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規模大減!環太平洋軍演防疫 砍陸空演習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值媒  udn部落格  
>2020/08/17 第47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規模大減!環太平洋軍演防疫 砍陸空演習□
美中南海演習互別苗頭 共軍駐港部隊試射魚雷
日防相河野太郎:希望「五眼聯盟」認可我們是「第六眼」
泰國反政府示威準備登場 緊張氣氛升高
與以色列談和平 黎巴嫩總統似不排除可能性
與阿聯關係正常化 以色列預期巴林阿曼將跟進
反擊空飄燃燒彈 以色列空襲哈瑪斯陣地
美海軍部長1年換3次 欠長期規劃
任務過多犧牲訓練、保修 美海軍過勞頻出包
海軍部長1年換3次 美海軍欠長期規畫
索馬利亞首都海濱飯店遭武裝攻擊 至少5人喪命
拋棄德國? 美與波蘭簽新防衛協定
白俄總統控北約大軍壓境逼退 兩派民眾示威較勁
國際要聞 疫情成保育契機 威尼斯潟湖重生
格陵蘭融冰加速「已難以挽回」 全融化將使海平面上升6公尺
德國警方掃蕩涉洗錢非法賭場 查扣百萬現金
梅根可能重返影壇?名導、電影大老願出16億力邀
影/小狗被飼主關車內差點烤死 勇男砸破車窗解危
康寶幫吉普賽醬改名 以免引發種族主義聯想
靠太近激怒野牛!婦人遭衝撞勾走褲子 下體外露昏迷

焦點新聞
規模大減!環太平洋軍演防疫 砍陸空演習□
編譯羅方妤/報導/聯合報

今起至月底 在夏威夷附近海域進行

今年環太平洋軍事演習十七日將在夏威夷附近海域進行,預定卅一日結束。軍演將由美國太平洋艦隊主持,南韓、加拿大、澳洲、日本、菲律賓、新加坡、紐西蘭、汶萊和法國參加,共廿艘船艦和五千三百名官兵參加軍演。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本為期一個月的軍演縮減為兩周,且延到八月才舉行。此外,為減少陸地群聚造成的感染風險,這次軍演多為海上活動。

這項號稱全球規模最大的海上軍演兩年舉辦一次,二○一八年七月上屆環太平洋軍演共廿五國參加,共四十六艘艦艇、五艘潛艇、十七支地面部隊、超過二百架戰機和二萬五千名官兵參演。所有參加者也在今年被再度邀請。

疫情攪局 從至少26國到剩10國參加

今年三月六日,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阿基里諾原本宣布本屆環太平洋軍演將有至少廿六國參加,但五天後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病毒疫情進入全球大流行,軍演規模縮減,最後僅十國參加。

加拿大皇家海軍表示,由於疫情影響,港口演習、派對、國家間的運動友誼賽和在威基基海灘的自由活動時間全數取消。本次環太平洋軍演的兩棲登陸演習、空中演習和海洋演習結束後舉行的「自由發揮演習」也都取消。

夏威夷1.2萬人連署 要求取消演習

另外,參加軍演的船艦只在維修、加油和補充糧食時才會停靠夏威夷港口,各國派出的先遣小組已提前抵達,先在夏威夷的軍事設施隔離。儘管做足防疫措施,夏威夷當地仍有一萬兩千人聯名要求州長伊藝、美軍和其他參與國,以疫情為由希望取消演習。

由於美國和中國大陸近來關係緊張,大陸環球時報日前曾譏諷美軍在當地民眾反對下執意軍演,美軍第三艦隊發言人法耶反駁,環太平洋軍演相當重要,能加強盟國關係,「確保印太區域自由開放」。

美國本次演習不會派遣航空母艦參加。日本海上自衛隊將派出直升機護衛艦伊勢號和護衛艦足柄號,南韓將派出兩艘驅逐艦參與軍演。

美國海軍第三艦隊發言人法耶先前表示:「今年環太平洋軍演只有海上演習,目的是為了大幅降低陸地群聚,確保所有參加部隊的安全。這項修改後的計畫能大幅增加訓練價值,並大幅降低部隊、盟友和伙伴及夏威夷民眾的感染風險,使我們能進行有意義的軍演。」

