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紓困加碼?蘇揆:預算有限


【好讀人文歷史報】以生活化方式,讓你輕鬆認識歷史上的大小新鮮事,並從全新視野觀照歷史。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包含領導、創新、策略、管理等四大領域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與世界一流的管理接軌!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0/08/17 第492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紓困加碼?蘇揆:預算有限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二次臨時會不開、紓困3.0預算審議延宕,工商界更對紓困加碼聲聲喚。行政院長蘇貞昌昨(16)日直言,「國家預算有限、盼互相體諒」。(機械業者苦等救命錢)

全球疫波未平、疫波再起,持續衝擊台灣部分產業,行政院提出2,100億元紓困3.0特別預算因應。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直言,立法院臨時會不開,且紓困3.0金額實在嚴重不足,建議第4季再發5,000元振興券;全國工業總會則認為疫情可能成為「新常態」,紓困也要成為「新常態」。

蘇揆昨天參訪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時受訪直言,「喊口號比較簡單,喊數字也比較簡單」,國家預算有限,政府過去把錢花在刀口上,也看得出防疫有成、紓困有效,三倍券大受歡迎,讓內需很熱,減班休息也大幅降低。

蘇揆強調,外銷情況不明的產業,政府對受困產業,會持續用力推動紓困3.0,國家資源總是有限,政府會盡力做,但還是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也希望能互相體諒、一起加油。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指出,紓困3.0是2.0的延續,在規劃紓困3.0過程中,已觀察到部分產業下半年衝擊沒這麼大,因此未被納入,對於紓困3.0但仍有需要加碼的產業,就個別來討論;蘇揆透過疫情會議不只會掌握口罩資訊,也會與各部會討論其紓困需求後,再由主計總處調配預算。

行政院繼2,100億元紓困2.0特別預算後,再次提出同樣規模的追加特別預算案,被稱為紓困3.0,但因立法院不開二次臨時會,通過時程延宕到9月中旬;行政院決定讓經濟部、交通部等紓困需求大部,先動用紓困2.0剩餘的700億元來應急。

根據行政院規劃,紓困3.0鎖定包括製造業、會展業、技術服務業、觀光業、機場服務業等外銷相關產業,以員工薪資、營運資金等補貼協助產業度過難關,其中機械業者因經濟部受理的申請案件爆量,尚未拿到6月紓困救命錢,仍待紓困3.0預算到位補上。

 
主計長:多數產業已回溫
記者鄭鴻達/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再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1.56%,工商界也呼籲加碼紓困,但主計長朱澤民昨(16)日表示,今年第3季經濟成長率相較去年還成長2%,明年展望更逾3%,且台股表現不錯,反映多數產業已逐漸回溫,針對個別產業狀況,會視實際狀況來協助。

國內疫情緩解,但國外疫情仍熾、邊境持續嚴管,導致來台旅客數持續低迷,外銷產業盼不到冬雪溶解。主計總處上周五(14日)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再度下修至1.56%,較5月的預測降低0.11個百分點,工商界也因此呼籲加碼紓困、儘速通過紓困3.0預算。

不過,朱澤民表示,朝野都很重視紓困3.0特別預算,雖然根據特別條例規定,現在就可先行動支,但基於尊重國會,仍希望立法院能儘速討論、審議紓困3.0預算。

他說,至於工商界的需求是否足夠,會根據實際狀況衡量。

 
專家看本周指標/大陸經濟復甦仍有隱憂
陳松興經濟日報
全球疫情未止,美國、日本及歐元區未來一周將公布GDP、CPI及營建產出與製造業指數等經濟指標,與中國大陸公布的數據相比,都明顯偏弱;中國大陸公布的經濟數據,成全球專家關心的焦點。

中國大陸上半年GDP萎縮1.6%,但第2季度增速達3.2%,相對全球多數國家的大幅萎縮,中國經濟復甦顯得亮眼。究其原因,一是疫情獲得有效控制,二是人行貨幣寬鬆政策,M2成長高達11.1%而有好的經濟數據。但出口形勢不會很快改善。

中國7月份工業增加值年成長與6月份相同是4.8%,是第1季收縮後連續四個月成長,但低於預期。汽車、工業機器人、機械和電信生產,同比分別成長21.6%、19.4%、15.6%和11.8%。其中部分做為出口,這可由7月出口總值年增率7.2%看出,但國內訂單也從周期谷底繼續復甦。2020年前七月固定資產投資萎縮1.6%,比前六月3.1%的降幅改善。其中,運輸、醫療和教育等基礎設施領域出現增長。

