一八九三年在廣州生產出的世界第一罐「鷹嘜金錢」牌豆豉鯪魚罐頭,用的就是順德鯪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