   
美中南海演習互別苗頭 共軍駐港部隊試射魚雷
台北16日電/中央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指出,該部隊所屬的軍艦「惠州艦」近日在南海演習,期間曾發射魚雷、射擊主炮和直升機著艦,並強調「反潛艦」是演習重點。

中美關係持續緊張,南海情勢也不斷升溫,近日共軍和美軍都在南海演習,大秀肌肉,互別苗頭。而共軍駐港部隊也沒有置身事外。

共軍駐港部隊所屬微信公眾號「香江礪劍」16日發文指出,該部隊所屬的惠州艦近日在南海某海域巡航演習,並進行實射干擾彈、主炮射擊、輕武器射擊、直升機著艦訓線,防險救生等10餘種訓練。

公開資料顯示,惠州艦是中國自行研發的新一代輕型飛彈護衛艦,於2013年7月1日正式服役。

文章指出,本次海上訓練的重頭戲是「反潛」,惠州艦發射了魚雷,並「精準命中目標」。

共軍東部戰區13日指,戰區多軍種部隊在台灣海峽和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練,並不指名點出美國近日在台灣問題上「消極動向不斷」,「向『台獨』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嚴重威脅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美國海軍14日則發出聲明指,航空母艦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打擊群重返南海海域,進行海上防空作戰演習,並指與合作夥伴整合,「確保聯合作戰反應和殺傷力,及維持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是至關重要的」。

   
日防相河野太郎:希望「五眼聯盟」認可我們是「第六眼」
編譯李京倫/即時報導/聯合報

日經亞洲評論15日報導,日本防衛大臣河野太郎12日受訪時說,日本亟欲加深與「五眼」情報聯盟的關係,「這些國家有共同價值觀,日本可以更靠向這個聯盟,甚至到可以稱為『六眼』聯盟的程度」。

五眼聯盟是跨國情報分享同盟,其成員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與紐西蘭在歷史與文化上都承繼盎格魯薩克遜傳統,也都使用英語。日本雖然並非五眼聯盟的成員國,但向來與該聯盟分享情報。河野強調,日本與該聯盟加深關係,將使日本得以分享初步情報,也能取得高度機密的情報。

河野說,日本「在許多場合」被徵詢分享其情報,若此要求持續不斷,「那麼或許可以稱為『六眼』聯盟」。他不認為日本必須經過特定的加入程序才能成為成員,因為五眼聯盟並非正式的國際組織,「我們只是要告訴他們,算我們一份」。

   
泰國反政府示威準備登場 緊張氣氛升高
曼谷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泰國抗議民眾預計今天在曼谷舉行反政府集會。由於泰國當局先前逮捕3名民主運動領袖,國內緊張氣氛已然升高。

法新社報導,過去1個月來,泰國幾乎天天都有學生帶頭的團體發起示威活動,對軍人出身的總理帕拉育(Prayut Chan-O-Cha)和其親建制派政府表達不滿。

泰國知名學運領袖巴利(Parit Chiwarak)14日晚間被捕,昨天交保。他已承諾會參加今天在曼谷民主紀念碑(Democracy Monument)前舉行的集會。

巴利當時獲釋時對警局外的支持群眾說:「我們不會讓你們失望。」

主辦單位預估今天將有數千人參與集會。在活動預定開始時間之前,現場已可看到數百名員警。

泰國抗議人士一定程度受到香港反送中運動啟發。他們宣稱這場運動無人主導,且主要仰賴社群媒體爭取全國各地民眾支持。

在泰國推特討論串,「為獨裁統治設最後期限」和「標記你的朋友來抗議」等文字,今天一早成為熱門主題標籤。

帕拉育2014年擔任陸軍總司令期間,發動政變推翻民選的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政府,並於去年3月舉行國會選舉。他接著在去年7月15日辭去軍政府最高領袖,宣布結束軍事統治,並續任總理。

   
與以色列談和平 黎巴嫩總統似不排除可能性
巴黎1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黎巴嫩總統奧恩(Michel Aoun)的盟友「真主黨」(Hezbollah)是以色列的宿敵,但奧恩今天接受法國BFM電視台(BFMTV)訪問時,似乎不排除兩國最終步入和平的可能性。