7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的50.9升至51.1,為3月以來最高值; 財新中國製造業PMI也上升到52.8,高於50榮枯線。服務業部分,官方非製造業PMI為54.2,比上個月下降0.2,財新中國的服務業PMI為54.1,也比前期下滑4.3。

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7% ,主要是食品菸酒帶動,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及通信都是負增長。食品漲最多是畜肉類,最嚴重的就是豬肉,價格同比漲幅達85.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從2019年到現在是一路下滑,今年同比僅上漲0.5%,為歷史新低。

在糧食危機部分,近幾個月疫情及華中和華東地區洪水導致食品價格上漲。為填補國內缺口,也擔心美中關係續惡化可能造成供應中斷,中國6月農產品進口激增,包括小麥、大麥、玉米、大米、高粱和大豆等穀物進口量至6月底已增長80.6%,與5月32.4%增幅和4月6.4%的降幅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現在每年進口1億多噸糧食,是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占世界糧食總出口四分之一。其實中國三大主糧稻穀,小麥和玉米自給率都很高,稻穀自給率更高達98.72%,小麥自給率96.67%,玉米產量2.41億噸,消費量2.94億噸,供需基本也能平衡,進口有限。

但中國2019年大豆產量只有1,810萬噸,進口量8,800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84.86%,消耗世界大豆貿易的60%,主要做為豆粕餵豬,中國人消耗世界50%的豬肉,大豆的消耗量非常大。中國7月進口大豆1,009萬噸,更高於去年同期的863萬噸,美國,巴西及阿根廷是前三大進口來源國。如果進口大豆及玉米不足,將大幅減少肉蛋奶的供給,就可能要多吃稻麥,如此一來,中國確實可能會有糧食不足問題。

雖然中國下半年農產品進口仍將強勁,但是否都由美國進口並不確定。如果美中關係不好,企業將從其他來源購買大豆。由於巴西今年大豆產量創歷史新高,而巴西幣貶值,大豆很便宜,所以中國買家積極購買。但如果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繼續執行,則從美國農產品的進口規模必須大到超過任何其他國家的產品,不確定性很大。

全球疫情發展持續影響需求,而美中貿易、科技、金融及意識形態衝突加劇,原定8月15日舉行的兩國貿易會談已經推遲,兩國或經濟脫鉤,或陷入新冷戰,或有限度軍事衝突的風險升高,是中國經濟成長的最大隱憂。中國最近提出內循環經濟模式,把世界工廠地位轉向改以國內消費市場和公司做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已經減少的海外投資和技術只扮演輔助角色,將是艱巨挑戰。(作者是美國南美以美大學法學博士)

 
國際財經要聞
三指標示警 停滯性通膨疑慮再起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及進口物價三項通膨相關數據,都超出預估,核心CPI單月升幅更是1991年來最大,但此時經濟依然疲軟,使「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再度成為金融市場的熱門話題。

專家指出,停滯性通膨環境下的投資策略,是聚焦於食品飲料及人身照顧等需求彈性偏低的類股,例如泰森食品、寶鹼、高露潔等,以及亞馬遜等擁有訂價能力的公司,營建業也有利。由於美元貶值導致進口物價上升,因此專家建議投入黃金、硬商品及數位資產避險。

許多專家表示,7月物價漲幅雖高,但原因之一是月比基期偏低,年比漲幅仍然低調,且一個月的數據未必能形成趨勢。一些人士反而樂見通膨數據高於預估,這顯示經濟活動開封後,在擴張性財政與貨幣政策激勵之下,已重上軌道,股市對CPI偏高也以上漲回應。這些數據也使專家學者較不擔心經濟會陷入通縮的惡性循環。

蒙特婁資本公司專家表示,現在擔憂通膨飆高仍為時過早,但投資人不能無視,「我們認為2020、甚至2021年發生的機率都有限,但不表示這不會成為市場的下一個交易題材」。

羅森堡研究公司專家指出,需求拉動的通膨比較正面,但成本推動型通膨、也就是停滯性通膨,則常與經濟疲軟共生,而停滯性通膨將無法避免,預估將有三年的醞釀期。

一些專家認為可能更早來臨。正大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經濟學者預測將在一年內出現,因為疫情使更多供應商退出市場,食品等必需品價格上漲,同時失業仍居高不下,醫療成本也上升。