法新社報導,嚴格來說,黎巴嫩和鄰國以色列已經交戰數十年。在黎巴嫩南部,也就是什葉派穆斯林真主黨的堡壘,邊境區域局勢偶爾仍會緊繃。

奧恩今天接受BFM電視台訪問時,被問及是否準備好與以色列談和,他回答:「要看情況。我們跟以色列之間還有問題,必須先加以解決。」

美國總統川普13日突然宣布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達成和平協議,兩國關係將正常化。阿聯成為以色列1948年建國以來,第3個與以色列建立完整外交關係的阿拉伯國家。

奧恩對此則說,阿聯「是獨立國家」。

奧恩的基督教政黨自由愛國行動(Free Patriotic Movement)已與真主黨在政治上結盟多年,讓雙方能主導黎巴嫩國會和政府。但本月首都貝魯特(Beirut)港口發生奪命大爆炸,人民不滿當局怠忽職守,內閣10日已經總辭。

真主黨秘書長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昨天則說,阿聯與以色列達成協議,背叛了耶路拉冷與巴勒斯坦人民,無異於在背後捅刀。

黎巴嫩與以色列爭執的一大癥結點為地中海東部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兩國都試圖在專屬經濟區內探勘能源,但雙方海上疆界仍有爭議。

   
與阿聯關係正常化 以色列預期巴林阿曼將跟進
耶路撒冷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以色列情報部長柯恩今天表示,巴林和阿曼可能跟進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為下一個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波斯灣國家。目前以阿已有企業簽署協議,將攜手研究新型冠狀病毒。

路透社報導,柯恩(Eli Cohen)今天告訴以色列軍方電台(Army Radio):「在這份(和阿聯的)協議之後,還會有更多協議,包括和波斯灣更多國家,以及和非洲的穆斯林國家。」

「我認為巴林和阿曼肯定排在議程上。此外據我評估,明年已有機會跟非洲更多國家簽署和平協議,其中主要是蘇丹。」

對於阿聯和以色列達成協議,巴林、阿曼都表示讚許,但兩國尚未評論自己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可能性。

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過去兩年曾與阿曼和蘇丹領袖會面。

以色列與阿聯13日宣布將讓彼此外交關係正常化,並建立廣泛的新關係。

路透社記者今天嘗試撥打電話的結果顯示,以阿兩國的電話線路已經開通。目前尚不清楚從阿聯撥電話至以色列的阻礙是於何時取消,但從前無法撥通。阿聯電信管理局(Telecoms Regulatory Authority)未立即回應置評。

今天透過阿聯網路連線,也可瀏覽更多以前在阿聯被禁的以色列新聞網站。

此外,法新社引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通訊社(WAM)的聲明報導,專注於醫護產業的阿聯投資公司APEXNational Investment,昨晚在阿布達比(Abu Dhabi)與以色列的TeraGroup簽署「戰略性的商業協議」。

APEX董事長庫里(Khalifa Yousef Khouri)說:「我們很高興能跟TeraGroup合作。咸認TeraGroup是開展阿聯與以色列商業界經貿實際夥伴關係的第一家企業。」

庫里表示,這份協議將「服務人類,強化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調查和研究」。

兩家企業希望攜手研發冠狀病毒快篩工具。

   
反擊空飄燃燒彈 以色列空襲哈瑪斯陣地
國際組/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色列軍隊十六日對巴勒斯坦伊斯蘭組織哈瑪斯(Hamas)在加薩的陣地發動新一波空襲,並關閉周圍的捕魚區,以回應以色列領土遭受的火箭與燃燒彈攻擊。

一周來雙方緊張局勢加劇,包括十五日傍晚在加薩以色列邊界的衝突。

以色列國防軍聲明表示,數十名巴勒斯坦「暴徒燃燒輪胎、朝安全圍欄投爆炸裝置與手榴彈,並試圖接近圍欄」。

自從以色列與阿聯同意雙邊關係正常化後,巴勒斯坦人長期不滿進一步爆發。巴人將這一動作視為是這個波斯灣國家對他們建國大業的背叛。

過去一周,以色列部隊反覆對哈瑪斯有關目標發動夜間襲擊。以色列軍方說,以色列南部飛來以汽球和風箏空飄的燃燒彈,造成數千起大火,他們才採取攻擊。

   
美海軍部長1年換3次 欠長期規劃
編譯李京倫/即時報導/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年內換三次海軍部長,頻頻換人會使海軍部缺乏長期規畫。

現任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是川普政府一年內第四位海軍部長,今年五月曾在聯邦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說,海軍文化有汙點,「遺憾的是我必須說,海軍部處境艱難,原因很多,主要是領導者的問題,所有的出包事件都意味,海軍部對首長失去信任」。

布瑞斯威特的兩名前任者因為政治衝突而下台。前部長史賓塞因為在如何處置海軍海豹部隊士官長蓋拉格殺害伊斯蘭國俘虜一事上,與川普意見不合,最終下台。

接任的代理部長莫德利,因為諷刺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艦長克勞齊愚蠢而遭受抨擊,最後辭職。莫德利4月2日將克勞齊解職,理由是克勞齊把向上級通報艦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件,發送給超過他指揮權限的20多人,並外洩給媒體,危害國家安全。

不過,布瑞斯威特上任後曾說,海軍文化的汙點沒那麼嚴重,「我很高興地發現,我曾擔心的事沒有想像的嚴重」。

海軍部長是美國海軍部的文職首長,管理海軍和陸戰隊,是國防部長的下屬,由總統提名,經聯邦參議院同意後任命,沒有固定任期。海軍部長職權主要包括:招募、組織、供應、裝備、訓練、調動和遣散。海軍部的文職副首長是海軍部次長,軍職副首長則是海軍作戰部長和陸戰隊司令,這兩人負責執行海軍部長的軍事命令並受其牽制。

   
任務過多犧牲訓練、保修 美海軍過勞頻出包
編譯李京倫/綜合報導/聯合報

川普政府加強對中國大陸施壓,增加在東亞的軍事活動,意味美國海軍將擔負更多任務,然而,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海軍艦艇近年來發生撞船、失火、新冠肺炎疫情等出包事件,撞船事件的調查顯示海軍任務太多,犧牲訓練保修,官兵過度勞累,是頻頻出事的主因。美國國防部已在討論海軍目前的狀況是否還能擔負更多任務。

美國海軍艦艇總數雖然逐步減少,但仍維持隨時在全球各地部署共一百艘。四十年前美國海軍的艦艇是史上最多,共有六百艘,在全球隨時部署一百廿五艘。目前海軍共有約三百艘,但為了遵循「以更少資源達成更多目標」的政策,仍維持部署一百艘。

曾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的退役陸戰隊軍官沃克說:「美國海軍傾向於同意國防部高層的要求,出動艦艇到全球各地演習和執行任務,因為海軍認為,將艦艇部署到各地,就是海軍對國家最重要的貢獻,不過海軍做得太過頭了。」

海軍部前代理部長莫德利說:「海軍不願跳出傳統框架思考,一直想『我們都這樣做事啊』,但世界和安全環境變化太快,這種應對態度令人憂心。」

二○一七年,美國驅逐艦「費茲傑羅號」和「馬侃號」先後發生撞船事件。陸續也發生不少出包事件。在撞船事件之前,隸屬於美國國會的獨立監督機構「政府稽核處」就發現,美國海軍工作過度且準備不足,此外,與空軍等其他軍種相比,美國海軍常常不能及時完成保修。

撞船事件調查報告指出,海軍水兵訓練不足,有的缺乏基本航海知識,而且經常過勞疲倦,這些都是撞船原因。

軍事專家指出,川普政府要求美軍把更多心力放在亞洲,海軍等軍種將必須設法達成要求。軍方透露,已開始減少駐中東和德國的兵力。

   
海軍部長1年換3次 美海軍欠長期規畫
編譯李京倫/綜合報導/聯合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年內換三次海軍部長,頻頻換人會使海軍部缺乏長期規畫。

現任海軍部長布瑞斯威特,是川普政府一年內第四位海軍部長,今年五月曾在聯邦參議院任命聽證會上說,海軍文化有汙點,「遺憾的是我必須說,海軍部處境艱難,原因很多,主要是領導者的問題,所有的出包事件都意味,海軍部對首長失去信任」。

布瑞斯威特的兩名前任者因為政治衝突而下台。前部長史賓塞因為在如何處置海軍海豹部隊士官長蓋拉格殺害伊斯蘭國俘虜一事上,與川普意見不合,最終下台。

接任的代理部長莫德利,因為諷刺羅斯福號航空母艦艦長克勞齊愚蠢而遭受抨擊,最後辭職。莫德利四月二日將克勞齊解職,理由是克勞齊把向上級通報艦上新冠肺炎疫情的信件,發送給超過他指揮權限的廿多人,並外洩給媒體,危害國家安全。