 
IATA:航空客運 四年後復原
編譯黃嘉洵/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表示,在今年復甦趨緩下,全球航空業客運量將比去年減少55%,減幅比4月時預測的46%還大,同時預估運輸量須等到2024年才會重返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水準,較先前預估的時間點晚了一年。

IATA預期,2020年全球航空客運量將銳減55%,減幅超過4月預估的46%。IATA理事長迪朱尼艾克上月說:「緩慢的改善速度告訴我們,復甦將比原估時間晚一年。」

前景日漸黯淡反映出企業在財務壓力下減少商務旅行、就業疑慮導致消費者信心疲弱,以及美國和部分開發中經濟體控制疫情的速度緩慢。迪朱尼艾克說:「若我們在控制病毒或研發疫苗上受挫,重返至疫情前水準的最新預期將進一步下降」。

隨著多數國家實施旅遊限制以抑制疫情擴散,6月的客運量(以乘客總飛行距離來衡量)較去年同期大減86.5%,5月也暴跌91%;衡量乘客座滿程度的承載率為57.6%,創歷來6月最低。

IATA表示,重拾信心對航空旅遊需求復甦至關重要。前景不明使得企業開始刪減國外出差預算、增加線上會議使用頻率、國際旅遊管制持續,以及疫情疑慮揮之不去等因素,在在弱化了當前企業信心和航空旅遊之間的關係。此外,消費者信心仍接近歷史新低,反映民眾憂心失業率上升及當局的紓困會否在未來幾個月持續下去。

IATA表示,持續下滑的需求將導致航空業今年虧損843億美元,營業額預估將劇減50%或相當於4,190億美元,元月至7月取消的航班數達750萬個班次。IATA代表全球約290家航空公司,占全球航空運輸的82%。

IATA在4月指出,2020年國內外乘客需求將銳減54%,主要歸咎於整體經濟發展以及旅遊限制。光是第2季經濟活動減緩,將導致本季乘客需求下滑8%。此外,旅遊限制將加劇經濟衰退對旅遊需求的衝擊,全球航班數在4月初銳減80%,第一階段鬆綁旅遊限制將使美國市場本季初需求回升,但國際市場的需求將更緩慢回升,因為各國政府似乎繼續維持旅遊管制。

 
做空美元 下半年匯市主流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銀行8月所做的調查顯示,做空美元已經是今年下半年國際匯市及利率市場的頭號交易題材,且隨著美元持續走貶,「做空美元」的熱絡度更達到歷來最高。在此同時,高盛、法國農業信貸等銀行業者也都看空美元後市。

彭博資訊報導,美銀的調查顯示,受訪的89位基金經理人中,有36%贊成美元看貶,比率遠超過其他觀點,也高於7月時的30%。截至目前為止,做空美元顯然正確,美元上周為連續第八周貶值,寫下2010年來最長貶勢,而美元貶貶不休使空頭的氣勢更強,市場數據顯示美元淨空單仍持續增加。

美國銀行的報告指出,目前看空美元的氛圍,是美銀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最旺的時刻,且減碼(UW)美元的情況也是2008年來僅見;這種勢頭「至少部分是因為市場預期美元的準備貨幣地位將受到侵蝕」所致。

新興市場貨幣顯然是受益者,「看多新興貨幣的經理人明顯增加」。看多歐元的經理人比率更創新高,主因歐盟能夠通過「復甦基金」,凸顯歐盟凝聚力增強,歐元/美元匯率已從6月中的低點回升約6%。

調查也發現,約40%受訪者預料,未來一年內美元占全球準備貨幣的比重將下降,約30%受訪者預期歐盟復甦基金使歐元看漲。

高盛指出,美元對G10貨幣將持續貶值,而所謂的動能交易策略可能加劇美元貶勢。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也下修美元展望,因擔心美國的疫情、及11月的總統大選;該行並調高歐元的展望,預估第4季歐元兌美元將升至1.18美元,一年後達到1.20美元。

分析師指出,若前副總統拜登勝選,政策面對企業界可能較不友善,不利美國經濟成長,從而傷害美元匯率,如此可能使聯準會採取更偏向「鴿派」的政策指引,降低美元資產的吸引力。

 
美元貶值 亞洲央行寬鬆空間增大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元匯率走軟、亞洲各國貨幣升值,使當地通膨壓力減輕,也較不擔心資金外逃及通膨升高,給予亞洲各國央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的空間。