不過,布瑞斯威特上任後曾說,海軍文化的汙點沒那麼嚴重,「我很高興地發現,我曾擔心的事沒有想像的嚴重」。

海軍部長是美國海軍部的文職首長,管理海軍和陸戰隊,是國防部長的下屬,由總統提名,經聯邦參議院同意後任命,沒有固定任期。海軍部長職權主要包括:招募、組織、供應、裝備、訓練、調動和遣散。海軍部的文職副首長是海軍部次長,軍職副首長則是海軍作戰部長和陸戰隊司令,這兩人負責執行海軍部長的軍事命令並受其牽制。

   
索馬利亞首都海濱飯店遭武裝攻擊 至少5人喪命
摩加迪休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索馬利亞官員和當地目擊者表示,首都摩加迪休(Mogadishu)一間高級海濱飯店今天遭攻擊,疑似「青年黨」(al-Shabaab)的武裝分子使用槍械和炸彈殺害至少5人。

索馬利亞政府安全部門官員歐瑪(Ahmed Omar)告訴法新社,利多海灘(Lido Beach)地區的「精英飯店」(Elite Hotel)遭武裝攻擊一個多小時後,安全部隊正試圖掌控情勢,歹徒似乎已挾持人質。

他還說:「仍有零星槍聲,我們收到的初步訊息顯示,有5人死亡、超過10人受傷。」

「因為爆炸規模很大,死亡人數可能增加,且涉及人質遭挾持的狀況。」

索馬利亞救護車派遣機構「阿敏救護車」(Aaminambulances)則通報指出,至少有28人受傷。

   
拋棄德國? 美與波蘭簽新防衛協定
記者王慶宇╱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美國日前與波蘭簽署新防衛協定,要將部分德國駐軍派駐到波蘭。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就不斷批評北約盟國軍事開支過少,為了兌現支票,美國與軍事開支佔比較高的波蘭簽訂新防衛協定,將部分在德國的駐軍改駐波蘭,重新調整歐洲軍力部署。

根據美國《Politico》報導,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在日前訪問波蘭時,與波蘭簽訂「加強防禦合作協定」,為美國增加波蘭駐軍打下基礎。波蘭外長札普托維奇表示,這份協議將穩固波蘭的安全與發展。在這份協定下,美國將可以使用更多的波蘭軍事設施,並增加美軍駐紮員額。

美國目前與其他數個北約盟友如比利時、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簽有類似協定。在該協定下,美國駐波蘭的軍隊總數將達到5, 500人。若面對外來威脅,美軍最多能增援到2萬人。美國陸軍第五軍總部也將從德國搬遷到波蘭。

《英國廣播公司》指出,目前美國在德國派有4萬人部隊,但將在未來撤出約1.2萬人。美國總統川普更直白地表示,這是因為德國並沒有達到國防預算佔GDP2%的要求。外界表示,削減德國軍力並將部分兵力部署至波蘭是否在戰略上能繼續維持對俄羅斯的壓力仍不得而知。

但這明顯地顯示,相較於德國而言,川普更喜歡「肌肉波蘭」,只因為他們有佔比較高的國防預算。而德國官員在得知撤軍與波蘭新協定後,則批評此舉會削弱北約的力量,並讓俄羅斯更肆無忌憚。據統計,美國總共將減少6, 400名歐洲駐軍。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白俄總統控北約大軍壓境逼退 兩派民眾示威較勁
明斯克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白俄羅斯總統魯卡申柯今天指控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西部邊境集結軍隊,逼迫他重新大選,但他誓言不會屈服。數萬名反對魯卡申柯的白俄羅斯民眾在首都明斯克示威,要他下台。

白俄羅斯反對派支持者指控掌權已26年的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靠舞弊贏得9日總統大選,因而連日走上街頭抗議。但至少有2人在鎮壓行動中喪命,並有數千示威者被捕。反對陣營號召民眾踴躍出席今天在明斯克(Minsk)舉行的「為自由遊行」集會。

路透社報導,魯卡申柯的支持者今天也在明斯克舉行選後首場集會,現場安全戒備森嚴。魯卡申柯對群眾發表慷慨激揚的演說,指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戰車和飛機已部署在距離白俄羅斯邊界僅15分鐘路程的地點。

他表示:「北約部隊正在我們的大門口。立陶宛、拉脫維亞、波蘭和烏克蘭都命令我們重新選舉。」但魯卡申柯說,若重新大選,白俄羅斯將「亡國」。

北約隨後發布聲明,否認在白俄羅斯西部邊界附近加強軍事部署。聲明寫道:「北約在這個區域並未增兵。北約在聯盟東部數國的軍事部署,不是要威脅任何國家,純粹為了防禦且嚴守適當規模,目的是要防範衝突和維繫和平。」

北約還要求白俄羅斯當局保障人民基本自由,包括和平示威權利。魯卡申柯已因鎮壓反對人士,面臨歐洲聯盟(EU)施壓。

俄羅斯今天則表示,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已告知魯卡申柯,依據兩國聯合軍事協定,當白俄羅斯遭遇外部壓力時,俄方已準備好在必要情況下提供白俄軍事協助。

法新社報導,白俄羅斯反對陣營號召民眾響應出席選後最大一場示威遊行,今天有數以萬計反魯卡申柯的群眾沿著明斯克的獨立大道(Independence Avenue)前進,沿途高喊「滾蛋!」

他們比出勝利手勢,手持鮮花和氣球。許多人著白色裝扮,這個顏色已成為白俄羅斯反對運動代表色。民眾高舉的抗議標語,包括「我們反對暴力」和「魯卡申柯必須對酷刑和死亡給交代」。

根據法新社記者在遊行最高峰地點一座戰爭紀念碑附近估算,今天這場活動最多有10萬人聚集。

魯卡申柯的媒體聯絡人則說,今天有5萬人參加支持魯卡申柯的集會。但法新社記者估計,現場頂多只有約1萬人。白俄羅斯反對派媒體則報導,魯卡申柯用巴士把國內其他地方的民眾載來明斯克參加集會,這些人是被迫出現。

   
國際要聞
疫情成保育契機 威尼斯潟湖重生
記者施凱文╱台北報導/台灣醒報
疫情使威尼斯觀光停擺,在地人趁機復甦生態!義大利威尼斯潟湖曾因為人口眾多及排水汙染,湖中鹽分提高,導致大量蘆葦消失,生態環境被破壞。然而,因為疫情期間人口稀少,科學家及當地農夫藉此發起潟湖復甦計劃,以運河系統引進淡水、移植海草、種植蘆葦,以恢復原有生態。

威尼斯潟湖

根據《The Local》報導,聖馬可大教堂或許是威尼斯最為人知的景點,但其實當地更耀眼的是潟湖生態,但當地潟湖長期受到忽略亟需維護。

站在潟湖旁,四周安靜無比,少了船隻的引擎聲,多了鳳頭麥雞、白鷺鷥、鷸等鳥類的足跡。義大利科學家及漁夫們見狀則展開搶救威尼斯潟湖的計劃,讓曾經擁有各種生態性的這塊區域重生。過去曾因為人類大量的廢水排放及汙染,大大改變當地的水質,使威尼斯潟湖的鹽分飆高,鳥、魚類都大量減少。

威尼斯福斯卡里宮大學研究員亞瑞安娜指出,潟湖的一半以上曾經是蘆葦床和鹽沼,約1萬7000公頃並擁有豐富生態,「健康的潟湖鹽分應介於0到15鹽度,但現在威尼斯的鹽度是30,已與海水相去不遠。」計劃發起人布魯薩則表示:「我們的重整計劃將從其他地方導入乾淨的淡水,來沖淡鹽分,還它原始的樣貌。」

鹽沼重建救生態

能培養豐富生態的鹽沼如今只剩下34公頃,鹽沼是沿海潮間帶和陸地間的一種生態系統,海水或鹹水會規律地湧入流出該地區。據《今日泰倫加納》報導,人工的運河系統將思樂河的淡水導入潟湖。

農夫馬切西及克羅多魯小心翼翼種下蘆葦,避免驚動水中的魚類及鳥類。當地漁夫及獵鳥者也一一幫忙將海草綁起,移植到更適當的地方,以加快水生植物的復甦。56歲的馬切西表示:「我們將按照祖先們所教的那樣重新建造潟湖,這裡的生態系將更加豐富。」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格陵蘭融冰加速「已難以挽回」 全融化將使海平面上升6公尺
編譯中心╱綜合15日電/世界日報
新研究顯示,格陵蘭冰層可能已經融化到無法挽回的地步,無論全球以多快的速度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冰層仍可能繼續融化。冰川融化已造成全球海平面每年平均上升1公釐。如果格陵蘭的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平均將上升6公尺,足以淹沒全球許多沿海城市,不過這個過程將花上數十年。