彭博資訊報導,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指數今年3月來已經跌10%,加上先前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再起,引發資金流出美國,也吸引外國投資人重返亞洲資本市場。

亞洲多國央行目前雖選擇維持利率不變,但已比其他地區央行擁有更大的寬鬆空間,且還能採取量化寬鬆(QE)或其他定向政策工具來刺激放款。

專家指出,弱勢美元對亞洲各國普遍有利,對央行也是好消息,因為央行通常最擔心本國貨幣貶值,資本外流,及通膨升高。與3月時相比,所有亞洲貨幣都對美元回升。

肺炎疫情再度升高,原使亞洲經濟復甦益發脆弱。高盛7月警告,亞洲經濟解封速度「明顯減緩」,因此復甦步調於六月反轉向下。不過由於美元貶值,令亞洲的壓力稍獲紓解。

 
川普打陸企 阿里被點名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總統川普暗示,他在命令字節跳動於90天內分拆TikTok美國業務後,可能對更多中國大陸企業採取行動,例如電商巨擘阿里巴巴。專家認為,隨著美中脫鉤的討論甚囂塵上,雙方爆發「新冷戰」的可能性愈來愈高,但資安與人工智慧(AI)業者、以及自動化和機器人公司等企業,可望從中受惠。

金融時報與路透報導,川普15日在被問到是否會對更多大陸企業採取懲罰行動,例如阿里巴巴時,他回答:「我們正在考慮其他事情,沒錯,確實是這樣。」

白宮並未說明川普的發言,但此時正值川普日漸把目標對準中國大陸,指責中國大陸須為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負責,並加強對大陸科技公司施壓。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指出,在美中緊張關係日漸升溫之際,政策觀察家預期,美國在11月的總統大選前,將有更多針對中國大陸的強硬措辭與措施。美國國會仍有超過425項與中國大陸相關的提案,而國務院、國防部及商務部也將推出更多措施。

分析師指出,美中脫鉤造成的經濟衝擊,將遠甚於貿易戰與加徵關稅,而科技業已成為美中爭戰的核心領域。德意志銀行全球科技策略師瓦歷亞預估,美中全面爆發冷戰,可能使全球資通業在五年後損失3.5兆美元,這還不計杯葛與簽證限制等其他措施的影響。但他預期,資安與AI業者可望受惠。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美國難以取得個人醫療保護裝置與藥品原料,也使要求把關鍵設備移回美國境內或附近的呼聲愈來愈高,可望促使業者加速分散供應鏈,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公司投資長海菲爾指出,此時自動化與機器人業者將能幫助製造商降低成本。

這可能傷害美國跨國企業的利潤,也可能引發中國大陸的報復措施,因此Calamos全球公司投資長看好李寧等偏重大陸境內業務的企業。

華府正考慮一些措施,希望降低與北京的金融連結,甚至計劃讓未符合美國稽核標準的在美上市陸企下市,但因為許多在美上市的陸企,同時也有在香港掛牌,還擁有強勁的業績成長率,因此能改為投資港股,因而把下市相關議題造成的賣壓,視為買進阿里巴巴、網易及京東等企業股票的機會。

 
今天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中無限期延後原訂上周末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執行進度的會談,與此同時,彭博報導,台灣已正式簽署協議,購買66架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最新型F-16戰鬥機。以下是今天開盤前,最值得關注的五件國際和兩岸要聞:

●美中無限期延後會談

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原訂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澤和財政部長米努勤舉行視訊電話會議,但現在會議被無限期推遲。

無論是華盛頓還是北京方面,這次的會談都沒有被列入美中官方的日程之中。但南華早報周五曾報導稱,他們會在周六會談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如有確切信息,中方有關部門會及時發布。

美國總統川普的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周四表示,貿易協議進展順利, 重申本周的評論,並表示,兩國的貿易負責人將通話以評估協議執行情況,打消外界對兩國之間緊張局勢加劇可能危及貿易協議的擔憂。路透報導,會議延遲是由於時間安排問題所致。

●台灣確定採購66架F-16戰機

台灣正式簽署協議,購買66架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最新型F-16戰鬥機,恐進一步加劇美中之間的緊張關係。

這是布希總統1992年宣布批准對台出售150架F-16以來,美國首次向台灣出口先進戰鬥機。五角大樓周五宣布了620億美元的金額。

北京可能譴責這一舉動,美國一年前已向國會發出非正式通知。戰機的交付還可能需要數年。

●美選情升溫 股市添變數

美國股市上周五(14日)變動不大,標普500指數臨近歷史新高之際徘徊不前。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訂本周舉行,美國大選將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投資人也開始提防選情的變數。

標普500上周五跌不到1點收在3,372點,過去一周曾兩度在盤中衝上歷史新高,卻都攻頂不成,如今距離歷史高峰仍差0.4%,不過一周來尚有0.6%漲幅。道瓊指數上周五漲34點,漲幅0.1%,收27,931點,周線漲1.8%。那斯達克綜合指數跌0.2%,一周變動不大。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周五跌不到0.1%,一周漲1%。台積電ADR周五漲0.1%,一周跌2%。

距美國11月大選投票不到三個月,民主黨準參選人拜登已提名參議員賀錦麗為總統大選搭檔,多位投資人認為,隨11月迫近,美股將出現若干選情所導致的波動走勢,尤其在民主黨選情看好的情況下,企業稅調高,監管趨嚴,將是2021年可預見的事。

●做空美元 下半年匯市主流

美國銀行8月所做的調查顯示,做空美元已經是今年下半年國際匯市及利率市場的頭號交易題材,且隨著美元持續走貶,「做空美元」的熱絡度更達到歷來最高。在此同時,高盛、法國農業信貸等銀行業者也都看空美元後市。

彭博資訊報導,美銀的調查顯示,受訪的89位基金經理人中,有36%贊成美元看貶,比率遠超過其他觀點,也高於7月時的30%。截至目前為止,做空美元顯然正確,美元上周為連續第八周貶值,寫下2010年來最長貶勢,而美元貶貶不休使空頭的氣勢更強,市場數據顯示美元淨空單仍持續增加。

美國銀行的報告指出,目前看空美元的氛圍,是美銀開始這項調查以來最旺的時刻,且減碼(UW)美元的情況也是2008年來僅見;這種勢頭「至少部分是因為市場預期美元的準備貨幣地位將受到侵蝕」所致。

新興市場貨幣顯然是受益者,「看多新興貨幣的經理人明顯增加」。看多歐元的經理人比率更創新高,主因歐盟能夠通過「復甦基金」,凸顯歐盟凝聚力增強,歐元╱美元匯率已從6月中的低點回升約6%。

●股神變招 砍金融股買金礦股

「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上季顯著調整投資組合,一方面大幅減持金融股,同時新增一檔金礦股Barrick Gold。由於巴菲特長期重押銀行股,且曾嘲笑投資黃金沒啥用,最新舉動引人側目,顯示他謹慎看待經濟前景。

最新申報文件顯示,波克夏第2季大幅減持在富國銀行與摩根大通的持股,持股價值各減逾30億美元,持股比重分別降到5.8%和0.7%;出清高盛股票;並減碼PNC金融、紐約梅隆銀行、M&T銀行、US Bancorp、萬事達卡和威士卡。

 
要聞
公銀紓困 當心信用風險
記者陳美君/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為協助遭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營運的企業,公股銀行積極配合辦理各部會提出的紓困貸款方案,立法院預算中心近日示警,各部會紓困貸款方案,公股銀行承作比率平均達八成以上,與民營銀行相較,核貸率明顯較高,若疫情嚴重衝擊經濟活動,景氣復甦時程難料,應留意未來可能面臨信用風險。

立法院預算中心本(8)月發布「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第2次追加預算案評估報告」,以經濟部、交通部、文化部、衛生福利部、農委會及教育部的企業紓困貸款方案而言,截至今(2020)年7月1日,本國公股銀行及民營銀行辦理各部會紓困貸款方案,核准總戶數為4萬3,217戶,總金額為5,276億1,471萬元。

其中,公股銀行核准總戶數為3萬5,582戶,約占82.3%,總金額為4,554億3,88萬元,約占86.3%。

在央行專案融通資金部分,截至今年6月30日,各金融機構運用央行融通資金辦理中小企業貸款,A、B及C方案合計已核准9萬3,185戶,約813.9億元,其中6萬9,103戶由公股銀行核貸,占比約74.1%,且公股銀行就A、B及C方案合計的核貸率95.5%,民營銀行核貸率則為85.9%,公股銀行核貸率亦明顯較高。