路透報導,科學家研究橫跨北極234個冰川、截至2018年的34年數據發現,年降雪量已經不足以補充冰川在夏季融化而流失的雪和冰。

研究作者之一、俄亥俄州立大學冰河學家霍華特說:「格陵蘭好比煤礦坑裡的金絲雀(編按:英文諺語中「早期預警」的含意),而這隻金絲雀在這個時間點已差不多死了。」研究團隊將報告發表在「自然通訊地球與環境」期刊。

過去30年來,北極暖化的速度比起全球其他區域至少快兩倍,此現象被稱為「北極放大」效應,而極地海冰在今年7月創下40年來最低點。

新研究顯示,該地區現在只會每100年才會增加一次冰層質量,因此一旦大量流失冰要重新長回冰層有多麼困難。

研究主筆、俄亥俄州立大學冰河學家金恩說:「我們消耗的雪量,比我們在『好年頭』累積的還要多。」金恩表示,這項重大發現應該促使各政府為海平面上升做準備。

科學家表示,全球仍能透過降低碳排來減緩氣候變遷,即使格陵蘭難再累積覆蓋其200萬平方公里的冰層,遏制全球氣溫上升也能放慢冰層流失的速度。

   
德國警方掃蕩涉洗錢非法賭場 查扣百萬現金
柏林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數百名員警今天早上在德國西部各地搜索水煙吧、茶館以及非法賭場,這些場所被控涉及洗錢和逃稅。

德新社(DPA)報導,員警查扣了3萬4000歐元(新台幣約118萬元)現金、19台賭博機及3公斤的水煙菸草。11家店鋪因為違反防疫措施而被關閉。

沒有人遭到拘捕,但警方的突襲搜索也與涉嫌洗錢和逃稅有關。

德國警方在北萊因-西發利亞邦(NorthRhine-Westphalia)突襲搜索最多地點。北萊因-西發利亞邦內政廳長魯爾(Herbert Reul)說,警方的行動是一個重要訊號,展現了政府對類似犯罪採取零容忍策略。

魯爾說:「這是要展現,那些破壞城市日常生活的人的末日來臨…這裡是有法治的,而不是家天下。」

德國北萊因-西發利亞邦宣稱,許多非法賭場都是移民家庭在經營。

   
梅根可能重返影壇?名導、電影大老願出16億力邀
記者陳建嘉/即時報導/聯合報
哈利王子、梅根離開英國皇室之後仍然話題不斷,側寫2人心路歷程的新書「尋找自由」(直譯)出版後,立刻登上英美兩地的銷售冠軍,證明2人熱度未減。梅根曾是演員,並演出熱門戲劇「金裝律師」,若是重返影劇界,勢必又會讓各方熱議,英國「鏡報」就提到許多電影公司老闆,看準梅根的話題性,指名要她回歸影壇拍戲,更有不具名的影壇大老爆料,如果她願意回歸拍電影,包括片酬及分紅,整體收入至少會有5000萬美金(約新台幣16億)。

此言非假,就連「魔鬼剋星」、「伴娘我最大」導演保羅費格都證實此事,指出許多電影大亨都已與梅根洽談,更有大牌經紀人強調「梅根演什麼,都一定會有人想看,畢竟這就是好萊塢的生態,不需要好演技,只需要票房吸引力」。

【相關閱讀】

□ 新書揭內幕 哈利與梅根的脫離連續劇

   
影/小狗被飼主關車內差點烤死 勇男砸破車窗解危
編譯梁采蘩/即時報導/聯合報

英國日前有一位男性見義勇為,發現一隻可憐小狗被飼主留在車上,眼看就快要活活中暑而死,他當機立斷砸破車窗救狗。事後接受媒體採訪,他表示毫不後悔,若再碰上相同情況絕對「再做一次」。

58歲的莫里斯(Bill Morris)是當地警方的武器供應商,10日他到賣場採購時,在停車場碰到一對夫妻向他求助。他們說看到有隻小狗被主人留在密閉車內快要熱死。太陽報指出,當天下午高溫34度,車內則高達56度,狗狗被留在車內45分鐘,看起來已奄奄一息,民眾發現情況但不敢採取行動,只能在一旁乾著急。