至於勞動部的勞工紓困貸款,截至6月30日,銀行核貸共92萬4,980戶,金額為924億6,452萬元,其中公股銀行核貸計45萬4,773戶,占比未達半數,僅49.17%,而公股銀行核貸率為83.5%亦略低於民營銀行的84%。

勞工紓困貸款是針對個人,參加勞工保險或有工作事實的勞工均可向金融機構提出申請,其他部會及央行專案紓困貸款方案,對象以企業為主,且須符合主管機關所訂定的受疫情影響等一定資格條件,相較之下勞工紓困貸款具有申請門檻較簡易、申請戶數眾多、申貸額度低的特性,公股銀行與民營銀行的承貸件數及核貸率尚無顯著差異。

預算中心表示,本次疫情對國內經濟活動造成重大影響,多數產業營收驟減,難以維持正常營運,中小企業所受衝擊更甚,觀察各金融機構的企業紓困貸款辦理情形,公股銀行因擔負政策任務,成效較民營銀行佳,但仍須注意潛藏信用風險。

 
柯拔希:工具機將報復性成長
記者宋健生/台中報導經濟日報

對於機械產業的前景,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表示,新冠肺炎情確實衝擊台灣工具機產業,但目前「訂單都是有效的,只是稍微延後」,一旦疫情結束,預期下半年或明年,工具機接單就會有報復性的成長。

柯拔希強調,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疫情,讓「分散生產基地」成為全球的共識,愈來愈多的廠商在東南亞設立第二生產地,現在只是被迫無法採購生產設備,但市場剛性需求仍在,這股鬱積已久的買盤,相信很快就會爆發。

對於業界先進說「明年6月台灣工具機廠可能有三分之一面臨倒閉」的談話,柯拔希則說,這是心疼產業的忠言,但他個人對工具機產業未來發展並不悲觀,反而是匯率狂升問題,讓他憂心不已。

柯拔希指出,這次疫情的衝擊,工具機確實是會很辛苦,但應該還挺的過去。多數的需求都在,各家廠商的訂單只是往後延,只要疫情結束,下半年或明年就會快速恢復,甚至會超出預期。

對於新台幣匯率狂升,柯拔希說,匯率攸關產業的競爭力,甚至是國家的競爭力。新台幣已成為亞洲強勢貨幣,今年相對1月升值1.9%,與2019年1月比升值達4.5%。

對比台灣主要出口競爭對手國南韓、大陸,若自2017年起至今,新台幣升值9.1%,韓元僅升值0.2%,人民幣貶值0.09%;與南韓比相對升值8.9%,與大陸比相對升值9.2%,嚴重影響台灣機械對外出口競爭力。

「儘管已經講了N次了,但我還是要再講!」柯拔希說,匯率如果長此狂升下去,廠商根本就不必玩了,政府一定要體察基層業界的心聲與需求,讓新台幣匯率政策更有彈性,協助廠商保有全球競爭力。

另外,智慧機械業者本周將大會師,雖新冠疫情干擾,上半年國際展會多停辦,但機械與智慧製造產業仍積極突圍。近期,貿協主辦的智慧與自動化展將登場,包括「2020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TAIROS)與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Automation Taipei)」將於19日聯合開幕,是台灣今年唯一具規模的製造相關展會。

據了解,此次參展的智慧製造台系鏈大廠,包括上銀、台達電、台灣氣立、直得、全球傳動等。

 
林技典專訪/燦坤改革 拚重返3C通路龍頭
記者張義宮/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燦坤(2430)營收規模長年稱霸國內3C通路業,今年上半年首度遭全國電超車。面對同業來勢洶洶,燦坤董事長林技典強調,將透過門市整改、營運改革,穩定軍心等多重策略,同時結合智能家電、電競、5G、跨界合作等新元素,並擘劃完備人事組織架構,下半年要重新奪回台灣3C營收龍頭寶座。

他強調,之前在創辦人吳燦坤的時代,燦坤採取快速展店的策略,現在會依照商圈的轉移來進行展店計畫,「商圈往那邊移,燦坤就往哪邊走」。任何一個企業都有過往,過去是屬於強人領導,但現在的燦坤是讓每一個專業經理人都有舞台。

他說,近期已開出三家「第十代店門市」,業績均比傳統店成長五成以上,並且把台北內湖旗艦店改裝主打電競、5G與新潮的風格,帶動業績增加三成。接下來將現有門市逐步店改,加入十代店成功元素。7月營收20.97億元創下19個月來新高,營運改革已獲成效。

面對外界憂心燦坤人事不穩,不利改革,他強調,經營團隊已經補齊完整,整軍出擊,有強大幕僚群奧援,核心團隊組成「ONE燦坤」黃色血液的戰鬥團隊本質,均是力拚下半年要逆轉勝的憑藉。

林技典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是他上任一百多天來,首度接受媒體訪問,揭露未來重新擦亮燦坤品牌的策略。以下為訪談紀要:

蘋果新品助攻 下半年添動能

問:燦坤上半年營收被全國電超車,下半年如何布局、奪回台灣3C通路營收龍頭寶座?

答:我們上半年營收遭全國電超越,主因上半年燦坤主要3C商品,如蘋果供應鏈受疫情影響而出現供應不順,導致貨源不足。

燦坤下半年已整軍全力以赴,包括內湖旗艦店改裝開幕、十代店新的展店、開學季、資訊新商品上市、5G手機上路等,對奪回台灣3C營收龍頭深具信心。

另一方面,下半年多款5G新機陸續上市,電信三雄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都有很高的意願與燦坤合作,在燦坤門市設立體驗館,帶動業績可期。

目前燦坤全台有93家Apple shop,是全台灣最多的Apple門市。蘋果下半年都有新品上市,挹注業績效益將比上半年明顯。

問:內湖旗艦店日前重新裝修開幕,有何特色? 效益為何?

答:包含電競的元素、5G與新潮的元素,就是智慧生活的體驗館,涵蓋家電、電競、影音、流行等層面,提供智慧生活的新體驗,滿足全客層的需求。

此外,我們也逐步提升智能化家電的比重。燦坤也和遠傳攜手,在內湖旗艦店打造全台唯一5G智慧物聯網AIOT的實質體驗。

內湖旗艦店重新開幕半個多月以來,同期比來客增加二成,業績增加三成以上,顯見展店的與時俱進,受消費者青睞。

靠大數據指引 彈性配置品牌

燦坤與誠品首度跨界合作,關懷台灣在地小農,與誠品之間的合作是著重於雙方的會員權益,互相提升會員價值。

問:燦坤在全台灣現有277家門市,今後新增門市及店改如何進行?

答:今年在花蓮林森與台南白河新開了兩間十代店,訴求「明亮、寬敞」為主要店格,也因為店格的提升帶動了業績倍增。燦坤旗山店整修重開,也做這樣的改變,讓業績成長了50% 。接著還有南崁門市重新出擊,以十代店的規格爭取來客率、提振業績力。

我上任以來,推動四大變革的經營策略,包括積極務實開店及展店;認真革新,要將277個店面進行店革,年底之前可完成20至30家;加強軟硬體實力,經營員工及顧客關係;提升各項行銷力。

之前在創辦人吳燦坤的時代,燦坤採取快速展店的策略,但現在的做法會依照商圈的轉移來進行展店的規劃,商圈往那邊移,燦坤就往哪邊走。會依照商圈結構的不同,彈性配置品牌商品,並參考大數據來做調整。

問:展店風格如何與全球原廠搭配?

答:首先根據原廠的反映,歐、美、日等的原廠品牌,都有全球規範,陳列展示皆需要依據規範來傳遞品牌與商品的價值。這方面,燦坤在內湖旗艦店、新增門市及店改,都充分配合,營造出原廠各有特色的風格。

 
三力助攻 車廠訂單接不完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疫情之後,不論是家用、商用車都跟著買氣旺,特別的是,因台灣疫情控制得宜,政府紓困策略奏效,內需大爆發,商用車市場也跟著熱轉,車商訂單接不完,大呼:真的沒有想到。

中華車(2204)因以商用車為主力,成為最直接受惠的對象。車商以現況分析,今年第2季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許多產業需求都受衝擊,買氣也跟著遞延,但在疫情趨緩、內需陡增情況下,商用車款需求也暴增,是合理的解釋。

至於福特KUGA、三陽機車DRG熱賣,則是國旅爆發、產品力勝出等兩大關鍵。業者說,國旅爆發是因為大家出不了國,只能在台灣「趴趴走」,而國旅又以「自駕遊」為主,因此休旅車成為首選。

業者指出,一般中產階級是自駕遊的主力,買車預算多落在百萬元內,福特KUGA的售價就在此價格帶,加上該款車在上月發表改款新車後,主打「Level 2」的自駕功能,而大受消費者垂青。