同為狗飼主的莫里斯查看之後非常生氣,他先是報警但電話忙線,於是趕回車上拿破窗器具。目擊者影片可見,他拿著一把長斧,重敲了8下才把車窗敲破,替狗狗解危。「這隻小約克夏非常痛苦,牠靠在窗邊、呼吸非常沉重...牠看起來再過幾分鐘就要死了,我知道我必須挺身而出。」莫里斯向太陽報表示。

事後他通報人在附近的警方,由他們把狗送往獸醫治療,去賣場採購的車主這時才一臉驚訝現身,莫里斯看到她還帶著小女兒,於是憤怒質問她「妳會把自己女兒留在車上1小時嗎?」這位媽媽才連忙道歉,表示不知道自己當時在想什麼。

莫里斯本以為自己會因破壞車輛而挨罰,但警方只問了基本資料,並未對他提告。他也說如果下次再碰到這種情況,還是會挺身而出,對於大批網友表示要請他喝一杯,莫里斯表示寧願他們把錢捐給動物之家。

   
康寶幫吉普賽醬改名 以免引發種族主義聯想
柏林1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德國知名食品公司康寶表示,將重新命名旗下受歡迎的辣醬Zigeuner sauce,因為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吉普賽醬」,會讓人聯想到種族主義。

週日畫報(Bild am Sonntag)今天報導,食品公司康寶(Knorr)將把意為吉普賽醬的Zigeuner sauce改名為匈牙利風格辣醬(Paprika Sauce Hungarian Style)。

擁有康寶的聯合利華公司(Unilever)表示:「因為吉普賽醬會被負面詮釋,我們決定要改名。」

許多德國家庭都會購買的這款受歡迎辣醬,將在近幾週內於全國各地超市以新名字亮相。

德新社(DPA)報導,公民權利團體多年來呼籲改名,但康寶公司在2013年回絕更名的要求。

近來國際上掀起對種族主義的辯論,尤其是美國,許多大型的全國性公司都更改了傳統品牌的名字,以回應外界對種族刻板印象的關切。

   
靠太近激怒野牛!婦人遭衝撞勾走褲子 下體外露昏迷
編譯梁采蘩/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南達科達州的卡斯特州立公園,上周發生一起野牛衝撞民眾的意外。一名婦女因拍照靠太近激怒了野牛慘遭攻擊,不但整個人被頂住重摔而陷入昏迷,就連她的褲子都被牛角勾走,導致下半身外露。

事件發生在12日,這名54歲的婦女當時參加一場摩托車聚會,在路上碰到一群美洲野牛,車友們於是停下來隔著一段距離欣賞這群動物,但這名婦女卻大膽走向牛群近距離拍攝一頭小牛。

影片顯示,當她拍得正高興時,路旁的成年野牛突然兇性大發開始攻擊,用牛角將女子勾住重摔在地上,導致她失去意識。拍攝的民眾還注意到她的褲子被勾走,暴露了下半身,旁人趕緊脫下上衣為她遮掩。拍攝者最後也忍不住罵道「這些人真夠愚蠢!」

婦人之後被用直升機送往醫院急救,幸好傷勢並不嚴重。媒體指出,這可能要多虧她的褲子及皮帶纏住了牛角,身體才沒被刺穿,雖然褲子被脫了,卻也因此幸運地保住一命。事後,公園管理方也呼籲民眾在戶外遭遇野生動物,千萬要保持適當距離。

   
推倒雕像 美國重新檢視歷史
在喬治.佛洛伊德掙扎嚥下人生最後幾口氣之後,美國民眾的怒火四處爆發,如今正激起全國性運動。在奧勒岡州的波特蘭,抗議警察殺人的示威者將憤怒轉向湯瑪斯.傑佛遜,推倒這位曾蓄養600多名奴隸的開國之父的雕像。

倫敦愛樂首推線上集點計劃
倫敦愛樂(LPO)在網上推出「忠誠度」計劃,開全英風氣之先,獎勵聽眾入場聆樂,不過僅限線上預約、一次一場。原有的系列購票優惠仍然持續,新案是為無法長期固定參加音樂會,或是無法一次負擔數場演出花費的聽眾而設。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