所謂「Level 2」的自駕功能,其實就是半自動駕駛功能,在台灣現有的法規內,堪稱是最先進的科技配備,因此,KUGA在改款前單月銷售約500台,改款後單月接單已逾3,500台。

 
產創研發抵減範圍 擬擴大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最新預告產業創新條例子法「研發支出適用投資抵減辦法」修正草案,原本無法適用投資抵減的「研發人員教育訓練費用」,未來可望納入適用產創條例第10條,且範圍涵蓋講師鐘點費、旅費、場地費等,預計企業明年報稅時就能用上。

官員說,預告期為一個月,待蒐集、整理各界意見後,最快9月正式公告實施。

經濟部去年提出產創條例修法草案時,曾主張希望新增人才培育支出可抵減營所稅,當時只要「在職人員」學習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能,相關支出就可用來抵稅。

但財政部當時對此表達強烈反對,一來範圍太廣,稅損難以承受;二來何謂人才培育標準難以定義,稽徵實務上恐產生爭議。最後在財經部會討論下,去年產創條例修法,最後三讀版本並未納入人才培育投抵。

不過,經濟部官員表示,由於企業界一直殷切期待人才培育租稅優惠,經濟部也持續與財政部溝通,希望能找到平衡點,近期已達成一定共識,將由經濟部修正研發投抵辦法,放寬可適用投抵項目。

官員指出,修正研發投抵辦法不涉及母法修正,不須經過立法院,程序較簡單。適用範圍也限縮在「全職研發人員」,並非所有在職人員都適用,財政部認為稅損可接受,也有明訂適用範圍,獲財政部點頭同意。

根據草案,專門從事研發工作的全職人員參與研發相關的教育訓練費用,可納入投資抵減範圍,而所謂教育訓練,包括自辦、委辦、相關團體聯合辦理都算,但必須是全職研發人員參與、提升研發技術或專業能力才可;可申請抵減的費用包括師資鐘點費、旅費、受訓員工旅費及訓練費等。

 
刷卡優惠 電動機車衝市占
記者黃有容/台北報導聯合報

今年起電動機車補助減少,環保署及地方政府也取消單純新購電動機車的補助,在補助金額「電消油長」下,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補助的差距已經縮減到很小,加上Gogoro上半年負面消息多,燃油機車市占回升至近九成,電動機車挑戰大。不過,今年七月電動機車市場回溫,較六月大增近七成,預估下半年在各品牌百花齊放下,有望帶動消費商機。多家銀行也與業者合作,推出刷卡購車優惠。

Gogoro昨連續第五年舉辦電動機車快閃台北橋活動,報名車數超過三千五百輛,再度刷新活動紀錄。除了Gogoro之外,PBGN聯盟成員包括宏佳騰智慧電車、PGO電動車 、YAMAHA、新成員台鈴eReady等全員到齊,連共享機車GoShare也一同快閃,為下半年電動機車業者目標市占達到百分之十五,打響華麗的一槍。

Gogoro資深行銷總監陳彥揚表示,今年快閃活動不同以往,除Gogoro領頭起跑外,PBGN聯盟、共享機車和其他品牌的電動機車也一起加入,意味著電動機車新浪潮已經襲捲而來,電動機車市場將持續成長。

陳彥揚指出,以PBGN聯盟來說,目前已經有六品牌、超過卅車款供消費者選擇,其中橫跨綠、白牌,從四萬多元親民價到八、九萬旗艦款皆有。同時,Gogoro Network順利獲得今年中油「加油站場地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站設備使用競標方案」中的一一○站點,預計在今年底Gogoro將設置超過一九○○座電池交換站,覆蓋全台二九八個鄉鎮市行政區。

另外,整個PBGN聯盟有逾六百家門市可以維修或購買。他認為,在產品選擇多、基礎建設足、服務據點多,三項條件滿足之下,台灣電動機車將從早期市場,正式踏入成熟市場。

政府政策定調,電動機車各式補助將「一年比一年少」,陳彥揚表示,電動機車一定是「越早買越划算」,有成熟市場條件,加上下半年補助到期前的買氣衝高,預期今年全年度電動機車市占率可達一成至一成五。至於明年是否能更上一層樓,就要看政府明年的補助政策,雖然電動機車業者面對補助減少、與油車相比的售價優勢可能不再的挑戰,但沒有悲觀看待。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